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禾周记 04|玩游戏一个月之后,孩子和老师会有什么变化呢?

文摘   2024-10-14 21:16   阿联酋  


04

小禾周记

上个月开始,小禾老师和园里的同事们开始逐步搭建“儿童经验图书馆”了。十一假期后的第一周,小禾老师按自然生成课程要求制订了月计划和第一周周计划,开始以“哈密瓜”为主题组织一周的教学。


新的课程工作方式就要被全面实践起来了!对这个月将要发生的事情,小禾心中充满了期待。


周记时间:

2024年10月8日-10月12日



01

采用新的周计划模版


因为是园里的“教学创新实验班”,正在尝试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所以小禾老师的班级拥有较大的教学自主权。本周,她在教学工作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启用新的周计划模板。


原来的教学周计划中没有明确使用“游戏”一词(“区域活动”),并且内容上更侧重教师主导的活动(“教育活动”)。


在系统地理解了游戏在幼儿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后,小禾感到原来的周计划不仅在概念上含混不清,而且与基于游戏的教学理念相冲突。有了前一阶段的诱导区尝试,她已经能够欣然接受直接把「游戏」一词大大方方地写到周计划里了。


回看8月的周计划,几乎是老师“高控”的活动构成的


新的周计划模板首先需要小禾基于幼儿在上一周的探索,确定新一周的教学工作如何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周计划分为两大模块:孩子主导的游戏和教师主导的活动,并且按照五大领域来配置各类内容。


与以往不同,新的周计划并未严格规定每天的具体安排,而是让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水平灵活调整。这种方式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自主性,教学内容也更加符合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


对于教师来说,这意味着更大的教学灵活性,减少了外在的时间压力,使他们的教学能够更加纯粹、从容。


另外,园里的一日流程安排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孩子们拥有了更多自主游戏的机会,每天的游戏时长接近两个小时。


02

从儿童出发的课程有多条线索


根据和园里几位老师一起制定的“哈密瓜经验图书馆”,小禾开始以哈密瓜为主题组织本周教学工作。在设计哈密瓜诱导区时,小禾老师经历了一些纠结——如何平衡“新”诱导区和孩子们仍旧喜欢的“旧”诱导区呢?


最终,她采取了“新旧结合”的稳妥策略。首先,新设了一个以整个哈密瓜为主要材料的全新诱导区。其次,在两个孩子依然感兴趣的诱导区中,增加了与哈密瓜相关的元素。


例如,在彩色小苏打的感官区里加入了哈密瓜种子;而在捣臼区(主要用于锻炼小肌肉)则放置了哈密瓜果肉。其他孩子喜欢的诱导区,如贝壳海洋、沙区、搭建区、娃娃家和光影区都被保留了。


秋天的树叶是很好的想象和感知材料,孩子在游戏中告诉小禾她的发现:“这是老的树叶。老了就变干了。”孩子的发现和表达让小禾很欣喜。

积木区多样的材料支持孩子们的想象和搭建

小禾已经习惯于用很简单的材料就布置出支持孩子们沉浸游戏的环境。


小禾的判断是有道理的。孩子们并没有因为这个月要探索哈密瓜,就完全跟着老师的意图转变兴趣。放下对主题的执念以后,小禾对孩子们的游戏方式和内容更接纳了。


是呀!反正最终都能促进五大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何必要求孩子们只能玩主题相关的内容呢?


原本只设计了三个人的“海洋”诱导区,一度有六位孩子进入游戏。但即便如此,游戏过程中,没有出现小禾老师担心的冲突。她只需要和孩子们进行平和的互动即可。


从孩子们真实的学习出发,小禾用更开放的心态观察和持续支持他们的兴趣。在过去一个星期里,对受到孩子们欢迎的“海洋感官诱导区”,小禾老师进行了多次调整。每一次调整都给孩子们惊喜,也给她带来了很多持续观察和反思的机会。


03

哈密瓜诱导区里的探索和发现


既然本周是以哈密瓜为主题的教学内容,那怎么玩好哈密瓜呢?


小禾老师结合此前“儿童经验图书馆”设想了几种玩法。她计划让小一些的孩子“洗瓜”,而稍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利用哈密瓜表面的花纹进行拓印。搭档也提出了让小禾眼前一亮的创意——用纸胶带、彩色玉米粒、毛线、湿毛巾和剪刀,让孩子们“装饰哈密瓜”。


孩子们对装饰哈密瓜感到很新奇


以前,小禾老师总会担心新创设的诱导区能否有效支持孩子们的游戏。而现在,她已经意识到,诱导区的设置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她对游戏环境创设的心态更轻松了——反正诱导区是可以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即便是首次创设的不够吸引孩子,后续可以优化的啊!


孩子们在三个哈密瓜诱导区里玩起来以后,小禾老师的观察也随之开始了。她已经慢慢适应了从儿童的视角反思游戏环境。虽然现在仍处在刻意练习的阶段,但每每这样尝试,她总能找到改进空间。


比如,第一天布置的洗瓜区特别简单,就一个装了水的盆和一个哈密瓜。不仅空间上孩子们玩不开,里面的材料也不够开放。


不经意拍到的一张记录照


第二天一早,小禾就在洗瓜区加入了更多种类的瓜类(小南瓜、黄瓜、青瓜等),不仅丰富了材质、增加了颜色的多样性,而且工具的类型也更多了。果不其然,这些调整吸引了更多孩子参与。率先进入的两个孩子在这个区域玩了将近50分钟。


环境调整过后,明显受欢迎了许多


在洗瓜的过程中,3岁4个月的牛牛发现西葫芦的瓜皮上长了特别的绒毛,而轩轩则主动找来小刀想方设法地想把哈密瓜上的一小截瓜把切断。


这些孩子们的看似不经意的行为(经验)都成为小禾老师拓展幼儿学习的线索。


在游戏中,小禾可以看见幼儿真实的发展水平。她注意到,牛牛指着西葫芦上的绒毛问:“啥?”很明显,牛牛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她接下来要持续关注的内容。


在拓印区,孩子们自创了用沾满染料的南瓜在纸上滚动进行拓印的方法。三岁半的强强还发现树叶可以在颜料的帮助下完全帖在哈密瓜上。另外,小禾老师计划的让孩子们给蔬菜涂色的探索也很受欢迎。


这些观察都帮助小禾老师越来越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班里的孩子。


不过,第一次布置拓印区时,小禾老师是随机拿了几个颜料。结果孩子们用红色的颜料玩过以后现场显得很乱、毫无美感。欢欢博士看了视频后,她给出一些建议:把颜料换成更接近南瓜、哈密瓜真实颜色的绿色和鹅黄色,拓印的成果也会更接近真实瓜表皮的颜色,或许能让孩子们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关注更多细节。


红色的感官刺激太强,调整前孩子们几乎不关注细节

颜色调整后,孩子们变得专注了许多


在拓印游戏的过程中,3岁3个月的安吉尔好像不太认识哈密瓜。这让小禾感到有些惊讶。更令小禾没想到的是,安吉尔很快开始研究起哈密瓜上的裂缝。他找来一把白色的塑料小刀一点点地插进裂缝中,后来干脆用手把哈密瓜一整个掰成两半。


被打开的哈密瓜吸引了其他孩子过来观察。哈密瓜里面的种子和果肉黏液让他们感到很新奇。3岁半的妮妮找来勺子开始尝试把里面的种子挖出来。她自己决定把挖出的种子放到盛哈密瓜的托盘里,而不是按照小禾的建议放到旁边的碗里。


正在尝试打开哈密瓜的安吉尔


孩子们的尝试给了小禾启发,于是班里第四个哈密瓜诱导区出现了:切哈密瓜和其他瓜果。初次创设的时,小禾当时没有意识到自己提供的冬瓜和哈密瓜太大,超过了孩子的胜任范围,而且造成浪费。


之后,小禾对这个诱导区进行了多次改进。材料变少,工具变多、也好用了,孩子们的游戏就更有章法了。拿着刷子瞎玩的现象也没有再出现。


调整前的诱导区孩子能玩,但有些不能胜任的地方。

调整后孩子们更关注动作的细节了,他们对工具的使用有了更加细致的思考和探索。


过去的一周,孩子们在哈密瓜诱导区的探索、学习才刚刚开始,但他们的兴趣已经逐渐被激发出来,为后续更多游戏体验提供了可能。


哈密瓜主题组织的游戏,还引发了一个老师们关注的问题:


这些经孩子游戏后的瓜果蔬菜不能再食用了,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减少浪费或尽量循环使用呢?


老师们就此进行了一些讨论,并找到了一些办法:可以在园所自己种植用于教学的瓜果;在投放时控制用量;收购临期食材等;把可食用部分用于制作餐点,不可食用的部分给孩子玩。此外,如果允许的话,还可以在幼儿园里饲养小动物如鸡、鸭、兔子等。


04

幼儿兴趣的“明线”和“暗线”


在周中,小禾参与了一场内部培训,由欢欢博士主讲“如何使用《诱导区创设及优化》工具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


培训过程中讲到了幼儿兴趣的“明线”和“暗线”。所谓“明线”,指的是孩子们在游戏中显而易见的行为和语言;而“暗线”则指的是隐藏在这些表面行为背后的学习过程、思维模式和能力发展。这个双重观察角度帮助教师更全面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游戏与学习。


尽管这些内容对小禾老师来说有些烧脑,但她感到,正是这种方法帮助她解开了教学中一些长期的困惑。她认识到,“明线”和“暗线”的观察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实践和不断的反思才能真正掌握。


当天晚上,小禾写周记时回看了妮妮和潼潼在太空沙区的游戏视频,开始对照欢欢博士的方法进行观察。


她发现,游戏中的“明线”是显而易见的——妮妮专注于用材料制作“蛋糕”,而潼潼则一边假装“吃蛋糕”。对“暗线”的分析让她更深层次地理解孩子们的学习:她们在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中不断进步,同时也在探索搬运、转换、装填等思维图式。


孩子们在沙区玩做蛋糕的假装游戏


通过这样的分析,小禾老师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自己接下来的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同时,小禾意识到:课程的深化与游戏的持续,不仅依赖于孩子的自主探索,也需要教师在背后敏锐地捕捉孩子兴趣的“明线”和“暗线”,并以此为依据,优化环境,提供适时的引导。


这项复杂的专业教学能力将随着实践的积累而不断提升。


05

来自搭档的感叹


周五晚上,小禾老师群里分享了两段视频,分别记录了小禾老师班上2岁4个月的悠悠在9月4日和10月11日的游戏状态。视频清楚展现了,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悠悠身上发生的惊人变化。这一发现让她和伙伴们又一次感受到了当前教学探索的价值和意义。


- 悠悠的成长,来自一个月的游戏 -


最让小禾老师感到欣慰的是,她的搭档小夏老师也在培训中分享了一段感受,这进一步鼓舞了小禾:



刚开始实践诱导区,试着将游戏作为教学方式时,老师和孩子都是漫无目的,不知道怎么搞。忙一天就感觉好累,天天跟在孩子屁股后面打扫卫生、换衣服,哭声更是此起彼伏。当班里一片狼藉的时候,很多时候老师是处于崩溃的边缘。

 

刚过去一个月,如今孩子们比我们会玩,诱导区材料越来越丰富。孩子们表现出的专注力突破了我的想象,以前小班孩子真的三分钟热度。现在,我们班孩子在诱导区可以保持长达30~60分钟专注。不观察不记录不知道,这几天中我们天天观察记录,班里的娃状态让我特别满足。以前给她们凑朋友,谁和谁可以做朋友,带着她们一起玩。现在自己交朋友,大家之间有说有笑。

 

我最大的感触,以前孩子之间小摩擦不断,总是在解决问题。一个多月下来,我没咋解决过什么冲突的问题。而且班里的整个环境十分和谐,松弛感满满的,我们不是老师和学生,像家人、朋友一样,孩子之间有问题也会自己去表达,自己解决。


看到团队成员的共同成长与对正在实验的教学方法的认可,小禾更加确信,她们正在为孩子创造真正有益的学习环境。这不仅仅是孩子在成长,老师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与提升。


和有共识的搭档一起,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为一群可爱的孩子提供真正的发展支持。小禾老师,感觉到幼教工作真的可以成为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下周待续)


 - END - 

  图 文|小禾  编辑校对|Kevin 陈欢 


加星标,幼教不迷路



 推荐阅读 


小禾周记01 |新学期,我在混龄小班开始尝试以游戏为教学方式

小禾周记02|满脑子的游戏,做梦都在布置诱导区

小禾周记03|一个月见证游戏的价值和环境的力量



专业纯粹的幼教支持


版权声明

本公号内容均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投稿|合作|其他事宜

kevin@earlyyearsinternational.com

欢欢博士聊幼教
基于儿童视角,探讨、分享专业且纯粹的幼教方法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