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Argo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由我国布放的一个WMO编号为“2902881”的国产北斗剖面浮标,在2024年8月21日以后,已经销声匿迹,再也没有任何有关该浮标的信息,包括剖面测量数据。经多方确认,该浮标已经停止工作,故障原因不详。
进一步了解表明,该浮标是由中国Argo计划于2022年11月14日布放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约24°12'N、130°50'E)的,至2024年8月21日,一直在按事先设计的循环观测周期(5天)正常运行,发送浮标位置信息及测量的剖面数据,共计收到了135条。
尽管这是一个国产剖面浮标,即浮标平台由国内研制并采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及传输数据,但在投放前该型号浮标已经获得了国际Argo组织的认证。所以,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Argo浮标。
据悉,自从国际Argo计划实施(2000年)以来,由各国研制和生产的自动剖面浮标型号多达数十个品种,但只有通过国际Argo组织的认证、并用于全球Argo/OneArgo海洋观测网建设与维护,且观测数据能够无条件免费共享的,才能正式冠以“Argo浮标”的称号。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到目前为止,由我国研制或者组装的自动剖面浮标型号,虽有10多个种类,但正式通过国际Argo组织认证、并用于Argo/OneArgo海洋观测网建设,或者经国际Argo组织认可、开展试验性布放的国产浮标型号,却是屈指可数(不会超过4种)。
据公开资料显示,符合上述要求或者条件的国产浮标种类确实不多,主要有HM2000、HM2000_O2、HM4000型和XUANWU(玄武)型等4种,其中后3种尚处于试验性布放阶段,只有HM2000型已经投入批量布放,但累计布放的数量始终显得微不足道,约占所有Argo成员国在全球海洋中投放浮标总量(约19,000个)的0.5%。
进一步了解表明,目前最让国内外同行值得骄傲和欣赏的国产浮标,相比而言,似乎只有2个型号,即HM2000和HM2000_O2型。但人们的眼光又十分挑剔,他们只钟爱哪些利用北斗卫星定位、传输数据的剖面浮标,虽然它们携带的电子传感器也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究其原因,自动剖面浮标主要由3大部件,即电子传感器、搭载平台(浮标)和卫星(定位和传输数据)组成,如果有2/3部件是由国内研制、生产和运行的,特别是定位和数据传输系统(卫星),那么,即便还不能算作百分之百国产化,也要比除了搭载平台(浮标)外,其他都要从国外引进的强得多,至少已经做到了自主可控。况且,国产电子传感器,如CTD,国内也早已有研制、生产。
遗憾的是,刚刚消失的“2902881”号Argo浮标,却却就是Argo计划布放在中国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属于全球Argo/OneArgo海洋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的最后一个国产北斗剖面浮标,其型号为“HM2000_O2”。它既携带了美国海鸟(SBE)公司生产的SBE41CP型CTD传感器,还装备了挪威安德拉(AANDERAA)公司生产的AANDERAA_OPTODE_4330型溶解氧传感器,是国内首款除了测量温度、电导率/盐度和压力/深度(CTD)以外,还可以测量海水溶解氧的试验型“BGC浮标”。
我国Argo计划,虽在早期已经累计投放了约50多个HM2000和HM2000_O2型北斗剖面浮标,但因缺少业务经费的长期支持,只能依赖科研项目勉强维持,未能及时补充布放,从而造成了这一无法弥补的损失。
显而易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还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至少在全球Argo/OneArgo海洋观测网中,已经看不到由中国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提供的相应服务及观测成果,也看不到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身影了。
据业内人士回忆,由我国Argo计划于2015年10月建立起来的“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中国杭州)”,曾经受到当时的国家科技和海洋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得到了国际Argo组织的大力支持和一致认可,其建设可谓高标准、严要求,具备了大批量接收、处理和分级分发北斗剖面浮标观测数据的能力,并实现了业务化运行,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成为世界上3个(美国马里兰、法国图卢兹、中国杭州)为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提供剖面浮标观测数据服务的国际平台之一;同时,也标志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已正式成为服务于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中信息和数据传输的3大卫星(ARGOS/ARGOS-3、IRIDIUM、BEIDOU)系统之一。
然而,这个本该可以为我国在国际大科学计划中赢得话语权,并可提高在Argo成员国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的“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中国杭州)”,在正常运行还不到10年的时间里,却要面临寿终正寝的尬尴局面,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讶,岂非咄咄怪事。
当下,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中国杭州),在国际Argo计划及其建设和维护的全球Argo/OneArgo海洋观测网中已是名存实亡,成为不争的事实。实属可悲、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