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诞生的词语乘坐拼图游戏穿过生猛暗夜
读《周瓒诗选》
文/陈思安
《周瓒诗选》为诗人周瓒诗歌创作21年的精选集。诗人将全书分为三辑,经过诗人如编剧般的精巧设计,与读者分享自己21年来的创作历程。我们跟随着诗人的脚步,由第一辑中她在近年来全新展示出的强劲诗歌面貌开幕,经过第二辑诗人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形成高潮,最终由第三辑诗人失而复得的遗珠之作完成结尾,层层推进让收录其中的诗作与一位诗人逐渐走向成熟与蜕变的景象形成奇妙回响。
第一辑《生猛的暗夜随时迫降》,小辑标题来自整部诗集第一首诗《北川的月亮》的第一行诗句。这首写于2018年5月的诗作里,诗人在震后十年重返灾难现场遗址,穿过肃穆群山和连绵羌寨走向垮塌县城的道路仿佛诗人不断行入暗夜的道路,溯回重新思考“正是我们从地底挣扎而出,打量自身的尘土与血污”的时刻。那随时可能迫降的生猛暗夜,如影随形地笼罩在诗人的车轮之后,也将诗人推向危险境遇而不断观照审视自身。
这个“暗夜”究竟是什么呢?是持续逼仄的现实感,是不断侵扰的“被忘却的纪念”,是诗人追逐内心审视与诗艺的紧迫感,抑或是以上所有感受的综合体?在这首诗的最后部分,诗人抛开了那些暗色调的沉重,乘飞碟滑入外天空,落笔于熬汤的嫦娥和繁衍无敌家族的兔子。面对随时迫降的暗夜,诗人没有选择沉沦于痛苦或自闭于无言,而是努力让语言随着想象力一同飞升,在古老寓言与现实的碰撞中寻求突破的力量。
这一小辑共收录诗作32首,是诗人创作于2014年至2018年期间的作品。在诗集自序中,诗人自云:“在这二十年里,我渐渐地清楚了自己的语言质地和声音特点,明确了在感受、关注和思考时自己犹豫和坚定的方面”。而这一小辑正是在诗人提及的这种“清楚”和“明确”作用下呈现的最新面貌。现实的紧迫感与诗人的想象力互相交织,“暗夜”如影随形但不能甘于沉沦,在极具锋芒的语言冲击下将叙事提升至高处继而飞升。
诗人近年来偏爱的创作主题是比较清晰的:当下生活的观察思省(《北京城》《屠霾记》《去年秋天》);戏剧和艺术的给养(《戏剧诗:与科幻有关》《舞者》《约黄茜同观大卫·霍克尼画展》);旅行带来的启发和观察(《内蒙古之旅》《中原行》《珀斯小札》);童年乡土生活的记忆和再认识(《父亲的手艺》《收割者》《收听广播》);对女性诗人与女性诗歌的关注(《舞者安·萨克斯顿》《致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反复做过的梦》);亲密关系与日常生活的审视(《交流》《如果真的,在我们之间》《信赖》)等等。
借由这些诗作,我们能够触摸到诗人的基本形象和她的精神土壤:童年记忆作为向外出发的起点同时也是不断回溯的宝贵矿藏,女性诗歌与女性意识奠定诗人的精神基础能量,戏剧与艺术给予丰富给养,旅行开阔着眼界同时拓展外部审视,对紧切现实与日常的关注则锤炼着诗人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的锐度。
这一辑中另一较为引人注意的诗作是定稿于2018年的《张三先生的喜剧》。这首组诗显然是诗人创作于1997年的组诗《张三先生乘坐中巴穿过本城》在时隔21年之后的续编。《张三先生乘坐中巴穿过本城》为诗人早期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本书第二辑中。在这首由六小节诗构成的组诗中,诗人刻画了一位90年代末期较为典型的意气风发的准中产阶级青年男性形象“张三先生”,读者跟随张三先生一同从下午五点出发,“以但丁进入丛林的心情”乘坐中巴横穿大半个北京城,领略90年代末被蓬勃经济发展刺激出的躁动浮华的众生相及城市的喧嚣面貌。在这首组诗的最后,诗人写道,“下一首诗将记载他遭遇靡非斯特”,像是为这首诗未尽的书写宣告一种延续的可能。
或许是诗人被自己写下诗句的魔力所影响,又或许是诗人好奇自己创造的人物形象与城市面容究竟将如何变迁,时隔21年后,诗人确实再写下了“张三先生”遭遇靡非斯特的续篇:《张三先生的喜剧》。在这组诗中,张三先生随着时代的潮起潮落变成了“人生过半”的中年男人,坐在聚满了“不自知地表演”人们的餐桌上“拥抱沮丧”,青年时期认为“一切都会有的”激情已被紧迫的现实逼迫到“退回到内心安静的角落”。
两首诗之间相隔的二十年,确是这座曾经跑满中巴的北京城和生活其中人们剧变的二十年,也是整个中国剧变的一个典型缩影。诗人笔下的人物从做着生意憧憬着未来的年轻暴发户,蜕变为跻身各式高端场合却目睹种种社会怪现象的中年知识分子。人物的变化曲线与社会的发展不谋而合,张三先生深入丛林般闯荡世界的小半生终走成了一部严肃的喜剧。在这首诗的最末,诗人抛开“张三先生”的囊壳,以代词“我们”宣告着自己对这部跨越二十年的精神史的最终态度:“但他们封不住我们的记忆/即便以消费日取代,我们仍能够品尝苦涩/品尝苦涩,正是我们新的自我赋权”。一个“张三先生”连缀起诗人二十年间的创作与思想变化,也打通了她持续自我观察的经脉,令人好奇再二十年后诗人会否续写这一奇特篇章?
诗集第二小辑《在拼图游戏中》收录1997年至2017年间的诗作22首,从已出版的诗集《松开》《哪吒的另一重生活》中所选,是诗人在过去二十年中的代表作品。如果说第一辑是诗人历经二十年的自我磨炼后呈现出的最新样貌,那么这第二辑便是她的“来时之路”。
周瓒作为一位在北京大学度过研究生和博士生涯,与北大诗人群交流密切,并在毕业后成为当代文学研究学者的诗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都被定位为学院派诗人。从选自《松开》书中的半小辑诗作里,确实可以读到一些学院气较浓郁的作品,像直接受课业影响而作的《影片精读》和描写学院生活的《爱猫祭典,或我们的一年》。但诗人日后愈发明确的语言风格和精神母题在这一时期已经萌芽,呈现出迥然于他人的独特面貌,如初步确立诗人女性诗歌追求的《翼》,追溯童年记忆的《童年的死》,风格浓烈颇具记录时代野心的《张三先生乘坐中巴穿过本城》,以及在旅行中寻求拓宽视野的《在悉尼起伏的道路上》等。
到了《哪吒的另一重生活》时期,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形象在诗人的再造下被唤醒,嫁接入当下,赋予古老人物以新的生命力,以这些英雄的形象反向刺激着麻木的现实。譬如有着“火焰的脾气、海的欲望和必死的命运”的精卫(《精卫》),以及“他是一位诗人,与痛苦、不义、遗忘为敌”的哪吒(《哪吒的另一重生活》)等诗作,诗人在唤醒古老想象的诗中探寻的似乎不只是“如果他们生在今时今日会如何”,而更像是“生在今时今日的我们还能否拥有一颗精卫/哪吒之心”的追问。
另一日益明晰的趋向,是诗人对飞速转变的碎片化时代的记录与诘问。描述网络大秀场和粉丝文化的《反肖像》,对全球性灾难进行反思的《灾难》,刻画采矿女工生活碎片的《她出现,然后消失》均犀利地指向这一风格。与诗作涉及的内容同步发生微妙反应的,是诗人在这些作品里所使用的语言,既充满紧张感,更加自信和确定,却又随时做好话锋一转突袭进入奇想异域的准备。
第三辑《刚刚诞生的一个词》,收录诗作14首,是诗人创作于1999年至2013年期间但并未收录任何诗集中的遗珠之作。这一辑中的诗作大多较短,这些短诗确实掀开了诗人在已出版诗作中较少流露的一侧衣角:它们小巧灵动,语感相对柔和,记叙生活片段,对爱和友情的遐思,四季变迁带来的随感。如果说在前两辑中读到的诗人如手握甲兵无畏深入冷峻暗夜的斗士,那么这一辑更像是诗人卸下装备后喘息独坐的片刻拾缀。
通读整部诗集,仿佛可窥见一位诗人随时间而获得的技艺,在明确自我更新的努力中试图通过诗句向下接触实地,向上够触星辰的尝试。
周瓒诗选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
出版年: 2019-1
定价: 45元
ISBN: 9787551316804
WINGS | 翼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戳原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