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中下旬,位于杭州湾北岸的多家发电企业,传出遭遇海蜇泛滥、堵塞取水口,导致循泵房的旋转滤网过载故障,威胁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突发状况。公开报道显示,短短数日,由企业自行清理的海蜇生物量都在百吨以上。个别企业还请求地方政府协助处理,当地迅即组织渔民赴海上开展捕捞作业,曾出动渔船近30艘次,共计捕捞海蜇100余吨。直到月底前,多家企业纷纷表示,海蜇入侵数量已经明显减少。据这些企业反映,他们有的建厂已近30年,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突发情况。
至于发生在杭州湾海域的这次“海蜇泛滥事件”或者“海蜇危机”,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可谓众说纷纭。特别是人们关注的暴发种海蜇究竟是什么种类?是否可以食用?以及企业所关心的海蜇泛滥事件只是偶然现象,还是会成为常态?如何预测预防、应急处置?等相关信息,似乎并不多见。为此,笔者讨教了相关海洋生物学家和水产专家等,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再经初步分析与梳理,形成本文,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了解。
东海杭州湾海域海蜇暴发切莫抱薪救火(上篇)
01、海蜇是我国近岸海域的重要海洋资源
海蜇,俗称水母,是海洋中营浮游生活的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暖水性大型水母,也是一种生活在海中的腔肠软体动物。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水母约250种,其长度从几毫米至几米不等,大型水母重量可达200公斤。我国常见的约有8种,如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和海蜇等。一般的水母不能吃,海蜇是唯一可食类水母。
由于海蜇的触手表面有一类特化细胞,称为刺细胞。当人体接触到刺细胞时会被蛰,“海蜇”由此而得名。人一旦接触到海蜇的触手就会被触伤,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皮疹和休克等症状,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在海边游玩时,切勿随意触碰或把玩海蜇/水母,以免发生意外。
水母的出现,据说比恐龙还早,能追溯到6.5亿年前。虽然这一种群历史悠久,但每只水母个体的寿命却仅有几个星期或数月,也有的能活到一年左右;而一些生活在深海的水母,则可活得更长些,只要有水流,就可以一直存活下去。
据已有的调查研究表明,水母科海蜇属的种类主要有海蜇、黄斑海蜇、棒状海蜇和疣突海蜇等,但在我国沿海疣突海蜇十分罕见;而棒状海蜇个体较小(40~100毫米),伞部的中胶层薄,数量少,也没有什么捕捞价值。此外,我国沿海的食用水母,除了根口水母科海蜇属外,还有口冠水母科的沙海蜇、叶腕水母科的叶腕海蜇和拟叶腕海蜇等。
海蜇盛产于黄、渤海和东海、南海等4大海区的近岸海域,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海蜇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海蜇生长繁殖于底质为泥沙、且咸淡水交汇的沿海河口浅水区,主要以硅藻、甲藻、纤毛虫、有孔虫、小型浮游甲壳类以及其他浮游幼体为食,有时也会捕食小鱼虾。
海蜇对水温的适应范围约为15℃~32℃,最适宜水温20℃~24℃;对盐度的适应范围约为8~32,最适宜盐度18~26。海蜇产卵盛期在9~10月。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海蜇的国家。可食用的海蜇品种经济价值很高,早在1700多年前的晋代,就已有腌渍海蜇为食的记录。海蜇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尤其含有人们饮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种营养食品。晋朝《博物志》曾有记载,“东海有物,状如凝血,纵广数尺周围,无头、无眼、无内腔,众虾附之,随其东西,人煮食之。”唐代《本草拾遗》也提到,“大者如床,小者如斗,无眼目腹胃,以虾为目,炸出以姜醋进之,海人以为常味。”
海蜇性味甘、咸、平,还是一味治病良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之功效,对气管炎、哮喘和胃溃疡等症均有疗效;海蜇还含有类似于乙酰胆碱的物质,具有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
据水产专家介绍,像很多其他海洋生物一样,海蜇营养十分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食品,除了碘以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和铁等物质。
杭州湾北岸处于钱塘江与长江入海口的咸淡水交汇区域,这儿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丰富,非常适宜于海蜇的繁殖生长。生活在杭州湾和舟山海域的海蜇,主要是沙海蜇,还有霞海蜇、棒状海蜇和黄斑海蜇等。经调查研究表明,沙海蜇和霞海蜇(也称霞水母)不仅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
所以,在浙江省内,海蜇的捕捞受到严格的监管和保护措施,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海蜇作为一年生水生物,旺发季不集中捕捞,也会自然衰亡。根据浙江省休渔期特许捕捞的相关规定,杭州湾内的海蜇专项捕捞日期为7月12日至7月26日,共15天(第一时段);而海蜇捕捞的第二个时段,则在全海域禁渔期结束后的8月中旬至9月底前。
海蜇捕捞上岸后,需要进行分割、清洗、腌制……等处理步骤,这是祖祖辈辈的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形成了日趋成熟和完善的滩浒渔民海蜇古法腌制技艺。2020年,该技艺曾成功入选上海市奉贤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里所称的滩浒,即处于杭州湾内的一个小岛的名称,其区划管辖分属舟山嵊泗县,不过如今由上海奉贤和浙江嵊泗两地政府联手合作、共同开发。由于滩浒岛位于钱塘江入海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上游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盛产大白虾、海蜇皮和凤尾鱼,被称为“滩浒三宝”---平台注)。
同样,位于杭州湾北岸的嘉兴平湖渔民,采用传统技艺腌制的三矾头海蜇,即“白沙湾三矾头海蜇腌制技艺”,也曾于2019年成功入选第六批嘉兴市级非遗名录。
02、舟山-杭州湾海域海蜇旺发已有预兆
杭州湾海蜇远近闻名,每年七月的第一个海蜇捕捞时段,渔民在获得海蜇专项捕捞许可证后,根据潮汐变化,在杭州湾指定海域进行捕捞,但时间只有短短十来天。有着多年海蜇捕捞经验的滩浒渔民反映,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里的海蜇产量每年总会有高有低。
但在今年的9月上旬,有地方媒体报道,杭州湾口的舟山海域海蜇旺发,当地渔民说是“一辈子从没见过”;也有渔民称是“50年一遇”。据进一步了解表明,不仅浙江舟山、嘉兴海蜇丰收,长江以北的江苏和山东等地的海蜇也普遍大丰收,每天能捕数千斤,前后持续了近一个月。
据宁波当地海洋渔业种质种苗专家介绍,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及前期多雨、后期少雨的气候环境,使海水盐度等环境因素达到了比较适宜海蜇生长的条件。同时,海蜇丰收,也足见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来自海洋水产专家的解释是,今年前期水温较往年平均温度要低一些,全年整体海水温差变大,适合海蜇繁殖生长的环境。而且,今年除降水量较大外,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水库还在6月多次开闸泄洪,大量淡水汇入附近海域,低盐水质也是海蜇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也有水产专家表示,今年6~8月,台风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相对较少,在渔民中流传有“台风不刮、海蜇旺发”的说法。因为,海蜇在螅状幼体时期,需要水草等附着基帮助它们生长发育,而这个时段恰好少有台风影响,也就为海蜇幼体的发育提供了稳定的生存环境。
此外,近十多年来,杭州湾周边城市不断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增殖放流各种鱼苗,其中也包括大量海蜇幼苗;而幼苗遇上了最适宜生长发育的环境,成活率自然更高,这也是促成海蜇丰产的原因之一。当然,宁波乃至浙江全省每年放流大量人工繁育的海蜇苗,应该是促成今年海蜇大丰收的主要因素。
有浙江水产专家表示,总体来说,我省海蜇放流的效果还是可以的,回捕率至少在3%到5%左右。多年的放流还有累积效应,不仅当年放可以当年捕,有些还可以变成亲体繁殖下一代。
在海蜇旺发的“狂欢”之余,也有不少渔民和相关从业者看到了其背后的隐患,即“今年的海蜇产量虽然很高,但螃蟹却捕得少了;一些老渔民也说海蜇有毒性,太多了也可能对鱼蟹产量有影响。”据海洋生物专家的初步分析,海蜇数量迅速增加,确实会在短期内消耗大量浮游生物,其他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也有可能会因缺少食物来源而死亡,从而间接导致某些与海蜇竞争相同食物资源的鱼类数量下降,影响到整个食物链的结构和功能。
杭州湾洋山海域历来是东海海蜇主产区之一,但每年的海蜇产量高低不一,似有大小年变化的现象。至于2024年的海蜇为何会迎来“几十年一遇”的大丰收?除了前面提到的诸如由海草或者其他坚硬无毒的物质提供的附着基、低盐的水质和人工放流的大量海蜇幼苗外,有业内专家表示,这几年实施的长江大保护行动计划对河口生态系统恢复起到了显著效果,还有浙江出台方案保护八大水系生物多样性等,这些措施对海洋生态的保护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生态好了,供海蜇幼体附着的附着基就多了,饵料也就更丰沛了,这应该也是海蜇旺发的一个原因。
还有专家分析认为,今年浙江海蜇丰产,应该是多项环境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说有一定的“巧合”成分,并不能因此贸然判断是否会对海洋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假如接下来的数年里,海蜇产量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那就需要有所警惕。为此,该专家呼吁,希望人们在为海蜇旺发感到欣喜之余,理性分析这一现象,并通过更加科学有序的管理监督,密切关注海蜇种群数量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以确保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03、我国近岸海域海蜇暴发现象不乏先例
据海洋生物专家介绍,海蜇一般生活在深水区,但只要气候持续高温、雨水丰沛,近岸海域营养丰富,浮游生物增多,这就给海蜇提供了充足食物,海蜇也就会大批入侵近海。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6、2009、2011、2014、2015和2022等年份的7~10月期间,位于山东半岛尾端的南黄海胶州湾海域,就时不时地出现水母/海蜇泛滥现象。也有当地的海洋生物专家称,海蜇的出现会有大小年之分。况且,暴发种海蜇主要是野生的沙海蜇,而不是人工放流的绵海蜇。
至于沙海蜇泛滥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1)近岸海域水质明显改善,海蜇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和藻类明显增加,导致大量繁殖;2)海蜇之类海洋生物喜好淡盐类海水,在其繁殖生长期,只要近海降水量增加,海水盐度偏低,海蜇就会增加;3)海蜇天敌(如海龟)数量减少,海蜇种群很容易出现泛滥;4)近海渔业资源过度捕捞,导致生态系统失衡;5)海水富营养化,为海蜇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饵料;6)气候变化引起的水温上升,加速海蜇在幼虫期的细胞分裂,致使海蜇群体迅速膨胀;7)贝类养殖笼子的筏夹、人工鱼礁和海底建筑垃圾等为海蜇生长提供了良好的附着基;8)海蜇苗大量人工放流等。
其实,海蜇/水母侵扰沿海发电厂的案例,早在2007年、且同样在南黄海西海岸的胶州湾出现过。其中,2009年7月的一次,报道得比较详实。遭遇这次水母暴发影响的发电厂,是位于青岛胶州湾海泊河入海口的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热电厂。由于海水泵房取水口涌入大量水母,一度堵塞水循环系统过滤网,威胁到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工人们全天候不断清理,3天共清理出10吨水母。这次水母入侵事件,导致青岛居民和工业用电受到很大影响。
当然,水母暴发事件也不只在我国近海出现过。从2000年开始,类似的水母暴发现象就已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到了2011年,这种情况更加恶化。据早年的公开资料显示,全球至少有14片海域经常发生水母大暴发,其中包括黑海、地中海、美国夏威夷沿岸、墨西哥湾和日本海等。
2011年6月,日本岛根核电站发现海水冷却管道遭水母堵塞,发电量一度减少6%;同年6月,苏格兰通尼斯核电站附近海域,突然出现大量水母,堵塞了海水过滤池,导致液体无法正常进入制冷系统,两座核反应堆只能紧急关闭。
2013年,全球最大核反应堆之一,瑞典奥斯卡港核电站的3号反应堆被迫关闭,因数百只水母误闯并堵塞厂内多条水管,以致无法输水冷却涡轮机。
2017年7月,以色列一座核电站周边海域有大量水母繁殖生长,并聚集堵塞了冷却系统的取水口,由于缺乏有效的预警与处置措施,取水口过滤网堵塞情况不断加剧,导致冷却取水流量减少,冷却功能下降严重,最终迫使核电站紧急关闭。
水母泛滥除了威胁各地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外,在美国的一个海滩上,还曾在一夜之间铺满了一块块白色的半透明状的水母。可见,全球各地沿岸海域水母突然增多,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所以,在我国近海出现水母泛滥现象也不足为奇。
不过,从2007年开始,在青岛的胶州湾海域,还时不时地出现另一种海洋生物-海星的出没,到了2021年和2022年,海星泛滥现象似乎更加频繁。其中,在2021年3月,胶州湾内的海星日捕捞量曾达10万斤。同时,经调查发现,大规模海星出没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胶州湾海域由人工养殖的牡蛎、蛤仔等贝类的底播海区,粗略统计的平均密度为50个/平方米,受灾面积约10万亩,预估的经济损失约1亿元。
据当地水产专家介绍,胶州湾是贝类养殖区域,海星主要捕食双壳贝类、海胆、牡蛎和海葵等,而胶州湾底播的牡蛎、蛤仔等刚好为海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并为海星的大量繁殖提供了环境基础。
对于胶州湾“海底蝗虫”海星泛滥,经过海洋生物专家的分析,认为除了上述因素外,还与海洋环境转变和海洋生态系统失衡有关。随着气候的逐步变暖,越来越舒适的环境温度,使得海星非常容易生存;以及近海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养殖区域养殖密度过大或养殖量超标等,也使海星极易大量增长。加上受到气候等因素影响,近海捕食海星卵及幼虫的鱼类数量锐减,也会促使海星暴发。
故有专家总结称,从上述因素的分析来看,其海洋环境的转变,应该是影响海星泛滥的重要因素。所以,唯有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才有可能减少“海底蝗虫”海星泛滥。
据进一步了解,青岛胶州湾遭遇海蜇/水母和海星入侵后,由当地海洋生物和水产专家提出的“海蜇成灾”议题,曾被作为影响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纳入第362次香山科学会议(2009年),并于2011年,在青岛启动了“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效应”计划,旨在抑制水母过度繁殖,挽救沿海生态和渔业、旅游业。
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暴发种海蜇以鱼卵和幼鱼为食物,并和成年鱼类竞争各类海洋浮游生物,因此,海蜇数量激增造成其他渔业资源严重减少;同样的观点认为,水母和鱼一样都以浮游动物为食,当水母大规模暴发时,它与鱼争夺饵料,而且水母会蜇鱼,留给鱼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导致各大鱼场的渔获量下降。
还有专家提出,近年来,水母暴发规模和频率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使得原本就已匮乏的渔业资源雪上加霜。甚至有当地海洋生物专家形象地描述,水母是一类肉食性低等动物,海里的水母多了,会影响鱼虾蟹的生长,也会打破相对平衡的海洋生态;简单说,就是让海水变“毒”了。海洋的环境朝着更有利于海蜇生长的方向发展,其他生物就活不了。
对此,也有极少数海洋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过疑问,“不会是因其他渔业资源,特别是经济鱼类的减少,才使得海蜇有了可乘之机,得以大量繁殖生长,甚至达到泛滥的地步?”
而且,当地海洋与渔业部门早期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似乎也间接回应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调查报告表明,因为过度捕捞以及海水污染等原因,山东近海47个主要捕捞品种,已有27种过度利用、6种严重衰退。而在青岛,胶州湾的海鱼种类也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0余种降到了目前不足30种,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
有媒体报道称,大面积海蜇暴发,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有的,但也有正面的作用,即不少渔民通过捕捞海蜇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不过,也有媒体引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话称,考虑到近年来海水浴场海蜇泛滥的情况,黄山社区等海蜇捕捞区域已经很少再进行海蜇的放流,“本来就多,也没必要进行额外放流了。”
为此,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既然放流和野生的是不同海蜇种类,前者可食用,而后者有毒,如果停止放流,野生的不就会越来越多?所以,他们认为,应该加大人工放流海蜇幼苗的数量,形成竞争,才能够消耗掉更多的营养物质,并抑制野生海蜇的泛滥;再者,海域内水体本身营养盐就非常丰富,叫停人工放流海蜇苗后,野生海蜇的饵料也就更多了,更容易引起海蜇/水母泛滥。
不过,近些年来,的确未再耳闻胶州湾内电厂遭受海蜇/水母泛滥、而影响安全运行的新闻报道,但不等于海蜇/水母暴发现象已经不存在了。事实上,胶州湾海域海蜇/水母暴发现象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愈发多起来了;况且,海星泛滥现象近些年来也是接踵而至,真可谓雪上加霜。看来,发生在胶州湾海域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并没有因叫停人工放流海蜇苗活动而呈现减少的迹象。
南黄海胶州湾海域海蜇/水母和海星暴发现象,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要控制海蜇/水母和海星暴发,如同防控浒苔绿潮一样,并非易事,应该是一项旷日持久、且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除了需要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积极采取捕捞行动和强化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外,还需要采取恢复并加大人工放流鱼虾蟹类、贝类和海蜇苗种,培育天敌、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重视和加大贝藻类的养殖规模等多种措施,结合陆域入海污染物控制,尽可能消耗掉海域中已有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
只有采取科学、合理、正确的应对措施,通过逐步改善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方才有望解决海洋生态系统中所暴露的异常问题,从而达到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