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所说的基本功有很多,包括说普通话的能力、课堂讲话的能力和教学演讲的能力。漂亮地说,一能抓住人心,二能打动人心,三能深入人心。抓住人心,即有吸引力;打动人心,即有感染力;深入人心,即有说服力。语文教师讲话应当成为学生的楷模,如果不能以声引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不能做到声情并茂、情理双至,就很难深得人心。
请看于漪老师教学《茶花赋》的片段:
今天,我们学习《茶花赋》,作者杨朔。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发表于1961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史,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我们的心中就会涌起热爱祖国的情感来,可是要我们拿起笔来写的时候,有的同学就写不出来了。对于这样一个主题,怎样才能表达得具体形象,而且能写出新意呢?杨朔的《茶花赋》就在这方面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感受。
究竟是怎样不同的感受呢?
于漪老师这一不寻常的导语,就像抓住了同学们的心一样,立即唤起了大家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就连在场听课的老师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大家盼望她教下去,同作者一起到那情感交织的优美意境里去遨游。
就在此时,于漪老师请了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的第一节,然后,她满怀深情地对同学们说:“对于祖国,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学士写诗作文讴歌她,更有多少画家泼墨挥毫描绘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们学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绘、赞美祖国大好山河的?”
经于漪老师一问,课堂里顿时活跃开了。一首首传诵千古的名诗佳词,就像一串串珍珠一样,在同学们脑海里闪现。这时,于漪老师因势利导,抓住课文中画家的一番话,领着同学们吟诵了三首诗——《题西林壁》《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同学们一唱三叹,心驰神往,犹如进入了一个又一个奇丽壮观的画境。
正当学生沉醉在对祖国满腔热情满腔爱的气氛之时,于漪老师话锋一转,画龙点睛地说:“然而,祖国幅员之辽阔,山河之壮丽,你纵然以蓝天作纸,海水作墨,也终难尽善尽美地把她描绘出来。你看,还有那孕育中华古老文明的黄河,一泻千里滔滔波浪的长江。祖国风光无限好,太丰富多彩了,正如画家说的,‘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得出祖国的面貌?’既然如此,作者又是怎样用一朵茶花,进行巧妙的艺术构思,把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的呢?”接着,于漪老师请一位女同学朗诵课文的第二部分。读毕,她缓步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醉”字,让同学们说说它的分量和作用。
讲到这里,虽然前后只五六分钟,但是于漪老师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大力渲染铺垫,让祖国山河的无限风光在学生胸中激荡,水到渠成地呼出“醉”字。讲课中,于漪老师始终缘文释道,因道解文,很有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