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备技能7:做个导演吧

文摘   2024-11-01 09:20   广西  
写作背景

昨天下午,学生、摄影团队和我在户外拍摄《生态环境调查技术》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技能——标准样方布设,拍摄过程与时间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我在现场,且不断客串不同角色,这些深度参与让我倍受启发,欲与大家分享。

01 教学天然的缺陷:信息传递骤减

还是从昨天拍摄事情说起,一个4分钟的脚本(教师对自己的讲授时间),授课需要40分钟,但是要无死角的展示出来至少要8个小时以上(480分钟)。从课堂的40分钟到真实情景展示480分钟,12倍之差,这就是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无法逃脱的魔咒:信息传递骤减
教学的12倍之差,相比能量在事物链中传递10倍之差而言还是太保守。10倍之差,即林德曼定律,也称称十分之一定律,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从绿色植物开始的能量流动过程中,后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约为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其余90%的能量因呼吸作用或分解作用而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小部分未被利用。可通俗解释为:如果鱼要增重1斤,它需要吃10斤的草。

对于教学,学生很难全部吸收你的信息,因为有一部分变成了“耳边风”而“随风飘走”,有一部分只是“穿肠过”而“不留任何痕迹”。更可怕的是,老师在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中,信息传递衰减就已经开始了。

02  谁破了“信息骤减魔咒”:导演

从小说到剧本,从剧本再到影视作品,导演通过“情景”不仅成功的还原了“全貌”,而且让观众抓住了重点。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些重点是导演想让你看见的重点。回到教学环节,如果老师能像一个优秀的导演,似乎课堂上的“信息骤减魔咒”就能轻松的解决了。

                        图片来自网络

03  成为优秀“教学导演”的策略

首先,构建情境化教学。老师应精心设计课程,将理论知识融入具体情境中。就像导演为电影设计场景一样,老师需创造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从而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例如,在《生态环境调查技术》课程中,通过户外拍摄标准样方布设,学生能在实践中掌握技能,这比单纯的课堂讲授更有效。

其次,注重互动与参与。优秀的导演懂得如何调动演员的情绪和参与度,老师也应如此。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问答等方式,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这种互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再者,明确目标与重点。导演在拍摄时会明确每个镜头的目的和重点,老师在课堂上也应如此。在备课时,老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确保在授课过程中能够突出重点,避免信息冗余。

再者,利用多媒体与技术。现代导演善于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增强电影的表现力,老师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通过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老师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互动工具,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最后,要不断回看教学视频。这个应该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学导演绝对不可能省略的过程。过去,老师是在课后根据自己能感受到感受和部分能回想起的画面来进行反思教学。这样的反思方法,从现在看来,需要做调整了,因为它太主观、断章和片面。鉴于此,建议老师可以拍摄自己的教学视频,课后不断回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调整和打磨教学过程细节。比如重点观看教师自己的表述是否重点突出,学生的输出(语言表达、PPT输出、互动交流)是否又有重点等。视频回放在体育、综艺等领域已成为提高“选手”水平的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方法了。希望我们老师能做到,也一定能做好。为了自己,为了学生,为了教育,为了国家,一定会的。加油!

写在最后
老师,做个优秀的导演吧!从此以后,每一次课,都将会是一个精彩的教学故事,而不是教学“事故”!


跟着王博士学职业教育
分享职业教育的教与学(思考与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