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柴米多农场,能闻到空气中淡淡的甜香,那是散开在稻穗里的稻花香。1万年前,人类将野草驯化成谷物,在长江流域种植出人类史上第一块珍贵的稻田。世界变化万千,大米依旧将我们与自然紧紧地连在一起,关于米的记忆与情意,生产者们更有说不完的故事。
置身生态农业领域,我们观察到全国各地有很多农人实践水稻生态种植。趁秋收之际,我们邀请多个不同农场寄来了各自的新米——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农人生态种植出来的大米:贵州昭希舍的胭脂紫米、湖北谦益农场、云南抚仙湖晶喜农场的糙米和胚芽米,以及我们苏州震泽·柴米多农场的太湖糯。
在食物越来越容易获取的今天,希望通过一场关于“米”的「吃饭实验室」,重拾基因里“米饭的印记”,让我们一起好好吃饭。
🌾🌾🌾
贵州黎平洋洞村
因米与土地结缘的90后新农人
陈希是90后洋洞村新农人。
五年前因“胭脂紫米”与这片土地相识,在下洋洞自建木屋,安居山间。秉持着“从一粒种子到餐桌”,陈希携家人一起收集老品种水稻的种子、坚持生态种植与传承,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和享用到如此美好的食物!陈希还和朋友们通过义卖5000斤紫米建成了洋洞儿童图书馆,在充满无限可能的乡村,为孩子们搭建一座通往更多生活可能性的桥梁。
“胭脂紫米”也叫紫糯米、紫珠米,是侗族的老品种水稻(侗语“Oux Naeml”),适合煮粥,煮粥,隔水蒸,做粽子、酒酿,富含花青素~
< > 左右滑动「胭脂紫米」的种植故事
🌾🌾🌾
湖北谦益农场
生态领域的榜样
谦益农业成立于2009年,是一群返乡大学生(150余人)在大众创业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农企,也是国内生态领域的引领者。
在“化学农业”遍及的时代,谦益农场坚持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从全国各地寻来老种子,种植成功后农场便自行留种和育种。在农场的稻田里,可以听到清脆的蛙声、正在捕食的蜘蛛、害虫的天敌白鹭……正是对生态有机种植的坚持,整个自然生态链也逐渐得到修复,“动物吃剩下的,才是人类的,我们只拿我们该拿的”,我们可以与土地为友,寻求自然平衡之道,时间会证明一切。
「吃饭实验室」我们选择了谦益农场的生态糙米和五0标准胚芽米。种植地出于黑龙江牡丹江,火山岩石板上覆盖着岩石风化和腐殖质沉积形成的沃土,为糙米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镜泊湖水灌溉,自然农耕种植,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
< > 左右滑动查看谦益农场的稻田
🌾🌾🌾
云南抚仙湖晶喜农庄
一个社区的稻作生态生活试验
云南抚仙湖晶喜农庄,是杨喜与三哥、还有她的家人一起在琉璃万顷的抚仙湖畔、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用一砖一瓦一石,一树一花一草打造出来的家园。
抚仙湖曾经是滇中粮仓、鱼米之乡,但这里已经有28年没有种植过水稻了。50亩土地,加大王、杨喜夫妇在内的7个返乡中青年和3个村民,一起开始了在这片土地上的耕耘,“我们把地清理出来,把水渠清理出来。开始插秧的时候,就有一个村里的老太太过来烧香,嘴里念叨着有人来这里种水稻了。夏天的时候,我们除草、耘田;每逢节气,我们都会在稻田里抓拍一张照片,让大家对农业生产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有一些更深入的认知;丰收的时候,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祭祀、永续中心的年会、稻田音乐节、水稻的收割及脱米体验,稻田市集、稻田餐桌等等……后面,我们也陆续做了稻田里的“大王私宴·米食宴”等活动,真正在稻田里把收获分享给了消费者。”
大王说,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里,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以及各种创造都是融合在一起的。那时,人们会在田地里起舞、唱歌,每一个人都非常开心和愉悦地从事生产活动,“我们的稻作复兴,也是想看看能否再把这些丢失的东西找回来。我们甚至想让未来在这个地方出生的孩子,都能看见水稻。”
< > 左右滑动查看抚仙湖边的稻田
🍚🍚🍚
吃饭实验室|米、糕、糍、糟、糊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16日 14:00-18:00
活动简介:
从土地到餐桌,米饭只是稻米最基本的打开方式:米糊、米糕、酒糟、年糕、糍粑、米粉……皆由一粒米演化而成!品尝不同农场的生态大米,体验米的不同打开方式~
体验内容:
米、糕、糍、糟、糊 |新米体验
传统糍粑打制
活动价格:158元/人
扫码报名:
往期吃饭实验室文章:
海报|饼子
活动策划|达达、昆梨
文案-编辑|欣悦
苏州震泽·柴米多农场
1.散步指南 | 来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所在的古镇·震泽走走转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