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漈村的位置特别奇,从岩坑村村后上山,一条长长的石级道,盘山而上,蜿蜒曲折,近千个石阶,给人直上云端的感觉,也不知是什么年代修建的。汗流浃背爬到山顶,却见有如世外桃源一样的田野、村落、森林。石级道旁,还有个规模不小的瀑布,从村口沿悬崖直落山下数百米,轰然作响,颇有“争知不是青天缺,扑下银河一半来。”的磅礴气势。
云雾缭绕时节,小漈村就像是悬挂在群山深处的仙山琼阁,飘飘渺渺,美仑美奂。若论风水,的确是个藏风止水的好地方。因此,山民传说,小漈的地理布局很像是一个藏在深山里高高的燕窝,本来是应当出皇帝的,后来,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出了破绽,于是,命人修了这条像蟒蛇一样的石级道,蟒蛇进燕窝,把所有的东西吞噬得一干二净,因此,便成了出泥腿子的普通山村。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一个地方出不出皇帝,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小漈为叶姓聚居的村庄,叶、沈原本一家。叶姓的始祖为沈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法家代表性人物,依法治楚先躯,誉为圣人。楚昭王时被封于叶邑,治邑数十年,为楚国政局稳定与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其“亲民”“尚法”“忠君”和“敬贤”的为政之道,以及“节用于内”“树德于外”“以民为本”的理念,至今仍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如此辉煌先祖的叶姓这一脉,也不知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极为偏僻的地方落脚为生,还待学者、专家考究。
村庄只有数十户人家。泥墙、乌瓦,家家门口都搭有南瓜棚。一个个圆圆的南瓜,沉甸甸地垂吊在瓜棚下面,给人悠闲、富足的感觉。瓜棚下,靠墙的地方,有横木,两头用石头垫起来,就成为可以让路人坐着休息的长凳子了。跋涉久了,口干,就想找水喝,小漈村民皆善良好客,家家的门都是开的,茶壶就放在桌子上,有白底兰花的粗瓷茶碗放在一旁,想喝水可以随便倒。不过,我们最喜欢的是到路旁的一户人家,此家有个巨型的水槽,是用数百年的古木雕空而成的,里面是用竹管引来的山泉水,那水真甜哟!我们人人用舀水的竹筒装水,放开肚皮,咕咕噜噜地喝个痛快,比今天的矿泉水美多了。这样的生水喝了会肚子疼吗?从来不会!
该村一带皆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林海,柴火多。我们这些半大小子进山砍柴,这里是首选之地,让小樵哥们感到头疼的就是那条石级道。每次上山之前,我们都要在山脚下稍坐片刻,积蓄力量,虽然是空手上山,且熟门熟路,也要做好思想和体力上的准备。待我们砍好柴火,挑着重担下山的时候,那就更为费力了。
因此,在起步之前,大家美美地休息一阵。岭头即村口有个小小的古亭,亭中,有座石孔桥,桥下是哗哗的流水,那就是瀑布的源头,横穿过去,竟然连着一个小庙,有几尊菩萨端坐着佛龛里,依稀在凝神沉思。令我们感到十分惬意的是,这里的风特别凉快,当感觉一身松爽之后,人反而觉得有点疏懒起来——不想走了!怎奈离家尚远,必须咬着牙起来赶路。此时,也不知是谁,一声长长的吆喝:“走哇——”,如一声令下,大家便有点无奈地去挑撑在路旁石壁上的沉重的柴火担子走路。
切莫小看小漈村村口的水口桥亭。据叶氏家谱记载,1853年即咸丰三年,小漈叶氏钦公一十六世孙裔叶怀瑾先生曾经写下《小漈村水口桥亭记》一文,此文十分生动地描绘了小漈村的动人风景:“面背皆山,松古七须八须,竹净千杆万杆。花香则鸟语啼红,树色则峦光抱翠。比居皆同宗,云列窗前,泉通厨内,别有天地,非复人间。”尽显一派世外桃源之神韵。此文还介绍水口桥亭建造的经过。人世沧桑,170多年过去,面貌已经大变,但基本格局依然如此。
从桥亭挑担下山,和空手上山时大不一样的。空手上山可以慢悠悠地走,有时,甚至可以学着先生的样子,把手背在身后踱步也无妨;而挑担下山,则要鼓足一股劲,不能泄气,脚步要稍快,其诀窍是:要善于运用扁担的上下悠悠起伏的旋律,肩膀、腰身、一前一后的双脚,协调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境界中,于是,便依稀获得某种难以言传的乐感,肩上的重担也顿时变得轻松起来。中间不休息,好像谁也没有想到休息,凭着一股气,每次都是直接从岭头下到山脚,近千个石级就这样被我们踩在脚下了!
真应当感谢这条长长的石级道哟!上上下下,我走过多少遍?数不清,遗落了多少草鞋印,更难以计数了。我的青少年时代,有太多的光阴遗落在这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条长长的石级道,连同它沿路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景,都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里,化为我生命之旅中无法忘怀的驿站。正因为曾经无数次挑着重担跋涉过,尔后,我所遇到的崇山峻岭和难题,也就习以为常甚至不在话下了。
当年一起砍柴的乡间伙伴,我算是幸运者,自从上了大学,我越走越远,很少走这条石级道了,但走得再远,此道都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漫长的岁月,悄然消融了当年的艰辛、苦涩,而幻化出洋溢着浓郁思念色彩的乡愁,浓浓淡淡,弥漫在前行的步履之中。
60多年过去,这条石级道还在,前些年带领拍摄《作家沈世豪》的电视摄制组特地重返旧地,只发现道路两旁的树木更加茂密了,或许是走的人少了吧,杂草也乘机长了起来,冷清、荒凉之感油然而生。从垭口直扑而下的瀑布,是完全可以和倾倒李白的庐山的香炉山瀑布媲美,遗憾的是没有名人走到此地,更没有人去炒作,因此,只好默默地被雪藏在这里,寂寞地唱着歌,走自己的路。
小漈村交通太不方便,因山势陡峭,无法修公路,已经整体搬迁到山下了,成了空心村,只有叶氏人家筹款修建的叶家祠堂,端庄、严整有序,还有专人负责管理。遥想当年,我从来没有感觉到我的情感、思绪,和这条几乎被人们忘却的古老石级道居然会贴得这么近,是我真正地老了,还是世界上确实有跨越时空来自故园的声声呼唤呢?
摄影:叶绍友 叶建庆
此文准备选入《一座古城的文化符号》一书
作家简介:
沈世豪,1944年11月,出生于浦城圳边村,1963年毕业于浦城第一中学,196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在高校任教、任职,曾任江西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副主任、教授,厦门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著有《散文创作艺术》《写作的艺术》《电视纪录片的撰稿艺术》《军旗升起的地方》《亚细亚的太阳》《中国有个毛泽东》《走向辉煌》《陈景润》《太阳之歌》《搏浪扬帆八万里—"厦门号"帆船环球航行纪实》《圳边村纪事》《醉美五缘湾》《生命至上—厦门抗御"莫兰蒂"超强台风纪实》等24部专著和长篇作品,在全国各级报刊正式发表的论文、作品达1500余篇,在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市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30多部,主编和参编10多部著作并正式出版,为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写作》主要撰稿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福建省优秀专家、厦门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优秀教师。是全国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全国第五届青年读物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全国奖以及全国城市题材电视纪录片金牛奖等的获得者。多篇散文作品被选入全国及省编中小学语文教材。
往期链接
¤ 叶雯丨大宋叶石林《南阳世谱序》之辨析—— 兼为叶梦得祖源归属正本清源
¤ 叶立俊丨丰碑巍峨耸立 精神世代传承——《叶向高墓志铭》读析
¤ 叶维军丨一场家族共产主义的试验——浙江临海《墨崖虞氏宗谱》考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