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3四年总店 | 2024年1~10月店
点文台017:因为有我 4篇佳作视角各有其妙
绿色低碳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制造业是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不仅对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绿色制造是一种低耗、高效的现代化制造模式。从纵向看,这是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且成本可行的前提下,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要求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以制造模式的深度变革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环境影响及碳排放最小化。从横向看,绿色制造涉及各行各业,既要对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化改造,也需要在信息通信、生物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大力推进。低碳生活,是指人们尽力减少在日常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从而降低相关行动的碳排放量,进而减缓、降低温室效应。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低碳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个人的碳足迹是指个人在各种人为活动过程中引起的总的温室气体排放,以二氧化碳当量来衡量。比如:一个人每消耗1度电产生0.785千克二氧化碳的碳排放量,驾驶小轿车出行时每消耗1千克汽油则排放2.7千克二氧化碳。个人的碳账本是以这些碳足迹为基础,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手段,综合采集人们在低碳生活各个场景中的减排行为,形成分布式架构的绿色账本和一套集纳个人绿色生活的多维体系算法,进而建立个人碳减排数字账本。碳账本除了可以帮助人们记录低碳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累积自己的减排量之外,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公益或政策激励和优惠,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推动也有着重要的价值。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2023年6月发布的《中外公众绿色生活方式比较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八成受访者能够在多数情况下“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电灯”或“刷牙或打肥皂时关闭水龙头”,超六成受访者会在多数情况下将“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75.3%的受访者在多数情况下能做到“前往较近的地点时,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电动车”。人们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社会风尚的形成也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要立足我国国情,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与此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合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做好统筹协调这篇大文章。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既要立足当下,稳步推进,又当放眼长远,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力发展绿色制造,能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等有现实意义。B.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尽力减少生活中耗用的能量,通过践行低碳生活的方式来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C.个人的碳足迹以二氧化碳当量来衡量,而个人的碳账本是在这些碳足迹的基础上,综合采集人们在生活场景中的各种行为建立的数字账本。D.实现“双碳”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我们既要立足当下,稳步推进,又当放眼长远,持续发力。2.【材料三】中的三个“多数情况下”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3.(中考新考法·图文结合)小语对材料中“碳中和”一词的含义产生了疑问,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和下面的图画向他解释。(3分)我们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会产生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的总量叫碳排放量。同时,植物会吸收温室气体,植物吸收的温室气体总量,叫碳吸收量。4.你将围绕“践行低碳生活·强国有我”这一主题在班会上发言,传递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请结合材料内容,拟写你的发言稿。(不少于100字)(4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11分)
【材料一】最近一段时间,“课间10分钟”成为整个社会热议的话题。“课间圈养”“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等话题频频冲上热搜,“课间10分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到底有多重要?“课间10分钟”如何保质保量?有专家认为,久坐少动、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导致中小学生的近视率、肥胖率居高不下,慢性病、抑郁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仅仅靠体育课是不够的,“课间10分钟”的运动时间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十分关键。黄镇敏介绍,最新的国际研究发现,运动只要持续3分钟以上,特别是3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的运动,就会对健康产生积极的效果,不可因为时间短,就忽视珍贵的“课间10分钟”。目前,不少中小学的场地空间有限,特别是在大城市,不少学校面临保证学生安全和开展体育活动的两难境地。当然,除了空间和制度的保证,校园体育活动的风险保障机制仍需健全。也有业内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健全学校运动的意外伤害保险等制度。【材料二】“课间十分钟”近期在热搜频现,许多网友发现,以前下课后热闹的“十分钟”仿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课间圈养”“厕所社交”等等反映现状的网络新词,近期多家媒体、专家呼吁:“课间十分钟”该还给学生了。“课间十分钟”在“80后”“90后”的记忆里,是放松快乐的代名词,课间休息打篮球、踢足球、校园内散步……这些运动不仅有效缓解了学生们学业的压力,而且让久坐的身体得到舒展,也给同龄人之间交流提供了机会,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曾经欢声笑语的“课间十分钟”为什么“消失”了?一方面,是老师的拖堂占用了课间时间;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学生安全隐患的考虑。有些学校为此采用简单粗暴的办法限制学生课间活动。有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安全考量,也会干预学生在校园内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养成了课间不出教室的习惯。
【材料三】想要切实保证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持续发力。在硬件建设上,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很多学校目前面临的状况是学生多、地方小。在狭小的活动空间内学生跑来跑去,容易出现磕碰受伤的情况,因此一些学校不得不要求学生课间也留在教室。要大力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努力保障学生活动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将环境育人的口号落到实处。在法律建设上,要厘清各方责任。一旦在校园中发生学生受伤等情况,学校就要承担完全责任,自然不堪重负。这就导致学校在开展各种活动时畏首畏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厘清责任,加强相关法律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认知层面上,要让保证儿童休息权成为教育的基本常识。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假如说读书只有读书,读书就不应游戏,那么,读书的生活,势必枯燥无味,哪里还谈得到进步。”只有充分认识到课间休息的重要性,保障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材料四】除了体育课,学生的运动时间可以见缝插针,让学生将课间10分钟和大课间都利用起来。大课间每天两次,一次至少30分钟,一周五天每天的内容不一样,学生可以通过大课间接触到空竹、足球、武术、奥林匹克教育等各种主题活动,早晨课前和午休时间都可以利用起来安排运动,劳逸结合,保证学生在学校有充足的活动时间。考虑活动时间和场地条件,课间10分钟建议选择 。下面列出了学校可以开展的几类课间10分钟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 | 场地或其他条件 | 优势和作用 |
快走或慢跑 | 在操场或者学校宽阔区域进行 | 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是简单有效的有氧运动 |
跳绳 | 在室内或操场进行 | 非常便捷,有助于提高心肺健康,同时也能锻炼下肢肌肉 |
简单的瑜伽或伸展 | 通过海报或视频展示一些简单的瑜伽或伸展动作 | 有助于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提高身体柔韧性 |
小组游戏:夺旗、躲避球等 | 在规定区域内进行 | 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团队合作次数 |
活力四射的舞蹈 | 需要播放一些活泼的音乐 | 让学生跟着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既可锻炼身体,也能释放内心压力 |
力量动作练习,包括深蹲、平板支撑等 | 可以在有限的空间进行 | 有助于全身肌肉的锻炼 |
迷你球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 | 在开阔的室内进行 | 有助于提高手眼协调和反应能力 |
此外,学校还可设计并建立多元化的课间运动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自在、快乐活泼的课间放松环境。
(刊载于2024.1.6,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持续3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的运动,会对健康产生积极的效果。
B.一些学校要求学生课间也留在教室是出于对学生安全情况的考虑。
C.课间充分的放松和休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D.如果在教室进行活动,首选迷你球类运动,有助于提高手眼协调和反应能力。
2.请根据【材料四】的文字内容和图表中的信息,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3.以上四则材料从课间十分钟的① 、② 、③ 、④ 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和休息,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保证身体健康。(4分)
4.根据【材料三】概括,如何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3分)
一、(12分)
1.(2分)C【解析】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个人的碳账本是以这些碳足迹为基础,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手段,综合采集人们在低碳生活各个场景中的减排行为”可知,C项“综合采集人们在生活场景中的各种行为”扩大范围,表述不正确。
2.(3分)不能删除。“多数情况下”对次数和频率做出了限制,表明受访者的低碳行为并不是每次都能落实,体现了材料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3.(3分)示例: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生活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使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实现正负抵消。
源文件含完整答案和译文
免费获赠源文件,方法见 2024店
八上名著复习: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 43张PPT
点击阅读原文,试读语文同步读写八年级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