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听到一个朋友抱怨,简直就是大型职场故事会。某公司已经为春节期间硬生生定了个考核目标,非得让员工卖出30万张回乡卡。问题是,当地返乡的人最多也就20万,这30万张卡到底是卖给人还是卖给鬼?完不成任务怎么办?写材料,改PPT,天天加班到深夜成了常态,员工压力山大。
有的员工就更惨了,刚请个婚假,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紧急“召回”加班。这哪是结婚,简直是“二次入职”!为了“完成任务”,不少员工只能“玩花活儿”,靠各种营销手段去冲刺这些看似“神话”的数字。
1. 这样的考核指标能干啥?折腾人!
考核指标的意义,原本是为了激励员工提高业绩、提升服务。但当目标不合理时,反而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士气。大家为了完成考核,不得不去追求一些虚假繁荣的数据,看上去很好看,但内里一塌糊涂。
2. 拔高的指标,留给员工的只有“被动内卷”!
每次定考核,管理层总喜欢“开脑洞”设定些高到离谱的指标。员工为了生存,只能绞尽脑汁去“钻空子”,变着花样应对考核。这种强压下的工作模式不仅不健康,还会消耗掉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信心。
3. 别折腾了,用户需求才是企业的根本!
公司要想长远发展,盯着数字、做表面文章没有意义。与其花心思“逼员工”,不如脚踏实地了解市场和用户的真正需求,优化产品、提升服务体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更健康的发展。
希望企业在制定目标时,不要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高指标”,而是多听听员工和市场的声音。毕竟,员工的心声才是公司长久发展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