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就是绝对不绝对

文摘   2024-10-14 22:05   内蒙古  


李连杰当年面临一个选择。在拍完《少林寺》之后,有人找他拍电影,片酬高达600万。当时李连杰是体制内的运动员。他拿的是八级工资制最高的那一级,88块。他当时19岁。当时是上个世纪80年代。没有辞职的可能性。这放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李连杰当时想到的合理合法的途径就是受伤。严重受伤。只有这样才能离开体制。之后他果真受伤了。在训练时做了一个动作,腿断了。很严重。他因此还拿到了三级残疾证。就这样,他的梦想成真了。你如果要问走上欲望之路有多难?我的回答是,就李连杰这么难。穿越幻想是要付出代价的。绝不是你坐在那里,想明白了,然后你就穿越幻想了。哪有那么简单。这并不是说你也得断条腿才能走上欲望之路。但毫无疑问,惨重的代价是标配。这就是为什么要反对看书。看书你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因此你也收获不了什么。那些看了一些拉康的书就说自己已经穿越了幻想的人,显然是在自我欺骗。通过看书认识到大他者不存在和你自己真正体验到大他者不存在这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分析是反对理论的。是反对思考的。而看书显然不是实践。所有沉浸在头脑中的东西都不是实践。当然嘴上说也不是实践。当你面对李连杰这样的困境时,所有的理论都是无效的。没有哪位大师能教你勇气。只有当你真的做了之后,你才能说你实践了。光在嘴上畅想未来,显示自己的高明,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我们这个时代很难出现大师级别的人物。人们做事情都是浅尝辄止。看几本拉康的书就说自己懂拉康了。看几本齐泽克的书就觉得自己理解齐泽克了。包括最近出版的《就这样,斯拉沃热成了齐泽克》。作者埃利兰·巴莱尔把齐泽克的思想化约为叠加定位理论。既不站左边,也不站右边,而是开辟第三条路。但这种理解方式是有问题的。这有点像本质主义。左边和右边是现象。第三条路是本质。问题就在于这不是全部。如果一遇到事情就开辟第三条路的话,容易本末倒置。就像齐泽克经常说的那样,这人看着像傻子,行为也像傻子,但你别被这些给骗了,他就是个傻子。齐泽克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他是反本质主义者。事情远比看上去复杂。你需要根据问题的语境确定不同的解决方案。一刀切完全就是什么也不懂。举个简单的例子,拉康明确说自己反对哲学。但另一方面,他在研讨班上又不停地引用哲学家,那这个时候他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答案是都对。因为反对哲学不等于不利用哲学。虽然齐泽克没有在书中说过这样的话,但他的思想里确实这样说了:原来你只是看着像傻子,但实际上你不是。齐泽克的思想远不是埃利兰·巴莱尔说的那样简单。有时候选一边站就可以了,没有那么多本质。没有那么多第三条路。李连杰的第三条路在哪儿呢?要么留在体制里。要么玩命干,把自己弄受伤。这时候你再说开辟第三条路,那不成逃避了吗?



回到精神分析
回到自己,但什么才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