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大家在投稿过程中会发现一区期刊的要求越来越高,报的项目也是越来越卷,可似乎各种方法都用上了,文章还是被拒,基金连上会都不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大家最为熟悉的研究框架:
A基因通过B分子激活/抑制C通路(热点)调控D细胞表型参与E疾病的F病理现象
要素:1个新分子A+1个高端机制+1种经典细胞+1个热点表型+1个疾病+1个病理过程
科学假说的框架:A分子结合B蛋白后促进B蛋白(表达、活性和定位等)改变,激活C信号通路后促进D细胞自噬(铜死亡等),进而诱导E疾病的病理过程(纤维化、炎症、组织重构等)。
注:
这里的新分子A是说在E疾病没有报道;经典细胞是说在这个领域里面做的最多的那类细胞,比如巨噬细胞之于炎症;高端机制是免疫共沉淀(Co-IP)、RIP、ChIP、蛋白共定位等这种强实验证据(区别于发现A干预后只是调控B的弱实验证据)。
这个框架还可以在A前面加一个因素S(比如缺氧等),即S是调控A表达的因素,从而让这个故事更加完善(复杂)。
这是基金和很多文章最常见的一种框架。如果都做完,预期发中科院一区(或者10+)有可能吧?按照这个框架设计,申请基金是不是也很有希望?
那为什么文章还总是被拒,基金还是中不了呢?
照说,热点也有、新分子也有、高端的机制也有、疾病危害高、病理问题重要,人家能拿下来一定是有关系!
下面接着说:上面的框架有没有问题?没有人脉关系的普通人,以上面的框架申请基金能不能拿下来?
回答:框架没有问题;即使没有关系项目也能拿下来。那问题出在哪里?
先说结论:除了前期文章基础这个原因外,大部分的本子出在整体感和细节上。
我们打个比方说这个道理:A明星的眼睛,B明星的鼻子、C明星的嘴巴很好看,我们把他们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照片用PS的方式拼合到一起,如果PS的水平比较高,整体感会很自然;如果PS水平不高,鼻子和眼睛的衔接处就会有很不自然的色差,我们就会觉得很别扭,整体感和细节处理就很差。
最后,我们假定评审专家是领域的小同行,我们对应上面这个框架(A基因通过B分子激活/抑制C通路(热点)调控D细胞表型参与E疾病的F病理现象)提一些思路和逻辑上的问题,大家可以对应自己的本子看一下:
1. E疾病临床问题很多,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关注F病理现象?近几年对F病理现象的研究到什么阶段了?遇到了问题和原因是什么?同样是研究F病理现象,我们的项目是不是要解决其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不是,单就F病理现象来说,我们与其他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如果是,就可以在特色和创新性上作为一个要点体现;
2. 同样是研究F病理现象,我们为何选择D细胞?又为何关注D表型呢?比如细胞死亡的方式很多,为何关注铜死亡,而不关注其它细胞死亡方式呢?除了“研究较少和热点”这个原因外,D细胞的铜死亡与E疾病的F病理现象有什么联系么?换句话说,为什么不研究双硫死亡这种同样符合“研究较少和热点”条件的其它方式呢?
3. 在选择A基因的时候,除了A基因表达变化的趋势(升高倍数最多等)这个原因外,还有其它的原因么?比如A分子的生化作用、分子功能(比如代谢)、人群风险位点……等与E疾病或者F病理过程提示你高度怀疑A分子参与E疾病的F病理过程?这点与2选择D细胞与表型的逻辑是一样的。
4. A分子为何要调控C信号通路?一般说C1信号通路是调控D细胞表型的关键信号通路,但是否调控其它信号通路呢?C2信号通路还调控D细胞表型,那什么不考虑C2、C3、C4通路呢?即使证明了A主要通过C1信号通路调控D表型,那C2、C3、C4是否参与呢?
5. A分子为何要通过B蛋白调控C信号通路?A基因通过B蛋白调控C信号通路,虽然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含义太多了:A基因只通过B蛋白调控C通路?A基因主要通过B蛋白调控C通路?还是B蛋白只是参与A基因对C通路的调控?另外一个问题是:在A调控D细胞表型中,B蛋白-C通路这个方式是唯一方式、主导还是只是参与?
因此,虽然框架上都是一条线,但区别是:乙不仅展示一条线的内容,还展示为何以及如何确定这条线上关键节点的逻辑、数据和探索的过程,而甲却只有一条线的要素,说到底研究不是只有结果,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才是本子间差别大的地方。
最后我们用一张简图说甲和乙的区别:
如果有基金申请或者课题思路疑问,请联系Alice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