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不含“糖”,但升糖最快!这几类食物能不吃就不吃

民生   2024-12-01 07:00   山东  

刘新磊退休后,生活倒是挺规律,晨练、喝茶、遛弯儿一样不落。他最近觉得双脚有点儿发麻、没劲儿,晚上睡觉还时不时抽筋。

于是,他拉着老伴儿去社区医院做了检查。

“医生,我这不会是风湿吧?”刘新磊一脸紧张。

医生听完,仔细查了查,又看了看刘新磊的检查报告,“风湿倒不是,不过你的血糖有点高,已经达到糖尿病前期了。”

“不会吧!我都戒糖好几年了,饮料、蛋糕啥的根本不吃啊!”刘新磊吃惊得不行。

医生笑了笑:“升糖快的食物不光是甜食,有些名字不含‘糖’的东西,比蛋糕还厉害。”

“真的假的?那我平时吃的粥和汤圆咋样?”

医生点了点头:“这些可都是隐形‘糖大户’。”医生耐心还详细的向他解释了饮食控制的重要性,还特别提到了“隐形糖”的危害。

那么,不含“糖”的食物,怎么就成了升糖最快的“凶手”呢?

双脚是血糖“检测仪”?医生:做好这件事是关键

刘新磊发现的双脚麻木、乏力,其实就是血糖波动的一个信号。

高血糖会损伤人体的血管和神经,尤其是离心脏最远的双脚,最容易“报警”。

血糖波动会引发的典型症状包括:

1.手脚冰凉、麻木:这可能是微循环受损导致的。

2.夜间抽筋:提示神经损伤或缺钙。

3.小伤口愈合慢:长期高血糖会影响免疫功能和皮肤修复能力。

因此,定期观察双脚是否有红肿、破皮、发麻等问题,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医生建议要定期监测血糖,空腹血糖的正常值在3.9-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在4.4-7.8 mmol/L。定期检测血糖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

还要多多注意足部健康,每天晚上都要清洗双脚,用温水浸泡,擦脚的时候要检查足部是否有破损或感染,平常要穿着柔软合脚的鞋袜。

隐形“糖大户”!这几类食物尽量少吃

说到饮食,很多人都知道甜食要少吃,但其实有些看似健康的主食,也可能是升糖的“大户”。以下这几类食物,血糖高的人最好少碰。

1.糯性主食:糯米、汤圆、粽子

糯米制作的食物因为黏性高,淀粉分子容易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升糖特别快。

糯米中含有支链淀粉,这种淀粉的分解速度快,容易导致血糖飙升。

如果特别喜欢这类食物,可以尝试用低GI谷物代替糯米,比如燕麦和藜麦。

2.粥羹泥糊类食物:米糊、芋泥、米粥

米粥这类食物经过长时间熬煮,淀粉被充分糊化,更容易消化吸收,这导致餐后血糖飙升。

同样是100克米饭和米粥,米粥的升糖指数比米饭高出约20%。

血糖高的人吃米饭的时候,尽量选择颗粒分明的米饭。还可以加入粗粮,比如小米、黑米,降低升糖速度。

3.酥性食物:千层酥、牛角面包

这类酥性点心含有大量精制面粉和黄油,热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多,不仅升糖快,还容易增加体重。

而且,这些食物中还会隐藏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吃饭换个顺序,差距很大

除了控制食物种类,进餐顺序也很重要。医生发现,调整吃饭顺序可以显著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

推荐的进餐顺序是: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或蛋类,最后吃主食。

先吃蔬菜是因为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糖分吸收,比如一碗凉拌黄瓜,吃完后主食的升糖速度会降低。

再吃肉类或蛋类,蛋白质和脂肪有助于抑制餐后的血糖波动,平时可以选择鸡胸肉、煎蛋等简单易做的菜肴。

最后吃主食,经过前两步的“垫底”,主食的升糖速度会大大降低。吃的时候还可以选择糙米饭、杂粮饭,因为这类饭比白米饭更加健康。

得了糖尿病,水果还能吃吗?

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就对水果避而远之,生怕吃一口就升糖。其实,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吃水果,只需要选择低糖水果,适量吃就好。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水果包括:

•草莓、蓝莓:含糖量低,富含抗氧化物质,对心血管有益,每天可以吃5-6颗草莓或一小把蓝莓。

•苹果、梨: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一个拳头大小的苹果或梨是合理的份量。

•柚子、柑橘类:这类水果热量低,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吃半个柚子或一个橙子即可。

注意事项:

1.控制量:每天吃水果的量控制在200克左右,避免一次性吃太多。

2.选对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吃水果,避免空腹或饭后立即吃,以免引起血糖升高。

3.避免高糖水果:榴莲、龙眼、葡萄干等,这些水果糖分高,血糖控制差的人应尽量避免。
4.观察血糖反应:每次尝试新水果时,可以在餐后测量血糖,观察变化。

结语

血糖管理不仅仅是戒掉甜食那么简单,那些名字不含“糖”的食物,有时候比糖更“凶险”。

刘新磊的问题提醒我们:学会识别隐形“糖大户”,调整饮食结构,才能真正控制血糖、保护健康。

您的健康掌握在您手中,从今天开始,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血糖,让生活甜蜜又健康!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青岛广播
青岛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广播中心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