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中下旬,位于杭州湾北岸的多家发电企业,传出遭遇海蜇泛滥、堵塞取水口,导致循泵房的旋转滤网过载故障,威胁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突发状况。公开报道显示,短短数日,由企业自行清理的海蜇生物量都在百吨以上。个别企业还请求地方政府协助处理,当地迅即组织渔民赴海上开展捕捞作业,曾出动渔船近30艘次,共计捕捞海蜇100余吨。直到月底前,多家企业纷纷表示,海蜇入侵数量已经明显减少。据这些企业反映,他们有的建厂已近30年,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突发情况。
至于发生在杭州湾海域的这次“海蜇泛滥事件”或者“海蜇危机”,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可谓众说纷纭。特别是人们关注的暴发种海蜇究竟是什么种类?是否可以食用?以及企业所关心的海蜇泛滥事件只是偶然现象,还是会成为常态?如何预测预防、应急处置?等相关信息,似乎并不多见。为此,笔者讨教了相关海洋生物学家和水产专家等,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再经初步分析与梳理,形成本文,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了解。
东海杭州湾海域海蜇暴发切莫抱薪救火(下篇)
04、我国河口海湾及近岸海域人工增殖放流成效明显
调研表明,渔业资源是一种处于不断更新中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正是由于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变化的特性,使它成为了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海洋资源。如果能够对渔业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就能够使得海洋渔业朝着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的目标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利用。
然而,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捕捞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渔业资源所处的海洋生态环境持续遭到破坏,加上捕捞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近海渔业资源在短短20-30年内被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渔业资源衰退严重,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近岸海域频发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诸如赤潮、绿潮和金潮,以及海蜇/水母泛滥等现象),就是最好的佐证。
当然,引起海洋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因素远不止因酷渔滥捕而导致的渔业资源衰退这么简单,还有更加错综复杂的外部和内部原因,包括气候变化、温度升高、污染加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呼声的不断高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深入人心,涉及减排污染物、控制温度升高、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以及减少海洋污染和加强渔业管理(包括控制渔业捕捞、实行伏季休渔)等一系列措施的制定落实,海洋生态环境正朝着向好的一面发展。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我国沿海各地坚持了约40年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尤其是近20年在放流的品种和数量上都有了快速发展。沿海各地增殖放流的关键物种数量从刚开始的每年几万只(尾),增加到几十万只、数千万只,甚至上亿只不等。除了海蜇苗外,也有放流大黄鱼、黑鲷、半滑舌鳎、鮸鱼、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乌贼和其它海洋动物资源品种的;还有小刀蛏、等边浅蛤和彩虹明樱蛤等贝类苗种;而且,增殖放流的海域从渤海黄河入海口、莱州湾昌邑海域,一直到舟山岱山岛周围海域、连江定海湾等,几乎遍布我国沿海从黄渤海到东海的所有河口、海湾及近岸海域。
水产专家普遍认为,人工增殖放流,主要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为目标。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恢复海洋生物资源,还能促进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修复,而且对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渔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海洋资源多样化,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持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至于为何要选择海蜇苗增殖放流?据悉,它还是国家及沿海省、市渔业修复资源的重要品种。原因是,海蜇的生长周期短、见效快。通过放流健康的海蜇苗,可以利用水域的初级生产力,增加资源量,从而实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而且,海蜇的食性特点,还使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滤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来维持生命活动,这种特性使得海蜇能够净化海水、减少赤潮,对维系海洋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放流海蜇苗还是一些地方防范赤潮暴发的措施之一。
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人们欣喜地看到,沿海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和水产从业者对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普遍作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有地方称,通过连续不断的增殖放流活动,有效恢复了海域土著鱼类种群数量,优化了海域的群落结构。另据一份跟踪调研报告显示,在浙江舟山海域,渔业资源正在持续恢复,尤其是曾经濒临绝迹的曼氏无针乌贼和大黄鱼等传统经济鱼类开始重新出现。
2022年1月的一则媒体新闻,着实让人欣喜若狂。浙江象山渔民一网起获2000多公斤野生大黄鱼,获利近千万元。之后,类似的报道可谓接二连三。如2023年2月,温州龙湾籍渔船在瓯江口附近海域捕获一条体长达66厘米、体重4.76斤的野生大黄鱼;2024年1月,还是温州龙港籍渔船捕获一条体长约90厘米、8.7斤重的野生大黄鱼。而且,在前后3个月内,该地渔民捕获3斤以上的野生大黄鱼就有3次。同年10月,宁波渔民也捕获了一条4.8斤的野生大黄鱼。种种迹象表明,东海野生大黄鱼群已经开始“回家”。
“这是多年来加强保护并开展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等修复措施的结果”,当地水产专家自豪地说。据一份2021年的海洋渔业资源调查报告显示,舟山野生大黄鱼及其鱼卵和仔鱼的密度指数比往年大幅提升,是20年来资源密度最高的一年。2020年,浙江全省野生大黄鱼的年产量就已接近千吨。
05、杭州湾沿岸冷却用海水企业亟须曲突徒薪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数十年里,随着沿海电厂的不断兴建及投产,由于需要抽取大量海水充当热电厂的冷却剂及其排放大量经过冷却后的热废水,导致附近海域因海洋生物增多、过度繁殖等原因而引起的设备故障、系统停运及机组降出力等事件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问题,业内的科研技术人员也早已通过对各个海域海洋生物习性的分析,以及对循环水系统及设备的布置设计研究,找到了因海生物而影响循环水系统稳定运行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各地都进行了应对海生物危害措施的探索,并对循环水系统设备进行改造、完善检修维护工艺和改进运行操作过程等。
一些沿海电厂的大量实践业已证明,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因海生物泛滥而影响循环水系统及机组稳定运行的事件再次发生。然而,处于杭州湾内的多家发电厂,显然由于准备不足(不过,在过去的30~40年里,杭州湾内受到严重的化工、造纸和印染等企业和其他海洋工程排污影响,几乎成了海洋生物的“沙漠”地带,没有防护滤网设施也是情有可原---平台注),才弄得措手不及。
也有研究提出,对于电厂排出的热废水,可以采用热泵等高技术手段回收、回用余热;而促使热污源减排,则是治理受纳水域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水域环境热容量的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而AI给出的沿海电厂取水口预防海洋生物侵袭的措施与方法,似乎更要全面、系统得多,其中包括:加强监测预警、优化取水设施、推行绿色运维管理等。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措施可以进一步减少海洋生物对电厂取水口的影响。如在发电厂取水口增设防护滤网,阻挡海蜇/水母等生物进入。这些措施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海洋生物的入侵,但可以有效减少其对电厂取水系统的影响,保障电厂的正常运行。
自从近岸海域海蜇/水母数量增长甚至泛滥,对暴发海域的社会、经济及生态造成重大损害以来,国内外对水母的防控技术和措施相继得到较快发展,从最初的网具拦截、船舶打捞到近年来的工程设施拦截疏导、高压水枪清除、气泡和超声波驱赶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各自有着不同的优势,特别是具有一定的海域适应性、服务功能适应性以及水母种类适应性等。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热电厂或核电厂等有冷却水需求的工业设施海域,容易引起海蜇/水母和海洋生物的聚集而造成取水口过滤网堵塞,也是有所了解的。所以,在这些企业的取水口附近,设计人员早已根据海域的地形、海洋水文状况采用了不同的疏导、拦截、驱赶等方式预防海蜇/水母等海洋生物的聚集,也正在研发海蜇/水母聚集后的应急处置措施等。
如瑞典某发电厂在取水区海底设置空气配管,利用海底气泡技术将水母体从海底吹起,从配管中喷出发泡空气,抑制水母流入。在日本的一个发电厂取水口海域,采用在船上加载的一种涡旋发生装置,在水母聚集海域航行时产生的水流涡旋,以达到对水母体有效驱逐的效果。
另外,在日本的一些发电厂取水口海域,还采取了增加防范水母的工程设施,如设置“防水母流入网”来阻止水母流入取水槽;同时,还安装了摄像设备、超声波传感器等监视系统,通过监测、监视,早期发现水母入侵状况,以便及时做出应急处置。
国内学者也提出了多种针对大型水母暴发的处置方法,包括用“海鞘清”杀灭水母体、网具拦截和采用搅碎/切丝装置抽吸水母等,大都还处于理论概念设计阶段,部分试验、工程样机虽已进入实验和海试阶段,但至今还未见大范围推广应用。其他还有探讨利用生物提取物防污涂层抑制水螅体附着,或者采用微生物菌株防止水螅体附着的生物学方法,以提高天敌生物的数量来控制水螅体的数量(类似的方法或者措施似乎在当下的黄海浒苔绿潮防控中也有尝试应用的,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近20年间愈演愈烈的浒苔绿潮规模就是最好的佐证!此外,采用化学方法消杀水母体,还存在对自然环境造成次生危害的风险---平台注)。
其实,沿海电厂附近海域海蜇/水母泛滥也有自取其祸的原因。无论是火电厂,还是核电厂,排放的循环冷却水都是工业温排水中最大的热排放源。电厂温排水向其受纳环境水域释放出巨大的余热热量,会对环境水域水体的理化性质及生态系统构成热污染。
而温排水对水生态的热污染,不仅体现在对水体理化性质、滨海湿地、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影响,而且增温还会使得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增温,既可促进有机物的分解,使得水中无机盐浓度增高、溶解氧下降,增加底泥中的氮、磷释放;还可使水中的浮游植物繁殖加快,数量、生物量明显增加;甚至,一旦水温每升高出6℃~10℃,水生生物的生化反应速率就会增加1倍。同时,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并可提高其生化需氧量,使得水体缺氧更加严重。
据专家介绍,温排水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虽然多系潜在、累积的,看似不及通常由化学物质引起的水污染危害大;但热污染的危害更多的、更主要的则是从根本上、整体上改变水体的理化特性,进而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产生“温排水→热影响→热污染→海蜇旺发或者赤潮暴发”的连锁反应,且在夏季尤为多见。
所以,热污染也是导致海蜇/水母旺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杭州湾海域过去几十年没有发生过类似情况,但偏偏就在2024年的夏末初秋期出现了。相信只要在长三角区域内经历过今年酷暑的人们一定会“身有感触”,何况对于水温十分敏感的海蜇/水母,其旺发、泛滥,也就不难理解。
故有业内专家学者建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温不断攀升,各地沿海电厂温排水的温度阈值亟需做适当调整。如长江和钱塘江、黄河水系,夏季的废热排水最高温度不应超过35℃,甚至还得再下调1~2℃。当然,这需要依据更精准的天气和海洋环境监测/观测数据和预测预报结果来研究确定。
但作为沿海电厂,不应该有侥幸心理,亟须做好充分准备,不管海蜇/水母暴发是偶然还是常态现象?都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海蜇/水母有来无回。
据进一步了解,此次发生在杭州湾内的“海蜇泛滥事件”主角,完全是可以食用的海蜇品种。至于企业为何要作为厨余垃圾、送到垃圾焚烧场处置?主要是为了健康和安全起见,因为从电厂泵房旋转网板上清理出来的海蜇,大多已被撕烂、死亡,甚至腐烂,并附有杂质;而那些由当地政府组织渔民捕捞的海蜇,则由渔民采用传统技艺腌制处理。相信,这种利用传统的渔船捕捞方法处置沿海发电企业遇到的海蜇泛滥事件,是一种最经济、实用的做法,既可以解决电厂的“危机”,还能给沿海渔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显而易见,此次嘉兴平湖组织当地渔民在电厂取水口周边海域开展昼夜捕捞活动,短短数日内就控制住了海蜇泛滥,确保了电厂安全运行,其成效还是十分明显的,值得总结、推广。
06、杭州湾海域海蜇旺发引起的思考
海蜇/水母旺发和浒苔、马尾藻暴发,应该是海洋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结果,也是给人类社会敲响的一句警钟。目前,这些旺发/暴发的海洋生物种类,至少要比有毒有害的海洋生物好上百倍、千倍,因为它们都是可以食用的,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果换成有毒有害的赤潮生物、有毒水母和没有经济价值的海星等,又该如何是好!毕竟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恶果,就该由人类自己来承受、并设法弥补。
但我们的一些海洋生物专家,不知是喝多了洋墨水,还是写多了论文?抑或是用于科学研究的时间太少了?在面对近40年来沿岸海域不断下降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频发的生态异常现象,竟然不是在反思人类活动(如围填海、海洋工程、排污入海和酷渔滥捕等)对海洋环境及海洋生态的破坏,却一味归咎于海蜇/水母泛滥、绿潮/金潮暴发造成了鱼类资源减少,从而导致了生物多样性下降。
然而,这些低等生物在这个星球上堪比恐龙还要早出现,且早在近海渔场资源丰富、经济鱼类捕捞大获丰收时,从没有听说过海蜇/水母泛滥,偏偏在渔民抱怨近海渔场衰退,并从经济鱼类逐渐下降为低等杂鱼、直到无鱼可捕后才出现的这种现象,难道不就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恶果?其中也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海洋污染和海水富营养化等等,最终导致了近海鱼类资源的逐渐减少、消失。于是,人们不得已才采用人工养殖、人工增殖放流和设置人工鱼礁等措施来营造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
对此,一些海洋生物学家又将这些措施看作是海蜇/水母泛滥和浒苔绿潮、马尾藻金潮暴发的“温床”。个别地方竟然还听取了这些专家的建议,叫停了人工放流海蜇苗,还大幅缩减了大型经济藻类的人工养殖面积,甚至缩短了养殖周期等,其结果呢?显然已经让他们颜面扫地,但也让事发地区蒙受了从经济、社会到生态的重大损失。
显而易见,除了全球气候变化,海域内水体富营养化水平仍居高不下、入海污染物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海洋生物多样性仍在持续减少,海洋生态系统依然十分脆弱,......。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才使得海洋生态异常现象愈发频繁;而杭州湾海域海蜇旺发,或许让人们看到了人类应该可以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来弥补过往对大自然豪取掠夺的亏欠及其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那道曙光。
故强烈呼吁沿海各地政府及主管部门,不宜再拒谏饰非,理应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尽早为各地层出不穷的海蜇/水母泛滥和浒苔绿潮、马毛藻金潮暴发,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和正确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方案来,绝不能再允许做那些抱薪救火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