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馒头,别称馍、馍馍、蒸馍。据晋人记载,馒头一词出自三国蜀汉诸葛亮之手。当时诸葛亮率军南渡泸水以讨孟获。根据当地的习俗,大军渡江之前必须以人头祭祀河神。诸葛亮遂命人以白面裹肉蒸熟,代替人头投入江中。诸葛将其命名为“瞒头”,即欺瞒河神假头之意。
馒头是中国传统面食之一,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蒸制而成。馒头作为北方人的主食,谁也撼动不了它的霸主地位!
作家莫言在《吃事三篇》中写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去水利工地劳动,生产队用水利粮蒸大馒头,半斤面一个,我一次能吃四个,有的人能吃六个。1976年,我当了兵,从此和饥饿道了别。从新兵连分到新单位,第一顿饭,端上来一笼雪白的小馒头,我一口气吃了八个。肚子里感到还有空隙,但不好意思吃了。炊事班长对司务长说:“坏了,来了大肚子汉了。”司务长说:“没有关系,吃上一个月就吃不动了。”果然,一个月后,还是那样的馒头,我一次只能吃两个了。而现在,一个就足够了。
还看过这么一篇文章,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大意说那个年代,有个村里的小伙子准备当兵去了,临上车之前人武部管饭,大白馒头大烩菜可劲的造。小伙子在家里吃不上白面馒头,心情比较激动,手一颤,刚拿到手的馒头出溜一下就滚下桌子了。小伙子气坏了,捡起馒头来就是一巴掌,边打边说:来了就是为了吃你的。刚好带兵的军官路过,就听到了这句话。这顿饭吃完,小伙子被退回去了。军官给小伙子的评价是:参军动机不纯!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对白馍的刻画有很多处。充分说明,馒头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有一段吃馒头的戏,导演可能是为了刻画细节,在孙玉柱吃馒头的时候掉了不少馒头渣,孙玉柱小心捡起来都吃了下去。我不知道陕西是不是有吃凉馒头的习俗,只有凉馒头,而且不是新鲜的馒头放几天后再吃才可能掉那么多的馒头渣,新鲜的热馒头掉渣的情况很少。
在我的童年,白面馒头不是随便能吃上的,大多数时候,吃的一种刀切馒头。颜色类似于现在粗粮馒头,口感远远比不上现在我们吃的大白馒头。刀切馒头造型硬朗、实在,口感偏硬、比较粗糙,就这样的馒头,我依然吃的很是香甜!比起玉米面窝窝来,这种刀切馒头好吃太多了,最起码不划嗓子!
妈妈把醒发好,上好碱水的面团揉成一个长条,上下左右整理均匀,拿起刀来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咚咚咚!咚咚咚!”在切刀与面板的碰撞声中,刀切馒头生胚就做好了。风匣、柴火、大铁锅,坐好箕篦,铺上浸水拧干的笼布,把馒头生胚均匀排列,大火开蒸!
“胡踏”!“胡踏”!妈妈坐在玉米皮编成的圆形坐垫上,左手风匣不紧不慢,右手不时添点柴草,一会的功夫家里便气腾波浪。有时我也会在一旁帮妈妈拉风匣,别看我人小,劲还不小,妈妈时常吩咐一声:要把劲用均匀,小心搉断风匣杆杆。
一会的工夫,新鲜的馒头就能出锅了。蒸熟的馒头胖了许多,一个个憨态可掬。挨着锅边的馒头帮子被烤成了金黄色,这绝对是我的最爱。每次舍不得很快吃完,都是把一个馒头都掏的吃了,最后剩下焦黄的馒头帮子,这时才会坐在小马扎上,捧着细嚼慢咽,在一阵阵“嘎查”声中闭着眼睛慢慢体会独有的焦香,每次吃完都是意犹未尽,至今想来,流涎不止。
笼布上有时会留一点馒头渣子,妈妈就会吩咐:强猫,把笼布啃干净。这是我最不情愿做的事了。看着我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妈妈就安慰我:欢欢啃哇,啃了笼布有脑筋。唉!虽然啃笼布的活我全包了,但我的至今依然很愚钝!
刀切馒头不仅可以当正餐,还能作为夜宵使用。小时候的我们食欲总是那么强烈,即使躺在被窝里,还不忘伸出头呐喊一声:饿了!妈妈就会递给我半块馒头,有时候吃着吃着就睡着了,早上早早就被馒头渣子给扎醒了。
后来条件慢慢好了,能每天吃上白面馒头了。有一次亲戚给了点燕窝之类的营养品,怎么都喝不完,最后还剩下少半瓶。妈妈蒸馒头的时候就倒进面里,和了进去。嘿!没想到蒸出来的馒头那叫一个漂亮,又大又圆,丰满暄软,吃起来面香中夹着丝丝甜味和补品的暗香,让我至今思之、念之、想之。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不再蒸馒头了,开始买了,人啊,真懒!
解放文化中心路南,出现了一排卖馒头的,圆的、方的、长的、短的琳琅满目,一个馒头被不同的人做成了不同的形状。有的蹬着三轮,车厢上放一个玻璃制成的透明盒子,里面放满馒头。大多数人面前放一个板凳,上面坐着一个大盆,用白布盖着。
我一般买玻璃车上的馒头,可以直观的看到馒头的颜色、大小等信息。用布盖着的馒头就像是盲盒一样,你说一旦揭开你看不上眼岂不是很尴尬。
有一次我过去买馒头,已经准备买了,突然听到一个同事喊我的名字,原来是他和老婆在卖馒头。碍不过情面只好买了他的馒头,又小又扁,瓷蛋蛋,还有一股怪味,没等到回家我就扔到新华街的菜地里了。从此以后,只要买馒头,我还得远远观察清楚形势,买他的,不能吃,不买他的,就惹下他了。好在没坚持多久,同事的身影就消失了。市场,总是优胜略汰的。
还买过几次黑心馒头,看着很喧软,用手一捏就剩下细细一条。听人们说无良商家为了省面,泡烂卫生纸加进去就变的很松软了。为了颜色漂亮,把蒸好的馒头用硫磺熏白再卖。有很多人,干正事的智慧没有,做坏事的诡计无穷。这样的人逮住后应该就地枪决。
最近发现小汽车站里面一家卖馒头的,个大!瓷实!非常耐嚼,完全超过了我以前所有买过的馒头。老夫不禁心中暗喜,这也太好了吧!杨哥说:你尝尝他家的花卷,外才好吃了,简直就是妈妈的味道。去了好几次,可能没有赶对时间,每次都是馒头,花卷早早就卖完了。这下更加激起我的兴趣,专门早早去了一次,买了五个花卷。品尝过后,可能是口味不同,我更倾向于吃大馒头。
这家馒头店的老板是神池的。粗粗壮壮,神池话味道很浓厚。老板娘是个朴实的中年妇女,还有个很壮实后生是他们的儿子,老板娘和后生经常给我们单位的员工送馒头,我就认住了。从此以后,一个微信,后生就把馒头给送来了。
他们家还捎带着卖麻花,黄里透红,油香四溢,吃到嘴里松软可口,暗暗的甜意若隐若现,让人忍不住再吃一口,慢慢体会。麻花好吃,关键是用的油好。老板拍着胸脯说:咱这是正宗神池胡油,而且经常换。经过长时间品尝他家的麻花,所以我相信老板的话。
蒸馒头,一定要选对面粉。不同筋度的面粉,做出来馒头的口感都会不同。一般蒸馒头用的是中筋面粉。用高筋面粉做的馒头较有嚼劲,但相对的韧性较强,不好操作。用低筋面粉做出来的馒头会松松软软。中筋粉最好!
以前在食堂工作过一段时间。要过年了,职工每人发了一袋饺子粉。一个领导就拿来两袋饺子粉,吩咐马师傅蒸点过年吃的馍馍。不曾想,蒸出一锅四不像来,在食堂工作了将近一辈子的老师傅竟然翻车了,而且翻得惨不忍睹。
老师傅看着一锅瓷蛋蛋、硬邦邦的馒头欲哭无泪。领导来了以后,什么都没说看了看转身走了。过了几天又拿来一袋面粉,这次老师傅露脸了,漂漂亮亮、大获全胜。据我估计,第一次不是老师傅技术不过关,而是使用了饺子粉,饺子粉属于高筋粉,追求的是筋道,质地就不适合蒸馒头。老师傅不知道是忘记了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导致走了麦城。
小花喜欢大大的馒头。她不止一次和我说过:我奶奶蒸的馒头又大又白,我就喜欢吃她的馒头。家里蒸馒头的机会不多,所以,一般使用酵母,锅小,一次能蒸5个,挤得满满当当,松软喧腾。每次小花蒸了馒头,我都会把肚子吃得圆滚滚的,太香了!
剩下的馒头我就给小花炸馒头片,她喜欢吃这个,一般两种做法。
其一、打一颗鸡蛋,搅匀。馒头切薄片,一般切成5片,馒头片裹上蛋液,油要宽一点,中火炸制。裹蛋液炸出的馒头片比较松软,蛋香味浓,搭配小咸菜、酱豆腐都好吃。
其二、干炸!小花更喜欢吃干炸的馒头片,干炸的馒头片用中小火炸制,双面焦黄,油香扑鼻,吃在嘴里咔咔作响,口感倍棒,唯一的缺点就是吸油太多,不宜经常食用。
奉劝诸位:吃食东西,能自己做的尽量自己做。市场上馒头品种很多,什么红枣馒头,紫薯馒头、黑米馒头、全麦面馒头等等。论品相、论品种都大大胜于我们自己蒸的馒头,但是有一点最重要——自己蒸的馒头,吃着放心。
馒头,作为一种最普通、最寻常的吃食,为什么从古至今备受人们的喜爱?
我想,可能是因为它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内涵丰富。以朴实无华调动人间百味。
就像做人一样,要有空杯的心态,虚心接纳、融合各种有用的知识,才能永远积极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
简介
老冀,喜舞文,爱美食!原平故事铁杆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