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嘀嗒、嘀嗒”秒针转动,春晚现场观众和主持人有节奏的倒数“……五、四、三、二、一”,秒针转到12上,主持人拱手向全国人民拜年“过年好!”。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炮仗声越来越响,惊天动地,向春节,向新年,向新春致礼!
“叮铃铃”,“滴滴滴”电话,手机铃声此起彼伏,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视频拜年,争分夺秒争头彩,给千里之外,万里之外的长辈,亲戚,朋友,同学,战友……拜年,把最诚挚的祝福送给他们。
拜年是中国春节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带领小辈给邻居拜年,还有亲戚之间互相串门、互相拜年等。
拜年顺序一般按照先到家族中辈分最长者至亲家中,再到远房长辈者家中,最后到他姓长辈者家中进行。
一处院子,两间半土坯西屋,半间是过道,两间作厨房,四间土坯堂屋,西边一间是单间,我和奶奶住。大年三十熬一宿,我熬半宿熬到被窝里了。“啪、咚、嘣”,“噼里啪啦”的炮仗声,打乱了雄鸡的生物钟,喔喔喔,一阵一阵高亢的鸡鸣把似睡非睡的我吵醒。奶奶起床后说:“起来,到正屋给奶奶拜年,给压岁钱。”
我一听给压岁钱,磕睡虫没了,穿上贴身棉袄棉裤,穿上棉鞋,边走边打着哈欠,料峭春风拂面,我给吹得打了个冷颤,清醒多了。走进三间堂屋的正屋,北墙正中一条条几,一张八仙桌,八仙桌放在条几底下,桌子东边一把椅子,西边一把椅子,八仙桌下放着案板;东西两边是木板厢,下三分之二是木板,上三分之一是花棂,直抵梁头,两条长木凳,两个小木凳分列板厢边,右扇门后蹲着一个黑水缸。桌上一盏煤油灯颤巍巍地亮着,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那豆粒大的光驱走了黎明前的黑暗。
奶奶坐在东边椅子上,笑盈盈地看着我。我一本正经地给奶奶磕头,左手握右手,双手抱拳,拱手作揖,“扑通”双膝跪地,双手放地,掌心向下,接着低头,额头轻触地面,起身站立,再次抱拳作揖拜年:“奶奶,过年好!新年快乐!”
奶奶看我有模有样地给她磕头拜年送祝福,高兴地笑了,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开了花,乐了,乐得眼睛像两条弯弯的细缝儿,直说:“好!好!好!”,高兴的把两只手在褂子上擦了又擦。
奶奶连忙站起来,弯腰把我从地上拉起来,搂在怀里,忙不迭地从衣兜里掏出两毛钱递给我,嘴里还念叨着:“宝贝孙儿,新年快乐!健康成长啊!”灯光把奶奶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
我说了声:“谢谢奶奶!”一蹦一跳出正屋,钻被窝睡回笼觉了。
少年离兖中年回,遵守祖制早拜年。
大年初一,我早起给叔婶子拜年,叔家院门敞开,堂屋亮着电灯,院门上,屋门上,院子里,贴着叔写的春联和福字,红红火火,满院春光。
“叔,婶,给您们拜年了!过年好!新年快乐!”我送上诚挚的祝福。
叔婶子笑容慈祥地说:“好!过年好!也祝你们新年快乐!”热情地让我屋里坐,拿出花生瓜子糖和水果往我手里塞,我和叔婶子拉了年呱后说:“去给我姑拜年。”说完,转身去给姑、姑夫拜年。
我在兖州,父母亲在千里之外的兰州,无假期,我不能堂前给父母亲磕头拜年,无电话,我不能远程给父母亲送祝福。每逢佳节倍思亲,给父母亲拜年是我最大的心愿。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电话从奢侈品渐变为生活必需品,我成了电话一族。那乳白色的主机,滑腻如婴儿皮肤的话筒,透明的圆形按键,墨绿色的数字号码,动听的铃声环绕在耳旁,话筒在手,打通全球,过春节能给父母亲打电话拜年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旧桃换新符。”我第一次给父母亲电话拜年,左手拿起话筒,右手按键盘,播号码,接通前均匀、持续的“嘀……嘀……声,震动耳膜。
兖州和兰州差近两小时,兖州太阳出来了,兰州沉睡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叮铃铃”清脆响亮的电话声吵醒了父亲。
“嘀……嘀……叮,电话通了。
“爸,妈,我是振鲁,我给您们拜年了!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我颤抖的手握紧了话筒,激动的心快跳出来了。
“好!过年好!也祝你们新年快乐!”听筒里传来世界上最熟悉最动听最沉稳的声音,那是父亲的沧桑中夹着十分惬意,继而,电话那头传来父母亲爽朗的笑声,世上最悦耳动听的炫乐。
听声如面,仿佛父母在眼前,我的眼睛潮湿了,我的心愿了了,我记住了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我记住了明年晚点给父母亲电话拜年。
父亲走的早,没赶上我给父亲网上拜年,是我心里永远的痛。母亲健在,感受了网上拜年的新奇,是我心中永远的乐。
又是一年春节到,我和妻子在兰州和母亲过年。此前,母亲为下楼方便租了二楼的房子,我和妻子住在五楼的家里。大年初一,我们到二楼给母亲拜年:“妈,过年好!新年快乐!”我们诚挚地送上祝福。老娘笑呵呵地说:“过年好!也祝你们新年快乐!”
网上拜年,人在眼前。
上午10时,一阵阵微信铃声此起彼伏,住在隔壁单元的我妹妹给老娘视频拜年:“妈,过年好!新年快乐!”在市里、在西固、在家里休息的孙女,外孙女给奶奶,姥姥视频拜年:“奶奶,过年好!姥姥,过年好!”女儿,孙女,外孙女地美好祝福,像一股股暖流让母亲觉得温暖。老娘看到吃完年夜饭,回家过年的女儿,孙女,外孙女出现在手机屏幕里,嘴笑似月牙地说:“好!好!好!过年都好!也祝你们新年快乐!”
母亲坐在椅子上看春晚重播,一阵阵微信铃声响起,母亲打开手机一看,是她远在山东的侄女、侄子视频给她拜年,熟悉的面容,熟悉的乡音,母亲眨巴眨巴眼睛,盯着手机屏幕里的亲人,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嘴角上扬地说:“好!好!好!”末了,不忘祝侄女侄子新年快乐!
好不容易坐下歇会儿,千里之外的孙子给奶奶重孙子给老奶奶视频拜年:“奶奶,过年好!老奶奶,过年好!”孙子重孙子的祝福话,似一阵阵暖流让母亲觉得温暖倍增。
中国的传统,隔代亲,不仅是生命的延续,而是爱的绵延。母亲看着手机屏幕里的重孙子给她拜年送祝福,激动得热泪盈眶,咧开嘴,露出一口稀少不太整齐的牙齿,开怀地笑着,笑声在房间里回荡,年味在家里弥漫。母亲目不转睛的看着重孙子,乐得像弥勒佛,满眼都是温暖的爱,乐不忘祝重孙子春节快乐!快乐多多,健康成长!
母亲高兴的面容,美好的祝福,让我们羡慕不已,笑声连连,其乐融融。
大年初三,我和妻子从兰州回到兖州,每天和母亲视频,她看到我,笑露八齿,脸上笑得像一朵绽开的菊花。有心拜年十五不晚,我还给母亲拜年,还说起微信拜年欢乐高兴的新年俗,母亲听了笑得前仰后合,接着就是话糙理不糙的“唠叨”……
过新年是人生大典。大年初一,孙子第一次给我和妻子磕头拜年,是孙子人生第一个大典,感知春节的仪式感。室内暖如阳春,墙上挂着红年历,阳台高悬红灯笼,红红窗花绽笑脸,红红火火年味浓。一大早,胖乎乎的孙子穿着新衣服,中规中矩地给爷爷奶奶跪着磕头,拜年送新春祝福,用不太流畅的小奶音喊道:“祝……祝爷……爷爷,奶……奶奶,新年快……快乐!”
我美滋滋连声应:“好!好!好!”也祝“孙子新年快乐!健康成长!”连忙弯腰探身把孙子从地板上拉起来抱到怀里。妻子乐的合不拢嘴,笑得脸上开了花,连声回“好!好!好!”又祝“孙子春节好!快乐成长!”赶紧从兜里掏出大红包,满脸带笑逗孙子道:“奶奶给乖宝宝的压岁钱,你要不要?要就伸手拿。”
孙子说了声:“谢……谢谢奶……奶奶。”就接过了红包。
瞬间我明白了,明白了年的味道,是真正幸福的味道。幸福来自感知,拥有感知幸福生活的能力,才能让自己自由自在地快乐起来,才能让自己自由自在的地幸福起来。
十里俗不同,在新年第一天,人们早早起床,早的天还黑黢黢的,穿上整洁的衣服,给长辈拜年,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大年初一,天黑着,父亲一把拽起熬半宿,揉睡眼的儿子,领他出门给本家长辈拜年。男人拜年直接了当,喊完称谓加+“过年好!”跪下就磕头,小男人汉在父亲后面现学现卖给长辈磕头,嘴里说着祝福话,起来就领赏。长辈们坐在堂前,笑盈盈的接受晚辈们的拜年,也祝晚辈们新年快乐!招呼屋里坐坐,倒茶递烟,又拿出花生瓜子糖块,端出自家做的过年美食招待晚辈,长辈慈爱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热情的接待,让拜年的氛围格外温暖。小男子汉花生瓜子糖块兜里装,年食嘴里尝,大人会吸烟的点支烟,不吸烟的吃块糖,说几句客套话就走。也有不进屋的,给长辈说:“俺四叔家还没去呢。”说完,转身去四叔家磕头拜年。
也有一个辈分的一群人去大辈分的人家拜年,领头的大喊一声给爷爷奶奶(或叔叔婶子)磕头喽,一群人跪下磕头,长辈拿出准备好的糖果香烟招呼大家坐坐,大家客气几句便说”还有好多家没去呢!”便忽拉拉一群人去往下一家磕头拜年。
邻里之间相互走动,在新年之际表达感情,联络关系,拱手作揖,互相拜年:“过年好!”,互送祝福:“新年快乐!”,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句句“过年好”、“新年快乐”,包含着无尽的祝福,传递着浓浓情谊,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如同炉火一般,驱走春寒,温暖人们的心。感情在祝福中拉近,关系在祝福中密切,幸福在笑颜中绽放,快乐在心中流淌。
男人拜年完了回到家,女人已给闺女洗漱打扮好,带妮给长辈拜年。男人刚坐下,比男人辈分小的也络绎不绝的到家来磕头拜年,拜年的热闹场景让年味愈发浓郁。
三个女人一台戏,给长辈拜完年,她们也要说叨几句。
“尝尝,炸丸子俺搁了八个鸡蛋,可宣了。”妮大娘左手一盘子金黄的丸子,右手一双筷子,笑容满面地往人手里递。
“妮唻,给瓜子花生,”大娘抓一把瓜子装妮左口袋,再抓一把花生装妮右口袋。
妮她娘说:“她大娘,别装了,口袋都撑破了。”
“口袋撑破了,兜着走。”大娘给妮撑腰说。
“老嫂子,俺蒸的馒头饱满蓬松,白亮柔滑,一会儿到俺家尝尝。”妮她娘热情相邀。
初一瑞雪兆丰年,可遇不可求。雪花是自然界,是老天爷为新年准备的特殊而珍贵的礼物,轻柔地洒在大地上,银装素裹照亮万物,宛如童话中的冰雪王国,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给新年增添了美景。雪花带来静谧与安宁,走在雪地上,只听到脚下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音,留下一行行深深的脚窝,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睡着了,让人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增添了别样的年味。家家门上贴的红红的流光溢彩的春联,家家门楣上挂的红红的吉祥如意的灯笼,在白雪映衬下更鲜艳了。
大雪纷飞,春寒料峭,按传统的习俗,早上要给本家的长辈和街上的长辈拜年,在此起彼伏的炮仗声中,无处不在的节日气氛里,雪纷洒,裁蝶翅,剪鹅衣,地上柳絮漫路,梨花盖舍的环境里,寒冷冷不了人们过年的热情,天不亮起床,点亮堂屋灯,点亮门楣上挂着的红灯笼,那跳跃的火苗热情地喜迎进院来的拜年人;寒冷像针一样刺疼面颊,挡不住人们拜年的脚步;寒冷忘不了岁时风俗,在堂屋门台前,在落着雪花的蒲团上,给长辈磕头拜年,送上诚挚的新年祝福……
追赶科技大潮,玩时尚玩时髦,给师长,同学,战友,发小,朋友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视频拜年。群拜年,微信群里图片,视频,文字,语音,红包轮番轰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热闹非凡,争相拜年,打字发信息,口说发语音,动手动脑健脑人长寿。单拜年,音像并茂,那熟悉亲切的脸庞,那眉开眼笑的神态,那风趣幽默的谈吐,穿越时空,回到了我们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的时刻,回到了青葱时代,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师长鞠躬尽瘁育桃李,鹤发童颜古无比。灼灼桃花有光辉,女生俏丽灿春华。濯濯春柳清新净,男生俊美玉树临。朝花夕拾情依旧,一辈同学三辈亲,战友一辈亲三辈。
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同拜年。拜年的形式与时俱进,拜年表达感情,联络关系,传承文化的本质始终如一,拜年让我们记住了“家”的温暖,传承了“福“的观念,把中国人的“人情味”一代代延续下去。新年又至,走出家门,拿起手机,给你爱的人,给爱你的人拜年,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共感受新年快乐幸福的味道,同享受被祝福的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