回顾 | 我们家就是寇五的姑姑家

民生   文化   2025-01-27 20:15   山西  


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栗玉在口述  原平故事整理


祖传的竖柜


寇五是忻定原、五代繁知名的历史人物,大概生活在清代康乾盛世。

寇五不是以武功高强出名,不是以文名高峻出名,也不是以富甲天下出名,更不是以乐善好施出名,而是以败落祖业世产、穷困潦倒出的名。

寇五并非姓寇,尽管在原平的几百个姓氏里有寇姓,但寇五只姓李,姓名总称李寇五。而称寇五,仅仅是因为人们口口相传的方便罢了。

寇五的家在原平旧城内,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原平古城里,即现如今的太平街上。


栗玉在家里保存的云谱


相传,寇五的祖上靠放“紧账”而暴富,也因放“紧账”坏了良心而生出寇五这个毁家失业的后人。

更相传,他们家的房产卖给了街上的邢家,邢家因此成为原平历史上没有官职而富比封君的“素封”名门。

人们不知道的是,我们家其实就是寇五的姑姑家,我上面的第八代先祖就是寇五的姑父,而我现在房上的椽檩梁、筒板瓦,还有猫头、滴水,都还是寇五他爷爷花钱置办的。

这就是原先三间东厅子的位置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我的先人是大莫村堡子里栗氏名人。生活在康熙年间的栗秀茪,当时很有名气,虽然家资不丰,但性孝仗义,事迹记在县志里。秀茪有三子,而浩、而瀛、而淮。次子而瀛娶原平城内李氏为妻,李氏正是寇五的姑姑。那时,我的先人因为考取功名,家里无钱,便借了西荣华祁家的钱,用三间东厅子做了抵押。

我们这里习惯叫东厅子,其实就是东房。我们家的街门坐东迎西,兑字门,所以东房为上,是院子里的主建筑,只作祭祀、提棂和放置一些杂物,不是住人的房。

我的先人有了功名后,在外省做官,官职不大,收入不多,一直还不了祁家的账。李氏在家很着急,眼看到期祁家就要来拆房,可自己确实拿不出钱来。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回娘家求父亲援助。

寇五的爷爷说,就那三间柴房,拆就拆了。你快不要劳那心了,安心住着吧!

至此,李氏被父亲留在城里,就不放她回去。

半年很快就过去了,李氏实在是在娘家住不下去了,恳求回大莫。李员外说,好吧,那就送你回去!

当李氏回到大莫,家里可是大变了样,她根本就不敢认那是自己的家了。

街门,青砖垒砌,磨砖对缝,仿木斗拱,侧有石鼓。前置砖雕匾额,上有阳刻二字“守廉”,还有前款、落款小字两行。

推门进去,原先的东厅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东厅子,那天正好是瓦房的日子。新东厅子比先前的更加构架宏阔,木材壮硕,并置有前廊,老百姓叫拉歇檐厅子。

旧时的窗户


原来,李员外把闺女留在城里后,就派人到大莫栗家,量盘尺寸,重挖地基,然后购买木材、砖瓦,请泥匠、木匠干揽营生,开工建造。很快,就使后墙四尺宽、内架七批椽、外头五脊六兽排山顶的新房成型。而且,房顶上的鸱吻,也就是咱们说的兽,身上都有铁蒺藜。据说,兽身上安铁蒺藜,不是寻常老百姓可以的,必须是有了一定官衔的才可以。

这所房子建造得很是富丽堂皇,成为我们堡子家的地标。我们堡子家栗氏共有弟兄五人,日昇有三子,文礼有二子,后来人丁繁盛,以此分开两股,但大莫堡子家即使是在口外也很有名气。

扯远了,房子还没说完呢。

整个东厅子,没有一根杨、柳木,全是红杄材料。就在东厅子两边,还有两个夹耳子,都盖有小砖碹门。东南角上的夹耳子里,有三个并排的茅子(厕所)。


栗玉在家用那东厅子材料盖下的房子


这东厅子传到我这里,差不多够二百年了,父亲和我以原来的卯榫盖了现在的六间正房,长24.5米,宽19.5米。前后两出水,共有四道檩,椽和檩都每用换、没用添。因为那年卖给定襄人两根柁,打了平车的辕条和上棚,所以我只买了两根柁,一根槐木,一根榆木。

我现在这六间房,连板瓦、筒瓦、猫头、滴水,都是原先东厅子上的。

对了,那个为寇五背鼓感到悲哀的姑姑,就是我的老老老老不着来的奶奶。

江湖游侠  摄影

End




原平故事
阐发原平语音、凝聚家乡人气、讲述原平故事、弘扬地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