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中乾:乡土文化传承中方言俗语的保护与利用

文摘   2025-01-03 07:59   山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乡土文学、乡愁文学,是文学作品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俗语、方言土话,则是乡土文化作品中重要的体现方式。毕竟故土难离、乡音……

俗话说得好,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这里的“俗”,就是指民间生活、劳作中约定俗成的习惯;而“规矩”,则是大家在生活中、在为人处世时需要按地方风俗遵循的条条框框。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也有着不同的方言俗语。在乡土文学作品中,这些方言俗语会不断地出现,让人读来,有一种暖暖的亲切感,仿佛在与久别的故乡人面对面说话拉呱一样。

 

许多文学大家,在乡土文学作品中,按照作品叙述的区域,使用了大量的地方方言俗语。如作家杨义堂先生在长篇小说《大运河》中,记述民间水利专家白英南旺分水疏通运河的故事中,就大量使用了汶上当地的方言俗语。这些方言俗语,能更好地提升作品的亲切感,快速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融入作品其中,产生共鸣。

有些方言俗语,貌似简单粗俗,却富含人生哲理,如济宁乡土作家王继法先生的《母亲的老俗语》,详细地阐述了老母亲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女性,她的日常言语中,许多俗话就蕴含着生活及做人的大道理,值得传承铭记。

已故老作家路遥先生,在他的《平凡的世界》《人生》中,也频繁地运用陕西地方民间方言俗语,成功地为作品揉润了暖暖的亲和力。

一个地区的方言俗语,是当地人民在劳动生活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是一种对人或事观点看法的夸张、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有些方言,仔细琢磨,耐人寻味!这其中还有一些典故故事。如,形容一个人不是多聪明,说他是“二百五”、“半吊子”,或者“不足杯”……,形容一个人坏,没好心眼,就是“恶血”等等。

方言俗语,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乡音乡愁的重要载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地方的方言俗语,和流传于口头的歇后语一样,都应该保护、传承下去,并且在乡土文学作品中加以规范正确利用毕竟“原滋原味”的民间俗语土话,有些蔑视、诋毁的因素存在,需要甄别规范

笔者曾身居乡村多年,熟悉农村生活及当地的风俗习惯,收集整理了一部分济宁民间的方言俗语,现附记于此,以抛砖引玉,征集更多的方言俗语,为济宁地方的民俗文化传承,繁荣乡土文学创作添砖加瓦,出把子力气。

济宁民间方言俗语集萃——

1、有一种时间,叫--也里黑家!

2、有一种明天,叫--赶明

3、赶明的明天,叫--过明

4、有一种故意,叫--单为咦地

5、有一种使坏,叫--恶血!

6、有一种不服,叫--咋咋?不行就咧.

7、有一种可以,叫--!

8、有一种距离,叫--够不着

9、有一种吵架,叫--抬杠

10、有一种土块,叫--坷垃头子

11、有一种游戏,叫--藏猫猴也叫:藏玛根

12、有一种聪明,叫--能的不轻

13、有一种成功,叫--混的不孬!

14、有一种愚蠢,叫--二百五也叫半吊子

15、有一种漂亮,叫--排场

16、有一种潇洒,叫--光棍!

17、有一种时髦,叫--烧包

18、有一种开心,叫--怪得劲

19、有一种空虚,叫--急的转

20、有一种高兴,叫--多孜呗.

21、有一种称赞,叫--真牛!

22、有一种称呼,叫--熊黄子

23、有一种昨天,叫--也里

24、有一种承诺,叫--赶明再说

25、有一种失望,叫一裂熊

26、有一种夸张,叫--歇呼

27、有一种调解,叫--和稀泥

28、有一种承诺,叫--没心烦

29、有一种呕吐,叫--干哕

30、有一种谩骂,叫--小该死的

31、还有一种谩骂,叫:小恶血滴

32、有一种亲戚,叫--两乔

33、有一种卖萌,叫--颠憨

34、有一种赞同,叫--原是

35、有一种匆忙,叫--不叠滴

36、有一种蛮横,叫--不庆哩

37、有一种霸道,叫--多恶呗

38、有一种誓言,叫--北北滴不

39、有一种霸占,叫--北北些了

40、有一种恐吓,叫--黑呼

41、有一种烦恼,叫--恶养人

42、有一种炫耀,叫--烧包

43、有一种土豆,叫--地蛋

44、有一种地瓜,叫--芋头

45、有一种愚蠢,叫--孺了子

46、有一种梦话,叫--发呓症

47、有一种内弟,叫--小舅子

以上是流传于济宁市区及任城区民间的方言俗语有一些方言俗语用字不一定准确,还有许多我没集到的,敬请同好大家补充指正!


作者简介:白中乾,济宁市任城区人,济宁市作协会员,济宁市高新区作协会员,原任城区政协文史资料编撰员。爱好阅读、收藏,结缘文学多年,有散文、诗歌、文史考证等作品散发于报刊及文学网络平台,曾参与《济宁运河文化》《济宁市任城区地名志》《任城村落史话》的编撰工作,部分作品入选有关文集。
投稿信箱:whjnwgzh@163.com
联系电话:13792310728

文化济宁网
宣传济宁,展现济宁丰厚的文化,搭建文化展示平台。合作:1379231072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