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北浦叶氏与泰顺县叶氏的关联探讨(二):泰顺叶瑞旸叶氏谱系浅探

文摘   2024-08-19 17:04   福建  

一千多年前,叶姓先民历尽千辛万苦、跋山涉水,进入泰顺荒地,面对着未知的自然环境和种种危险,但心中的信念和对新生活的渴望让他们勇往直前。他们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在这里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新的生活,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泰顺图片(来自网络)
寿宁《北浦叶氏族谱》记载:远祖自松阳到北浦(今犀溪村),历经四迁。此四地分别为:青田大柘(今浙江景宁县大漈)、瑞安百丈青山头南峰墺(今浙江泰顺县百丈镇双岭村南峰自然村)、叶家岭头(今泰顺县辖)、峰连山(今泰顺县西旸镇白海村黄连山自然村)。自远祖叶兴保约在唐咸通年间迁入南峰墺至百念一于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迁入北浦,先祖在泰顺生活四百多年,而今还有数百位北浦后裔在泰顺县安家落户。又因为北浦世系与不少泰顺叶氏宗支的世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梳理相关世系有其意义与必要性。

现选取几个主题作一些肤浅性地分析,还祁望广大宗亲批评指正。

一、泰顺叶景宝世系初探

二、泰顺叶瑞旸叶氏谱系浅探

三、泰顺叶显二兄弟是哪朝代人?

四、再谈叶姓与泰顺南峰寺相关话题


 
之二:泰顺叶瑞旸叶氏谱系浅探

 
叶瑞旸是西旸镇一个行政村,主姓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瑞旸叶氏宗谱》中《道光癸巳重修谱序》称:“受则公宋开宝初复移居瑞旸,地土深厚,人文蔚起,遂为泰之望族。”

 
叶受则定居叶瑞旸的时间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瑞旸谱》中《瑞旸叶氏源流志》记载:“叶氏本楚令尹沈诸梁食采于叶,因而为氏。郡曰南阳,羽音旧谱所载,迁徙世次大都差讹。益自蒙公于前宋明帝太始元年(465年)(旧作晋武帝泰始元年即265年)至杭州钱塘开基,由钱塘分迁碧湖,至兴保公即行七七者于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迁瑞安百丈青山头,配陈氏,生七子:曰纪、曰成、曰往、曰存、曰轩、曰舜、曰良。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同居南峰墺。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八月十五二更时候,忽听住基下有钟鼓鸣且见有妖形,遂各处而居。此基改为坟庵。肃宗至德元年(756年),迁为南峰寺,舍大食田三百六十囗,为永远香灯,故南峰墺人称为叶岸。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惟进成公同配徐氏人徙岭头(后称叶家岭头)。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支分下壆后,为洪水泛滥,不便安居。迄宋太祖开宝元年(969年),受则公入赘知县蔡崇保家,而蔡支已竭。乃于太平兴国间(976—985年),置产立业,人称下墺,为叶家墺,后呼为叶瑞旸云。”

谱载入泰始祖叶兴保于唐永隆元年680年)迁入,第2世叶进成诸兄弟于开元二年(714年)由南峰墺分迁他处,进成于天宝元年(742年)徙岭头;第6世叶受则于宋开宝元年(969年)徙居叶瑞旸。通过这般简单的归纳,比较一目了然。叶受则是叶兴保的5世孙,他们之间的代隔时间为:(969—680)÷5 ≈57.8年/世,显然是不符合人类衍发规律。接下来,作进一步分析:

叶瑞旸谱本纪世系卷以叶兴保之子进成为1世,从“1世进成——2世文邦——3世宝伸——4世景春——5世受则”中有若干时间及特定事件,罗列如下:1世进成于唐天宝元年(742年)自百丈青山头南峰墺迁居本都叶家岭头地与瑞旸相隔仅二三里,公妣于唐大历甲寅(774年)合葬平坑洋。第2世叶文邦于唐太和戊申(828年)合葬叶家岭头。第4世叶景春初居平坑洋,于唐景福二年(893年)迁下奥,即今叶瑞旸;景春之弟景端于符四年877年居凤(即今黄连山)。5世叶受则,于宋仁宗天圣三年乙丑(1025年)叶家岭头屋后。现在逐个分析:(一)第1世进成于742年迁居岭头,迁居33年后公妣合葬(即774年),这很正常!但跟其父兴保680年迁入时间的间距过长,存在不合理。进成为长兄,假设714年进成七兄弟舍宅建寺时20岁(即出生约在695年),那年其父至少有40岁,又因其父在680年迁居,也按20岁迁居来推算,那在714年时其父年龄至少75岁(20+35+20),这样推算叶兴保出生约在640年。进成与其父亲兴保年龄差约56年(695—640),更何况进成还是七兄弟的老大,那样的话叶兴保从56岁开始生7个儿子,显得很不合理!(二)2世叶文邦828年合葬叶家岭头。进成出生约在695年,那其长子文邦出生约在725年,在828年安葬,这样有两种可能:一是去世后数十年再安葬;另一种可能是这父子特定时间不准确。(三)第4世叶景春在893年迁居。他与祖父安葬时间828年相距66年,与儿子入赘蔡家969年相距77年,所以说这个时间也是存在问题的。前面已析,叶兴保至叶受则6世间代隔为57.8年,由此世系卷里这些特定时间存在不合理。

叶受则于宋开宝元年(969年)入赘下墺蔡家,由此衍发叶瑞旸叶氏一族。按照《瑞旸叶氏源流志》载叶受则定居叶瑞旸时间为宋开宝元年(969年),那按此时间来推算这个家族的代隔时间。叶瑞旸衍发至今最晚辈是33世“功”字辈,那么他们的代隔时间为:2024—969)÷(33-1)≈32.97年/世,属于正常衍发代隔。叶瑞旸与寿宁北浦叶氏同为叶家岭头进成裔派,进成长子景春,景春之子受则;进成次子景端于宋雍熙元年984年)官拜副使致仕后迁居黄连山(旧称峰连山、凤连山)。两支相关人物同为北宋初年(即969年、984年)时间段,相互可以佐证,所以说从《北浦谱》记载北宋初年迁居黄连山的结论,可以佐证叶受则969年定居叶瑞旸是较为准确的。也由此得出结论:在叶瑞旸谱中,叶兴保至叶景春5世中所记的时间均存在提早大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可能

 
叶兴保入泰的时间

1998年版《泰顺县志》记载:“始祖叶兴保,唐永隆元年(680年)由钱塘经丽水市碧湖迁入安固百丈青山头南峰岙居住。天宝元年(742年),后裔叶进成分徙今西旸乡叶瑞旸。”2019年陶汉心著《泰顺历史三千年》也是沿用此说。这说法按笔者揣测是来源于《瑞旸谱》。按照上文明确叶受则定居叶瑞旸时间为宋开宝元年(969年),叶受则是叶兴保的5世孙。如果按照代隔30年/世来推算的话,969—5*30=819年,叶兴保是生活在819年间,跟680年有130年的距离。

按照《北浦谱》记载:叶兴保由青田大漈瑞安百丈青山头南峰墺,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安葬。兴保诸子在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舍宅建寺,长子进成迁居叶家岭头。进成曾孙景端于宋雍熙元年(984年)官拜副使。前面说到按照叶瑞旸谱记受则969年居叶瑞旸的前提下,推算叶兴保是生活在819年间,这个时间与北浦谱记载大致同一个年代,所以说叶兴保生活在公元八百多年是较为合理。《北浦谱》还记兴保祖父齐洪:“唐德宗四年(783年)官拜吏科给事,氏为尚书右丞王维之女。”查:王维(701—761),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有“诗佛”之称,官至尚书右丞。其妻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卒。由此可推:齐洪出生在唐开元中期(约725—731年)。还有说齐洪在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官拜吏科给事中,与兴保也符合祖孙年龄差。所以说,兴保迁入泰顺的时间依拙见,应在唐宪宗至懿宗等朝(805—873),更偏向于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

 
北浦与叶瑞旸的祖源交集

瑞旸叶氏远祖世系自景隆开始,并注景隆为普盛之子。在《北浦谱》普盛为28世,是括苍太守、松阳始迁祖叶俭之孙;景隆为29世。从景隆(《北浦谱》记29世)至进成(《北浦谱》记49世)之间21世的远祖世系记载,叶瑞旸与北浦基本雷同。北浦在康熙年间与松阳有对谱,所以《北浦谱》远祖世系的记载更为详细,也跟松阳卯山世系更加接近。

自叶家岭头始祖叶进成开始,叶瑞旸与北浦有13世的世次(辈序)相同,即“—文—宝—景—受—元—亨—利—正—大—小—中—庆。”北浦始祖百念一所处时代(1278年迁居西溪)与叶瑞旸的“庆”字辈庆满1299年安葬或下一辈即“有”辈(1333年安葬)相当,权且按“有”辈与百念一同辈来分析。叶瑞旸从“有”辈衍发至今24世,而北浦衍发至今29世,北浦叶族衍发速度相对较快比较好解释。按此两支有13世世次(辈序)相同的思路,北浦叶氏先祖在黄连山时,庆恺至百念一之间的三代“伯立——公钦——文天”就有可能是多衍出的(之前也一直在探索黄连山世系到底多出哪几代?黄连山居住295年繁衍15世,存在不合理),在此不再扩展。

《瑞旸谱》记远祖祖源从自景隆开始;序中还提到另一祖源由钱塘入泰:叶蒙于前宋明帝泰始元年(439年)开基杭州钱塘六传进成开基岭头,即叶蒙——囗囗——齐洪(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奉朝都判议大夫)——隆真——兴保(迁青山头)——进成(迁岭头);而《北浦谱》记载祖源是:道感(居松阳)——玄胜——伏辉——齐洪(唐建中四年<783年>仕宦)——隆真(迁青田大漈)——兴保(迁青山头)——进成(迁岭头)。由于缺乏史料,无法作进一步分析。

 
1996年《联谱》增加7世恐为不妥

1996年泰顺县叶氏《联谱》的世系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民国27年(1938年)、1963年续修的《瑞旸谱》比对发现,联谱中世系在“庆德”之后增加了7世,即“柏荣——至珍——公恒——义华——礼芳——茂永——万祥”。简单分析如下:

首先从繁衍代隔时间来看。如果增加7世,那叶瑞旸叶氏自始祖受则衍发至今“功”字辈,计40世,那么代隔时间为:(2024—1025+40)÷(40-1)≈26.64年/世;如果不含这7世,其代隔时间:(2024—1025+40)÷(33-1)≈32.47年/世,这个结论,不容易判断孰是孰非!

其次,从其先祖墓葬时间及相关代隔时间来看。摘录有关安葬的时间摘录如下:1受则1025年安葬——2元杰、元俭、元祥——3亨寿1127年安葬、亨庭、亨仲1134年安葬——4利瑞《万历谱》无载,《乾隆谱》增添——5正育1165年安葬 ——6大因1218年安葬 ——7小怀1244年安葬、小杰1247年安葬 ——8中存1267年安葬 ——9庆满1299年安葬、庆德、庆顺、庆成1312年安葬——10柏荣——11至珍——12公恒——13义华——14礼芳——15茂永——16万祥——171333年安葬——18余骥{1371年安葬,子19德渊1471年安葬19德潭1474年安葬}、18余禳{1409年安葬,子19德深1435年安葬}、18余验1453年安葬18余聪{1470年安葬,子19德治1458年安葬19德潭1470年安葬;德潭子20子演1490年安葬20子烈1504年安葬}。“庆”字辈之前的墓葬时间与“有”字辈之后的墓葬时间,都是大概一代人的间隔期,具有一定连贯性;新增加7世,当事人没有安葬时间。从9世庆满1299年安葬譁于1333年安葬这个时间刚好是一代人的时间,突然在中间插入7世,显得很突兀。其次的从受则至“子”字辈墓葬时间的代隔时间来验证:以13世来计算代隔时间的话,为(1333—1025)÷(13-1)≈25.67年/世;如果在“庆”字辈与“有”字辈从之间增加7世,其代隔时间变为:(1333—1025)÷(20-1)≈16.2年/世,显然是不符实际的。由此,1996年泰顺《联谱》增加7世是不对的!

叶瑞旸叶氏增加世系必有缘由,按笔者揣测可能跟北浦叶氏的世系有关。按《北浦谱》记:叶家岭头始祖叶进成至黄连山始祖叶景端4世,黄连山居15世(疑多3世),北浦29世,从叶家岭头至北浦29世合计46世(疑多3世)。再反观《瑞旸谱》,叶进成至叶瑞旸始祖叶受则是5世,叶受则至“功”字辈33世(不含新增的7世),从进成至叶瑞旸33世合计37世。同为叶家岭头后裔,悬殊9世,叶瑞旸增加7世之后,两支衍发速度就相当了。也许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了!

 
泰顺图片(来自网络)

旧谱支派总图考辨
叶瑞旸叶佩金先贤在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所撰写的《旧谱支派总图考辨》,不仅体现了他们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学术精神,也展示了在宗谱世系研究中保持理性与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在传统社会中,宗谱作为家族历史与荣耀的载体,往往承载着后人对先祖的无限敬仰与自豪,但同时也可能因过分美化或夸大先祖的功绩而偏离历史真实。

全文摘录如下:

人溯祖宗如山之验祖龙,有龙即有肌分支,辟服各自为祖,非必定要认到昆仑也。吾家得姓数千年来,其间迁徙世次势难讨其真脉,乃因久远莫稽道听,遂以为实录,弗录则已录之。斯世世习传不忍割置,然欲考正本原,安能不为之拟议哉。前谱就景隆公起。道光丁亥(1827年)春,得隆回公后裔居彭坑洋者,其嘉靖时所修谱,景隆公之上仅多支图,奈残破不能识认,金不胜嗟惜。越数日,同竞民弟到石岭,顺途往游西溪、仙峰等处,适有宗人持其先世谱来质,则从祥公起细阅之。原钦公以下支图与予谱无异,但兄弟长幼有差,原钦公以上支脉各殊,又多注官职归。而对之彭坑洋谱一一吻合,将录之。继思世世受爵,何以世世分迁?祥公至兴保公廿五代居官者,十六远徙者十三,纪戴都恰在元年,且起家无明文,惟戴举人七名。夫进士之科始于隋,科举新法始于宋,考宗及五代并宋登科记,以积举收入仕版者为特奏名科,出身无举人名目。何普盛、景隆、任华仕于汉?谦禄、建环、建营,官于晋,竟有举人之称?况官制多不合,年代多不符,如祥公西汉时为谏议大夫,居河南洛阳县;二世允真迁延安府南安县,允真生政荣,黄龙元年迁谅江府;政荣生五子,其三曰成宁,为山西大原府太守升御史,又升刑部尚书,迁太原府大谷县杨溪。成宁第五子普盛,河平二年以举人授德州府升御史,又升户部侍郎。普盛生景隆,以举人任大同县元寿,封在京主事,光武建武元年迁潮州府羯羊县。由允真至景隆五代四迁,景隆七子亦四迁,由政荣至景隆四代三官,皆三升。依其所载,黄龙元寿佳仅四十八年,人之得子得功名极早作二十岁,亦罕观矣。有十余岁之御史主事,而史书竞没没乎。御史尚书侍郎俱非寻常官,比胡不一登其名乎?此前明万历庚辰年所修谱,只謄世裔而不注官职与分迁。盖有见也。彭坑洋谱以存海、存光为受京子,光传洪,洪传华,华传荣,荣传观善,观善传谦禄,谦禄传封显,封显傅建营,营传癸满(癸与弟彼以,癸豪居长而多,满忻二名焉),满传原钦,任华为东汉永寿御史。朝荣为晋武泰始同知,永寿至泰始该一百十一年,即以献帝初平庚午年葬计之,亦七十六年。任华既生七子,而朝荣居长,当亦退老于家矣。观善为永熙御史封侍郎,建营为隆和御史封少保,四世止六十年。邦希以恭帝元熙迁长溪县赤岸,是四世,仅五十八年。虽无考证,犹或有之。其注蒙公于前宋明帝太始元年(439年)居杭州钱塘,齐洪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奉朝都判议大夫,何孙祖有一百五十年之隔?兴保公为蒙公六代,探谓以举人任福州侯官知县,升建宁府太守永龙元年(一作神龙元年705年),迁瑞安百丈青山头。蒙公生七子,而刑仲、伏辉、齐洪皆居长,去二百一十六年,尚疑太远矣。兼之同名者众,甚至孙不避祖讳,谬妄固不待辨,然而传述世德人之所喜,即予初览其谱,见其官爵迁徙及安葬一一确有年时,未尝不称其详明。覆按始知伪焉。后之见者,苟不待。覆按直以喜心录之,谁复为之辨耶?或者曰:“子以授官分徙与葬年,皆难凭书其名次可耳?何庸细辨。”或有曰:“官爵可无辨也。正欲辨其世次耳。顾以名次为真也。”予不敢知以名次为伪也。予亦不敢知疑以传疑,悉仍其旧其本本原原,不能不望后之讲求者。

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年)

二十九世孙新斋佩金谨识

叶佩金先贤勇敢之处在于,没有盲目接受并传承旧有宗谱中的一切记载,而是选择了更为严谨和科学的态度,对支派总图进行了细致的考辨。这种敢于挑战既有观念、勇于提出质疑的精神,是推动历史研究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他们认识到,只有经过严格考证和辨析的历史记录,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家族的真实面貌,为后世子孙提供更为可靠的历史参考。这一举动,不仅是对旧有宗谱的质疑,更是对后世子孙的一种启示。它告诉我们,在传承家族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敬畏之心,但也要勇于质疑、敢于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接近历史的真相,让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叶佩金先贤的《旧谱支派总图考辨》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一次重要贡献,更是对后世子孙的一种深刻教诲。它提醒我们,在传承与弘扬家族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理性与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与现实。


(作者:叶树福    2024-08-19)



     

往期链接  

   ¤  寿宁北浦叶氏与泰顺县叶氏的关联探讨(一):泰顺叶景宝世系初探

   ¤  进士叶有挺双溪寺祭祖是到建宁还是福宁?

   ¤  富沙叶氏与北浦叶氏三代世系关联的探讨

   ¤  叶和英丨田背古韵 

   ¤  叶树福 丨四代行第相同是同一个宗支吗?——浅谈寿宁北浦叶氏与福州三山叶氏四代行第相同

   ¤  叶朝锋丨补议叶向高修谱二三事

  

          

  扫二维码添加关注公众号,分享发现更多精彩……     


   

     本平台以研究与宣传叶姓的源流、人物、文化为主导,以光大与弘扬叶氏文化为宗旨。 


  本平台绝大多数为原创作品,引用请注明出处!


  本平台文章文责自负,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及编者观点,请读者自辨。欢迎持不同观点者赐稿,和气研讨,理性争鸣。


       联系人:叶树福     投稿邮箱:982036775@qq.com

叶姓文谭
为研究与宣传叶姓的源流、人物、文化等提供平台,为光大与弘扬叶氏文化尽份心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