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一张学生平时课堂上的笔记(该同学的笔记和我的几乎一模一样了,见下图),反馈不错。微信公众号平台一位叫“17”朋友留言说:怎么引导同学用笔来做这样的笔记呢?本文将从四个“美”及其逻辑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老师和同学们。
老师要拥有所教授的学科之美。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顶层设计,即课程框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需要非常清晰,且能够随意拆装,随时调整与优化;二是内部层关键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需要非常深入,特别是它们是如何推导出来、又是如何相互影响,需要多次演练。最后,老师要在这两层的作用下形成自己的可静可动、可拆可拼的“思维导图”。
我的备课笔记(学科框架及重要概念示意图)
展教学之美,即课堂上老师的“举手投足”之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PPT之美,它是学科的内容、逻辑和艺术的结合体,必须要美才可以。二是板书之美,它是学科逻辑流淌的美,这种流动的美需要由老师引导、学生跟随及师生互动才能形成,背后的最底层的驱动力就是推导。因此,板书之美,也叫逻辑推导之美。三是老师形象之美,它代表着行业现状与未来。老师的形象之美才能真正提升同学们的专业自信和人生自信。
老师形象之美
学生汇报PPT的现场修改完善
04 学生:输出美的笔记
写在最后
让学生看见、感受和拥有系统之美、学科之美吧。他们一定会爱上这个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