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游戏,初步了解文体特点
师:今天我带来一个小游戏,考考大家的眼力。
(屏显小柴胡颗粒药品说明书。)
师:如果有人需要用这种药,这个人的病症有什么具体表现?
生: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口苦咽干。
师:你看得很仔细,表达也很准确!我们从说明书中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这个药叫小柴胡颗粒。
师:这个药名来源于哪里?
生:药品的主要成分。
师:很好。还有吗?
生:规格和用量,一天喝三次,一次一袋。
师:用瓶装矿泉水服用此药可以吗?
生:不可以,应该用开水冲服。
师:大家眼力不错!这一环节,我们借助一张说明书就快速、准确地了解了一种药品。说明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简洁明了、实用性很强的文字材料。本单元我们要学的就是这样一种让人快速、精准地了解某个事物的文体——说明文。我们先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初步认识说明文,后续我们还会进一步深入认识这种文体。
(屏显“中国石拱桥”。)
师:第二个游戏我想考考同学们的耳力,请大家听老师读,说说看听出了什么变化。
(师缓慢朗读: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生:我听出了形状的变化。
师:什么变化?
生:桥有各种形状,但拱桥的形状是弧形的。
生:还有材质的变化。
师:你见过的桥有哪些材质的?
生:石头、木头、竹子、水泥……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可以用来建造桥。还听出别的变化了吗?
生:还有范围的变化,只是中国的石拱桥。
师:你说得很准确,那你再说说这些变化有什么规律和效果?
生:范围逐步缩小,标题也越来越具体、精准。
师:大家概括得很准确!
师:第三环节我想听听你们的朗读功力,请大家朗读课文第1~2段。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整齐,如果语速稍微再缓一点,会更便于读者了解相关知识。请说说这两段介绍了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生:介绍了石拱桥,它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师在“石拱桥”下板书“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师:好!大家先找一找第1段描述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生:像虹。
师:也就是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哪个特点?
生:形式优美。
师:对,说的是它形状的特点。再看看第2段,说的是什么特点?
生:历史悠久。
师:从哪句看出来的?
生:“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师:概括得很好!请同学们默读第3段,想一想此段介绍了什么?有什么独特之处?
(生默读。师板书“形式多样”。)
生:这一段介绍了中国石拱桥。
师: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生:这些桥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师:最后一个独特之处请用四个字概括一下。
生:许多杰作。
师:“许多杰作”明显和前面概括的四字词语不太一致。大家再想想,唐、宋、元等有没有石拱桥?
生(齐):应该都有。
师:哪个词语可以概括“代代都有杰作出”?
生:杰作辈出。
(师板书“杰作辈出”。)
师:除了形式多样、杰作辈出,中国石拱桥还有没有其他独特之处?
生: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师: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
生:分布广泛。
(师板书“分布广泛”。)
师:概括得很精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石拱桥有几个特点?
生:六个特点。
师:为什么?
生:中国石拱桥属于石拱桥的一类,所以还要算上前面石拱桥的三个特点。
师:对,非常好。我们不但找到了石拱桥的三个独特之处,也找到了中国石拱桥的六大特点。从石拱桥到中国石拱桥,范围上由大变小。介绍石拱桥的时候,先从外形说起,再说桥梁的特点,最后说桥梁的作用,这是什么顺序?
生:逻辑顺序。
师:先从外形说起,再说深层,属于哪一种逻辑顺序?
生:由外到内。
师:或者说由浅入深。
师:下一个环节考验同学们的大脑运转速度。
请大家速读第4~8段,思考:既然1~3段已经把说明对象和特点介绍得十分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4~8段?
(生速读,思考。)
生:4~8段是举例子说明。
师:举例子有什么作用?
生:更加具体、更有信服力。
师:还有没有其他看法?
生:两个典型的例子会让读者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印象更深刻。
师:这篇文章的读者都是像茅以昇这样的桥梁专家吗?
生:不是。大多是对桥梁专业了解不多的普通人。
师:所以,第4~8段有什么作用?
生:让普通读者更了解中国石拱桥。
师:对,也就是说,第4~8段让这篇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文章受众更广,让普通的读者读起来更加容易理解。这就是说明文的作用。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这幅插图是不是赵州桥?
(屏显插图。)
生(齐):不是。
师:既然大家都说不是,那从文中找一找证据。
生:大拱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图上的桥没有四个小拱。
(师在插图上随意画了四个小拱。)
师:是这样吗?
生:不是,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师:“两肩上”“各有”,有了这样的描述,桥的形状就表现得很精准了。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赵州桥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插图这个桥弧度太大了。
师:对,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师:同学们找得很精确!说明文就是这样一种准确地给读者介绍知识的文体。大家看看这张图是不是赵州桥?为什么?
(屏显本校学生手绘的赵州桥图片。)
生:是。刚才说的几个特点都展现出来了。
师:和文章对照,你觉得这张图中还缺少什么?
生:具体的桥梁数据。
师:很好!大家找一找,应该有几个数字?
生:四个。
师:分别是——
生: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大拱长达37.02米。
师:这些数字,对我们了解赵州桥有什么帮助?
生:可准确地了解赵州桥的长宽和拱长,科学又客观可信。
(屏显梁思成手绘版永通石拱桥示意图。)
师:再来看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在修复保护古桥时手绘的图,看看图中数字是不是有误?
生:没有错误,图中的数字是永通桥的相关数据,虽然它和赵州桥形状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
师:你观察得很细致。这座桥就是能与赵州桥媲美的小石桥。我们来看看赵州桥的真容。
(屏显赵州桥实景图。)
师:这是赵州桥的全实景图。这幅实景图展示了刚才那几张图里没有展现出来的哪个特点?
生: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师:看来茅以昇仅用文字就将赵州桥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给了读者。优秀的说明文能精准地介绍事物,让人如临其境,全面了解事物。第5段写到在赵州桥桥头有碑文,同学们齐读一下,思考这段介绍与茅以昇的文字有哪些异同。
(屏显赵州桥简介,生齐读。)
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主要设计者是李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37.4米,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弓形,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小拱由28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全桥结构匀称,桥上的石栏石板古朴美观。
师:这段介绍和课文语言的相同之处是——
生:严谨、简洁、准确。
师:课文比碑文简介多了什么?
生:多了历史、评价、意义,对桥的特点介绍也更详细。
师:你对比得很仔细。例如这个介绍里面说主要设计者是李春,课文是怎么说的?
生:“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师:你读一读,感受一下,还多了什么?
生: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评价和赞美之情。
师:思考一下这种情感由何而来?
生:茅以昇对自己的事业很熟识,很热爱。
师:他对自己所钟爱的桥梁事业如数家珍,对从古至今桥梁的建造者们,也就是普通劳动人民,充满了浓浓的深情,所以才会将这种感情流淌在文字里面,让我们一起感受到“最美奋斗者”的科学态度和人文情怀。我们也应该像茅以昇一样,对学业如数家珍,充满激情,绽放属于自己的奋斗青春。
师:今天还有几个小任务留给大家:第一,思考文中既有赵州桥为典例,为何还要写卢沟桥?第二,总结、整理如何去读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省内的公开课我也上过很多,但一般不会选择说明文,总觉得这类文体知识点比较固定,教学往往循规蹈矩,难以有创新和突破。但这一次公开课展示,我选择了《中国石拱桥》,想要挑战一下自我。
备课时我主动归零,用空杯心态起步,思考新课标中要求的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如何落实在这一课时;单元的整体要求如何在本课教学中体现;情境化元素有没有必要介入;“教—学—评”一体化怎样才能以“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为核心,将学情、目标、方法、评价自然闭环融为一体……
我深知只有做好“心中有生”且充满趣味挑战的设计,才能构建最有益于学生成长的语文课堂。本节课的设计以药品说明书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在有创意的、环环相扣的层级活动中浸入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通过观察、倾听、思考,整合有价值的信息,体会说明文的准确严谨,聚焦对课文内容的多样化运用,同时在加深三方联系和及时评价、多样指导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提升其参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能力,开拓综合视野。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