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步骤创设诱导区,让游戏和教学不再拧巴

文摘   2024-11-06 20:46   江苏  


既然孩子在游戏中学得最好,

老师怎么通过游戏来教学呢?


文/Kevin 校定/陈欢

图/广州市白云区森侨幼儿园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几乎是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如何有效地计划、组织游戏以及评价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却始终是幼儿教师普遍面临的教学挑战。


游戏对孩子成长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为什么幼儿园将游戏作为开展课程的主要手段这么难执行呢?


是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幼教观念根深蒂固,还是缺乏管用的技术手段呢?是来自家长抗拒,还是家园之间对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存在认识的差异?


想来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社会、文化层面的原因,也有专业层面的原因。


只是作为专业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幼儿园老师背负着支持孩子发展的重任——你是没法回避“如何让游戏进入课程”这件重要而严肃的事的。


孩子需要在真正的游戏中学习与探索,老师需要通过专业地教学来成就职业价值,家长需要真切地看到孩子获得全方面的成长。


有没有一种确实有效的技术手段让三方获益呢?或者说有什么具体的抓手让幼儿园可以更顺利地开展基于游戏的教学呢?


答案是:环境。确切地说,是诱导区!



“诱导区”(Immersive Play Environment, IPE)是一套包含「教学意图」、「创设流程」以及「持续深化」的、以支持孩子通过游戏获得全面整体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技术和策略。


它是幼儿园老师全新的“教学支架”。


诱导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环境创设。它既不是“自制教具”式的教师视角单方面的“教”,也不是“材料超市”式的完全依赖孩子自己发明玩法,更不是华而不实的装饰性环境。


你可以点击阅读:一次说透:什么是诱导区?它能为游戏和学习带来什么?了解诱导区与游戏、教学、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



那如何创设诱导区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需要再说一下“游戏”这个重要概念。


游戏就是老师放手让孩子自主地玩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呢?


孩子确实需要无拘无束的、自由的游戏,但这类完全是孩子发起的「自由游戏」我们不在这里讨论。我们这里说的,是作为教学手段的「引导性游戏」(guided play),它是蕴含老师的教学意图、能激发孩子进行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和探索的游戏。


老师创设的引导性游戏环境,我称之为“诱导区”。


“诱导区”远远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具体而有效的环境设计方案,是一套以游戏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技术和策略。


它的目的在于激发孩子深度参与游戏,为教师提供进行有效互动和观察的基础,并让孩子在自愿、沉浸且持续的自主探索中,获得各领域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教师更关注孩子在诱导区游戏的过程而非结果,观察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怎么学的」、「学到了什么」而非游戏的成果。



用三个步骤创设诱导区


诱导区的工作分为创设前、创设中、创设后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做的工作包括:明确教学意图、审视环境的“吸引力”和“诱导力”,以及基于孩子的游戏参与状态和行为进行回应。


// 创设前:明确清晰的教学意图


为了让你设计的诱导区对孩子产生吸引力并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并“玩有所获”,作为教师,首先需要明确你的教学意图。


你需要具体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 在你的班级中,甚至具体到每个孩子,最近他们对哪些事物感兴趣,或拥有怎样的前期经验?

  • 基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你希望孩子在诱导区里做一件什么事?

  • 做这件事的过程将为孩子带来怎样的学习机会,帮助孩子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


如果在布置诱导区之前,你清楚地回答了上诉问题,那恭喜你,你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 创设中:创设并审视游戏环境


在为孩子们创设环境时,你需要遵循“吸引力法则”和“诱导力法则”,设计空间布局、选择恰当的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被环境吸引、进行自主地探索和学习。


这个环节会涉及到很多细则,包括空间的舒适性、安全性、引导性、边界感等,以及材料方面的感官性、开放性、自然性、胜任感等内容,另外还会涉及与规则相关的内容。


以上细则每一项都对吸引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索有重要意义,需要老师掌握一套诱导区的审视与自我评价的工具。


// 创设后:观察、反思和回应幼儿的学习


当诱导区创设完成、孩子们玩起来以后,老师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诱导区孩子们很喜欢,常常围在那儿玩;而有的则一开始就无人问津;还有些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很感兴趣,但过不了多久就失去了兴趣。这个时候,你可能会疑惑:是该重新布置一个全新的区域,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一下材料,还是重新创设一个。调整的话,又该如何调整呢?


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很多老师往往将诱导区视为一个静态的激发点,而没有把它看作一个可以用来持续回应孩子学习的教学工具。作为回应工具,它本质上就是需要老师不断根据孩子的状态进行调整的——诱导区环境本身就应该动态地反应“教”和“学”互动的过程。



如果说课程是老师不断激发和回应孩子学习的过程,那么诱导区就是激发和回应的一个重要教学中介。


具体而言,诱导区创设后老师要做这些事:


  • 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


    这是诱导区创设与优化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

    如果老师在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时找不到重点,就容易在这个环节卡住,不知道该如何优化诱导区,从而无法持续回应、支持孩子的成长。这是一个技术难点,很多老师因此会发现游戏无法顺利深入下去。

  • 反思孩子的游戏行为

    看到孩子的游戏状态、观察到他们的行为和语言以后(当然,老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进行互动),就需要思考:作为老师,你能否判断孩子的游戏参与状态?从孩子们的游戏表现中,你看出他们背后在思考什么、探索什么、学习?这些学习是否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品质?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 回应孩子的学习需求

    基于对孩子的观察和评价,老师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回应孩子在游戏中表达的学习需求呢?也许组织一些类似团讨、绘本阅读之类的老师主导的活动对幼儿会有所帮助,但更重要的是,游戏环境需要怎么调整,才能支持幼儿把学习深入下去?

    点击阅读👉游戏方法论|创设和优化诱导区,你需要了解什么?

    如果老师可以通过优化诱导区来持续回应孩子的学习需求,他们在游戏中的探索就会不断深入。这样,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就逐渐形成了。


EYIA幼儿园教与学互动的三界面图示




当孩子真的通过游戏取得更好的成长和进步,被家长真确地看到、感受到,他们就会对幼儿园的教学能力给予更多的正向反馈。


若此,教师、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就和谐了。所有人都因游戏而受益。



最后,总结一下:


诱导区是激发孩子游戏的环境方案,也是老师支持孩子深入学习的回应手段。老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激发与回应中不断循环。




如果你想真正掌握这项技术,系统地学习如何以诱导区为抓手,顺利在幼儿园开展游戏、助力孩子全方面发展,欢迎参加EYIA首席技术官陈欢博士独家研发最新课程:


游戏方论论|诱导区的创设与优化

👆点击了解更多👆)



加星标,幼教不迷路


小禾周记系列文章

01|新学期,我在混龄小班开始尝试以游戏为教学方式

02|满脑子的游戏,做梦都在布置诱导区

03|一个月见证游戏的价值和环境的力量

04|玩游戏一个月之后,孩子和老师会有什么变化呢?

05|在游戏中看见每一个孩子,为不同的孩子“定制”诱导区

06| 支持孩子玩游戏才是幼儿园最正经的教学工作



专业纯粹的幼教支持


版权声明

本公号内容均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投稿|合作|其他事宜

kevin@earlyyearsinternational.com


欢欢博士聊幼教
基于儿童视角,探讨、分享专业且纯粹的幼教方法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