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拓展|孩子在数学诱导区里做“蛋糕”,老师该如何回应?

文摘   2024-09-17 20:00   阿联酋  




这个开学季特别令人兴奋!许多老师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和讨论,终于有机会把所学付诸实践,尝试布置诱导区了!她们从孩子那里获得的反馈也非常及时、鲜活。


我决定从本周开始,不定期地写些文章和大家研讨一些诱导区实践案例,支持大家不断理解游戏、理解游戏环境,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诱导区是什么?


诱导区,是通过环境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的策略,我把它称作“一种激发幼儿沉浸游戏的环境”(immersive play environment, IPE)。它既是游戏环境创设方案,同时也是教师的教学策略。


诱导区与常规的区角环境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但它其实不太好回答。不好回答的原因不在于诱导区,而是因为“区角环境”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美工区、益智区、扮演角……不同类型的区角环境创设思路差异很大,不同的园所的环境创设方式也多有不同。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诱导区和普通区角环境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创设视角不同,或者说背后的教学理念完全不同。


益智区、科学角、数学角之类的区角环境往往从教学者的视角出发,思考“老师要教什么?怎么教?”。诱导区则关心的是孩子觉得好不好玩、孩子能不能沉浸到游戏中。评价一个诱导区的好坏,考虑的不是教师“教”的能力,而是孩子“学”的状态。


因为视角的差异,所以诱导区不强调明显的领域划分,它对空间的使用方式和提供材料的方式也和普通区角环境差异明显。(这个话题三言两语说不清,欢迎大家预约周五晚八点关于诱导区创设理念的公益直播)


诱导区不是静态的环境,而是动态的教学策略。它本身就是教和学互动的一部分。今天我们要分析的这个游戏案例就很好地体现了「创设诱导区——观察孩子的游戏和学习——调整诱导区」这样一种「教与学互动」的过程。


相信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案例分析,大家会逐渐和我一样,爱上这种专业又轻松的基于游戏的教学方法。


诱导区案例


案例背景:老师用真实的松果、带数字的木片以及彩色小方块等开放性材料,给小班刚进入中班的孩子布置了一个诱导区。老师的原意是想让孩子通过这个环境了解数量关系。结果,孩子的玩法完全不在老师的意料之中,而是特别开心地做蛋糕去了。


以下是在孩子游戏中与老师的一段对话:


幼儿:有五个草莓!

教师:啊,有五个草莓啊!确实是。那下面那个红的、绿的是什么?

幼儿:这个是巧克力,下面的。

教师:下面是巧克力呀!中间圆圆的这个呢?

幼儿:这个是奶油。下面也有奶油。

教师:那你这个蛋糕的名字叫什么?

幼儿:奥特曼蛋糕……&%*# 这个就是奥特曼巧克力。

教师:奥特曼巧克力。你说的奥特曼巧克力是说的它的味道吗?是不是?

幼儿:是它的形状……%&#


事后,老师的困惑是:


“我给孩子创设了有准备的环境,哪知道孩子玩儿了个放飞自我。不知道要怎么调整材料,比如撤掉那些具象的水果,再增加一些自然的材料,加几个圆形和方形的盘子?”



案例分析


表面上看,孩子“放飞自我”,没有按照老师预想的方式游戏。


但如果试着放弃对“教学目标”的执念,仔细观察孩子在做什么,你会发现她们其实有进行数学学习的呀!她主动告诉老师“有五个草莓”。此外,她还进行了创造,利用现有的材料做了一块有模有样的蛋糕。


如何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呢?我们还得回到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这个核心。


// 学习和发展目标


孩子之所以没有像老师希望的那样按顺序进行数与量的对应,是因为她们本身就还没达到做那件事需要的发展水平。


老师布置的环境超过了他们现有的能力。


按顺序进行数与量的对应,涉及到《指南》中4-5岁幼儿的数学认知发展目标:“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这些是小班刚升上来的孩子,他们还没有达到4-5岁的目标很正常。


孩子告诉老师“有五个草莓”,表明她大概率达到了“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5以内)这个3-4岁幼儿的目标,具体掌握到什么程度,还需要更多的观察来确定。


另外,孩子说“奥特曼巧克力是蛋糕的形状”,说明她虽然知道“形状”这个词语,但可能还不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 下一步支持策略


老师可以继续提供更多的探索数学机会,这对支持孩子进一步获得数学方面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但“探索数学”这个事儿不能硬来。


尤其是小班、中班的孩子,他们对抽象的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我们必须给数学“穿上一个马甲”,让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游戏)的过程中,顺带着把数学学了。


所以,我们不妨借用孩子的兴趣邀请他们进行数学学习。孩子的什么兴趣呢?在这个游戏中,孩子给老师提供了很多线索:她很喜欢做蛋糕,还提到了具体的原材料:巧克力、奶油。孩子也喜欢“奥特曼”。


那老师就可以用“巧克力”、“奶油”(假的巧克力和奶油,但要提供真实的感官体验)布置一个“做蛋糕诱导区”,也可以请“奥特曼”来做客,还可以提供一些不同形状的色块让孩子装饰蛋糕,以此让游戏进入更深的层次,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


诱导区实践参考


如果你的孩子也对蛋糕感兴趣,或者最近班里有小朋友要过生日了(不过其实所有孩子都喜欢蛋糕!),你都可以尝试下面这些“做蛋糕诱导区”。它们一方面可以吸引孩子自主探索,一方面帮助孩子在游戏中提升各方面能力。


具体来说,幼儿在玩做蛋糕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哪些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呢?


健康领域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语言领域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合相关绘本)

社会领域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科学领域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艺术领域

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muckymitts


剃须泡沫+冰块

还可增加工具的多样性


@playing_the_day_away


“蛋糕”数量更多

夹纽扣对精细动作要求更高


@ourplaydaze


很适合娃娃家

提供的都是日常生活材料

虽然是扮演游戏

但孩子真的有蛋糕可以做


@ourplaydazemyteachermummyandme


纸杯底部的数字和蜡烛

让数学学习更明显

孩子可以认识数字、做数与量对应


@mysmartchildren


更注重艺术创作的能力

自然材料对精细动作要求更高

而且更好看


@packnplaytrays


刻意强调5以内的数学探索

除了面粉

还可以尝试类似蒸肉粉的做法

大米+调料磨成粉,就会有香气、颜色

可以重复使用,而且非常环保


@ale.hayden


冰冻自然玛芬蛋糕

更侧重感官探索

建议用本地自然材料来制作

更好的是果实由孩子们自己种出来

然后晒干后用来这样玩


@theartfulparent


泥巴玛芬蛋糕

使用应季自然材料

真实的花朵比假花更好

(环保、感官丰富)


@fdk_learnandplay


如果材料更自然会更好

但这种空间布局可参考

中大班孩子可以提供笔纸

让孩子们自己写食谱


@q8.women


可以用西米替代吸水珠

另一边是剃须泡沫

感官丰富,孩子们会玩得很嗨


@tufftrayaday


大米染色晒干、烘干

可重复使用,是非常好的感官材料



诱导区配合相关图书是常用的策略

有条件的话

可以找对应的字母来拼拼音



黑盖子的瓶子很像磨胡椒的瓶子

感觉加进去能提供更多感官刺激

还有小肌肉运动的机会


@myplaybasedlife


一个蛋糕一颗“红果子”

是很棒的一一对应


@loving_little_learners


这套木质工具适合孩子尺寸

好看又好用


@lifewith_theajs


在户外做蛋糕可以玩得更脏

但不知剃须泡沫是否还有

什么更环保的替代品?


@clairewilsonchildminder


用来放茶具的多层茶具架

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让孩子进行

数量、空间方面的探索


@playtime_laughandlearn


诱导区里的工具好用、趁手

真的非常重要


@teaching.appley.ever.after


结合孩子对某个故事的兴趣

提供和故事相关的人偶

激发故事讲述


@mamaskreativekid


这个案例工具很棒

工具种类多、尺寸合适

特别注意量勺及其上面的数字和文字

所提供的学习机会


@Scholar's Choice


注意感官盆里提供了

写有关键词的石头

搅拌、切、铺开、卷起、碾碎……

都是做饭相关的关键词



可能一些老师看完这些案例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要顺着孩子的思路给他们提供这么多游戏的机会。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在此强调一下:


第一,作为早期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是: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时间


第二,游戏是孩子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孩子对游戏有强烈的内驱力。并且,一方面,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他们会遇到并解决真实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


幼儿不一定会在玩一个诱导区的过程中马上实现某一个特定的发展目标。但每一次沉浸地游戏、全身心地参与,都让他们更靠近更好的自己。


最后,关于“诱导区”这个名字我再补充两句。


有些老师认为“诱导”两个字带有欺骗的贬义色彩,以此作为教学手段的名称有点难以接受。


我想说,这原本是中国的教育智慧啊!“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思想认为,教育不能靠老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对学习“欲罢不能”。成人的学习尚且如此,更何况婴幼儿呢?


祝大家游戏愉快!

 - END - 

文|陈欢    图|见标注  




加星标,幼教不迷路



 推荐阅读 



专业纯粹的幼教支持


版权声明

本公号内容均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投稿|合作|其他事宜

kevin@earlyyearsinternational.com

欢欢博士聊幼教
基于儿童视角,探讨、分享专业且纯粹的幼教方法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