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雯丨大宋叶石林《南阳世谱序》之辨析—— 兼为叶梦得祖源归属正本清源

文摘   文化   2023-12-12 22:21   福建  

近年来,因负责主编重修《松阳桐溪氏宗谱》,在编探究祖源世系过程中发现:一支梦得大宗宗支源远流长的名门望族,一部弥远著录梦得支派祖源世系历史、脉络清晰的《桐川氏宗谱》,竟被历史的尘埃和烟云所湮没,而不为世人所知。

经查考有关历史资料,导致世界多数叶姓及叶梦得祖源世系被篡改的原因:一是唐朝人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因未深入调查辨析,将叶氏渊源的谬种流传。以及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不严谨的态度,将唐人林宝捏造的谬论,直接抄入所杜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谬误讹传。二是宋朝期间,因叶梦得德高望重名显,又因在续编宗谱时,没有亲自撰序,遂被伪造者蓄意借机深度胡编乱造,伪托叶梦得之名杜撰所谓《南阳世谱序》和《叶氏宗谱序》(以下简称《叶序》)等宗谱序。抄袭野史谎言,妄想篡改叶氏渊源及世系图,是荒谬的伪托赝品。以至从《叶序》中脱胎而来的《吴郡叶氏世谱序》等宗谱序的诞生,仍照此以讹传讹。三是南宋后期李攸撰的《宋朝事实》和李幼武著的《宋名臣言行录》,对野史不作考证,招致误会,抄袭谬讹,偏颇臆测,推波助澜。再有《宋史·叶梦得传》,亦罔顾事实,凭空野书谎言,肆意操弄,虚妄误判。导致叶梦得后人被裹挟,盲从误传,以讹传讹。

 

一、叶渊源出自姬姓还是芈姓

稽考松阳《厦田氏宗谱》载录署名所谓梦得撰写的《南阳世谱序》与在浙江、福建、广东、江苏等地氏宗谱中所载的《南阳世谱序》的各种版本都是相同的说法,其上祖的祖源都是列为氏出自姬姓”。


然而,有个别宗贤撰写有关大作时提引清道光十一年(1831)《卯峰氏广远宗谱》所载:梦得撰写的所谓《氏宗谱序》是说氏出自芈姓”观点等而力主《氏宗谱序》是梦得亲笔之作。且不知,这谱序是由该次编谱主编万春的生花妙笔,将以往存录谱的《南阳世谱序》范本上有意更改序名成了《氏宗谱序》,而只转载该谱的原“宗支谱序”部分。其原因是:据清道光十一年《卯峰叶氏广远宗谱》卷之八,载该谱主编万春撰写的《南阳氏源流引》:“尝考氏之初,诸书所载各不相同,有出自姬姓者,有出自芈姓者……而引典考仍将二姓混淆……按唐表沈氏出自周文王第十子聃叔季,字子楫,食采……何所本也……此皆野书之言,无足取也!沈为楚邑,而楚世家言,楚芈姓,子爵帝,颛顼高阳氏之后也……沈尹戌生诸梁,食采叶,因氏焉。万春又在该谱卷之一撰写的《驳致姓由议》一文中说:“春见同宗谱牒中,有以周文王之子……以为姓之始,此等附会之说,不独未见经史,即野史稗官亦无可考,抑何其太不经也!春闻谱以载实,严禁荒诞果以是志诸谱端传后代……春端管见细加议,一切荒谬不经之谈,悉删不录,以昭详慎,以归核实谨议。

据此可知,主编万春对氏祖源是持“芈姓”观点的。所以,在《南阳世谱序》开篇部分将其祖源论述以意加工修饰、增删修改,一改观点相悖的论述。现将更改的序文开篇部分摘载如下:“……氏出自芈,芈楚姓也。自公子贞食采沈鹿为沈氏,有子曰沈尹戚,孙曰沈尹戌,即《左传》所称:‘楚人城州来。沈尹戌决其必败。’杜注称:‘戌系楚庄王曾孙,公诸梁父者是也’……然则氏得姓自公始,其载在《春秋》《论语》《左传》者,班班可考也。氏宗谱序》除去上述开篇内容做了增删和修改,节删更换一百多字,将其祖源论述一改旧观。其内容论述与文字都与《南阳世谱序》大同小异,其落款时间相同,都是建炎四年三月十日。

本人经多年广搜资料,查阅历史文献,求教专家,细考辨析,认为所谓《南阳世谱序》《氏宗谱序》等谱序,核心内容混淆真伪,不符历史史实,并非两宋文学家梦得所作。

现将松阳县《厦田氏宗谱》载录所谓梦得撰《南阳世谱序》相关内容辨析如下:

(甲)序》

开篇说:氏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子,武王母弟聃季之后。武王有天下,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成王封周公鲁,封康叔卫,而聃季食采沈。沈在汝南,其地为平舆之沈亭,后世因以为氏。

(一)氏出自姬姓”之谬误是如何来的及其评论:

1)唐朝人林宝编的《元和姓纂》是谱牒书,用来分辨门第高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贵族与庶民身份对立,家谱多伪托,林宝未深入辨析,妄说:“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食采于沈,因是焉。今汝南平舆沈亭即沈子国也。”清代学者牟迁相挖苦说:“随人儿戏有妨信史。”

2北宋欧阳修、宋祁编《新唐书》时,将林宝的说法直接抄入《宰相世系表》。依据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撰《新唐书·宰相世系》之言:“沈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子聃叔季,字子揖,食采沈,汝南平舆沈亭即其地也。随意捏造沈尹戌、沈诸梁父子出自沈子国沈氏,而沈氏出自姬姓,因而氏也出自姬姓。

3南宋洪迈在《容齐随笔卷六·唐书世系表》中对欧阳修、宋祁等人不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出了尖刻的批评,指出:“《新唐书》皆承用诸家谱,故多有谬误,内沈氏者最可笑。南宋郑樵在《通志》中也对《新唐书》的说法进行批驳,直言“今《唐表》言聃季字子楫,何所本也!逞字循之,嘉字惟良。此皆野书之言,无足取也!”《新唐书》所载的沈氏世系,成书后,吴缜即撰写《新唐书纠谬》二十卷,曾举之八失。《新唐书》的谬误说法,为后人所诟病。

4经查考造伪者的《叶序》开篇所述的核心内容不符史实,其胡乱编造的“叶氏源流”,更改了春秋至朝的叶姓历史沿革。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并无提及公沈诸梁乃周文王之子聃叔季之后的记载。谙熟经史典故,撰写过《春秋考》《春秋传》《春秋谳》的叶梦得,不会不知道春秋时期的经典历史,绝不会写出在《春秋》一书考无实据的“聃季食采于沈,”和“叶氏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子,武王母弟聃季之后”的谬论。

5《新唐书》所谓“沈氏出自姬姓”及其将沈梁之沈说为姬姓聃叔季之沈的谬误,纯系伪托杜撰。根据近代出土西周早期的《沈子簋》的考古研究,已定论姬姓之沈子国之始封君不是周文王之子聃叔季。簋是西周初期沈子国始封君的传世之器,作器者是周公旦之孙。据铭文记载,姬姓沈子国是周公旦的后裔所建,与周文王之子聃叔季无关。所谓周文王第十子聃叔季食采于沈,实际是六朝谱系学者误以聃、沈同字而加以附会的。在《左传》里,周公没有封沈国。据《史记·管蔡世家》记载:“聃叔季,其后无所见。证明聃叔季从未离京去当诸侯。从春秋到隋朝,未见史学家或史书有关于聃叔季食采于沈的记载,更谈不上公沈诸梁之沈出于聃季载之后的谬误。再说,如果食采于沈,何不称为“沈叔季”呢?而且,聃叔季是周文王之子,周成王的要臣和亲兄弟,岂有身为大臣的周公封为公爵,而作为王亲贵胄的聃叔季授封为沈子国的子爵之理?因此,既然聃叔季并非食采于沈,不姓沈,那么公沈诸梁与聃叔季就无直接血缘关系,与聃、与沈子国之“沈”就不存在同宗同源的上下关系朱绍侯教授的《姓溯源》认为“沈氏出于多源”,但沈子和沈尹有别,“沈子国”不同于“沈邑。”

6宋朝是史学繁荣的时期,高层官宦都十分重视修史,兴起官民共同修谱之风。特别是松阳氏后裔30世清臣公,32世仲堪公编者按:一说仲谌公33世忠昭公梦得公,34世康臣公等有识贤祖,为表尊祖敬宗之义报本追远之意,都积极开展编修宗谱。刘挚和李纲等人大力支持仲堪和梦得续编谱牒,都为《卯峰叶氏广远宗谱》撰写了“芈、沈、”之姓历史沿革之谱序,在姓源流辨析中都对所谓《南阳世谱序》的荒谬谎言,作了有力的批驳。

1. 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叶仲谌因任衢州等地刺史,政绩显著,获北宋知枢密院同平章事刘挚赏识。他晋京任新职时,腋挟整理好的《卯峰叶氏广远宗谱》文稿,到刘府拜访,恭请刘挚作序。元祐七年(1092年)刘挚为其写了《卯峰叶氏族谱叙》,指出:“叶出自芈,盖以邑为氏。”“当今叶氏,率祖楚公子囊食采沈鹿而为沈氏,后至诸梁子高公,始别为叶。”他首次明确指出了卯山俭公姓氏的渊源。

2.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高宗赵构起用抗战派的代表人物李纲为宰相,李纲主张抗金,积极反对投降活动,为投降派所不容,任宰相仅75天,就被驱逐出朝,直到建炎三年(1129年)底才获自由。建炎四年(1130年)春,李纲蒙冤屈回福建邵武故乡赋闲。此时,他获悉叶梦得已避难故里松阳,遂特地绕道松阳探访老友,共叙友情。叶梦得在迎待好友时,详告了自己在丽水南明山修增续叶氏宗谱的想法,及介绍了撰谱采集资料的经过。并诚挚恳邀李纲为其作谱序。是年八月,李纲受友人之托愿襄盛举,欣然为《卯峰叶氏广远宗谱》写出了篇千古传赞的《叶氏世谱源流序》。序文说:“考叶氏出自楚,为芈姓。见于《春秋》《论语》《左氏传》者,皆确有可据。而唐以来姓氏诸书,皆误以叶氏出自沈,即《春秋》所谓沈子者,遂混为周文王聃季之后。其地为汝南平舆之沈亭。故遂以叶氏为姬,而下合于诸梁……,按《春秋》传,郑子产论沈、姒、蓐、黄四国,皆出台鲐,则沈亦台鲐之后,非聃季之后。鲁定公四年,蔡灭沈,是即所谓平舆者,其国并于蔡。当子囊为令尹时,沈子之国固在之地,并未入楚,果何从以封子囊耶?复考《史记·管蔡世家》,文王十子最少者曰聃季,成王封之于聃,所谓鲁、卫、毛、聃,文王之昭者是,聃即为国名。以字係国,犹言管叔、蔡叔耳,安得指聃季为沈子哉?然则子高之封,实在沈鹿无疑。前谱既误以沈鹿为平舆,又误台鲐为聃季,故虽以姬姓乱芈姓而弗悟,乃知谱书及碑志所载,不足尽信。如此,因为是正之,而列其图于左。”

李纲之《序》记载“芈、沈、叶”历史沿革,传承了隋前历史,厘清了宋代叶源异议。是对叶梦得自撰《辨姓志》之说的完善和扩充。正是因为梦得公在编写宗谱时,没有亲自撰序之故,使得与梦得公之辛苦查证大相径庭的《叶序》诞生。

7)大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广东兴宁县进士叶承立曾在其家乡修谱时写了一篇《论沈诸梁为聃季后辨》的序,序言最后部分说:“据此,则叶之初,乃沈邑之沈,非沈国之沈明矣。且沈国为姬姓,而沈尹戌芈姓,楚庄王之曾孙,何得谓沈诸梁为聃季载之后耶?再查叶梦得公……亦不知何据?又史谓其嗜学蚤成,多识前言往行,今源流考,多舛错不实,恐非梦得公所撰。”据此可知,对叶梦得的所谓《叶序》先人早有置疑,伪托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8)《叶序》之叶氏源流,史无实据可考,并非出于叶梦得之手。

署名为叶梦得撰的《吴郡叶氏世谱序》和广东的《叶氏源流考》等序文,均脱胎于同一个母体即《叶序》。这些谱序所言核心内容与观点都与《叶序》高度相同,即“叶氏始自聃季之后”,是兜售《叶序》的以讹传讹。这些谱序的落款时间均为绍兴五年,而在建炎四年,叶梦得在丽水南明山主持续编《卯峰叶氏广远宗谱》,并写了《辨姓志》,又恳托李纲撰写了《氏世谱源流序》。绝无必要相隔5年后为氏支派撰写核心内容与李纲“序”相悖的序。上述有的序文其落款署名为:太师、兵部尚书、左右丞相、同签书枢密院事。这是荒诞的妄说,今查史料,梦得没有受赠太师之荣誉,没有任兵部尚书左右丞相、同签书枢密院事等职务。梦得历世最高官衔是“尚书左丞”,以“观文殿大学士左通议大夫”特拜“崇庆军节度使”致仕,卒后赠“检校少保”。

 

(二)序》有关“封”及“封南阳”之说的失实之处

1序》所谓在南阳,尝为许子所迁,王子胜迁许子于白羽,至是以封公。然据考证,《春秋》一书记载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有关“封”的记载:楚王子胜曰:“在楚,方城外之敝也。土不可易,楚子乃迁许于析。”就是楚子乃派左尹王子胜把许国从地迁到析地,即白羽。而更以”封沈诸梁,号公,其地称邑。据清代史学家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考证:是年(公元前524年),楚子乃使迁许国到白羽(即析,在今河南西峡县,有白羽故城),而更以”封沈诸梁,号曰公。日本竹添光鸿的《左传会笺》书中记载:“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楚子迁许于析,更以封沈诸梁,号曰公。邑自此为楚重镇矣。春秋时,史籍尚未发现楚有“南阳”的记载,楚惠王时,楚无“南阳郡”的建置。春秋至战国,县从未隶属南阳,南阳也从未管辖县,《史记》更无楚惠王将南阳封予公沈诸梁的记载。经查证,盖因早在楚平王五年(公元前524)已经封了。至于“南阳郡”,那是战国时期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才置的郡级政区。此时楚惠王已去世160年,怎么封南阳呢?县属南阳郡管辖系200多年后的秦朝建立郡县制后。

2)据《左传》有载:“沈诸梁兼二事,国宁、乃使宁为令尹,使宽为司马,而老于叶。”并无史书记载,叶公受封南阳。《左传》等史书都认定说:沈诸梁公食采于,即公沈诸梁是先封于,迨白公胜乱楚,公从蔡入楚,平乱后身兼二职,位居惠王之后。

3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王符、应劭、高诱,根据史料,写明黄帝后姓楚王族有“沈氏”,楚庄王曾孙沈尹戌之子公沈诸梁食采于,因氏焉。

4西晋学者经史学家杜预《春秋左传集解》,是最早也是最权威的《左传》注释。杜预完整而明确地指出:氏系出于楚,楚之先出帝颛顼高阳氏,颛顼之曾孙重黎,事帝喾,为火政有功,命之曰祝融,祝融后有罪被诛,弟吴回嗣为火政,生陆终,陸终生六子,其第六子季连封楚,为芈姓。楚有沈邑,楚庄王之子公子贞,为令尹,食采于沈鹿,故为沈氏。楚沈尹戌生沈诸梁,食采于,因氏焉。

5唐经史学家孔颖达、司马贞、张守节、颜师古大多采用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的原文,对杜预关于姓的芈、沈、之渊源论述,都没有疑义。都认同公沈诸梁是楚庄王曾孙,沈尹戌之子,祖先乃楚国芈姓王族。

6在古代,“因生(血缘)以赐姓,胙封之土而命之氏。”芈姓,是楚人的嫡系祖先。从汉朝至今,都认同氏渊源为“芈姓之沈”,都认定沈尹戌是楚庄王的曾孙。公沈诸梁上代血缘乃芈姓之沈。因为在沈尹戌之前已有沈尹,沈尹戌是楚庄王曾孙。故沈、并不完全同源,只有沈尹戌之子公沈诸梁的后人才姓

7在本世纪初,河南省文物局《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材料(含墓葬群)》指出:“公元前576年,许国迁都于,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公元前524年,为楚国贵族沈诸梁的封邑。许迁离境。以上《推荐材料》申报国家文物局后,又经文化部审核同意。最后由国务院国发[2006]19号《通知》及其附件中《公沈诸梁简介》写道: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约公元前524年)被封为县尹,因楚国的尹皆称公,故沈诸梁又号公。

 

(乙)序》

 “自公后世次复绝”“自法善公后世次复亡”此绝非梦得公之言。

梦得于建炎三年至四年,隐迹松阳并驻丽水南明山叶雪堂和尚住所续修氏宗谱。事先他用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查探究,多次到本县卯山等地广泛询访,历寻族派,追溯源流,梳理世系。积极联系访问松阳县有关氏宗亲,笃睦宗盟,移书筠州史君仲谌,祈求相助。叶梦得前往南明山与雪堂相会日久,访求本末,探讨谱系,修明谱牒。当时,雪堂即提供了仲谌于宋元祐年间先后两次所重修《卯峰叶氏广远宗谱》的有关资料和基本情况。在南明山,梦得还邀访了来自青田的五世孙康臣,康臣向梦得提供了他的四世堂祖清臣的遗事二十余条和永兴军条对及甲寅诏书、手疏全稿,并提供了清臣于天圣六年(1028)编撰的《氏家谱》。清臣和仲谌撰序或修谱均在梦得之前他们几次重要修谱的资料,梦得公在此次续修宗谱时实际上都已尽获详、统括兼收并蓄。

梦得既欲为编修宗谱,必追其源祖派和世系,而宋承袭唐前之制,由皇家中央机构掌管皇室和高层文武百官谱牒的修藏。梦得官户部尚书时曾兼修国史,斯时,他利用充分的时间查阅有关姓史源典籍,收集大量氏史料,包括法善的档案资料,这给他修谱、考证祖源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其叶梦得公了解氏族人瓜瓞绵延的历史事实。

建炎四年,梦得公秉持报本追远之意,尊祖敬宗之义;承袭氏先贤编谱修图为务;採辑先贤历次修编宗谱资料;审定了氏祖源,搜订了氏支分派别和世系。拾遗补缺,订讹补阙,详为勘校,核查其实,仿欧阳氏之法,在丽水南明山编修了《卯峰氏广远宗谱》完整的族派世系源流总图,完备了谱谍必备项目。作为《卯峰叶氏广远宗谱》的集成者和编谱人梦得,怎能会对氏世系及支分派别如此无知,得出“自公后世次复绝,”“自法善公后世次复亡”的结论呢?

(丙)序》

“凡再世,梦得曾祖赠金紫光禄大夫讳纲,葬苏州,氏始自湖州迁苏州,今遂为吴郡人。这并非叶得公所,实则于史无据,更不可信。由于名人效应的负面影响,从《叶序》中脱胎而来的《吴郡叶氏谱序》等宗谱序的伪书作者,遵循延续散布《叶序》的荒谬谎言又搬弄是非,祸乱祖源及世系图。遂有南宋末期李攸和李幼武得这个荒谬之讹,不作考证,招致误会,偏颇意测,《叶氏》的谬论;“叶梦得是苏州吴县人推波助澜,进行又一轮的再造。至叶梦得公卒后195年,遂以有编撰《宋史·叶梦得传》之人未加考证,亦罔顾事实,凭野书言,颠倒是非,肆意操弄,虚妄误判,轻率落笔:叶梦得,字少蕴,苏州吴县人。此殆为叶序遂为吴郡人所本。鉴于受这种被造伪者篡改的异议谬论讹传影响,引发各地梦得公后世部宗支被裹挟,不明理,导致连锁效应。明、清以来,致使叶梦得公后世部宗支族谱,在祖源归属与世系传承引起岐异,造成误区,有的宗支族谱被讹传受骗、盲目认从,误认祖宗,撰出不符事实的叶梦得公源世系,接错了自己的祖宗,将本宗支的祖先续到苏州吴的叶纲公系下。败坏了叶梦得公家族慎终追远的门风,致使祖孙关系被否定,贻误梦得公的后昆。浙江松阳县叶氏族人及其各地叶梦得公裔,对此不以世传古老族谱为依据的盲目认宗、乱宗行为,都感到愤愤不平。

因为传本的错讹,真赝莫辩,不是非,将错就错,必然失之弥远。为此很有必要在叶梦得公家族内坚持真理,明真赝,为叶梦得公的祖源归属拨乱反正,反朴归真,正位回归,使其还源本来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务必书扫历来之异说。

 

二、依据无可置疑的翔实史料为梦得的祖源归属正本清源

清理接续源流世系,有关梦得公祖源、族派世系谁属,是大是大非、大原则问题。作为重修《松阳桐溪氏宗谱》的主编者,又是梦得公裔孙,决不能坐视不理。本人秉持良知和使命感,责无旁贷,矢志竭力于探究细考与辨析真赝之中,经多年的努力广搜资料,掌握了翔实的史料,遵照梦得公在《春秋谳》的研究中,对其断是非强调“择”,敢于向前人挑战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本人站在敢为梦得公的祖源归属,务必坚持真理,疏理叶梦得祖源世系的紊乱使其正本清源,还客观存在的真相,时不我待的立场上,将用历史事实证据进行深入条分缕析真赝的辨析,以纠历来史传谬误之讹:

)断定梦得的祖源属浙江松阳县桐溪村经公系的佐证

1. 俭公后裔支派脉络,有关逵公系下至梦得公五代祖源世系归属简图佐证如下


2. 松阳县古号缙云俭公后裔逵公脉支世系简介

松阳县卯峰氏系出于俭公。俭字巨文,号仲廉,西晋为散骑常侍。公元308年,任临海郡太守。311年,钦授折冲将军,受命出守松阳县治旧市(现名古市),驻扎卯峰之右,靖胡寇乱华的重任。斯时,琚公因要避五胡之乱,故俭公趁“永嘉南渡”之时,将垂暮的父亲琚公暨母张氏迁徙卯峰之任所安居奉养。琚公生硕公、俭公、遊公、願公四子。俭公一兄二弟,散居于闽、浙之间,各自成族,子姓枝繁茂。东晋建武元年(317),琚公去世,俭公即致仕,将父亲琚公塋地,择葬于松邑卯山之,决意仍独居松阳卯峰怀德里,奉祀父母庐墓,以守先人之业。斯时,亲断以琚公为卯峰之始祖,俭公为卯峰之大宗。今松阳氏绝大部分盖宗于叶。至北宋初,俭公廿世裔孙逵,字造玄,世居卯峰怀德里,仕吴越归宋,官刑部侍郎,娶夫人永安郡侯女羊氏居湖州,遂偕同长子元辅、次子元颖、三子元参由松阳迁居湖州,后生幼子元顗。逵公因有别业在苏州吴中洞庭东山,故根据当时情况,元参迁苏州吴中洞庭山北安居,号北。元辅迁吴中洞庭山南安居,号南。元辅次子纲葬苏州之宝华山,而吴郡始有纲的后裔相承。次子元颖遵父命携弟元顗从湖州回归松阳卯峰怀德里居住,守父亲逵公在卯峰祖地之业,繁衍生息。

元颖公娶夫人千氏,生四子:长子絪,次子清言,三子经,幼子清夷。

三子经,字道济,号溪山先生,宋大理寺,赠少保,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从卯峰怀德里迁居本县西屏街道桐川(现名桐溪)开基繁衍,生一子虞叟,又名鲁叟,葬桐溪莲花山。虞叟生二子,长子勔又名助,幼子劬迁本玉岩。助生四子:梦得、梦旗、梦旌、梦蕃。桐溪氏支派,至第四世:梦旗、梦旌、梦蕃三位之后裔,其第二世至第六世,先后各散处他乡,繁衍发脉,自成族派。历经四代先祖耕耘,鼎盛于梦得一脉,梦得公生有栋、桯、模、楫、橹、橩、绘等多位子女,宗支茂盛,散居四方,脉发繁衍,分迁海内外,仅在本县就有栋、桯、模、橹、橩的后裔共15个村落分支,上万裔孙。本县近邻有20多个县50多个支派,海内外一共约有80多个支派,10多万后裔。其幼子橩公生五子,长子笃迁龙泉岩下村,开基繁衍,其三世孙绍翁为现丽水市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其仲子篌,为桐溪氏祖支嫡派(现松阳桐溪、县城北门、横街、三都乡酉田村、新兴乡岗头村等地姓,都属该支派)一脉派行至今已传承至35世。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繁衍,梦得公在松阳县就有后裔一万多人,是松阳县姓最大的支派,以致现在本县成了梦得公后裔最大的聚居地。

梦得公有三世孙37位。其中只有四位三世孙因仕旅居苏州及上海各地:三世孙峋之后居大湖头;三世孙耑一支迁江苏细湖头、支头岭等地;三世孙岫一支迁江苏中巷、分湖等地;以及三世孙密一支迁居江苏吴江同里和上海青浦昆山等地。四支后裔皆从未迁居苏州长洲纲的府宅居住。梦得其父亲助历世从未说纲是其祖父,更没有去过苏州长洲居住,梦得公于政和四年间曾旅居苏州凤池乡,因当时自己无住宅,故离开时有云:“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1118年有《临江仙》词云:“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11171121年,有词云:“牢落征途,笑行人羁旅。”从此诗词可证梦得公在宣和五年(1123)买得卞山石林谷前都寓居他乡之情怀。如若是纲的曾孙?为何不去住纲的府宅?正是因为无住宅,所以至晚年虽经济困难因家庭成员増多,才去卞山买地筑室。

3. 几点佐证及事实

1史学家认为,历史资料,时间越早的越好,越近祖源,越久远的宗谱越接近历史。前大学士、左丞相江万里说:“古者宗子之法,有大宗小宗。大宗惟一,历百世而不迁;小宗有四,递一世而一迁。”根据当今存世最早被全国氏族人誉为“谱之瑰宝”的、以北宋元祐初族贤忠昭公命名的松阳县《卯峰氏广远宗谱》和《桐川南阳氏宗谱》,以及梦得派下长子栋公《大楼氏宗谱》、次子桯公《川头氏宗谱》、三子模公《赤圩氏宗谱》、幼子橩公二世孙崇因公《松川十三都岗头庄氏宗谱》等梦得公后裔叶氏各支大宗支派原始老谱久远录存的相同祖宗渊源,相同的世系图,不失为梦得大宗同祖同宗的“宗系谱据”。桐溪等叶氏祖支在编修宗谱时,从明朝起祖先就已辨明《叶序》是伪作赝品,故在历代续修谱牒时,均不收录;个别支派如《川头氏宗谱》,虽转载了《序》,但对序文中“凡再世,梦得曾祖赠金紫光禄大夫讳纲”,早年谱将其名字“纲”有意更改为“经”。遂昌县《严溪氏宗谱》早年谱主编有意更改为“凡再世,梦得之曾伯祖讳纲”。松阳新兴镇《岗氏宗谱》的先贤更改为:“凡再世,梦得从堂曾祖讳纲力佐证松阳桐溪的经公是梦得公嫡曾祖,苏州长州的纲公是梦得从堂曾伯祖。

2依据《卯峰叶氏广远宗谱》和《松阳县桐川氏宗谱》等原始谱相同条文的明确显示:梦得是逵公五世孙,是元颖公四世孙,是经公嫡曾孙不是纲公的曾孙,而是其从曾孙。梦得公祖父虞叟,卒葬桐溪,其父助是缙云人。据此大宗原始谱翔实内容,无论是文字记述,还是世系图谱,均明晰无误明证:断定梦得的祖源属松阳桐川经公宗系,《序》的“凡再世,梦得曾祖赠金紫光禄大夫,讳纲,葬苏州,今遂为吴郡人”之论断遂无立足之地。

3清道光十一年续编的《卯峰氏广远宗谱》卷之一新序篇里,重修《卯峰氏广远宗谱》的副主编裔孙承膏特地撰写了一篇《宗谱列祖序略》,专对梦得祖源世系作出深入详细的辨正。现载录如下:

《宗谱列祖序略》……予族自晋俭公迁徙松阳,发祥卯峰历年久传世远,代出伟人,簪缨相继。然,或有宦游因地而处者有游学寄籍而兴者有因迁为定著者有前徙而后返者。……如梦得公,字少蕴,号石林,宋绍兴间历官翰林学士、户部尚书。阅万姓统谱,则云吴县人。而核诸本族世系,则我宗三十二世祖也。岂因其名望彰著、官爵崇隆,同其姓者遂乐为其后耶?按公实在本邑桐溪,葬于青蒙包坞,其父勔公亦葬在三都,则谱之所载非冒附窃援明矣!再考公三世祖官大理寺赠少保经公葬上庵,五世祖官刑部侍郎逵公葬湖州,高叔祖官兵部郎中参公、曾叔祖官翰林学士三司使清臣公均居乌程,分族散处各有定著。迹此之故,其公之寄籍而兴,公诸祖之游而处从可知矣……爰举梦得诸公之住处葬所,略而序之。他日,观者当明吾心,亦将有感于斯。道光十一年1831岁在辛卯清和月吉旦  俭公五十四世裔孙承膏谨识

这是历史直证梦得实是松阳县桐溪经公派系的又一有力佐证。

4本族始祖经于天圣三年卜居桐川桐溪村)地域开基繁衍已愈千年悠久历史。村于乾隆庚子年间移建的梦得宗祠占地面积八百多平方米,五开间五进大堂规模宏大,庄严肃穆。梦得公于建炎年间出巨资在桐溪构建的两幢大宅,虽已遭元兵烧毁,但至今“宰相府”遗址尚存。其中附屋边门石质门框的遗物依然如故,成为桐溪村的标杆。左证桐溪经历千年沧桑的历史。绍兴十六年(1146梦得七十岁,以特拜崇庆军节度使致仕,回归故里,隐居松阳桐溪村赋闲、安度晚年绍兴十八年三月,终桐溪村宰相府,葬于本县青蒙豹坞山,赠检校少保。据《松阳桐川氏宗谱》载,梦得公赠送给桐川氏宗祠作仁、义、礼、智的产共计有田26东坞等山场8处计数百亩。青蒙豹坞山是梦得公送给桐溪氏宗祠的忌山之一,是座风水宝地。据松阳县桐溪、大楼、项弄村等有关氏宗谱载,自南宋至清朝,梦得公历代后裔就有二世堂姪承奉、五世孙服昇等81位先祖,“安葬在梦得公宰相坟墓下首周边。”以至豹坞山成为梦得派下的墓葬群。

)足断梦得是浙江松阳县(古号缙云)人,非苏州吴县人

1.梦得卒后当年,南宋朝奉郎权尚书史部侍郎边际白撰《宋崇信军节度使公(梦得)传》,没有记载梦得是“苏州吴县人”。

2.《四库全书·明嘉靖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四·选举二·宋进士)》记载了绍圣四年何昌年榜上进士名单,其中载:(叶梦得,松阳人,节度使)。历代所修《处州府《括苍汇》及《松阳县志》三级官府方志等原始志书,均确认梦得是松阳县人。《松阳县志》卷八·进士:梦得绍圣丁丑科何昌言榜;梦得有传:梦得,字少蕴,宋绍圣丁丑进士。自丹徒尉……迁尚书左丞。以崇庆军节度使致仕。松阳县旧志(人物·理学·五),梦得传后按语云:“无如旧志沿引已久。至若梦得号石林,今松阳三都桐溪庄,有石林祠墓在焉。其后裔繁盛,代有闻人。何竞数典忘祖,以至斯哉!姑照旧志录存,以俟知者。据此,梦得是松阳三都桐溪庄人是铁的历史证

3.《卯峰氏广远宗谱》和松阳塔寺下村等各大支派谱,皆笃认梦得公为松阳人,都将他列载为乡贤,松阳县各大支派久远的《氏宗谱》里对梦得公均登有其名其事,并绘图像,繫有赞辞。

4. 梦得公在世时,不论到何处在与挚友和知己交往中都坚称自己是“缙云人”,其故里在松阳县桐溪村

1宋宣和二年(1120),梦得获得唐人摹皇象书,参校颜师古注本,以正书并列中间,刻石《急就章》于颍昌。明正统四年(1439),松江府推官杨政将梦得颍昌本刻于石。因碑刻于松江县,故又称《松江本急就章》。松江府《急就章》碑及梦得题跋书后落款是:“宣和二年上巳日知颍昌军府事缙云梦得题。缙云在唐朝时曾是郡名。松阳县原是缙云郡十邑母县,故缙云也是松阳县的“古号”。宋朝时,有称人郡望习俗,时人亦以郡名称呼籍贯。古时,众多氏宗谱里先祖的籍贯书“缙云”,它就是指古缙云的郡名,不是今日的缙云县,而实指松阳县。故梦得公亲自撰写的《急就章》题拨落款的缙云是梦得为松阳县人的佐证,这也是梦得自己明白无误,唯一自证籍贯的事实铁证。

2《石林家训》“避难缙云以乐自况”云:“蒙皇上赐圭田三百亩,敕山八百亩,永蠲赋税,优养老身,而泽及子孙,何期金兵自平江至太湖,焚掠湖城,而避难至此。日与祖宗伯叔昆弟子侄诗酒之乐……即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大举南下。此时梦得未跟随高宗赵构南逃温州,而是趁此举家回归缙云避难,隐迹松阳桐溪村故里投亲问祖,归隐赋闲,与手足同胞相聚。同时在桐溪村兴建两幢府堂。梦得在松阳桐溪村一直居住到建炎四年夏。

3建炎三年冬月,梦得举家避乱归松阳,返回途中避地将至缙云,因天下雪,暂舍于灵峰寺多天。有感于已到故里,即兴题诗二首,明成化《处州府志》、明万历《括苍汇》和松阳《卯峰叶氏广远宗谱》,及松阳《桐川氏宗谱》中都转载有《题灵峰寺》二首诗。其中第一首诗是:“故里百年旧,幽人三宿情。依然同远社,不比涕燕城。径狭云潮涌,窗寒雪夜明。每怜他日意,愁绝自难平。”这首诗的首句亢奋了梦得公返哺家乡的乡愁记忆;充分表现了诗人遐想故里松阳县桐溪村的情怀。

5. 梦得的挚友和知己都认定梦得公为古缙云即松阳人。宣和二年(1120),梦得公得罪权臣杨戬、李彦,遭罢免离开颍昌时,梦得公自称回老家。这次他的诗友宋文学家苏过《斜川集》中,有《送少蕴归缙云》一诗。这就是说,叶梦得是缙云人。宋王质《雪山集·石林赞》称“石林缙云氏所迁也”。宋洪迈《夷坚志》《黄山人》认定梦得之父“赠太师”助,“缙云人”。宋祝穆《方舆胜览》将梦得列为“处州人”。《山堂肄考》卷122、《石林燕语》等史料,都确认梦得为“松阳人”。

据此,历史经纬清清楚楚是非黑白不容混淆,叶梦得为经公嫡曾孙,按照古今籍贯含义其籍贯精准确凿是浙江省松阳县,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今已正本清源,毋庸置疑之定论

松阳县叶梦得宗祠管理保护理事会会长

叶经公三十世裔孙叶长雯拜撰

公元2018年仲秋

定稿于2023年仲夏


  【声明】研究文章文责自负,文中所述观点不代表本平台及编者观点,望读者自辨。欢迎持不同观点者赐稿,和气研讨,理性争鸣。


     

往期链接    


   ¤ 叶立俊丨丰碑巍峨耸立  精神世代传承——《叶向高墓志铭》读析

   ¤ 叶维军丨一场家族共产主义的试验——浙江临海《墨崖虞氏宗谱》考察记

   ¤ 【纪念叶昇专栏】皮春花丨福建省图书馆民国馆员叶昇

   ¤ 浙江温岭河边叶氏祖源探讨

   ¤  叶维军专栏丨浙江温岭西阳叶氏祖源探讨

   ¤ 《闽台叶氏宗祠大观》开始征稿了!

   ¤ 叶维军专栏丨浙江温岭双溪叶氏祖源探讨  

     


叶姓文谭
为研究与宣传叶姓的源流、人物、文化等提供平台,为光大与弘扬叶氏文化尽份心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