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镇守使张树帜(上)

民生   2025-01-24 19:54   山西  

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特约作者: 郝荣廉

张树帜,字汉捷、汉杰,1881年5月出生于山西崞县(今原平市)文殊庄一个农民家庭。

这文殊庄是个风水宝地。张姓为村中第一大姓。

张树帜的父亲叫张丕全, 为张姓第十一世,有子四:树德、树功、树帜、树勋。树帜排行老三, 小名三猫,从小顽劣。有一年夏天,他给财主家放马,练就了骑马绝技,可以站在飞跑的马背上,村民都夸三猫身手不凡。一天中午, 村中张富贵在其炭店午休,看见院子外面的碾盘上卧着一只老虎,一动不动,惊出一声冷汗。再仔细看时,原来是张三猫,就把他叫起来送回家。张富贵越想越觉得这事奇异,就对他母亲张氏说,三猫聪明灵性, 不念书可惜,这娃娃长大了定会出人头地。张氏说, 三猫他爹死的早,兄弟又多, 实在无力供他上学。富贵说你们省吃俭用些,我再帮他一把。就这样,树帜才得以进入村中私塾,与同龄人一起接受启蒙教育。

光绪二十一年(1895),文殊庄出了个张宪文,头一年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士,名扬全县。村内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这件事刺激了张树帜,他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做大事业,光宗耀祖。可是,由于家境贫寒,私塾念完后,无法继续念书。19岁时,母亲张罗着为他娶了邻村段氏为妻,一年后,生下了儿子文然。

1905年, 妻子段氏病亡,借下本村崇德永铜钱500文,张树帜感到在村种地永无出头之日,准备离家到省城太原寻找出路。临走,被债主拦住,这时,族叔张达士正好路过。张达士,人称大脚板先生。张树帜央求道;“达士叔,我欠了人家500钱,眼下还不起,我已和人说好去太原挣钱,你能不能替侄儿担待担待?” 达士先生一口承担说;“钱和我说,你就放他走哇。”老先生还给他拿了一些路费, 张树帜千恩万谢,才离村外出去了太原。

到了太原后,他当过店铺徒工,当过织布厂工人。1906年冬,认识了从日本学成归国的同盟会山西分会会长赵戴文,赵介绍他加入了同盟会。1908年6月,山西陆军测绘学堂成立,共招生60名,学制一年。张树帜就报了名,经考试被录取。因缴学费有困难,多亏张富贵再次相助,才得以入学。1909年6月,测绘学堂毕业后,张树帜被分配到山西新军第二标任队官。由于上下级关系,张树帜认识了山西大学兵学教员温寿泉和86标教练官阎锡山、86标军需官南桂馨、副议长杜上化等人,成为新军中同盟会骨干分子。同年,同盟会山西支部创办《晋阳公报》,经南桂馨推荐,张成为《晋阳公报》的兼职访员(记者)。

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分期禁烟令,山西巡抚丁宝铨为了邀功,谎报山西种烟业已禁绝。不久,清政府派人赴晋勘察,当时,山西文水、交城两地的农民种麦歉收,便种上了鸦片。1910年春,丁宝铨害怕实情败露,派太原知府周渤、陆军教练处帮办夏学津带一营五百人,赴文水、交城,准备武力铲除烟苗。文水县人武树福等聚众数千人跪求请愿,与官兵发生冲突,夏学津下令开枪,打死农民40余人,伤60余人,并逮捕武树福等6人,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文交惨案”。

丁宝铨上奏朝廷,诬民为匪,并保举夏学津升任二标标统,全省民众舆论大哗。《晋阳公报》主笔王用宾派张树帜、蒋虎臣二人潜赴文水、交城,进行实地采访调查。张树帜假扮卖货郎,手摇拨浪鼓,到出事地点暗访,获得第一材料。半个月后,张树帜回来,将调查报告交给王用宾。晋阳公报刊登了惨案的内幕。

第二天,丁宝铨见丑闻上报,怒不可遏,下令封闭报馆,并通缉王用宾、张树帜、蒋虎臣等人。但天津日日新闻、大公报、汉口《中西日报》、上海《申报》等报纸刊登了关于山西文交惨案的报道。有的报纸还揭发了丁宝铨与夏学津之妻的不正常关系。官兵在猗氏县(今临猗县)将王用宾的父亲逮捕,家产尽抄。王妻陈碧梧携子女坐于井旁说,若官府再来人相逼,即要与子女投井自尽。张树帜听说后义愤填膺,亲自书写传单,半夜偷行至衙门前,以背擦贴在门口的照壁上,随即潜回老家朝霞峪山中躲避。第二天早晨,市民纷纷围观,演成轰动一时的“匿名揭贴案”。丁宝铨大怒,严令限期破案。在全城展开大搜捕,巡逻者根据岗哨描述情况,将张树帜锁定,3个月后,张树帜被逮捕押解回阳曲县衙,被严刑拷打,逼迫其攀出革命党人,一网打尽。张树帜的双手被戒尺打成紫色,仍面不改色,未暴露其同盟会身份,他被打入阳曲县大牢。狱卒敬他有义气,悄悄买了20 个鸡蛋,让张放于两手掌中丸滚消肿,鸡蛋悉数变青。多亏二夫人郭崇山坚持为他送饭,鼓励他坚持下去,使他深受感动,渡过了艰难时刻。

丁宝铨因文交案,在山西大兴党狱。北京的山西同盟会员通过广东道监察御史胡思敬在朝里参了一本。1910年5月,丁宝铨被降职留任,夏学津撤职,永不叙用。第二年6月28日,清政府将丁宝铨调离山西。新巡抚陆钟琦到任后,命将张树帜放出,狱卒向他拱手说;“张先生贺喜了!” 张疑为是押赴刑场,大怒道;“生死大事,你还敢戏弄老子!” 狱卒急解释道;“先生错怪小人了,是新任陆巡抚下令释放先生。” 张转怒为喜,连连感谢狱卒照顾之恩。出狱后,去见已接任二标86标统的阎锡山,阎对他信任有加,恢复他86标队官之职。同时认识了二标模范队队长的崞县老乡张培梅,两个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俩秘密联络同志,传达命令,发展会员,为起义做准备。

太原起义前, 张树帜与南桂馨、杨彭龄等人做了大量联络推动工作,后来他常对人谈及。每次同盟会在他家秘商时,他就让有孕在身的二夫人郭崇山上房放哨望风。每次与温寿泉、赵戴文、张瑜、乔煦、南桂馨等在阎锡山家秘密开会时,阎总会让人用被子遮严窗户,有时谈到深夜,阎夫人徐竹青就为大家做夜宵。

武昌首义的消息传来后,张树帜受阎锡山委派,只身渡黄河赶赴陕西,探查陕西同盟会员和哥老会动静。1911年10月22日,陕西同盟会员发动起义后,张树帜日夜兼程,于25日赶回太原,先到咨议局会见了副议长杜上化,两人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10月26日早晨,阎锡山听说张树帜已返晋,派人将叫他到自己的寓所,听他讲述了陕西起义情况。随后,又一起到五台会馆,与早已等候的南桂馨、赵戴文、王栋材、张培梅、金殿元、李嵩山、杜上化等三十余人见面,开会讨论起义之事。晚上,张又到阎的寓所,与阎密谈到深夜,最后议定暂时按兵不动。

10月27日,张树帜与李成林、谢维、王栋材等会面后,出城到85标向2营正目杨彭林、1营正目王泽山、1营见习高冠南等人传达阎锡山起义计划。

10月28日上午,太原起义前夕,山西同盟会举行会议,众人意见不一,议论纷纷。张树帜力排众议,赞称阎公响应武汉,立即起义,牵制清军南下之谋,始取得统一意见。28日下午,阎锡山召集南桂馨、张瑜、张树帜在黄国梁家密谋起义。会毕,阎命张树帜出城通知85标诸同志预作准备,张树帜到了85标,将阎决定向大家宣告,众人皆表示同意起义。张在电话中用暗语向阎锡山作了汇报之后,又与王泽山用铡草刀切断了通京电话线,断绝了对外联络,方才只身返回,攀援入城,返回86标。

晚上, 阎锡山、温寿泉、张树帜、张培梅等人在标本部开会,酝酿山西都督人选。阎锡山主张选姚鸿法为大都督,说姚鸿法是原43混成协协统,他的父亲任清庭是陆军部侍郎,如起义失败,事情好缓和。大家一致同意,就让温寿泉与姚鸿法接洽,但姚鸿法坚辞不允。温寿泉回报后,张树帜主张选阎锡山为大都督,大家表示同意。

 

张树帜将军 

10月29日,起义军攻入巡抚衙门,打死上任不足一月的巡抚陆钟琦和其子陆光熙、新军协统谭振德,清军投降,太原起义宣告成功。上午十时,由山西咨议局长梁善济主持召开大会,杜上化、阎锡山、赵戴文、温寿泉、黄国梁、姚以价、乔煦、张瑜等人莅临,公开选举山西都督。张树帜发觉梁善济有意竞选都督,心中一急,立即提手枪跳上主席台,将梁善济挤到身后,怒目圆睁,大声疾呼道:“选阎锡山为大都督,赞成的举手!”全体议员在惊愕中相顾举手,一致通过。粱善济见势不妙,从后门溜走。张树帜又大声说:“应当推选温寿泉为副都督。”大家也一致通过。这样,年仅28岁的阎锡山顺利当上了山西大都督,张树帜此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9日下午, 新任副都督温寿泉带领张树帜、马子乔去看守藩库,但未带枪械士兵。不料刚入藩台衙门,就有巡防队勾结陆军巡警数百人,乘乱入银库抢劫,看守士兵不听命令, 也加入抢劫队伍,并开枪射击,温寿泉、张树帜等人只好回都督府向阎锡山禀吿。阎锡山大怒说;“此等乱贼,必须以重兵出击,如若拒抗,就地处决,方可以儆效尤。”派张树帜带兵上街镇压,经过一天围捕,捕杀二百余人,方将乱兵平定,太原城才恢复了秩序。

阎锡山就任大都督以后,立即组织山西执政政府,委任各部负责人,发布安民告示。他将部队整编为四个标,设东、南、北三路总司令,另建一个前敌委员会。令姚以价率师4000余人,张树帜为军需官,前往扼守娘子关,以防备清军前来讨伐。又派兵攻打雁门、大同、临汾、运城等地。

果然,清廷派第六镇统制吴禄贞为山西巡抚,带兵入晋,镇压革命。袁世凯没料到吴禄贞临阵倒戈,与阎锡山共组了“燕晋革命联军”,吴禄贞任大都督兼总司令,阎锡山和张绍为副。两军相联,公然打出反清旗号,出兵石家庄,并决定会师北京,推翻清朝。正在湖北指挥清兵与革命军作战的袁世凯闻此讯,气急败坏,派人重金收买了吴的旧部周符麟将吴刺杀。联军一时群龙无首,立即瓦解,阎锡山只好率部撤回娘子关。袁世凯回京后,派兵进攻山西。

娘子关失守后,张树帜跟随阎锡山率部撤出太原,一路败走到保徳。时大雪纷飞,队伍缺衣少食,又冻又饿,阎锡山愁眉不展,委任张树帜为朔方兵站司令。张树帜拉上张培梅直奔河曲县城,入县衙,见到县令祝玉清,向他借银洋2万元。祝推托该县银库空虚,无款可支,张树帜命令部下将祝知县吊起来,祝痛不过,立马同意交出现银2万。张树帜用此款购买布靴1500双,布祆1200件,棉衣棉裤千余件,白面2万斤,白米40石,干粮3千斤。张树帜瞥见县衙前摆放着4尊大炮,上刻神功大将军董,仍昔年马化龙回民起义,董福祥攻金积堡所遗。张树帜喜出望外,随即一起征用,民军得到衣食,士气大振,如有神助。阎锡山见了大炮甚喜,遂将此大炮编为重炮一队,阎锡山登高一站,即兴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一时间,民军军容整齐,士气旺盛,一扫颓废之势。

1912年1月4日, 民军放炮三声,从河曲古镇出发,渡过黄河,一路上旗开得胜,连战皆捷。12日,张树帜、李德懋分率马队东西两面向包头发起进攻,击溃清军1500余人,缴获马匹枪械无数,一举攻克绥北重鎮包头。在包头城内,张树帜与李德懋、杨沛霖、倪德薰、丁致中、魏德新、赵三成、李成林、李士元、于凤山、张培梅、田芝、刘殿魁等13人磕头订盟,义结金兰,誓言扶助都督共渡难关,众人见之,军心益坚。如今,这张见证辛亥革命起义军结盟的金兰谱,陈列在山西博物馆的展览柜里。

1912年1月15日,山西新任巡抚张锡銮、咨议局副议长杜上化派孔繁蔚、马瑞图到包头送信给阎锡山,让其克日返晋。阎闻讯大喜,即日率部南返,民军16日前锋抵达萨拉齐城外, 晚上得张树帜从包头送来大米二十石、白面五千斤、猪羊肉五百斤,民军士气大振。17日攻下萨拉齐。阎锡山驻萨城德泉店院内。任命当地同盟会会员云亨为绥远城将军,经权为归化城都统,安祥为归绥道道尹,委托同盟会会员王瑚、游梦周、王三元、马嘉勋、马歧山等人维护萨拉齐的秩序。张树帜发动地主绅商大户捐银助饷,萨拉齐的十几家商号纷纷解囊相助,每家捐白银两三千两不等,解决了队伍的粮饷之忧。1月28日,民军一路顺利到达托克托城外。1月30日,托克托通判包荣富大开城门,迎接民军入城。民军进入托城后, 分住托城、河口镇商号和居民家中。阎锡山安民告示,补充军队。张树帜负责筹借粮饷,向地方借到白银八万两,征调地方银匠,分大银为小银,为队伍发了军饷,并为全部官兵赶制了棉衣。还让地方饼铺赶制了大量月饼,放于条笼装好,作为行军干粮。22日,民军渡过结了冰的黄河,回到山西河曲。

2月18日(大年初一)下午, 阎锡山率众抵达忻州,知州朱善元带着大小文武官员路旁欢迎,把阎锡山接到贡院,大排宴席,为阎洗尘接风。而张树帜此时顾不上自已吃喝,忙里忙外,好不容易才把1500余民军安顿住下来。民军在忻住了一个半月,张树帜请假飞马回崞县老家去看望了母亲儿子。

4月4日,阎锡山回到太原,正式出任都督, 阎论功行赏,任命孔庚为晋北镇守使,率兵一旅。因张树帜为兵站司令,在北上进军绥包期间,筹措粮草拉用大炮,征用马匹发展运输马队,逐步发展为一支骑兵,阎将骑兵改编为骑兵团,张树帜为团长,跟随孔庚驻防大同。

1913年5月,沙俄唆使外蒙傀儡军分东西两路大举内犯,侵占西苏尼特王府、四子王旗等地。阎锡山力主征蒙,并呈请北洋政府出兵抗击。派孔庚率部进剿,张树帜告别了刚生下文烈的二夫人郭崇山,率骑兵团参加了夺回西苏尼特王府的战役,得胜而归。10月,阎锡山由太原进京,路过大同,由赵戴文、张树帜陪同,进住大同公寓,笫二天,二人又陪着阎锡山进京,面见了袁世凯。

张树帜因父亲早丧,特别孝顺母亲。民国二年(1913)春,回老家探望母亲,崞县神山村举人贾在中前来拜访,张请入客厅坐定,说起阳武河沿河之村因为灌溉分配经常发生械斗,想请张出面,成立一个公司,集股投资,共同管理灌区水利分配。张树帜慨然应承。于是,由张树帜牵头,加上贾在中、张泽莒、丁致中、张之礼、冯仰壁、刘淑彭等七名地方绅士,集股合资成立了“崞县溥济水利有限公司”。 贾在中任总理(董事长),武翼如任经理。在阳武河修建了一条溥济渠,全长6.4公里,受益村有薛孤、田家庄等十多个村庄,浇地按亩次起收水费,使近2万亩薄沙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上等良田。后来,公司还在敬家庄、孙家庄、大莫、界河铺分别设立了三个支店(分公司)和一个坝垦公司。民国十五年(1926),公司出资在上阳武村北购买未淤成的河滩地200亩,修筑石坝3条,淤滩植树8万余株。又在朝霞峪闸山沟数条,坝地造林造福一方。

当时,文殊庄村中原有通顺、中兴两渠,只能利用夏天洪水,不能春浇。阳武河水在惊蜇至雨水半月间没有村庄使用,水白白浪费流失,宁可流失也不让别村利用。民国三年(1914) ,张树帜出面联合沙晃、班村,与文殊庄三村成立春润社,由他二哥张树功担任社长,利用阳武河雨水至惊蜇期间弃水灌溉三村农田。张树帜费了好大辛苦,才疏通了省县关系和地方士绅,为三村争得阳武河弃水使用权,并经省政府正式下文,知县王丙炎立碑行文,好不容易让文殊庄、沙晃、班村名正言顺用上了阳武河弃水灌溉,使旱地成水地。接着,他又主持开发了西顺、义合、鼎立三条大渠和西福、南祥、东来三条小渠,使全村7000亩土地基本实现了旱涝保丰,村民脱了贫,普遍吃上了米窝头,这在当时非常罕见。一时间,文殊庄名声大噪,成为方邻左右最有名的富村。为此,文殊庄村民自豪地说;“咱们村古有文殊菩萨,现在又出了个活菩萨张三猫。”

张树帜发迹后,不忘张达士慷慨解囊之恩。他让张达士跟他到大同开办盐池,当时盐池是官办,很快就发了财。村中本族中有困难者找他,不论亲疏远近,他都一视同仁,有求必应, 都会出手帮助,根据文化高低、能力大小安顿合适工作。他的贴身马弁(警卫员)张银奎、张进礼都是文殊庄人,一直跟随多年,后来进礼在大同街上开了一个永茂客栈,当了掌柜。文殊庄人张生银,16岁北上大同,投靠张树帜,先安顿在衙门当勤务兵,见他诚信可靠,就让他当店铺经理,后渐成大同城小有名气的掌柜。张树帜和汉卿在太原合资创办晋森木厂,任用文殊庄张琏为经理。1920年,他与时任交通银行董事长梁士贻合办同宝煤矿公司,任用文殊庄张治和(国安) 为煤矿矿长,后升为副总经理兼财务主任。1924年, 文殊庄张凤階(有红) 崞县中学毕业后,到大同投奔他,被任用为镇守使衙门帮写(文书) 。十四世张计中(维新) ,聪明好学,人品诚实,张树帜先让他在店铺打杂,笫二年即委以账房重任,第三年便升为掌柜,张对他信任有加,并经常寻他借钱。

图片由作者提供

End




 作者

 简介

郝荣廉,小名五芒。东社镇东山底村人,现在原平工信局工作。爱好历史文化,偶尔写些家乡故事。主要作品有《东山底史话》、《同川史话》和长篇人物传记《赵尔陆》初稿。



原平故事
阐发原平语音、凝聚家乡人气、讲述原平故事、弘扬地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