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深秋,走进孔孟之乡济宁,万物复苏的气息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山川河流、平原湖泊在这秋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精心绘制的杰作。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心灵在深秋的阳光中得以洗礼,思绪在文化的长河中悠然漂流。
深秋,望眼圣地的山野村庄,城市街道、公园,五彩斑斓的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片片燃烧的火焰。走在山间小路上,脚下落叶发出的沙沙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秋天的故事。那一抹抹金黄、深红、橙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油画,令人目不暇接。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犹如细碎的金子洒落大地。此时的济宁大地,正是“山明水秀,古风犹存”的真实写照。
晨曦,轻柔地洒落在孔孟之乡的村村落落,仿佛是上天特意为这片土地披上的一层薄纱。远处,尼山,嶧山,桃花山,羊山,青山,梁山、卧牛山….宛如一幅幅泼墨山水画,层林尽染,气势磅礴。山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又宛如沉睡的美人,静静地等待着阳光的亲吻。在这片迷人的深秋天地里,生命的气息仿佛愈发浓烈。
笔者有幸来到泗水泉林,这里是泗河的发源地。沿小溪而行,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水中的卵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溪边的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路过的行人打招呼。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花香和泥土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圣地的深秋,正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美的礼物。
走进一个世外桃园似的小村庄,村民们正在忙碌地收种,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庄的中央,一口古老的水井静静矗立,井边的石阶已被岁月磨得光滑。尽管自來水通到了家家户户,可村民们还是乐于在井边汲水洗漱,欢声笑语在空气中荡漾,时间在此刻凝固。看着他们的笑容,我感受到一种温暖而质朴的力量,这就是北方人特有的豪爽与真诚。在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展现得淋漓尽致
午后的阳光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边角,温暖而柔和。此时,山间的风带来了阵阵凉意,提醒着人们,冬天已经悄然来临。走出村庄,山风轻拂,带着一丝清凉在轻声细语,诉说着春天的温柔,夏天的浪漫,秋天的妩媚和即将到来的冬天的豪迈。
深秋的济宁,说不尽的景,道不完的美。四季輪回的神奇景色,古老传说与现代生活的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被誉为运河之都的济宁,河流如带,蜿蜒而行。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辉,宛如一条流动的丝带,将田地与天际连接在一起。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似乎在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一抹生动的色彩。水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片水域中得以重生。此时,心灵仿佛被洗涤,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随波逐流,消失得无影无踪。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份壮阔与豪情,正是北方河流的真实写照。阳光洒在济宁的街道上,给古城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古老的街道两旁,保留着许多传统的建筑,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气息。走进其中任何一条小巷,好似穿越时空,回到了几百年前。巷子里,院里院外,全是五颜六色的树㓂和落叶,树叶沙沙的碰撞者,仿佛是与这座城市的灵魂对话。
随着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绚丽的橙红色,宛如一幅动人的油画。深秋夜晚的古城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是迷人。运河两岸的灯火闪烁,倒映在水中,宛如繁星洒落。漫步在运河边,耳边传来阵阵悠扬的音乐,好是古人对今人的诉说。在济宁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发现那份独特的美。坐在当院,站在阳台,仰望星空,心中涌起一阵阵感慨,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在诉说着宇宙的奥秘与生命的意义。在这天地间,又感受到了一种无比的渺小与伟大,仿佛在这一刻,我与宇宙融为一体。此时,心中由然涌起无尽的敬畏与感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在这片深秋的天地间,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仿佛是自然的呼唤,亦或是历史的回响。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片土地,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都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生活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种力量。”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力量,对未来充满希望。
济宁,深秋的山水如诗如梦,在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心中都要留有一片属于自然的净土,让灵魂得以栖息。在这片深秋的天地间,找到自己的归属,找到与自然对话的方式。
愿每一个人都能在生活的旅途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美好与宁静。
作者简介: 杜伯和,国家二级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原理事,济宁市作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
联系电话:137923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