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丨天癸、胞宫、月经

文摘   2024-11-04 17:26   山东  


“天癸”之名始于《素问·上古天真论》。

“岐伯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素问·上古天真论》)


然而天癸在《黄帝内经》的记载仅此“昙花一现”,其后再无论及。此后历代医家对天癸有颇多论述,近现代医家对天癸的本质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大都随文衍义,对于天癸实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称天真之气,有称元精之物,有称元阴之质,有称非精非血等,总不离乎肾中精气,囿于生殖之精。

历代议论

《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对天癸的诠注纷纭,争论颇大,约而言之:

有言天癸即月事者,如王冰云:“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盛,应时而下,天真之气降,与之从事,故云天癸也”;

有言天癸即精血者,如万密斋在《保命歌括》认为“在男子即为精,在女子则为血,皆曰天癸”,沈尧封在《沈氏女科》有云:“天癸是女精,由任脉而来;月事是经血,由太冲而来”。

有言天癸为真阴者,如张景岳在《质疑录》中论及:“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真水,在人身是谓元阴,即曰元气”。

赵献可在《医贯》中颠覆《黄帝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的藏象学说,提出命门乃人身之真君真主,且命门作为无形之先天,其显现须依托于有形之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和动力。赵献可的《邯郸遗稿·经候》更是对肾气、天癸及冲任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有着独到的见解:“天者天一之真,癸者壬癸之水,月者水之精……调经必须滋水为主……女人独禀此水以为生生之原,与男子二八之精同气,从天一之源而来,精则一月而满,满则溢,似血实非血也”,是促使人体一生生长发育和盛衰各个阶段生理过程的重要物质基础。

清代医家唐宗海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对此进一步发挥:“天癸从命门下至胞宫则化为水,名曰天癸,是督脉所发”,同时代医家柴得华在其著作《妇科冰鉴》中亦指出天癸蕴藏于命门之中。

历代诸说虽殊,然异中有同:一是均承认天癸的物质属性,二是皆认为天癸与肾气密切相关,但谓天癸即月事、即精血、即真阴,却又俱失之偏颇。

综合历代论述来说,大多数医家认为天癸的本质与肾精、气、血关系密切。天癸的本质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产生天癸,而肾气由肾精化生,肾精有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之分,先天之精指构成胚胎的重要物质基础,来源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脾气运化的水谷精微,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赖,故天癸的盛衰与脾肾两脏的盛衰密切相关。

天癸本义

“天癸”之本义,历来论说不一。《说文解字》载:“天,颠也;至高无上”。段玉裁注:“颠者,人之顶也”。“天”字的本义当指巅顶,即人的头脑无疑。天者,在卦为乾,《周易·系辞传上》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大始,即天地万物的开创。《周易·乾》卦象辞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天”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策动万物的特性,成为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天”既是喻其来处,又喻其生生之理。

“癸”字,《说文解字》云:“癸,冬时水土平,内文可揆度也。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段玉裁注:“癸之为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从“癸”字之义分析,一是“癸”作揆,估量、揣测事物,故有“万物可揆度”“然向萌芽也”。二是“癸”作为十天干之末位,于四季为冬,于方位为北,于五行为水。此处“癸”字应取其五行之“水”的物质,并有萌发之功。因而“天”指部位在头脑中,“水”当为液态物,“天癸”之意即为藏于头脑中的精灵物质。

从《上古天真论》论述来看,天癸所指应是关乎生殖的主要物质,随着年龄增长,天癸渐盈,故令有子,而后又逐渐衰少,丧失生殖能力。然天癸并非孤立存在,它既不属于肾之所全化生之精气,亦不全潜藏于肾之中,而是与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均息息相关。

《黄帝内经》认为,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着天癸到来和竭涸,任、冲二脉均属奇经八脉,任主胞胎,冲为血海,女子二七之时,天癸降至下焦,促使任脉通畅,冲脉旺盛,月事按期来潮,故能有子。至七七则天癸已竭,任脉虚弱,冲脉衰少,故经断不能育子。因此天癸虽是生殖的主要物质,但必须依靠肾和冲任二脉的共同作用。

《说文解字》言:“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玉篇》则作“来到”的意思,因而说:“至,到也”。说明天癸不在肾中,而是在高处头脑的部位,当时机成熟时,从头脑之高处而降至下焦,故称“天癸至”。

天癸的形成,离不开先天生机。这种元始的生发之气,在道家称为“炁”(同“气”),“乃元始祖炁,先天至精,至灵至圣。《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即此是也”。“炁”的不断推动,产生五行分化,而又以“水”为先。对人体而言,这种由“炁”所化,禀含太极之一而能生化不息之物,即是天癸。由天癸直接萌发肾的形质与活动,植五脏六腑之根源,进而演化其他脏腑及气血津液的生化运动。在先天形质的化生中,天癸起着先导作用。

天癸为五脏分化之先基,可谓“先天之先天”。天癸阴阳别张介宾曾写下《保天吟》:“一气先天名太极,太极生生是为易。易中造化分阴阳,分出阴阳运不息”。这里所谓“保天”即从根本上维护人的生命机能,以保障人身安全地度尽天年过程。“癸”为坎卦,外阴内阳,是阳中之阴,天一之阴气,“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壬癸皆对应五行之水,然壬水属阳,乃气势磅礴汹涌之水,具有杀伐之气,而癸水属阴,乃气势绵柔之涓涓细流,为滋养生息之气。干支相合,其动态呈周而复始的圆运动状态,故形成生殖和月经的周期性节律。

天癸源出天,而成于地,为阴阳交合之水,有水之形象,又不失天阳气化的性质。在十天干中,癸为阴水,合于阴之象,同时它所产生的部位在脑部(即下丘脑和垂体),符合天之象。天癸者,虽为水样物质,其属性偏阴,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天癸之阴类似现代医学雌激素的作用,而天癸之阳则类似现代医学孕激素的作用。其中,天癸之阴作为女性最基本的物质,是生殖节律以及月周律中演变的基本物质,天癸之阳,即阴中之阳,是经前阳长期的主要物质。既可温煦胞宫,促进受孕排经,还可融解、排除阴浊水液等有害物质。阴阳协调有序,则阴静海满,二者相资,故令经至有子。

天癸与月经

月经生理本质是生殖生理。现代医学认为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的子宫内膜剥脱及出血,其周期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且规律性月经的出现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目前大部分中医医家认可女性性周期调节的核心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此认知较好地契合了西医学生殖轴观点,明确了冲任二脉是联系及调节脏腑与胞宫的通道。肾气、冲脉、任脉、督脉、天癸、胞宫等要素在月经生理中如何整合作用进而为生殖服务等。

月经发生的根本机制

“月经生理”是在肾气的主导下,由天癸、胞宫、冲任督为基本要素,共同形成具有完整升降出入体系的内环境,规律性呈现雨露布施及月经潮泻,构成女性的孕育之“器”,承担女性的孕育功能。在肾气主导作用下,“天癸-胞宫”,通过气化运动调节着女子规律月经及的候周期。

天癸清扬为天

“天癸”,其癸在天,至高无上。“天”乃巅顶,主导一切生命的开始,是万物之根源,鼓动万物而生生不息,代表人的先天。《说文解字》曰:“癸,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医宗金鉴》云:“二七而天癸至,谓先天癸水中之动气,至于女子胞中也。”肾蕴藏先天父母之精,精化气,气如云雾,向上升至巅顶,同时,肾吸纳冲脉气血向胞宫灌注,汇聚任脉所主之全身阴液至于胞宫。“天”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策动万物的特性,成为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天”既是喻其来处,又喻其生生之理。

“癸”字,《说文解字》云:“癸,冬时水土平,内文可揆度也。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段玉裁注:“癸之为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从“癸”字之义分析,一是“癸”作揆,估量、揣测事物,故有“万物可揆度”“然向萌芽也”。二是“癸”作为十天干之末位,于四季为冬,于方位为北,于五行为水。此处“癸”字应取其五行之“水”的物质,并有萌发之功。因而“天”指部位在头脑中,“水”当为液态物,“天癸”之意即为藏于头脑中的精灵物质。

胞宫厚重为地

胞宫是女子特有的生殖脏器,又名女子胞,现代妇科学论述胞宫时多将其等同于子宫,理解为容器,却忽略了其奇恒之腑的特性。

“脏”,藏而不泻,保持气血充盈为受孕准备及孕育胎儿,均需在胞宫藏而不泻。

若女子未孕,冲脉气血充盈胞宫后犹如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此时胞宫则泻而不藏,由“脏”转“腑”,月事以时下。

冲、任、督三脉一源三歧,均起于胞中。督脉为阳脉之海,主司生殖,而“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素问·上古天真论篇》)。

由此可知,“任脉通”“太冲脉盛”“督脉煦”乃是女子月经来潮的基本条件。

天癸-胞宫

故天癸清扬为天,胞宫厚重为地。随着精气升腾达鼎盛之时,天之云雾化为雨露,降落到大地滋润万物,而孕育胎儿则犹如春季万物生长。

月经来潮本质是为生殖服务。《灵枢·本神》提出“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精为父母先天之精,当胞宫达到氤氲状态时,男女先天之精相搏于胞宫,方能阴阳合而有子。《女科准绳》指出“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缊之候,于一时辰间……此的候也……顺而施之,则成胎矣”。

女子受孕亦受到“天癸-胞宫”这一小“天-地”的影响,存在特殊的周期性,即孕育生命的雨露布施期。

癸水是至阴之水,在天为雨露,在地为细水溪流,雨水滋润万物,无孔不入,故癸水有至阴至柔而且渗透的特性。因此,当内含精气的天一癸水下降至胞宫时,女子出现“清河之水”的雨露布施期,以供胞宫“种子”所需,得此雨露,方能孕育。

《滴天髓》言:“五阳皆阳丙为最,五阴皆阴癸为至。”癸水为阴水,癸也是十天干最后一位,阴中有阳,静中有动,在天干关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十天干首位是甲,癸水生助甲木,完成天干的交替轮回,周而复始。故雨露布施亦有其周期性,应于大自然之四季变化,犹如谷雨播种万物时节;在天地交泰的小宇宙中,癸水周期性浸润胞宫,形成的候期,一遇时机成熟,则发挥出“功化斯神”之效,此时天地氤氲,男女媾精,生命孕育。


青囊学社
河图医学,根在河洛。深入经藏,追本逐源,厘清五行源流,重整河图医学。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