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一杯酒 江山万里心——叶树凡老先生惠赐有感

文摘   2024-11-19 17:43   福建  

      今天,有幸收到原省工会离休干部,叶氏族史研究资深专家92岁的叶树凡老先生为我题写的扇面书法墨宝(如下图),全文如下:

育新族彦正之:
相知前世纪,难忘旧情深。风雨一杯酒,江山万里心。
甲辰秋月福州九二叟以应邀遵嘱,叶树凡书

树凡先生说,“风雨一杯酒 江山万里心。”该联原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生前最喜欢且多次留下墨宝送给至友乡亲的楹联,其生前也曾书写此联送我家父(公胤先生,即叶于錱先生)一幅,今由我在台湾的百岁继母和古稀弟妹珍藏。

“我估计此联定有出处,但其在台湾已出版的所有书法集均未注明出处。本人学浅,查遍《中国古代名句辞典》《诗词名句鉴赏辞典》《古诗词名句分类辞典》等均未查到原创作者,今只好存疑而‘借花献佛’,姑且望君笑纳。”树凡先生说。

叶树凡先生出身于福州著名的科举世家叶观国家族,其家族被誉为晚清八闽第一翰林世家。叶观国(1720—1792),字毅庵,闽县人。乾隆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学士。曾历任各省学政、屡典乡试,自叶观国起六世,共诞生了16名进士,29名举人,创造了“五世八翰林”“五子科甲”“六子登科”的佳话。叶树凡先生系叶观国第四子叶申蔼后裔。叶申蔼(1769—1834),字惟和,号次幔。清乾隆六十年举人。历任萧县、铜山、山阳、江浦等县的代理知县和奉贤、无锡两县知县。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入祀乡贤祠。叶树凡先生的曾祖父叶大瑄(1864—1933)是光绪十一年举人,祖父叶在畬(1882—1943)日本明治大学商科毕业,留日时与于右任等一同参加同盟会,归国后任福建省立商科学校校长,民国初曾任福建省参议员,有《罗山咏事诗》传世。父亲叶于錱(1902—1972),上海沪江大学毕业,1936年任私立福州扬光商业职业学校校长,后去台任职。     

叶树凡先生,福州市鼓楼区人,生于1933年,福建省总工会离休干部。先后毕业于福建高工学校、济南军区高师班。离休后任第3届世叶总会常务副总会长兼叶氏文化研究委员会主委,世叶总会《会刊》总编,《世叶总谱》第一副主编,福建省叶氏委员会创会副主任、福建《叶氏研究》创刊主编、第四届名誉会长,第五届学术顾问。2007年,我从闽侯县调入福州市任教,工作闲暇之余,曾参与世叶总会《会刊》和福建《叶氏研究》编辑工作,因此得以与树凡先生结缘,受他关爱照拂。我也时常向他请教叶氏家族历史文化问题,受益良多。树凡先生和我父辈同龄,却从不以年长自居,对我总是彬彬有礼,一口一声育新兄,显示了一个文人谦和儒雅的修养,不愧为文儒世家的风范。在讨论学术问题时,我和树凡先生并不总是意见相同,我曾就《叶公列传》的作者是苏辙而不是苏轼提出异议;也曾就福建富沙叶氏始祖叶颢并不来自浙江松阳等学术问题提出质疑,得到树凡先生的理解和尊重;我还将江西贵溪南宋叶梦得的墓志铭资料分享给树凡先生参考,助其写文辨析宋朝两位叶梦得;我撰写的同安籍明朝官员叶明元墓志铭辨析文章也得到树凡先生的首肯。承蒙先生信任,我曾与叶树福等族史爱好者加入《世界总谱·福建版》复校组,有效降低差错率,得到先生高度肯定与赞赏。所以我们是“相知前世纪,难忘旧情深”。先生以“风雨一杯酒,江山万里心。”比喻我们隔代忘年交的深厚情谊,让我倍感荣耀,也看出他老人家对我的高度认可和极大信任。因仰慕先生之才情和声望,我斗胆冒昧向其求诗赐墨,没想到他竟慷慨应允,不日即成稿,真是荣幸之至!佩服之至。

因树凡先生提到“风雨一杯酒 江山万里心。”此联的典故不明,我们试作若干考证:

唐代以降的诗歌,常用一杯酒作离别诗,多抒怀惆怅之情。如盛唐诗人王维的《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出了故人离别的苍凉与惆怅,而中唐诗人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今朝一杯酒,明日千里人。从此孤舟去,悠悠天海春。”写尽了至交好友离别的千古愁绪。

天才诗人李白天生豪迈,有斗酒诗百篇的之美名。其慷慨豪迈之情也常见于其诗中。如《杂曲歌辞 其三 行路难》“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士,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写出了诗人看淡生死功名的旷达。李白的豪迈在另一首《赠崔侍郎》亦有充分体现: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开篇之句,慷慨豪迈之英气逼面而来。

北宋诗人黄庭坚(1045—1105)的《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描写了诗人对远方好友的思念。而同时期诗人蔡肇的《和慎思漫兴成章屡蒙子方宠和更辱赠句辄用奉酬》则多了些悲苦之情:曹公长剑一杯酒,邓子孤云万里心。神骏莫辞观马厩,深沉久合寄书林。礼闱联事几三月,词客悲秋共一音。独有何郎诗思苦,空阶点滴伴清吟。”

诗句中的曹公即曹辅,字子方,号静常,江苏泰州人。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元祐三年(1088年),自太仆丞为福建转运判官,福州乌山有一方摩崖石刻(如文末图),应是曹辅在福建任职时所题。文字如下:“柯仲常、祖夷仲、王若愚、曹子方、邓仲告、陈济翁、潘及之,元祐庚午(1090年)十二月初四日游神光寺。”

曹辅早年就与“苏门四学士”过从甚密。曹辅调任福建时,苏轼曾写诗相送,《送曹辅赴闽漕》:“曹子本儒侠,笔势翻涛澜。往来戎马间,边风裂儒冠”,夸赞曹辅是文武双全的儒侠。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1949 年,随民国政府败撤台湾。于右任精于诗词曲联,他曾写有联句送人:“长剑一杯酒,高楼万里心。”(如下图),上联大意:把酒看剑,难耐那心中的无限惆怅。这么好的剑,什么时候能效命疆场、一展其锋呢?下联大意:登楼望远,最爱这眼前的万里江山。我的一腔热血、满腹经纶,一定要为华夏崛起、民族振兴的抱负去努力奋斗!


对照于右任先生赠送给其世侄叶于錱(公胤先生)的联句“风雨一杯酒 江山万里心”。(见下图),笔者认为,两幅联句的书法风格一致,款识相同。无论是“一杯酒”,还是“万里心”,其行草笔意均相同。两幅作品应都是于右任先生所书。不过从意境来看,后者的意境比前者更为高远。我们可以推断,此联绝非一人一时之原创,而有由其深刻历史渊源的。



经搜索查询,于右任先生早年联句长剑一杯酒,高楼万里心。上联出自李白《赠崔侍郎》: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下联出自唐代贾至 《岳阳楼宴王员外贬长沙》:“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楚山晴霭碧,湘水暮流深。”从联句意境和感情基调来看,应取意于北宋蔡肇的名句曹公长剑一杯酒,邓子孤云万里心”,抒发了少年志在报国的远大抱负与豪迈英气。而风雨一杯酒 江山万里心。应为于右任晚年作品,除了树凡先生的家藏,网络上亦可以找到于右任先生在1953年的手书联句(如下图)。对比前后联句,不难发现,联句的感情基调发生了较大变化。于右任先生去台十三年,历经沧桑,思念家国故土,却回国不得,长歌当哭,其乡思之苦,溢于言表。他在晚年写下哀歌三章,寄托对故国的思念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此哀歌简练而沉痛,感人肺腑,至人泪下!成为千古绝唱。


风雨一杯酒 江山万里心。也曾被旅居台北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对联送给在住在北京的二姐孔德懋。孔德成(1920—2008),字玉汝,号达生。袭封31代衍圣公(末代衍圣公)、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大学教授,曾任台湾地区“考试院”院长等职。孔德成之父孔令贻(袭封第30代衍圣公)与王氏有二女一子,长女孔德齐,早逝;次女孔德懋(1917—2021),嫁史学大师柯劭忞之子柯昌汾。

孔德懋与弟弟孔德成相差三岁,由于父母早逝,孔德成自幼和二姐孔德懋相依为命,姐弟感情深厚。他们共同开蒙读书,五岁即上府学,请翰林授课,攻读四书五经,两人一同学习,课余相伴游玩,是彼此感情上的依靠。1934年,十七岁的孔德懋远嫁北京,从此结束了她在孔府的生活,也不能再与弟弟朝夕相处。作为弟弟的孔德成思念姐姐,写了一首诗:“黄昏北望路漫漫,骨肉相离泪不干。千里云山烟雾遮,搔首独听雁声寒。”1948年末,末代衍圣公孔德成赴台,孔德懋匆匆赴南京告别,这一别就是四十二年。直到1990年姐弟二人在日本重逢,悲辛交加,令人感慨万千。他们再次相见,不是在大陆,不是在孔府,而是在异国他乡。雁声寒,寒不过,四十多载别离苦!1993年,孔德成给二姐孔德懋题写了这副对联“风雨一杯酒 江山万里心。”引用了于右任先生的联句,这也许正是他心怀故土家园,情牵大陆亲人的内心写照。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孔德成生前再也没有回到故乡曲阜。


“风雨一杯酒,江山万里心”,从对联的格式来看,此对还是比较工整的。“风雨”为动,为虚。“江山”为静,为实。“一”见极小极微,“万”表极大极远。“酒”是实物,“心”是感情。“风雨一杯酒”的下联也可对“春秋几盏诗”“云山万卷书”,或“沧桑半世情”“烟波万里云”。这些联句所表达的感情和意蕴也有所区别。
(2024年11月18日初稿写于福州家中,11月19日修正三稿。本文涉及的文献查询工作主要由叶睿轩完成。)


 
叶树凡老先生往来通信一则

育新族彦大鉴:

遵近嘱,献上一首五绝《相知》,作为友谊之见证与纪念,并塗鸦两幅书法习作,聊表心意。今电传供参考。

本人至今仍感此破字有不少遗憾拿不出手,但偏偏昨日正在挥毫时 ,无意间被两位不速之客,有事求见而来访的省叶委会老领导叶子兄永平兄撞上,如今只好公开献丑了!

需要说明的是,原来诗稿注重写实 。起句原为“相逢上世纪”,因“上”是仄声,故改为平声“前”。又经推敲,宜将“相逢”改为“相知”,似更贴切事实。

首联下句原稿为“难忘友情深”,平仄虽合律了,但总感意犹未尽,故又改“友情深”为“旧情深”,可与出句内容扣得更紧。

末联,原稿为“风雨千夫指,寒冬一片心”,原属半虚半实,韵律虽也合格,但未免太露骨了,不妥,故转为完全写虚(按绝句常规要求 ,也应从实转虚为上),即泛指我们之间的“乡情、族情、友情”是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是走遍天涯不变心的。

该联,原是国民党元老、爱国将领、台湾草圣于右任先生生前最喜欢且多次留下墨宝送给至友乡亲的楹联,其生前也曾书写此联送我家父(公胤)一幅,今由我在台湾的百岁继母和古稀弟妹珍藏,影印件附后)。

我估计此联定有出处,但其在台湾已出版的所有书法集均未注明出处。本人学浅,查遍《中国古代名句辞典》《诗词名句鉴赏辞典》《古诗词名句分类辞典》等均未查到原创作者,今只好存疑而“借花献佛”,姑且望君笑纳。

——愚兄树凡于11月18日上午



     



往期链接  

   ¤ 叶立俊丨《北浦叶氏总谱》之“开篇论”读析  

   ¤ 叶向高两部惊世大作概要

   ¤ 西山顺宁庵的前世与展望

   ¤ 浙江丽水喜获一方叶氏明初残碑

   ¤ 甜蜜的回忆——《中华叶氏研究》原编辑部五老聚会侧记  

   ¤ 叶和英诗歌欣赏:爱我龙岩

   ¤  寿宁北浦叶氏与泰顺县叶氏的关联探讨(四):再谈叶姓与泰顺南峰寺相关话题  




  扫二维码添加关注公众号,分享发现更多精彩……        

     本平台以研究与宣传叶姓的源流、人物、文化为主导,以光大与弘扬叶氏文化为宗旨。 



  本平台绝大多数为原创作品,引用请注明出处!


  本平台文章文责自负,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及编者观点,请读者自辨。欢迎持不同观点者赐稿,和气研讨,理性争鸣。


       联系人:叶树福     投稿邮箱:982036775@qq.com

叶姓文谭
为研究与宣传叶姓的源流、人物、文化等提供平台,为光大与弘扬叶氏文化尽份心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