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已过CPA
前四大审计师
目前是医疗PE的投资经理
社交牛逼症的北京男孩儿
为什么选择四大转行做投资?
目前已经离开四大三年多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自己也转行去做一级投资了。发现自己的小伙伴也基本都撤了,留在四大的基本都快升高级经理了。今天想梳理并分享从四大转行去做投资的一些感悟吧
跳槽级别:Senior Year 3
所在部门:EY 审计(而且还是FS)
评分:两年4分 一年5分
工作内容:主要是券商审计,有过尽调和估值部门的借调经验
教育情况:普本会计 后续补得名校会计硕
证书:CPA
转行历程:本科毕业就去四大,当时是组里年级最小的几个人,四大呆了五年后,先去一家美股上市公司财务部做reporting,再去读书,后续转行做投资。当时对于会计师来说,在企业ipo与其他中介的交流中,会明显感觉自己的地位不高,工资也不高,工作强度又大,那考虑转行也是自然而然的。
有门课叫做中国机构化买方投资行业概述,天使基金/VC/PE/CVC等机构的大佬来学校讲课,加上当年很流行几句话,“做时间的朋友”,“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我被这种流行话语洗脑,想做一份有长期收益,到35岁不会太有失业风险的职业。
其实有CPA+四大经验去往投行转是比较顺的路径,在我的小伙伴们都选择往投行冲的情况下,以及我自己的水平相比于他们确实比较次(实话,我只有CPA,我有好几个小伙伴是CPA+司法考试双证,还+CFA三证的),恰巧碰到有这种工作机会,通过几轮的笔试面试社招来了就来了一家国资PE,我自己的情况比较特殊,并不是白纸,情况也不见得适用于所有人。
目前感受:想做金融的话学历很重要,本科生寸步难行。有机会还是尽量去补足学历的短板。现在的出资LP基本以国资为主,市场化机构越来越难了,既然出资国资化,待遇自然也会国企化,这也导致了投资经理不是像原来美元基金时代那样风光的高薪工作,只能说是一份有意思的普通工作。对我而言,工作一定需要有趣。我也有过去企业做中后台的经验,薪资是可以的,但更多的是对我的煎熬。工作还要适合自己的性格,要有热爱,跟谈恋爱很像。不热爱或者不合适的工作,她再好你也没办法跟她长久。
PEVC对四大人的需求度:没啥需求,前台招会计师背景的岗位凤毛麟角,在硬科技投资的主题下,机构更偏爱理工科背景的同学,纯金融或者财务背景的同学的路已经越来越窄了。CPA只是加分,不是必须。目前的主流机构,本科理工科,研究生经管才是基础,高配都是相关行业的博士了。现在,科技是唯一的投资主题,科技行业相比消费、文娱行业天然更适合VC的介入(高赔率和成长性),VC投法的“取之于势,不责于人”成为了这个赛道的主流观念。
说一下VC和PE的区别,VC是算赔率,PE是算胜率,赔率和胜率有什么具体不同的打法呢?
为了方便理解,用追女孩打比方:什么是算赔率?VC是一个广撒网的时间管理大师,要追就要追那种嫩的掐尖(早期企业,发展前景好)的姑娘,也不管这些个姑娘愿不愿意搭理自己(多投,对冲风险),也无需评估其性格到底好不好(要看企业的长处,缺点可以暂时忽略),只要广撒网,只要有一个瞎眼的姑娘看的上自己,自己就能收获一个女神级的姑娘(成本低,收益高,能覆盖投错的成本)。
而PE则不然,PE要算胜率,PE就像是一个要跟姑娘长期过日子的好男人,如果看不准这个姑娘,那咱这个恋爱就不谈了(看不准的企业宁愿错过也不愿意投错)。因为是奔着长期关系或者结婚(IPO)去的,姑娘也是到了结婚年纪的,自身工作条件该有的也都有了(企业相对后期,有较多的财务数据,科创第五套和港股18A等不在讨论范围),找个踏实过日子的姑娘,能长期相处的,奔着成功去的,这就是算胜率。
对于四大的同学而言,PE更能体现咱们的优势和价值,VC并不适合我们,我们对于科技赛道无背景无优势。在PE行业,可以从财务上作为切入点进入行业,有人说做估值模型是扯淡,咱们能做的就是投资时算的明白账,虽然估值有很多参数和假设,你要说看的出来一个人200斤还是240斤是扯淡,但是胖瘦咱们总得看得出来吧?这套体系还是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要怀疑自己,很多人因为目前市场的声音迷失了自己,确实相关工科专业做投资更合适更有优势,但真的学金融学会计的就感觉差点意思么?就做不了一级投资么?市场上的声音,真的就是真理么?
总结:我们都在四大这个平台,但并不意味大家都一样,四大人内部的差距不亚于北京和上海的差距。
“见天地容易,见众生也不难,唯有见自己,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要知道自己是谁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现实生活不等同于考试做题,难的东西不见得就是好的,好的东西也不见得是适合自己的。我始终认为性格决定命运,人的性格是最难改变的,考虑工作时不能光考虑工作好不好,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性格!不是说钱多事儿少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最好的工作一定是自己做的很开心的工作,自己需要在入行前判断自己性格和能力边界。比如高自尊心的人绝对不要去做销售,比如你熬夜加班就难受,那投行入行50w和你有啥关系?再比如我就喜欢聚光灯下的感觉,我做后台的感觉非常不好,我需要有趣和挑战。你如果不喜欢这个岗位,即使挣再多钱也不会开心,何况是不挣钱,外部那些评价听听也就得了。
我越来越发现,我们人本质上一辈子都改变不了自己的本性。做金融的都是聪明人,可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部分的悲剧都发生在岗位和自身性格不匹配还硬要上。也希望大家能够做到“见自己”,看到自己的能力和性格,找到对自己而言的好工作。
在四大工作五年现身说法,为什么四大的跳槽路径越来越不好?
最近总能听到周围的四大从业人员抱怨“找不到下家“,”Exit路径不清清晰的问题,确实这几年四大er的跳槽路开始变得越来越艰难了。
四大从业人员寻找出路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如今供给增加+需求减少的就业环境。还记得将近十年前,15年我本科毕业入职时,我们一家的新A1的数量(这还只是北京所)可以放满500人的微信大群,想想千禧年前后四大招聘是多么稀少。人数的激增使得四大这层身份不再稀缺。举个具体的例子,我实习时同组的经理能直接跳去三中一华的投行岗(男生+硕士+CPA),等到我们自己入行考完CPA之后,身边的小伙伴只能去胸部甚至臀部券商的投行部了。
四大的光环被市场看穿,就业市场的坑也越来越少。就比如若干年前,四大出去跳槽做财务会给相对较高的位置,现在出去做财务仅仅做合并报告岗,企业对于纯四大背景的候选人也是越来越排斥。
其次就是就业人员素质的下降,尤其是入行人才的挑选标准急剧下降。从我自身的感知来说,我实习的时候有很多清华北大的小伙伴,自己的senior也听闻有很多top2的,人大的更是常见;而当我入职的时候,基本以中央财经/对外经贸为主,偶尔有一些人大的,海外学校的档次整体感觉也是可以的;等到20年的时候,说新员工基本以首经贸/北工商为主,海外学校水硕也居多。
就薪资来说,我入职的工资是本科7200,据说现在已经涨到了11000多?看似工资在涨,其实则不然:当年的新经理工资就是三万出头,现在还维持在这个水平,薪酬的对于顶级人才的吸引力也已经不在了。这也导致了入行人员的水平的不断下降,从最顶尖的名校生,到普通211,再到后来优秀的双非即可入行。说句题外话,我研究生的老师曾跟我开玩笑说,说她当年(估计是00年前后)在四大工作可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了,跟你现在不一样。
另外一方面则是工作压力过大进而导致个人时间所剩无几,没时间钻研自己的技能,培养出来的能力或许是很专精,但是与市场严重不符。有多少做过ipo的同事,能把招股书读一遍。了解行业状况和风险点;而在四大,除了大IC和经理根本没人看,很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导致了很多四大人并不了解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逻辑,只是机械性地按照准则进行工作。很多人回想起来,干了几年,干的都是寂寞。自己的技能只适合去做财务,还得是去做合并报告组,连财务分析这种岗位其实都没有那么匹配。
最后给大家放上曾一度流传于四大各微信群的跳槽路径统计表,有在的所的名称,工作年限,学历背景,证书等情况等,供大家结合自身背景进行参考~
(注:源自网图,仅转发,清晰度见谅)
还想继续了解博主的四大生活、CPA考证、转行投资的故事吗!快来关注博主一起催更一起学习吧!
很多小伙伴在lala陪伴下拿下投行、咨询、互联网、四大等的日常实习/暑期/秋招offer呢!
我们的辅导内容主要包括定制化专属导师1v1辅导、无限次Mock模拟面试、简历修改、项目复盘、笔试讲解
此外!还会有全平台视频录播课程及笔试面试真题题库分享,也还会有辅导老师和专属jd定制服务!欢迎详细咨询了解~
往期精彩
实习图鉴专区
lala雇主品牌合作通道开放啦
欢迎招聘负责人扫码加微信沟通!
备注【招聘合作+公司】期待垂询
高质量实习机会看这里!!
想获得高质量实习refer机会吗?
添加lala小助手小可爱,可获得日均100+条实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