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一.前言絮语
好客山东,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涌现出众多的新闻人物。我作为济宁市一名高级教师、山东省优秀业余记者、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特约作家等,曾积极采写宣传过不少先进典型。诸如:全国人大代表李洪信,山东省人大代表朱宁民、徐恩恕、温永明、靳霜立、薛凤军,山东省劳动模范刘奉阁、王汝勇,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叶露,省优秀共产党员高凤国,济宁市劳动模范张进民、王中东、冯传亮、田延坤、贾正国等;济宁市人大代表郑本勋、张协广、王成国,市道德模范周长桥、王文习,市乡村之星颜景立,市级文明市民白关朴,市政协原常委、致富能人郭振东,市委党校教授时鑑;汶上县政协原主席、关工委原主任肖龙雪,汶上县人大原副主任、关工委原常务副主任李渊岱,康驿乡(镇)党委原书记马建设、信登攀、马玉申、龙茂义、贾如亁等,康驿镇人大副主席、东石塘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民,汶上县人大代表郑衍桥、王大宾、王林生、赵勇、高成礼、邵来力等,汶上县政协委员郑本民;以及“托起明天的太阳”的离休老干部马修增,“德艺双馨”不老松姜玉俊,汶上县十佳校长蔚承金、守卫卢沟桥牺牲连长孔宪全,人民的好警察郭庆昌,“少校兔司令”邵士胜,模范院长高兰华、郑本亮,教办主任何树来、吕清江,村党支部书记颜承继、肖方固、曾令新、王衍杰、苏士华、张进发、付士存、李继灿、马继苓等,种养加大户高庆素、赵洪臣、肖丙玉、高宾……多了去了。
就女性而言,我在报刊等媒体宣传过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被授予康驿乡名誉乡民),以校为家的好校长王正英,填坑建起幼儿园的好园长、不要彩礼的好丈母娘田淑梅(市级文明家庭),把婆婆当亲娘的好媳妇金再荣,八十老妪学科技的赵王氏,好妈妈房玉红、徐翠莉,贤内助李龙英,养鸡女能人秦庆荣,庭院养殖半边天郑翠荣、王艳华,校园“张海迪”邵延霞,康驿二中的“女雷锋们”等等,亦是大有人在。
我在《人民日报》《半月谈》《农村青年》《大众日报》《农村大众》《山东文学》《文学月报》《济宁日报》、新华网、中国作家网、人民视点等宣传各行各业先进典型的同时,亦是乐在其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岁月如梭,“逝者如斯夫”。今天,时光老人给我关闭了教坛这扇门,文学月老又给开大了“文艺轻骑兵”这扇窗。我成功当选为济宁市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出任《报告文学·时代先锋》杂志常务主编等。任重而道远,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产党没亏待咱,何乐而不为?
这不,在汶上县南大门康驿镇小邵村又涌现出一位好媳妇李春红。其乳名叫二妮,她很随和,人们常常直呼她二妮,长辈更是如此,叫得挺响。
老村长于观志、人民教师马广庆、乡村医生马爱民,以及邻居叔叔马广周、马广良、马广东、马广尚、马广德等好几位同志积极推荐撰文宣传。
其实,早在20多年前我就宣传过康驿镇李园村二妮的亲生父亲李纪(记字,有时亦写作继承的继)文科学种植大发“地瓜财”之先进事迹。那时二妮就是一位好帮手,只是文中未提及绿叶之她。
二妮在娘家的确表现突出,帮助父亲种植大棚、秧育地瓜苗、操持家务、为人处事等均是带了好头哩。
李园村退休老书记李树索、李春汉,村妇联主任辛衍翠,老教师王玉娟、李树朋,邻居李纪忠、李秋峰等亦夸赞二妮懂事、勤快、讲文明、懂礼貌呢。她大伯李继强干村党支部书记多年,她三叔还是优秀退伍军人,她母亲先前亦像她父亲那样勤劳能干,均为培养出二妮这样的好闺女而骄傲。
二妮后来嫁到康驿镇小邵村,传承娘家的好家风,亦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尊老爱幼,帮助邻里,学雷锋做好事等,受到了人民的交口称赞!
像李春红(二妮)这样的好闺女、好媳妇,早该宣传表扬了,只是她不善于张扬罢了。今天,有这么多同志给积极推荐,既然要宣传那就多写几句,尽量在报纸、杂志、新媒体等大宣传,以求达到全面开花之宣传效果。
二.娘家的好闺女
时光荏苒,24年前,我就曾在《济宁日报》等媒体宣传过二妮的父亲李继文,其“军功章”里亦有着她这位好帮手及家人之汗水。
李继文,早年系远近闻名的木匠老师,曾带出20余名徒弟呢。1981年,他购买了带子锯加工瓦板子、硬顶瓦房的椽子等,便民的同时鼓起了腰包。
1997年,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种植冬暖式蔬菜大棚。那时,二妮即为“顶梁柱”。按李继文的话说:“种植大棚全靠二妮了,她很负苦,一早一晚拉草苫子,按时放风、浇水等可勤快了。骑自行车去济宁博古庄桥头市场卖西葫芦等,她一点儿不比男孩子差。”
1998年,李园村、胡庄村带头搞林权制改革的时候,李继文亦是活跃分子,公开竞标承包了700米荒河滩,植树、繁育地瓜苗等算是带了好头,二妮亦是没少出力流汗。他还办过蜡烛厂、联系推销绿化树等,头脑灵活得很。
当然,大妮李茂花种植棉花、三妮李茂妮机动车开得很熟练、四妮李茂英亦表现积极喔。在济宁从事物业经理的儿子李磊还为家乡力所能及地作出过贡献呢,孩子们都挺争气的。
我在2000年12月17日《济宁日报》第二版“科技信息”栏目为其发表过《李继文发了地瓜财》稿件——
汶上县康驿镇李园村致富能人李继文,1998年承包了两段荒河滩后,在合理植树的同时发展地瓜,在河底、河滩搭起拱棚培育52-7“百日地瓜”苗,每棵卖价为零点零八元至零点一五元,嘉祥及周围乡村群众纷纷抢购。他在河底及责任田里科学种植了十多亩地瓜,双茬收获,价格看好,第一茬卖价高达零点七元,年纯收入万元以上。
我亦在2001年8月23日《济宁日报》第六版“田间地头”栏目发表过《荒河滩上巧种植》新闻稿给予表扬——
汶上县康驿镇李园村致富能人李继文,1998年承包了两段荒河滩,合理植树的同时发展地瓜,在河底、河滩搭起几分地的拱棚培育地瓜苗就发了笔小财。尝到了甜头后,他今年又扩大了育苗及种植面积,上炕2万多斤地瓜,育苗床近20个,占地近2亩。他从外地精选进菜薯6-7、花心王、SL-19、苏薯8号、52-7、徐薯18、北京红553等十几个优质高产新品种。他采取插叶法种植,制造出的高起垄有利于薯块早日形成和迅速膨大,50天即可上市,一年插三季,亩产量和亩效益分别达到1.5万多公斤和7500多元。他培育的地瓜秧短、块大、味美,营养丰富,备受青睐。安徽、河南、河北及本省聊城、嘉祥、巨野等地的客户慕名选购,称他为“地瓜大王”。
我后又在2008年4月 28日《济宁日报•新农村》第一版发表的《种养加大户:一号文件是发展环境》文章第二段再次夸赞李继文之种植业绩和聆听他拥护“中央一号文件”之声音——
汶上县康驿镇李园村种植大户李继文兴奋地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突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就农业投入问题提出了三个‘明显高于’,还指出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太令人高兴了。我科学种植优质小麦、脱毒地瓜、大蒜,还承包了荒河滩发展速生丰产林,信心十足。这几年,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的确给农民带来了很多实惠。可以这么说,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就是良好的‘发展环境’,就是极大的‘生产力’。今年,国家全力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给种粮农民的补贴又增加了,鼓舞人心。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我决心从实际出发,活学活用‘中央一号文件’,更加突出科技含量搞种植,向有限的土地要效益。”
这,又给二妮等晚辈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二妮为闺女时期的先进事迹还真不少,她不让多写,总怕人家笑话,点到为止吧。
三.婆家的好媳妇
在康驿镇小邵村3队,二妮孝敬公公婆婆,尤其是无微不至地侍奉一直未成家的二叔马广清,令人夸赞不已。
她婆婆生前患脑梗等病卧床不起两三年,给婆婆洗头、洗脚、抹身上、剪指甲、端药喂饭,乃至擦屎刮尿等侍候得甚是叫好,婆婆自然常夸她这个孝顺儿媳妇喽。
其娘家老母亲患脑梗、糖尿病那几年,她亦是不嫌脏、不怕累,尽心尽力侍候等。其母去世后,她亦是隔三差五地做点好吃的去看望老父亲。
她二叔马广清早年当过生产队长,卖过油炸花生米,开过小卖铺,亦算有经济头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呢。只是迈入古稀之年后身体便不再那么硬朗了,生活起居总是需要人多多关照了。二妮他俩能袖手旁观吗?况且这亦不是二妮的风格。
叔公有个感冒发热什么的,二妮心疼得很,赶紧带他去看医生,吃饭更是热汤热水地尽力侍奉。平时,为老人洗衣服晒被子等,温柔善良的好品质真是没的说。甭说二妮是个侄媳妇,就是儿媳妇、亲闺女亦比不上她的孝敬分值高。
二妮的温馨、文明之举真可谓是孝感动天呐。
俗话说“众人的眼睛是杆秤”。的确,二妮的大姑姐马翠云夸奖她勤快、能干;外甥媳妇夸她贤惠、温柔;二妮的三奶奶何晓爱夸她孝道、厚实;走上光荣榜的“好媳妇•好婆婆”、邻居二婶张光明夸赞她懂事、明理、为人善良,是难得的好媳妇;好媳妇侯玉娟亦夸二妮聪明伶俐,办事公道;邻居张爱香婶子更是常常夸奖二妮……
二妮在服装厂打工亦是团结友爱、精益求精做活,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颇感一丝欣慰。
她培养的儿子马昊今已大学毕业,党员即将转正,工作积极上进,前景看好。女儿马梦冉亦较懂事,积极做工挣钱贴补家用。
几年前,二妮和马现峰夫妇在汶上一中北门对过开奶茶店时的一日,我和家属去汶上办事情从其店门前经过时被眼尖的二妮叫住了,非得让喝杯奶茶再走。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街坊邻居只要路过其温馨小店,二妮不送杯奶茶就觉得过意不去,她哪年不奉送几十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们真是热心肠,好人呢。开店尽管没发什么大财,却留下了极好的名声。现在其外甥他们在此继续开店卖文具等,亦传承着良好的经营风尚。
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等,但凡了解二妮人品者皆会翘起大拇指点赞!
好人一生平安。记者、编辑之我诚祝二妮暨家人明天更美好,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