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谈师训:普通教师自我提升的路径(一)主动一一做“鸣”师
文摘
2024-12-29 16:52
江西
家常课是相对于那些公开课、示范课、表演课、观摩课、展示课而言,它是教师工作的日常,高质量的家常课是学生学习与生命成长的主要依靠。人们把一件事做好不难,但数年如一日做好一件事不容易。家常课因为没有打分的量标,没有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没有现场的视导监督,老师的投入程度,课堂里呈现的温度,一堂课的效度,完全在于老师,在于老师的能力水平,在于老师的责任心,在于老师的爱心和良知。好的课在课前要多一些准备、多一些心血,多一些付出,多一些预设,在课堂里要多一些倾听,多一些交流,多一些互动,多一些期待,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宽容,多一些“人”的视角,多一些学生立场。积淀与素养从何而来?不停步地实践与思考,向名师学习,看名家课例,从名师课堂中汲取源头活水,尤其看名家的课例点评不失为一条捷径。例如由著名语言教学研究者吴忠豪教授编著的《听吴忠豪教授评课》一书,就结合一系列课例点评,从实践和理论方面对当下的语文教学进行了探讨,教师既可以从中学到具体的教学技巧,同时也可以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快速提升教学理论水平。什么是观课议课?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观课议课?教师有效观课议课的策略有哪些?这些问题建议阅读成都陈大伟教授《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一书。这里我只想说说普通教师为什么要去学习和践行观课议课。目前各学校教研活动多以听评课为主。大多数的教研活动现场,通常都是以下流程:执教者说课,听课者轮流点评,然后主持人点评、总结。这种样式彼称为“会议式教研”,无论点评多么热闹,因为过程中“只提,不议”,只单向输出,没有双向奔赴,或多元碰撞”,导致活动结束授课教师和参与教师具体收获非常有限,教研热情受影响。普通教师要提升自我,不妨转变观念,由评课转为议课,在活动现场,带着自己的观察所得,虚心与他人对话,针对具体的教学环节或问题,探究教理学理。让执教者说话,唤醒执教者与观课者的经验积累和理论积淀,把有关教学设计的思考,现场理答的依据先碎片梳理,后上升到系统分析。参与观课,做好对话角色担当,可以让所有参与者有针对性地对某个问题有深度思考,一议一得,同时习得交流对话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避免被评判的忐忑,和给人做评的尴尬,营造平等融洽的对话氛围,促进同事间的和谐。把教研活动现场变成“学习共同体”活动现场,把每次的观课议课变成无私分享的活动现场,可以推动教师们由实践走向研究,由碎片趋向系统,由经历走向经验走向专业。一个旨在促进共同进步的“学习共同体”建设,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投身其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天的教学生活教学现场,少不了有值得思考记录的亮点或问题。及时记录,分析思考,提炼总结,日积月累形成教学故事,教学案例,教学课题甚至教学论文,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提升很有益处。对教师这个行业来说,写作其实是一种必备的能力,且不说于职称评定的时候,论文也好,课题报告也好,总是要写的,就是绝对躺平,平时备课也总要写一写(或者至少理一理)思路。写作是思维的外显化,学习写作,不光是学习文字的表达,更是学习如何更清晰更有逻辑的思考。举例一次只记得一个故事,只探讨一个问题,日久天长,运用数学的“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就可以为教学课题的研究,论文的撰写等等留下丰富的宝贵的素材。而且及时的记录(写作),还有利于保留学生作品。因为学生作品是最有说服力的根据。和一线教师交流我常常建议他们学习做“微讲座”,写与说齐头并进,这样输出的力度更大。现在许多活动都讲求原创,教师的生命在课堂,课堂的生命体现在“原创”上。教育写作正是要把教育教学方面的“原创”存档,而且升华。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和教育管理,正是将原创课堂与原创论文融为一体最肥沃的土壤。有人说“备课上课就是在写文章,写文章就是在备课;会上课就会写文章,会写文章就会上课”,这话我很赞成。坚持教育写作,不仅有利于教学能力提升,更利于治学素养的提升。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汲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平上。”热爱教学,勤于反思,上好课议好课写好文,乐于实践,敢于输出,专业提升从做“鸣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