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串场河传》之机杼
——读长篇小说《串场河传》
徐薇
亨利·詹姆斯说创作小说的秘方只有一个——用心烹饪。毋庸置疑,袁正华的长篇小说《串场河传》也是“用心烹饪”的成果。
写小说最难的是塑造人物。显然,袁正华深谙塑造人物之道。群像与个像相映衬,让《串场河传》里的人物如星辰闪烁。
在《串场河传》作品梗概中,主要人物名目下有十八个人物。在阅读中去“认识”这些个体时,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乡村人物的“刻板印象”,而是以群像的恢宏画卷展现新时代乡村人的整体面貌。他们走在串场河边,走在风吹麦浪的田头,走在生机勃发的大地上,到处是生活,人人是主角。群像的成功塑造令作品有了非同一般的气度,这种气度产生的根源,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挚爱。作者挚爱生活并珍视这些源自生活的诸多人物,塑造他们,让他们在纸上“律动”起来!小说有一种有意的召唤,召唤读者随着群像融入从大集体时代到改革开放的悠长生活中去。
在塑造群像的同时,作品对个像的工笔描摹亦有感人和深刻的维度。如同詹姆斯·伍德对小说人物的定义:他应该有“内心”,正如他有外貌,有深度亦有表面,他应该“成长”和“发展”。《串场河传》中,立秋为了兑现自己当选时“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誓言,为光明庄鞠躬尽瘁奋斗了大半辈子。这是一个由内而外都令读者难以忘怀的形象。
“穿着修身合体的立秋,像是三月里串场河边的垂杨柳,袅袅娜娜的,青枝绿叶的,怎么看都好看。”我喜欢外形上颇有水乡女子特点的立秋。这种喜欢不仅是对人物审美的认同,也是对乡村审美的认同——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似的审美元素。这样的认同很是感人。
更让我心生欢喜的,是“立秋”这个人物形象颇为深刻。小说中,立秋有成长,也有发展。立秋骑着一辆自行车嫁到了光明庄,最初不谙农活,闹了不少笑话。插秧时“她伸出两只指头想把蚂蟥揪下来。可那蚂蟥像根橡皮筋似的,越拉越长,最后,‘啪’的一声又缩了回去,依旧紧紧地吸在她腿上。”除了在农田里闹笑话,生长在海边的立秋乘船时的胆怯也令读者印象深刻:“立秋第一次乘船,紧张地蹲在船舱里,既不敢站也不敢坐,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掉进那碧绿的水里去。”这样的立秋让人怜爱。然而,作者没有让立秋循着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的,他需要立秋挑起小说的重担,需要她在小说群像中闪现其独特的光彩。这是作者野心的体现,也是“立秋”这个人物特点所决定的必然走向。事实上,阅读至此,我已经对立秋有所期待。
尽管“立秋”只是一个虚构人物,但作为读者,我依然坚信她有血有肉,是深刻的,值得我们去“认识”。这让我想起纳博科夫的小说就是用这种方法建构起来的,他会刺激我们心中对一个真实的普宁的渴望,刺激我们对小说的渴望。在后面的阅读中,立秋的成长与发展确实满足了我的期待——作者已然将立秋从新月般的人物补足成了圆盘。
如果说“拒绝网锁的骚扰”让我们对立秋性格的认知更为多元,那么小说中多次描绘立秋帮衬年轻人、怜惜老人的情节,就可以充分彰显人物内在品格的光辉。“立秋过来劝平安:‘平安,男儿有泪不轻弹。你已经是个男子汉了,这点儿小事就把你打趴下了?你要是有志气,就总结教训,从头再来。’”正是因为深知精神力量的重要,所以立秋在帮助灭火后还会留下劝慰平安。纵然劝慰不能立刻帮助平安渡过难关,也可以从精神上给予平安渡过难关的勇气。这样的描述让立秋从群像中脱颖而出,那个令人怜爱的立秋已然成长。在怜惜老人的情节中,立秋成长的轨迹就更为凸显。“立秋平时脾气不错,今天确实有点儿反常,听了解放的话,她冷静了下来,自己收拾了两样生活用品,到竹溪卫生院去帮忙照顾奘腿嗲嗲了。”“立秋拉着奘嗲嗲枯树枝一般的手,早已泪流满面:‘报什么五保户。你放心,有我立秋一口吃的,就不会让奘腿奶奶挨饿。’”这样的情节不胜枚举,它们让某种鲜活的、人性的东西由此逐步展现出来,令读者在感受“立秋”这个人物时不仅关注到她的表面,更多地被人物心灵的价值所吸引与折服,感受到人物的成长与发展,感受到人物的深刻。
除了立秋,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鲜活的人物,都凸显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功力。这些个像在群像的背景下逐渐深刻,群像又因个像的光彩而熠熠生辉。
长篇小说《串场河传》在语言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乡村俚语与诗意语言共存。
小说语言是有腔调的。在小说中,“腔调”指的就是措词。无论叙述者是站在台前还是处在幕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带着作者的影子和烙印。“毕竟一个庄上住着,山不转水转,低头不见抬头见,哪个也不想把人得罪惨了,把路走得竖起来。”“把路走得竖起来”,这样的乡村俚语绝对夺人眼球,令人不禁会心一笑,仿佛看到作者就是光明庄的一员,此时正站在人物堆里,把眼瞧着网锁怀里那个令人傻眼的孩子呢!
有意思的是,在很多作家约定俗成的预期中,行文应该有一个不变的腔调,而《串场河传》却让我又看到了另外一种腔调——诗意语言。“隆冬的早晨,光明庄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一缕炊烟像一根灰白色的缎带,直直地抛上了天空。很快,一根接一根的缎带被抛了上去,光明庄在鸡鸣犬吠中醒来,头顶上仿佛绽放了一个浅灰色的烟花。”将“炊烟”喻为“灰白色的缎带”,这让未曾在乡村生活过的我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画面的流动。这令我想起劳伦斯的《虹》,厄休拉从旅馆阳台看伦敦。时值黎明“皮卡迪利的路灯在公园的树边串成一线伸向远方,苍白而仿若飞蛾。”虽然此前我们可能不曾看过灯火如蛾,但劳伦斯的诗意描述让我们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同理,袁正华也用这种诗意的语言让想象力汇于一击,想象事物的另一个维度,让另一种现实在读者心中充分流动。
《串场河传》行文时丰富而大胆地运用和声并出入自由,乡村俚语与诗意语言共存,最终形成了这部小说独特的语言特点。
除了人物与语言,《串场河传》还有许多值得探寻的小说机杼,如对“现实主义”的诠释——不只是让人想起“生活”,展现生活本来的样子,同样也能通过塑造人物及锤炼语言等艺术形式将读者带往不同可能的生活。
正因为如此,长篇小说《串场河传》不仅仅属于作者,也属于在阅读过程中被其滋润与养护心灵的读者们。
长篇小说《串场河传》全网有售!京东、当当、孔夫子、苏联易购、拼多多、淘宝……
想要作者签名的朋友请扫作者收款码付款,备注收货地址和联系方式,国内78元包邮。
付款100元赠送作者中短篇小说集《彩云妹子》一册,定价43元。
扫收款码后请备注收货地址和联系电话,或发送信息到13914510052
最近推文 可点击阅读
红丝和绿丝 大姐夫 二姐 老钱 小冬 袁凤莲||榆梅(大结局) 罗刹海市 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窃钩者 蝜蝂 不灭的窑火 丑媳妇见公婆 家有喜事 扁豆花 紫藤花(大结局) 有福 我的二零二三 袁正华小说的笔法特色 黑心快餐 给小叔洗澡 失乐园 明月故人(全文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