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助力提素养 打造教学新样态——北京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新教师顺怀班活动在首师大顺义附小向阳分校举行

教育   2024-10-16 13:46   北京  

专家助力提素养

打造教学新样态

为助力学校构建教师专业梯队,提升教师业务素养,促进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2024年9月25日,北京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新教师顺怀班活动走进首师大顺义附小向阳分校。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北京教育学院刘琳娜教授,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鲁静华老师,首师大顺义附小向阳分校李朝霞校长,马坡二小姚继东副校长,北京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新教师顺怀班学员教师,顺义李朝霞名师工作室的学员教师,首师大顺义附小数学教师等。本次活动由闫旭主任主持。

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是由首师大顺义附小向阳分校的王冬玲老师执教的《加法的初步认识》。王老师紧紧围绕核心素养“三会”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孩子们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讲数学故事,用语言和动作表征以感悟加法模型,知道加法就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是从具体到半抽象的抽象过程;第二个活动是在不同故事中找相同,是从众多情境中提炼、表达加法模型,逐渐从半抽象的表达过渡到抽象的数学算式;第三个活动是模型的拓展和应用,让孩子们用本节课学习的加法模型寻找情境中的加法、讲生活中的加法故事,完成从抽象再到具体的学习过程。在老师的鼓励下,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高、表达加法故事充分,在交流表达中深化了解了加法的意义。

第二节课是由顺义区马坡第二小学张熙老师执教的《除法初步认识》。张老师注重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旨在通过直观操作与思维引导,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初步方法。本课教学设计围绕“情境引入—动手操作—交流分享—总结提升”四个环节展开,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提问、回顾等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清晰地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课是由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鲁静华老师执教的《减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在具体的现实背景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借助“去掉情境”认识减法的“结合型”,同时与加法联系,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原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减法的意义;其次重视概念理解,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印象。学生通过做手势、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展示学生对减法的理解;最后重视概念抽象的过程,引导学生读懂“符号”语言。概念的建立要重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来的过程,把真实情境中的苹果用简洁的图形符号表示,让学生真实感受,减法是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的意义。让学生经历了从真实情境到半抽象再到抽象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交流与指导

课堂展示之后,三位老师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以及深刻的课后反思。与此同时,新教师们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互动,互相交流。他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在观摩课堂展示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认真梳理着自己的困惑与深入思考。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提出自己在教学方法上的疑问,有的分享自己对于特定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有的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交流过程中,新教师们不仅从彼此身上学到了宝贵的经验,也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了更多的创新灵感。

最后,北京教育学院刘琳娜教授为新教师们耐心答疑解惑。教授着重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上课内容的整合以及结构化的呈现方式。特别是在“数与运算”这一至关重要的主题方面,要保持一致性,需为学生的学习构筑起坚实有力的支架,以便他们能够更加高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此同时,还需要密切留意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善于巧妙地运用这些经验,充分发挥其积极效用,推动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拓展和深化知识,进而实现更为卓越的学习效果。

本次活动为新教师积极搭建学习平台。新任学科教师、骨干教师、教研员同台授课,尽显教育魅力,碰撞智慧火花。新教师定能在此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撰稿:一年级数学教师

照片:邵立国

初审:闫旭

终审:任志梅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
发布首师大顺义附小校园动态,分享校园故事,师生感悟,展示师生风采,共享优质资源,促进学生、学校、教师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