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立俊 丨 叶向高晚年心态变迁置疑——与融邑一文史界耆老切磋叶相一诗

文摘   2024-07-22 11:38   福建  
叶向高十三世裔孙叶立俊

笔者在202463《玉融文化》读到融邑一位文史界耆老的最新大作《从一首诗看叶向高晚年心态变迁》,有所感发抒拙见,与之切磋,并与读者相研析。
链接文章:【玉融文化】从一首诗看叶向高晚年心态变迁
笔者先前认识耆老,一知其2019年在玉融纪念叶相诞辰460周年时曾发表过“赞诗”四首;二与其共同出席在豆区园举行的叶向高文化小型研讨会,并作发言;三于202412月一起应邀出席由福清市文旅局在玉融华侨博物馆主办的《文孟震书丹叶向高墓志铭》新书首发式并致辞。

缘于此,笔者此前有两个考虑。

一是在大学就读时被告知,对文学作品的评议评论是对原作品的再创作。宜首先以“再创作”的认知欣赏之。

二是以先祖叶相公的“多端”思想面对多元文化,宜以包容相融、融合发展的执念看待之。

因而在欣赏与感激之余,笔者谨秉持“三钥”——可以认同的;可以讨论的;自己认为的——诚恳与磋如下。

 
首先认同“心态变迁”说

耆老大作标题明确说“叶向高晚年心态变迁”。从字面看,人之“晚年心态变迁”,应属客观事实,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思维正常人,其一生“生理与心理”总是随岁月、随环境、随时随事而变化着;古贤有言,“心随景随物而迁”,是也。

人的心态变迁,亦是非常正常的客观存在;只是对这种普遍的客观存在,尤其需要认知和把握的是:变迁的方向和程度,这也同样客观存在着“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具体情况。需要特别说一句,心态变迁或是内在心理的一种表象;而一个理想坚定的人,其理念执念,则可能不随心态变迁而变迁;如一定要说其也有变迁的话,则事实可能是其变的更加坚定坚强,并且更加讲求“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在变与不变的论述上,叶向高1623年在“天启首辅”任上,有过精辟之论;敬录以下若干。

——天运,十年而一变。若此,十年间,朝野之玄黄,云雨之翻覆,沧海桑田之变,更不知几。此果天运为之乎,抑亦人事错迕,相排相激,势使然乎。

——董生有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夫,天固不能不变也。阴阳寒暑以时变,消息盈虚以气变。變彗孛氛,祲露霾薄,蚀以感召变。其不变者,独道耳。道生,天生,地生。人举宇宙间,千态万状,朝令夕改,不可以常情推常。理测者,皆赖道为之防维。故曰:“斯已也。”

——三代之所以直道而也……之所谓直道者,亦终不得而掩。惟是习俗之系,醇而之漓;仕宦之系,恬而之競;门户途径之系,合而之分,则日异而岁不同。忧世者,欲维之而不可得,至举而委之于天。

——夫,天亦岂能规规搰搰,为人谋耶,人不自变,天且为用。故曰:“国有道,不变塞。国有道,不变塞。有道无道,天之时也。”不变塞,则人也。塞者,非他,即真心也,直道也。

——臣不忧其他,忧其以有道而变。

(录自《癸丑进士题名记》,《苍霞余草》卷二;全文见笔者《叶向高研究》续丛书二《叶向高思想读悟》上中下之中)

笔者所以详录于此,既表示叶向高本身都秉承“变与不变”的理性,也可为同耆老大作标题之认同。笔者后面还将用以论证。

 
其次讨论耆老大作之四说

其一讨论“叶向高应不例外”说。

耆老大作首段“导语”即写此说——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之读书人,之所以寒窗十载,映雪萤囊,穿经皓首,其最高目的自然是求取功名,之后达官显贵,耀祖光宗,当然也可以报效君国。叶向高应不例外。

又在大作之第(二)中说——

自少年开始,叶向高就立志奋发有为,憧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未来。诗中“倚年只道为官好”一句,应是中国2000年封建社会士大夫共有的心态。叶向高也不例外。

笔者认为这也首先值得讨论。讨论叶向高“例外”了没有?事实证明,叶向高是真真切切地“例外”了的!

纵观叶向高一生,包括入仕“三朝元辅”,直至两朝两次赐以“存问”告老(分别56岁、66岁),都可明白其读书入仕的“最高目的”,恰恰不在于“求取功名、达官显贵、耀祖光宗”。且以如下二三事例证之。

 事例一。当天启下旨让叶向高作《进士题名记》。叶向高特意记“庚辰”——“臣向高当记庚辰。”——“夫庚辰,则臣成进士前三年举者也。”说自己有举进士的经历,“今得执笔,以纪其盛,臣之幸也。”

这开笔段,叶向高写了什么?第一句就说:“臣念人才之盛,莫过于周。”诗人因而作诗咏文王。又说享国数十年的人主,都能网罗天下之俊杰,而且“皆为之用”。因而“得人之效,章章若是耳”。还说“帝王欲仁天下,必在得人。”进而说:“得人于盛,时必世。”

通篇道出了“国家建学造士”“以共襄国家有道之长”的规律性认知。

事例二。作为1613年全国科考主考(“特典也”),躬亲考场,“与诸士供珉之役”,万历大为称颂,赞为科考史上一“大奇”。

叶向高后作《拟癸未进士题名记》,寄勉与考士子当“纯心之士”,“立为国之志”,并克志于“自重”“自挺”,“持守其不变之塞,以砥柱波流,反斯世于荡平正直,且与天壤共”;力倡“士惟一心为国家建无穷之基”,“共襄国家有道之长”;还劝说“二毋”:“毋以名为蕲”;“毋以声华自伐”;又概论“纯心”五要素:不蕲名,直;不蕲名,通;不蕲名,智;不蕲名,勇;不蕲名,忠。

事例三。1623年叶向高先后奉旨作《庚辰进士题名记》、《癸丑进士题名记》,既劝言道“曲江之题,紫阳青云之标识,皆委于寒烟野草,无复遗踪;名之易湮灭如此,士安用贵名?”又身教说——臣駑劣通籍乜。四十余年,更事三朝,毫无报称。惟是筮仕初心,至今未改。今老矣,故愿与诸士朂之。夫子曰:“三代之英,丘窃有志焉。”臣亦言其志而已。臣谨记。

叶向高自己便是“亦言有志”、“筮仕初心,至今未改”及恪行“两自二毋”之典范,当“例外”之“特例”无愧也。

 
其二讨论“真真切切道出”说。

耆老大作之第(一)说——

叶向高三次入阁两度首辅,经历内忧外患,方知“高处不胜寒”,才觉一己之力力不从心。特别是进入晚年之后,叶氏大彻大悟,上疏近百,力求乞归,退隐田园。

这里说叶氏“经历内忧外患”。“外患”诸多,或多数读者知之明白,但“内忧”于何,则可能值得认真讨论,因为关乎“叶向高晚年心态变迁”。笔者后面再展开说。

紧接着第(一),耆老大作在第(二)中,呼应了大作文题,开始正式评说叶氏“一首诗”。笔者以为,讨论这首诗才是切磋重点之一。

耆老大作明白说这首“七律诗”,一不在叶氏《苍霞诗草》中(准确点是《苍霞草诗》;在玉融文史界简说为叶相“七草”之“诗草”);二“坊间曾流传”;三“有人断言为伪作”。

那么可以讨论的,是耆老大作随后的文字——

但我却以为,这首诗不论是叶氏所作,或是他人伪托,却真真切切道出叶氏从“倚年”时光追求仕途,到经历官场风雨后感悟“入仕难”,进而百疏求去的迫切心态。

这里的一个“却”字,似乎令读者大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第一观感。试问,如果论据缺乏可靠,那随之的论证与论点还能站得住吗?这“真真切切道出”之说,岂不失去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据这一大前提吗?论证与论点岂不建立在事实“木有”的基础之上,让读者何以为信?

据笔者所知,叶向高生前即不未有“豆区园”三字;这三字的园名乃其孙子所书。如此,叶相何“题”之有?由此,人们便很容易辨识其真伪——或许可能乃叶相逝世后他人的诗作为“侈附名高”、为博取声名而予以强加。而如果读析了叶相“述怀诗”与“书怀诗”,则更可以果断地予以彻底否定。(这二首诗,见本文第三部分)

人们明白,文学创作与再创作,也都是需要讲思维逻辑、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

耆老大作进而说这首诗“道出的感悟与心态”,以及“特别是进入晚年之后,叶氏大彻大悟”。这两句是不是叶氏的历史真实和真实历史,也都值得认真讨论一番。笔者后面再说。

 
其三讨论“对怡淡生活特别迷恋”说。

耆老大作之第(二)又说——

为了让晚年有个休闲之所,他将早年购得的小园重建,作为书斋,准备在此与“青松翠竹等闲看”,享受一段恬适惬意的日子。

还在大作之第(三)说——

叶氏晚年经历了纷繁的政治争斗,之后对怡淡生活特别迷恋的心情,从其退隐后醉心山林、开辟福庐、外护黄檗、重建香山等足迹亦可见得。尤其是在他那时的众多文稿中,更可直接窥见。

这些也是很值得讨论的一大前所未闻的“新奇之说”。不仅“为了享受而准备”,而且重建了“休闲之所”;不仅“迷恋”,而且还“特别迷恋”;不仅这一诗可见,有诸多“足迹亦可见得”,而且“众多文稿”“更可直接窥见”。

呜呼,56岁得万历赐以“存问”而“谢政归来”的叶氏,竟原本如此“特别迷恋”“恬适惬意”之“怡淡生活”,让人们哪里看得出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政治家的一点角色、味道、形象?真不知这六年(1615-1620)的“特别迷恋”而“享受恬适惬意日子”之“休闲”,是叶氏的“幸运?还是不幸?”
耆老大作之第(二)还说——

叶向高进入内阁之时,正是万历皇帝懒政怠政时期……活生生现实让他深感痛苦与无奈,这才悟出了“没齿方觉出仕难”的真缔。

之第(二)又说——

1620年七月,万历皇帝驾崩。叶向高的学生、太子朱常洛登基,急招叶氏晋京重新入阁。叶氏在这首诗中表现出虽然身处纶扉早已厌倦,但为了辅佐自己的学生,又必须“明知有风雨,仍需要逆行”的一种复杂心态。

在大作的结句,耆老说——

叶向高七律《题豆区园》和《王康国六十寿序》,都道出了叶氏晚年的生活态度和矛盾心路。

这里无论是“幸运与不幸”说、“悟出了真缔”说、“表现出复杂心态”说,还是“道出了生活态度和矛盾心路”说,每一说都是可以讨论的,都与叶向高晚年究竟是什么身分、心态、形象有直接关系关联。

 
其四讨论“当不全是谦阿之词”说。

耆老大作之第(三)特别选择叶向高1617年作的《王康国六十寿序》文,来作“直接窥见”和有力佐证;一边引言说:(叶氏说自己)“至于穷年皓首,名位已极,而然不肯休,盖非独愚不肖为。”一边又节录说叶氏“由衷赞叹”于王公“盖幸其休”,“而犹喜其得从公之后也”,并“自愧”于“不早”(归里休闲,从容恬适于山水之间)。于是说叶氏于《序》“其间悔不早退的表白,当不全是谦阿之词。”

笔者认为可以讨论的,一是叶氏“表白了”什么;二是叶氏“自悔了”没有。也即《序》全文表达了何情何意。

详读《序》通篇,当可明白叶氏在颂祝王公“乃其得年也”(及其缘由)之同时,特别说“盖幸其休”;并把自己摆进,借机作了个“反躬”:一,被说“不肯休”,其实非自己不为也;二,虽“犹喜”(自己从公后告休),但“自愧”没能获得更早一些。其时,叶氏已经“谢政归来”三年了,其《序》文似乎没有丝毫“自悔的表白”。于是,无以言说“谦阿之词”。

 
再次概说笔者自己的意见

笔者在这里概说自己的两个主要意见。

一,当怀“袖里乾坤”纪。

笔者一向认为,赏读与评论文学作品,也应当尽可能的持守大宏观、大历史、大逻辑;体现“客体的人化,即对象主体化。”有如马公说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的产物。”

这里,笔者说当怀“袖里乾坤”纪,意在评论者当尽可能看到与讲到“两个全部”。评论他人作品与作者,除了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还有思想背景、历史背景、社会背景等)这个语文课本与文学教科书上的常识外,笔者认为评论要尽可能看、讲“两个全部”:一看作者作品的全部;一看作者一生的全部。

于本文语境,这里先概说叶向高的诗作全部。

叶相的全部诗作,估计不少于500首;其《苍霞草诗》(八卷本)472首,加上俞达珠老先生生前点校辑补的《苍霞诗草》“九卷本”中补遗的包括“题刻诗”在内的39首(不含其辑注的“似不是叶公所作,录以待考”的《豆区园题诗》与《知足歌》二首;应减去与卷七重复的三首),再加上未收集到“八卷本”“九卷本”的“散轶诗”,总数大超500首。(“九卷本”《前言》说“八卷本”共收340首,与实数472首,少计了132首。)

“八卷本”之八卷,依次为:卷一“五言古”64首,卷二“七言古”21首,卷三“五言律”94首,卷四“五言俳律”16首,卷五卷六卷七“七言律”分别858260首,卷八“七言绝句”50首。

笔者粗浅读感“八卷本”,以为从卷一第一首《送仲弟还家并示季弟》(作于南京留都),到卷七最后一首《戊申元日书怀》(作于1608“独相”任上),其诸即时的“书怀抒怀”“言情言志”的,占了绝大部分;其中冠题“书怀抒怀”的就有数十首,大可领悟叶相1608年前的“心态心路心志”。

再概观纵论叶相的一生;其从倭难中“天幸”地活下来走出去,到入仕初目睹同馆“皆有凭藉”“多时髦”而感叹自己因无“背景”之艰困(“余海上孤生,朝中无一相识,踽踽如也。”),到矢志愤发奋起、二十年图成心志;从1607年入阁的“三无自矢”(“无营身肥家,徇私罔上;无以成心违众、以胜心败群;无以党心植交、以患得患失心固位”;“此余之立心,可以对于天日者。”),“更事”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到66岁退老感慨的“三未自念”(“未尝害一人,未尝受人金钱,未尝向六曹请一事”;“上与内珰皆知之”),其为官心态心志心路,应大可明晰(1629年《崇祯叶向高谥文》,88+48字,作了辅绩官品极评);正如叶相1623年自己写下的如下类乎“结语”的文字——臣駑劣通籍乜。四十余年,更事三朝,毫无报称。惟是筮仕初心,至今未改。今老矣,故愿与诸士朂之。夫子曰:“三代之英,丘窃有志焉。”臣亦言其志而已。臣谨记。

“筮仕初心,至今未改”八字,字字皆掷地有声,声声都发聋振聩!

 
二、当“以不害意为要”

孔圣人曾直指诗的四大功能——兴、观、群、怨。毛公之“毛诗”总能把其发挥到极致,一大特点在于慧眼卓识而出奇独特地抓住“关键点”。真至理典范。

笔者这里说的,是笔者认为评论者要着重于诗作(尤其名人诗作)的内在实质,即“要旨”“要意”所在。

诗作是文学表达、文学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固然要依循“形象思维和格律”(即“人化美”“艺术美”“诗化美”)的要求,但其内在实质还在于“以人为中心”地能动反映人的情感世界和执念境界(尽可能的“崇高美”),也即着重于“诗意”——“诗情诗志”(合乎于“诗抒情”、“诗言志”)。因而“诗评”要深入于其中,致力于“以不害意为要”,做到不害“诗意”;也不停留在表象上(如之一停留在“心态”表象上,则可能有所“损意”)。

由此且看耆老评论的这首作于1620年的七律诗。笔者认为,即使退一万步说,这首“抒怀诗”是叶氏1621“二进内阁”前所作的,其所据以评论叶氏“晚年”心态心路及其变迁,也明显地存在十分遗憾的欠缺——试问那1621年后的7年(到叶氏终老于1627年)、这可是更真真切切的“叶氏晚年”的重要时期,其心态心路及其变迁,又到哪里去了呢?!不说“害意”了,至少有所“损意”。

一个“三据”之文字明镜于《蘧编》:叶相于1621“天启元年辛酉”(“余六十三岁”)记“三月○○日,奴酋陷沈阳,随陷辽阳。余在三山,闻之甚忧虑,且恐里居不能安。”中丞御史等“相继疏催余出”。天启帝“遂命兵部马上差人,赍勅来催。”“余不得己,以六月初九日起程”,于十月“二十一日入都,次日见朝”。这里不仅没有所谓的“大彻大悟”的一点痕迹、一丝味道,而是更为真真切切地见白叶相其时心之忧,行之驰!

完全可说是笔者前录的1623年文字的真实写照——

“臣不忧其他,忧其以有道而变。”

“惟是筮仕初心,至今未改。”

如果评论者想要“以一概全”的评论,以“一窥见全部”的赏析,那么也当十分审慎的精选其最准确的、最精彩的、最美妙的,从而实现“以不害意为要”的主旨。

笔者以为,耆老与其赏析评论那首似是而非的“伪作”,不如选择如下二首《闰九日北上述怀》和《戊申元日书怀》(作二选一亦好)——更为“质实”与“真挚”。

闰九日北上述怀(双重阳在哪年)

高秋树色远苍苍,蓟北闽南望渺茫。
匹马千山看此日,一年两度见重阳。
徾名未遣尘心尽,多病终知世路妨。
松菊只今聊暂别,休言三迳便成荒。


 戊申元日书怀(1608年万历36年)

黄扉伴食独多惭,衰病真同七不堪。
百岁光阴今已半,千秋事业岂云三。

回天此日凭谁力,报国当年枉自谈。
松桂山中萧瑟甚,几回翘首望天南。

还有诸多在闽“闻警”“闻闽有警”“忧边”等诗作——“操危虑深”而至“万端之忧”,录入附后《小集》。

“九卷本”俞老先生《前言》的评论,可说是较好地持守“要意要旨”的夾叙夾议的范例。

《前言》对“八卷本”诗作进行“叙述”;既“综观向高诗的风格”,认为诗内容“融言情与言志于一体”;又详尽“言情诗”之方方面面表现,有亲情、兄弟手足情,有师友情,有故乡桑梓情。包括“苦情”“旧情”“乡情”;尤其高位论说“以吟史为题的诗篇,更是寄存了忧国忧民的心情。”也还评说“叙怀述志诗”——多以一生重要的“时与事”来表白,又多是感叹“时事不可为”和报国无门的遗憾。(此外,也说叶公有许多“诗论”文章。)

笔者认为,叶相诗作的内在实质(要旨、根本),可以概要为一句——“报国为民”的“筮仕初心”——报国于“复还唐虞三代之盛”,臣道于“为民造命”“为民造福”(其“福文化”核心二句:“以民之为心,以民之利为利”;“谋千万人之福,谋国家千百世之利”。笔者20224月写的《叶向高的“福利观”》编入《叶向高研究》续丛书三《叶向高思想读悟》上中下之中)。

或可说叶相诗作所反映的诗情诗志,完全折射出其入仕为官的至老不变的“初心”。其“变与不变”的理性认知和精辟之论(前面敬录),于此时(1623年)也表白得无比坚定与鲜明。笔者20228月写的《叶相晚年如何“写自己”》(《叶向高研究》续丛书四《叶向高晚年管窥》)和20202月写的《叶向高“临终之忧”忧什么?》(《叶向高研究》续丛书三《叶向高思想读悟》上中下之下),都详尽了叶相晚年“变与不变”的历史真实,可作“三据”者也。(叶相“三据”理念——“灼有实据”、“明证确据”、“可考质据”

读叶相“八卷本”诗作,当令读者尤其深感其中的“忧国忧民”之心之志之情、之主旨之主流之主要;优美佳句,不仅俯览即是,信手拈来,而且特别的醇厚浓烈,特别的鲜明突出。也当使叶相诗作评论者绝不会写出、发出对叶相有所害意”(或有“损意”)的文字、文章来! 

本文结束前再说二句。先一句叶相第一次罢归后于诸多“悠游”中之“忧”和第二罢归后于日甚“病苦”中之“忧”,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以贯之的;二一句叶相临终前三个月与“西子”“三山论学”于“二十问”中之“忧”和“年来触事感伤”于与孙“诵陶诗”“存心苦”中之“忧”,是何等激愤的,是何等虔至的!自笑挂冠今已晚,白头才结此山缘。”(“福清灵岩游诗”)此句又是何等的“洒脱”与“豁朗”!

总一句,叶相在根本上是始终不渝、坚定不移、万难不变的。犹请耆老先生和各位读者特予关注。

于此一起谨识明季论者句,叶相“其文,殊有苏气”“有迁史家法”。笔者借此机会,姑且选辑《叶向高忧国忧民”诗句小集》附后,供大家悦读赏析叶相诗作时参考。

       2024.07.14一稿完成;07.15二稿;07.16二稿)

 
附:

叶向高“忧国忧民”诗句小集

(依“八卷本”卷序,并卷九)

卷一——“问汝乡井事,谈说解人熙。我汝各努力,明德以为期。”“促膝坐夜阑,每念当世艰。”(《送吾师赵先生》有序;“惟以时事纷纭、人情棿杌、安危大计为虑”)“忧天屡傥言,抗志在休沐。”“感世发长吁,微言吐衷抱。”“大道寝以衰,力挽未坠绪。正气凛不移,苍生望平治。”“谁云天听高,孤忠亦鉴许。一身系安危,去就何容易。”“方酬国士志,宁谕文藻饶。”

卷二——“人生欢合总难料,覆局转眼伤离情。”“驻世还丹岂无术,捧日补天事未毕。”“经春不雨焦桑麻,树皮剥尽草根死。更惊虎豺群磨牙,谁为登天击天鼓。”“高台何用筑怀清,夜夜寒光照青史。”“薄宦宁为五斗覊,一片雄心有其子。”“眼看世事泪如雨,一片丹心共谁语。”“世事苍茫一回看,何论白夜与苍狗。”“人代蜉安可论,凌空羽翮长飞翻。十洲瑶草亦堪拾,何必浮湛金马门。”“世事苍茫无不有,鼠璞同疑更谁剖。眼里从教售碔砆,怀中终自藏琼玖。时来致用非偶然,尚方符玺蛟龙鐫。请看赵璧归秦日,好忆陵阳泣玉年。”

卷三——“乐褁关心久,闲居事事宜。灌园呼稚子,看竹长孙枝。踪跡贫谁问,文章世转疑。但知尘虑息,未敢愧支离。”(《病居斋园偶成》)“哀歌三峡泪,酎酒百蛮人。今日乾山道,披图更愴神。”“谁云弱水隔,峰顶即蓬莱。”“故乡魂断后,此地是并州。”;“关月几回白,京尘时復缁。枕边徒客泪,天畔岂归期。二竖何相苦,吾生自有涯。”“承恩陪画省,上计赴宸居。但识浮云意,悠然任所知。”(《报满北上卧病界河驿枕上口占八首》)“时艰应恋主,身病且忧生。未觉浮沉易,终惭出处轻。”“艰危应在念,吾已愧栖迟。”; 

“正是雄飞日,那看赋鹏时。”“西州今日道,那忍更盘桓。” “肠为忧时断,心犹许国违。西崦可驻景,谁学鲁阳辉。”

(《哭朱吏部》有序:“谈及天下事,辄不胜慷慨,忧时之感。余哭之甚哀,盖为世道惜非,以悼吾私也。”)“北阙望还遥,封章达九霄。天意高难问,尘心晚欲消。”“还余肝胆在,慷慨向谁论。”“安危情尚在,匡济事全非。九原不可作,遗恨向纶扉。独有苍生泪,犹堪洒路尘。回天孤夙望,属纩得遗编。”“安危今日事,南北故人情。独惭黄阁里,无计答苍生。”

卷四——“烽火连海浄,楼堞接云窥。为政看如此,循良信在慈。”“一代宗臣重,三朝帝眷隆。不胜御李幸,忧国意偏同。”“悬崖萝欲合,怪石笋能抽。忽传烽火急,临眺且销忧。”(《闻有闽警》)“圣代隆元化,名公夙应期。人间偓佺侣,天上帝王师。”“开国山河在,承欢岁月长。花甲看初徧,芳辰度未央。”“岁晏忽悬孤,祥光照帝都。家声传太史,廷对接鸿儒。”“圣代推元老,殊勋勒景钟。忧国臣心切,悬车帝眷浓。”“自天传宠命,冒暑发征轺。皇华方载道,驷牡欲还朝。”

卷五、六、七——“古来国士真如此,夜夜寒光照青史。”“薄宦宁为五斗覊,一片雄心有其子。”“三秋斗转绳河直,万国天回化日舒。最是皇情关典礼,东朝消息近何如。”“莫怪清朝无禅草,辽阳烽火烛天红。”(《登泰山》)“忧国总知元老在,谁从宵汉更相依。”“西曹封事忧偏切,北塞军储计未全。痛哭只今谁贾谊,治安还奏圣人前。”“独怜国士恩难报,愁对东风桃李春。”“漫拟蓝舆问八闽,喜从龙马见精神。”“属国东南久晏安,长鲸何事簸狂澜。诸番半苦倭奴暴,边吏全骄汉法宽。强弩楼船皆出戍,度辽横海各登坛。扶桑回首犹烽火,愁绝秋风壁垒寒。”(《闻警四首》)“江上军声冲浪起,匣中剑气带霜寒。千里干城推国士,谈兵还数酒杯宽。”“青山未合孤臣老,绿鬓难忘国士忧。”(武夷五曲)“艰危慷慨紆筹略,一曲休歌行路难。”“敝裘同上忆长安,此地重逢破客颜。十载风霜看短鬓,一时文酒共青山。”(《赋此志怀》)“留取平台一片石,为君铜柱纪功成。”“登眺不妨归路晚,明朝骑马又风尘。”“三花折尽应堪寄,回首晴云是帝京。”“誓指河山开帝胄,馔携鱼筍荐亲觴。从来词客多将命,谁御潘舆向北堂。”(六)“逢人莫说中朝事,忧国还添白髮生。”“艰危不尽孤臣泪,幽縶宁摧百拆肠。莫言明主恩终薄,宣室求贤事未荒。”“孤卿前后恩谁并,十载行藏意自知。”“宦跡三朝依日月,乡心一夜长蓬蒿。”“道心一片清如水,不羡疏家二传名。”“一夜胡尘掩将星,黄沙漠漠惨边庭。阵云未捲旄头落,塞草空余战血腥。万里狼烟愁拊髀,千秋麟阁想图形。只今细柳重开日,传得悲笳不忍听。”“相看不尽忧时意,匡济终须命世才。”“卧阁水云销案牘,登楼烟火即潇湘。桑柘谁云偏此地,三山原自有甘棠。”“扶桑万里无烽火,箫鼓楼船日正曛。”“清禁追陪惭忝窃,喜从乡里借辉光。”“雁声偏向边风急,龙气遥从北斗悬。”“时艰早系群公念,不向青樽泿拍浮。”“画省封章多未達,老臣长有寸心悬。”“六载持平属旧京,重看书计入承明。苍生四海归匡济,黄髪中朝仗老成。内里金貂仍出使,边家烽火未休兵。只今听屦星辰上,多少艰危报主情。”“才子声华北斗旁,年来踪跡落潇湘。”“衣冠万国共朝天,才子风流汉署偏。”“时危转觉家山好,身去偏愁国事非。客路关河还渺渺,留京冠盖共依依。”“海上烟霞谁不羡,可能回首大江东。”(七)“海上争传仙令至,云边忽送帝书来。自愧疎庸无报称,每登先垅一徘徊。不是君恩真浩荡,青山谁识有荒丘。”“徾名未遣尘心尽,多病终知世路妨。松菊只今聊暂别,休言三迳便成荒。”(《闰九日北上述怀》)“樽前忽起兴亡恨,千载孤忠事可哀。”“甘泉未绝烽烟警,画省还高剑屦班。今日艰难何计达,五云高处望进颜。”“空山寂歷成孤往,画省从容记并栖。鍊得长年金骨就,愿从丹灶乞乃圭。”“朝庭未罢徵贤诏,簪笔还看扈圣明。”“腰间黄绶官堪傲,门外青山吏亦仙。”“岁晚翻为出塞行,风沙万里暗前旌。运筹已借帷中画,草檄兼传鄴下名。”“名从汉省郎官起,课自虞廷圣主知。临轩若问东南事,民力年来已不支”“无计相留情转切,北门携手可同行。”“此日安危谁可任,还从谢傅问行藏。”“河山千古说东秦,仗节元须社稷臣。艰危几上回天疏,慷慨终怜报主身。”“一片离心何处是,江南江北不胜愁。”“西南烽火未全除,鸟道驱驰畏简书。从此边陲希战伐,年来消息更何如。”“此日民艰真可念,何年大有更堰书。记得桑林躬祷日,雩坛亲却五时车。”“老臣自有回天力,莫遣苍生望更迟。”“吴地频年忧国计,尧天到处见皇仁。端居欲问君平卜,投策休言卦是屯。”“烽火五原今罢警,太平无事好称觞。”“落日亭台游客兴,浮云京阙老臣情。”“长餘正气千年在,犹有清风隔代来。”“忧国不堪泉府尽,怀人好忆石城秋。”“最是悬孤多乐事,元宵灯火○人间。”“三朔正逢初度日,千秋长现宰官身。”“阅世翛然五十春;半百相看笑此生。”“帝业已从孤剑起,雄心不向酒杯空。”“直北长安天尺五,谁从汉殿共呼嵩。”“风云已合千年运,勋业终归九庙灵。最是腐儒欣托乘,还随衮舃拜明廷。”“黄扉伴食独多惭,衰病真同七不堪。百岁光阴今已半,千秋事业岂云三。回天此日凭谁力,报国当年枉自谈。松桂山中萧瑟甚,几回翘首望天南。”(《戊申元日书怀》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

卷八——“海上烽烟似列星,道傍逐客叹浮萍。庙廊自有安边策,莫谓君王亦听荧。”“寒旌高捲扫胡氛,赋罢新诗酒半醺。莫是将军生贵甚,樽前揖客总能文。”“腰弓挿羽射天狼,略入阴山古塞傍。谩讶单于惊下拜,前身元是郭汾阳。”

(俞氏)卷九——“莫向凌霄台上望,烟尘今正起辽东”(1619“福州乌山题刻诗”)“花鸟总知春事好,林泉偏觉圣恩饶。扶筇更上层台望,缥缈彤云护紫霄 1615“福清瑞岩题刻诗”《谢政归来》)“嶙峋石竹插青霄。一自名山传梦后,只今玉带愧横腰。”“相逢好共寻丹诀,回首人间万事非。”“人世有情尘梦短,溪流无患水声长。”(16171618“福清石竹山题刻诗”)“雨里看山事事忙,相携藉草共飞觞。胜会朝辞元亮醉,浪游应笑步兵狂。”(“福清仙井岩题刻诗”)“怀贤莫起前朝恨,留得名山此日看。”(“福州长乐晦翁岩题刻诗”)“忽见千峰霁,方知天地宽。蓬壶看咫尺,挂席亦何难。”(登东金山五言诗)“第一名山势郁盘,登临方觉海天宽。茫茫尘世何须问,万仞峰头一笑看。”“绝巘登来路未穷,倏然两腋起天风。胜游喜值升平日,烽火休传大海东”(“福清黄檗山题刻诗”)“群峰争赴海,乱石欲参天。岩头一以眺,杖底满云烟。”(“福清万石山游护国寺诗”)“自笑挂冠今已晚,白头才结此山缘。”(“福清灵岩游诗”)“从此鲸鲵须远遁,扶桑万里见晴空。”(“福清登福庐山诗”)“雨后看山景倍清,浮云散尽月华生。参差星汉连天阙,窈窕峰峦出化城。酒对良宵频改席,歌闻空谷各传声。应知此会人间少,醉倚栏杆颂圣明。”(1617“万历丁巳季夏十三日”“福清福庐山题刻诗”,“因赋一章,用记岁月。”)

2024.07.14一稿完成;07.15二稿)





     


往期链接  

   ¤  叶树福 丨 寿宁犀溪名称之辨

   ¤  叶立俊丨云山叶系之“世祖世孙”小议

   ¤  叶树福丨浅说叶姓与泰顺南峰寺的渊源

   ¤   叶树福丨刍议族谱中“几世祖”“几世孙”的称谓——以寿宁县《北浦叶氏总谱》为例

   ¤  叶贵良丨叶氏先祖赞诗(二)

   ¤  叶贵良丨叶氏先祖赞诗

   ¤  叶圣丨浅析清水洋先人墓碑记载中蕴藏的叶氏家族的时代命运

         

  扫二维码添加关注公众号,分享发现更多精彩……     


   

     本平台以研究与宣传叶姓的源流、人物、文化为主导,以光大与弘扬叶氏文化为宗旨。 


  本平台绝大多数为原创作品,引用请注明出处!


  本平台文章文责自负,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及编者观点,请读者自辨。欢迎持不同观点者赐稿,和气研讨,理性争鸣。


       联系人:叶树福     投稿邮箱:982036775@qq.com

叶姓文谭
为研究与宣传叶姓的源流、人物、文化等提供平台,为光大与弘扬叶氏文化尽份心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