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论证的使用如若不够精准、不够漂亮,会极大地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和水平。
而使用“定向举例”——以观点为方向,对所举之例的细节进行捕捉与描写,可让论证更精准、更有文采、更吸引眼球。
下面以学生习作为例,探讨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举例论证是一种论证方法,其第一要义是能精准地论证观点。而在举例论证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乱贴标签和举例时语焉不详。
文段一:我们只有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徐本禹泪流满面,感受到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我不禁想,他们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因为他们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观点:我们只有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事例:徐本禹泪流满面;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
解读:徐本禹的“合适的位置”是什么?该位置怎样让他实现了人生价值?袁隆平的“合适的位置”又在哪里?这个合适的位置让他实现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这些,所举例子几乎都没有回答。这种举例就是贴标签式的举例,根本无法对观点进行有效论证。
修改:我们只有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看到徐本禹泪流满面,感受到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我不禁想:他们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本可以保送研究生的徐本禹却埋头在乡村小学教书,有人疑惑他的位置是否真的让他学有所用,然而他观察、走访、调研,写了大量关于农村教育的专题报告,他用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注作出了有力的回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献身农业,年过花甲的他依旧躬耕于野。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合适吧?然而,中国的杂交水稻登上了世界农业科技之巅,谁能说他的位置没有价值?
文段二:哪怕这个世界上有再多的丑陋,有再多的怀疑,我仍然选择相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有那么一群人,为爱而站起来、伸出手来,却遭到一些自以为“聪明”的人的质疑——比如小悦悦事件中的那位抱起小悦悦的陈贤妹,提醒行人注意天桥落雪的“举牌哥”黑子,为无亲无故的人捐肝的少女罗玮……
观点:有人为爱而站起来,伸出手来,却遭到人们的质疑。
事例:陈贤妹抱起小悦悦,黑子举牌提醒行人注意天桥落雪,罗玮为无亲无故的人捐肝。
解读:相对来说,文段二没有文段一那么简单地乱贴标签。但文段二所举之例都侧重于论证“有人为爱而站起来,伸出手来”,忽视了观点的后半部分“却遭到人们的质疑”。论证观点只论证一半,有头无尾,语焉不详。
修改:哪怕这个世界上有再多的丑陋,有再多的怀疑,我仍然选择相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有那么一群人,为爱而站起来、伸出手来,却遭到一些自以为“聪明”的人的质疑——小悦悦事件中的那位抱起小悦悦的陈贤妹,有人说她是为了出名;提醒行人注意天桥落雪的“举牌哥”黑子,有人质疑他在作秀,炒作自己;为无亲无故的人捐肝的少女罗玮,被人质疑是为了钱……
举例论证的使用必须建立在精准之上,所举事例是否准确皆可用观点进行检验。所谓“定向举例”是指举例以观点为方向,所举之例围绕观点才能正确,才能有效。另外,若想在举例中对事例多用些篇幅描述,那么我们的描述也是定向的。
文段三:想要成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达·芬奇为什么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画家?因为他的老师让他从小苦练基本功,他反复地画了很多年鸡蛋。试想,如果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的练习,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绝不可能!
优化:想要成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达·芬奇为什么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画家?因为他的老师让他从小苦练基本功,他反复地画了很多年鸡蛋。试想,他如果没有从小苦练扎实的基本功,如果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如果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那么,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当然不可能。
解读:与原段落相比,展开描述的语句“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都是绘画基本功的具体阐释。定向举例中的定向阐述才是对事例的精准展开,也不会让人有生硬、凑字数之感。
举例论证的升华是在“准”的基础上能够呈现出“亮”点。精准、漂亮的举例论证能让文章更有深度、有思想、有文采。
同样举例论证“好的故事具有含蓄之美,促进人们心灵的沟通”,我们对比下文两段。
文段四:故事是人发生的故事,人的相似性将主角与读者紧密相连。屈原被放逐到汨罗江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本可以对楚国不管不顾,可以选择与世浮沉。但是,怀着对楚国无限的爱与悲悯,在哀怨悲愤之中,屈原选择自沉于汨罗江中,让这奔流的江水愈发无情!因为爱,因为向往,因为同情,因为怜惜,因为我们同为人类,故事的悲欢得以与现实相通,故事中的情感得以为现实共情。
文段五:故事是人发生的故事,人的相似性将主角与读者紧密相连。卡西莫多挣扎固执的爱让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听来如哭泣,周总理的风骨气节让庭中的西府海棠闻来清雅,屈原哀怨悲愤的慨叹让汨罗江的奔流看来无情,陈祥榕的英年早逝让军装上的补丁触来灼人。因为爱,因为向往,因为同情,因为怜惜,因为我们同为人类,故事的悲欢得以与现实相通,故事中的情感得以为现实共情。
文段四和文段五都属于不错的举例论证段落,但若要分出高下,文段五要优于文段四。
文段四采用繁例,即一个观点一个例子,其优点在于论证内容详细而充实。但繁例易给人以臃肿之感,特别是如果繁例讲述的是常见的、不太新鲜的内容,那么会因为缺乏新意显得冗长。
文段五则选择使用四个点例,展现出观点的普适性,也让人感觉到开阔的阅读视野。四个点例构成排比句式,使段落有气势、富有感染力。将点例构成排比,是让举例论证有亮点的一种有效方法。
使用繁例时,我们要根据观点的定向,对所举人物事例的细节进行捕捉与描写。这细节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也可以是人物的一句话,细节往往最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举例论证的最高境界是情理皆备,不仅能说理,还要能动人。
譬如文段六:缺憾,也许能成就另一种完美。史铁生,一个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瘫痪了双腿的年轻人,一个被尿毒症、糖尿病折磨的病人,在别人看来,他何其不幸!可是,不能行走的苦恼,生与死的困惑,让史铁生有长久的时间在地坛里和时光对话,和自己对话。他说:“痛苦充斥在心里,就会让人萎靡不振,所以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于是在地坛里,他终于明白,“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剩下来的事,就是怎样活着。于是,一篇篇饱含着他对生命理解的文章流出了笔端:《好运设计》《命若琴弦》《病隙碎笔》……
文段六以史铁生为例,紧扣他的生命缺憾以及如何在缺陷中实现人生的命运圆满。其中既有对史铁生生命缺憾的阐述,更重要的是,有他对痛苦的理解、对死亡的感知。这些细节的补充,让我们在史铁生身上感受到一股动人的力量。
举例论证于文章中常见,但用起来却需费思量。好的举例论证以其精准、贴切为作文增光添彩。我们在举例论证时不断琢磨与突破,九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好文。
(摘自《十几岁》,作者汤亚琴)
发送“标杆07”,秒得中考作文标杆07打印版13页
不要发错公众号,不要发错关键词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