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文摘   2024-12-24 22:47   江西  
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改作文不知道始于何朝何代,想来很古了吧。从来读书人笔下有通有不通,因教师给改而通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几,当然没有统计过。我想,自古以来肯定作文必得由教师改,大概有个作为前提的设想在,那就是教师费心费力地改,学生必然能完全理解,而且全部能转化为作文的实际能力。这样的设想,如今在四五十人的班级里实在是难以实现的。
首先得算算,四五十本作文本全都给“精批细改”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把作文本发还学生就完事了吗?假如学生不完全理解你的用意,岂不就是白费?那就还得给四五十个学生说明为什么这么改,这又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可是学生听了教师这一回的说明,知道了该这样写不该那样写,未必就能转化力作文的实践能力,因而下一回作文又那样写了;那岂不是照旧要给他“精批细改”,再来个循环?
再说,任何能力的锻炼总是越频繁越好,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而中小学的作文每学期不过五六次,有些学校有大作文和小作文,加起来也不过十次光景。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改作文的辛劳说,实在太重了。尽管费心费力,总收不到实效,于是来了“徒劳无功”的共同感慨。
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
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经常有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改的是写在纸上的稿子,实际上是审核并修订所想的东西,使它尽可能切合当前的需要。
正确不正确当然是首先要审核的。此外如有什么不必说的,有什么没有说明白的,有没有换个说法更恰当的,有没有叫人家看了会发生误会的,等等,也是需要审核之点。审核过后在需要修订的处所作修订,通常的说法就叫“改”。“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

进校 红月亮
一切随心,写师训所思,写生活随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