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阿那亚,一座带着侵蚀痕迹的雕塑在海岸上静默。白天,人们从他身旁经过,拍照打卡,借着他的影子乘凉;到了夜晚,他便独自面对黑夜与海浪。晨昏往复,潮汐涨落, 时间的流逝借由他残缺的身体显出形状。这座八米高的雕像成为盛放情绪的容器,既庞大又渺小。
这是Hirono小野公共艺术项目的第一站,以「小隐于野 Hidden in Silence」为主题,在阿那亚海边启幕。艺术家、Hirono小野设计师、inner flow主理人Lang将Hirono小野最经典的“重塑”形象重新创作,打造了一座八米高的沙砾感雕塑装置,矗立在阿那亚孤独图书馆北侧。同时,一座五米高的沙堡和雕塑遥相呼应,共同构成装置艺术的主体。
在这场由Lang发起的公共艺术项目里,艺术与历史、自然和个体不期而遇,人们将内心投射于此,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NOWNESS原创短片《海边小野》今日上线,让我们跟随Lang一起眺望大海,感受静默,寻找光亮照见每个人情感缝隙的瞬间。
“妈妈,他怎么不开心了。”
每个人与小野雕像的互动的方式都不一样。一个小女孩指着沙滩上的雕像,从自己理解世界的角度,说出对小野的感受。
夏末秋初,阿那亚的太阳依然强烈,人们只要在沙滩上稍作停留,就会默契地站进小野的影子里躲避日晒,巨大的雕塑成为了字面意义上的庇护所。
有人起得很早,趁着潮水退去来到沙滩上碰运气,小野与海岸线浑然一体,就这样沉默地看着他们捡拾贝壳;随后是小野的藏家,他们带上自己喜欢的小野系列,赶来与雕塑互动。这些只能从城市出逃一个周末的年轻人,举起手机拍下雕塑、海鸟和天空的剪影,记录生活得以喘息的瞬间。工作人员则习惯了人来人往,他们重复着自己的日常,绕着雕像捡起沙滩上的垃圾,累了,就靠在底座上休息。
一天,艺术家Lang望着雕塑的背影发呆,眼前一个大爷带着家人和孩子路过,大爷瞟了一眼,留下一句,“他怎么缺一块少一块的?”,就径直走过去了。
到了夜晚,这里又变成孤独的试炼场,空无一人,只有海浪起伏。有人描述他与小野并肩站在岸上的时刻,记忆如潮水般涌现,夜风里残缺的身躯成为自己的内心的投射。孤零零的雕塑变成情绪的外延,也为袒露的情绪提供庇护。但广袤天地之下的小野,代表的并不全是孤独,有人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倔强和坚定,一种“只身试荒原”的孤勇。
这座总高八米多的「重塑 」雕塑呈现出沙砾的质感,与四周的环境形成呼应,悄无声息地嵌入阿那亚的天际线,来往的人们在他身上投射下不同的自己,与小野共同完成了一场关于情绪的公共艺术实验。
艺术家Lang在很久以前就想把小野放到更广阔的环境里,在之前的“重塑”系列里,他也尝试过用风沙摩挲和苔藓生长的痕迹,展现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这次,为了尽可能从工艺上实现艺术作品与环境的呼应,他们专门从阿那亚带了一把沙子回去,作为调色的参考。
从念头发生,到确定做一个公共艺术项目,并将第一站落地阿那亚,各个环节按部就班地推进,执行一个艺术项目的过程似乎比灵感迸发要平静和乏味。当带着涂装好的作品再次回阿那亚时,工人将零散的部件吊装成完整的雕塑,一种意料之外的复杂情感扑面而来,“当时是晚上6点,夕阳洒在小野身上,光将他与整个海岸线融为一体,大自然包裹着他,仿佛他也是其中一员。在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Lang站在沙滩上,再次审视这个由自己亲手创造的形象,与四年前已是不一样的心境。
2020年,Lang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出生而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新生命的降临成为他思考和创作的灵感。他利用碎片时间,将一闪而过的念头写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闲下来再将零星的词汇和句子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变成画,小野最初的样子就这样出现在了纸上。
经过了一段时间,小野正式作为一款玩具问世。初代充满天真童趣,第二代带着一些叛逆感,小小地使点坏,接下来几代作品,小野有时带着早熟的敏感和忧思,有时也展现出了成人世界里难能可贵的想象力。在单纯的情感驱使下,Lang希望这个形象能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些启发,“野一点,纯粹一点,自由一点,不要活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要太听大人的话”。
意外的是,这个作品引发了大家强烈而广泛的共鸣,人们通过小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内心投射,释放隐藏在社会面具之下的天性,无声地与世界做一次辩解。
“实际上我在表达的时候,多数是从自己的观念或者内心出发的,可能恰好我的想法与大家的感受不谋而合了。”
有一次,Lang听说门店有一位特别喜欢小野的同事生了重病,他没有过多思考,出于直觉,画了一个系着红色围巾,穿着睡袍,站在骷髅堆上的小野送给这位同事。后来他想,自己当时想要传递的应该是不要太在乎死亡,“我们应该站在恐惧之上生活,向死而生”。
偶尔,Lang会在网上看大家谈论小野,大家的经历和Lang最初的设定其实已经没有太多关联了,但是他觉得这样挺好的,“如果一件作品,或者一个玩具,能够给人提供情绪的寄托和疗愈,也许就是它最好的价值所在”。
作为Hirono小野公共艺术项目的第一站,Lang和策展人曹越决定以“影像艺术”为载体,邀请三位影像艺术家呈现他们眼中的小野,并将他们的作品置于雕塑旁的沙堡中展出。
“影像艺术是多元的,无论是客体视角的自然探索,还是主体视角的自我求索,它都能直观的体现‘小隐于野’这个主题和大家对小野的情感投射”,策展人曹越如是说道。
摄影师姜睿从自家小孩的口中听说了小野,11岁的男孩觉得小野特别酷。在姜睿看来,每个小孩都是小野,每个大人也有一部分是小野。
他把小野视作一个旁观者和见证者,带着他去宁夏中卫,拍摄一块从山崖滚落到黄河边的石头。四年前,刚好是小野诞生的时候,姜睿曾经拍过一次这块石头,然而在漫长的时间维度里,四年的变化轻微到几乎难以察觉,巨石需要经年累月的搓磨,才会留下风化的痕迹。
《亘古·倔强》——姜睿,影像艺术家,“小隐于野”合作艺术家
这次拍摄的创作理念,与姜睿的《亘古》系列一以贯之,大画幅摄影的核心逻辑是冷静克制,大尺幅丰富的细节,让观看照片的人得以清醒地介入作品,从而产生互动。摄影师用小野的视角介入自然,看清亘古不变的风景里短暂的一瞬。西北的天地荒凉而宏大,巨石之上的小野所代表的自我,只是一个很小的东西,“但是很小的我回到我生活的世界中,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在黎晓亮眼里,小野像是一个不断向内寻找童年的成人,沙粒与雕像互为结果,此刻与过去产生对望。
看到小野,黎晓亮脑海中浮现的词是“时间”和“重复”。于是,他制作了与当下的小野相连续的三个画面,作为叙事的补充。四个画面完整地描述了一种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永远在发生,并无法跳出循环的状态。
他觉得人们多少需要不定时逃脱城市这个高效运行的系统,置身自然,直面自己。他想在阿那亚做这样一个艺术项目:把之前制作的互动影像装置搬到海边,背景是实时变化的海平面,每个来参与互动并获得自拍影像的人,都在时间的循环中,反复确认自我的存在。
《∞》——黎晓亮,影像艺术家,“小隐于野”合作艺术家
而孤独,正是追逐星空的安久工作的常态。在看到小野的那一瞬间,她想到的是一种在孤独中寻找精神的庇护的状态。常年在野外拍摄星野,她常常独享整片星空,也见过无数天文奇观,深知宇宙浩瀚之下人类的脆弱,地球的大气层稀薄到可以让人看清夜空,又厚重到足以成为人类的庇护。
她将小野带到星空下拍摄,让小野作为一个星际旅客,成为宇宙的时针。在没有边际的星空下,小野只是一个小小的艺术潮玩,但伫立在阿那亚的他却是高大的,对于安久来说,这与观测宇宙的感受何其相似,人类在银河之中渺如尘埃,但生命本身又是一个伟大的存在。
《庇护所》——安久,天文摄影师,“小隐于野”合作艺术家
“第一次看到银河条带的时候,第二天太阳正常从东方升起,但是我的生命发生了完全的转变。那一眼改变了我的一生。”
星空下的小野,寄托了安久关于生命的思考,对宇宙的追逐,让她成为了今天的自己。我们就这样,被经历的一切不断重塑。
“他⼈是镜⼦,镜中却始终不是你。”Lang在笔记本里写下这行字。
三位艺术家将不同的生命体验投射在小野身上,交出气质与内容完全不同的作品。他们与阿那亚的海岸线、Lang和所有途经此地的人,共同完成了这场公共艺术创作。
这一次,Lang把孩子也带到了阿那亚,四岁的孩子认出沙滩上熟悉的形象,他说,“爸爸,那是我。”
Lang说,“是,他也叫小野。”
孩子似乎并未对沙滩上站着的小野过多关注,转身跑向大海。
Lang喜欢一个说法,孩子的诞生,其实带来了“父亲”这个角色的诞生。他原本想画点什么送给孩子,告诉他一些比如要永葆童心的真理,但画得足够多之后,他才发现新的称谓和身份早已完成了对他的重塑,而小野,其实一直都是他自己情绪瞬间的化身。
接下来,他会继续推进Hirono小野公共艺术项目,设想去寻找一些离人群更远的地方,比如荒漠里的无人区,嵊泗列岛上爬满藤蔓的荒村,或者西藏腹地墨脱。他想先去这些地方住一段时间,在环境中寻找创作灵感,或许他还会试着在人迹罕至的荒野里放置一座雕像,几十年不去挪动,观察他如何被侵蚀,留下时间的形状。
与出发时相比,小野已经走了很远,有人因此追问 Lang的创作意图:“你想带给世界的是什么?”
他不想给世界带来什么,相反,是世界一直在影响他,而他所做的,是如实地记录和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