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按语:今年是中国海洋大学/原山东海洋学院建校100周年,又是《浪里也风流》(平台连载)作者-侍茂崇教授90寿诞暨从事海洋教育事业65周年;海大/海院还是全体学子接触海洋并有幸成为校友的孕育之地。借此契机,校友们可以将自己创作(亦可荐文)的与海洋、海洋调查及经历有关的诗作、随笔或者回顾性文章等整理一下,由平台负责编辑、推送,以示纪念与怀念,十分期待!
我认识的侍茂崇:一个足迹遍布中国沿海的海洋学家
今年是海大百年校庆。《直面海洋人生》平台搞了个专栏,要举办九旬前辈侍茂崇老师从事海洋调查研究65周年的庆贺活动。侍老师的旧时学生许建平来信,希望我能为这次活动写点东西…...多少寒霜,多少负累。足迹遍及沿海,屡屡坚实!思绪万千,从何说起?恰逢周六,修整家园时,看到满地的红叶,来了一点灵感,连夜写了这篇作文,敬献老师。
〖一〗
美国新英格地区的初秋,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光。绿色的大地逐渐变成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在海风的吹拂之下,显得格外的清爽,诱人的舒适。然而,在我年轻的时候,竟是那么样的喜欢春天。
因为万物复苏的大自然赋予了生命的活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大地点燃了创造的激情,将梦想融入现实的世界里。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爱上了秋色。金红叶覆盖的土地给人一种温情,凉爽的空气净化了我的心灵,睡梦中时常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二〗
我与侍茂崇老师的初识十分偶然。那是在去黄河出海口实习的“东方红”号科考船上。虽然在海大读研时,也常听说过一些有关他的故事。但因为专业不同,来往甚少。我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第一次带气象专业毕业班学生们出海实习时,遇到了他。
作为航次的首席教授,他忙上忙下,就像一个管着一群孩子的幼儿园阿姨,什么都不放心,既担心学生们的安全,又怕他们没学到知识。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台置放在前甲板上的海流测量仪器。据说那是侍老师自己研发的产品,是他的宝贝。他千叮咛万嘱咐,生怕学生们因为操作失误,导致数据不准确,浪费了宝贵的人力。
那时的中国海洋观测技术十分落后,先进国家海洋界早已淘汰的印刷式海流计,但在当年的中国,它仍属最先进海洋观测仪器。而侍老师自己研发的产品,按现在的流行说法,真可称之为国内领先水平,应申请专利了。
〖三〗
我对侍老师研究工作的认识也因偶遇受益。我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后,在吾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做了几个月的博士后,就去了德州农工大学;后来又到了佐治亚大学。
一天,我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信,寄信人是侍老师。因为这封信,我们有缘在我任教的佐治亚大学见了面。
我们在一起时,谈得最多的是他在中国海域观测到的各种奇特现象。整个中国海历史上发生的一切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从渤海谈到黄海,从东中国海讲到南海,听他的讲述,就如同跟着一个探险家沿中国海从北到南走了一圈,处处皆是奇观,点点都是疑惑。
他告诉我,他在南海琼州海峡做了二十七年的海流观测,发现海峡存在着一股不随季风变化而改变的西向贯穿流。因为这股流的存在,北部湾的流场和水团性质的季节变化,与过去已发表的南海环流理论完全不同。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用观测事实,否认了已被普遍认可的理论。这在重视理论研究,瞧不起观测工作的中国海洋界,实为可贵。
侍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并激励着我与他携手并进,寻找出隐藏在观测现象背后的秘密。很快我们就在海洋学科一级刊物《物理海洋学》杂志,发表了“琼州海峡在南中国海环流季节变化中的作用”的论文。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后继不断的关注。
〖四〗
我认识的侍老师是一位去过地球的赤道和南极,走遍中国海的观测海洋学家。他六十五年的经历,就如一部生命交响曲。
渤海湾留下了他年青的足迹;黄海、东中国海开拓了他的视野;南中国海见证了他的智慧与坚强。他是热通量监测国际合作的领头羊,激情似火如同厄尔尼诺发源海域里的滚滚热浪。他是中国极地考察的前辈,冒险乘坐无破冰能力的“极地号”闯荡南大洋,陷入冰窑,日行数米,艰难困苦难以想象。
感谢天公眷顾敢于挑战他的人,恩赐了西南风, 助“极地号”突出重围,把他带到了大洋的最南端, 观测海洋学家梦幻的天堂。南极大陆上的企鹅摇摆着两只小手欢迎他,绚烂极光照耀下的冰场成了他人生飞越的舞台,实现了他幼年时走遍天涯海角的理想。
虽然这一切没能带给他耀眼的光环,但每一处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六十五年的脚印记载了中国海洋科学从无到有,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历史。无法记数的脚印如同秋天满山遍野尽染的红叶,飘然洒落,无声无息,却美化了大地,净化了中国海洋界的风气。
〖五〗
出国多年,很少有机会能读到侍老师撰写的各类专著。那一次回国游学时,在青岛见到他。
侍老师送给了我两本他写的科普书籍。《沧海桑田》讲述了海洋的起源、奥秘和力量。《蔚蓝色的涌动》就如一部海洋爱情的故事,让你触及到了她的脉搏,听到了她的呼吸。
常言道,情人眼里出西施。海洋如同侍老师的梦中情人,激情燃烧的动力,美的化身。在他的心里,潮水的周期上下运动就如少女的脉搏跳动,淡化的海水等同于母亲的乳汁,哪怕是惊涛骇浪,也犹如西施的舞姿,美不胜收。
〖六〗
这个世界很奇特,成功与失败就像太极图一样,虽然黑白分明,但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学术界也一样,戴满了奖章、头顶了无数光环的人,不一定有真才实学;而勤奋实干,贡献很大的,往往是什么荣誉也没有。
人生就是这样,把地上的事拿到天上说的人,如同浮云创造出的瞬时美景那般显眼,受人追捧。但一旦变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不住任何痕迹。与其相反,在地上行走的人,貌似平常,而不被关注。但每一步都会留下脚印。走长了,就会出现一幅独具一格的风景,让人可以追溯,了解他的一生。
我认识的侍茂崇老师就是这么一个普通人。他没有响亮的衔头,没有威人的权力,更没有当今时代梦寐以求的财富。他唯有的只是走遍世界大洋和祖国领海的脚印。
他对中国海洋学科的奉献都溶化在了大海里,没了自我,斗量难计。那里有他的梦,有他的爱,还有讲不完的故事。
【作者简介】陈长胜,1979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1983年获山东海洋学院海洋气象专业硕士。198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92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吾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联合学科物理海洋学博士学位,1992年在吾兹霍尔海洋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1999年被中国科学院聘为首批海外评审专家。现为麻省大学海洋科学和技术学院联邦和蒙哥马利终身双讲席教授。所领导的团队开发和创建了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海洋模式(Unstructured grid Finite 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FVCOM)。FVCOM已被38个国家政府、大学、研究所、公司与企业的众多学者,用于海洋基础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与评估、区域海况预报、风暴陆地浸水预报、海上救护、渔业安全、渔业资源评估、水质监测与评估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等。在过去20多年中,在学科一流学术杂志上发表160多篇论文和一本专著。担任过多项美国国家政府和自然基金会重点专项的责任和首席科学家,2010年担任吾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为寻找在大西洋失落的法航447空客黑匣子、而设立的相关海域洋流计算及其制定找寻方案项目的首席专家;2011年与罗伯特·比尔斯利博士一起承担美国自然基金会专为日本海啸与核扩散事故评估和预测设立的快速应急项目,并任美日联合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2015年被美国内政部新能源局特邀为外海风力发电科学评估专项的首席专家。2007年至今,任美国东北海洋沿岸观测系统发展大学联合委员会海洋模型首席科学家。现仍承担十几项美国国家科研项目,包括多个美国自然基金会新一代北极模型开发,近岸地波雷达、东北陆架冷水团、气候影响下浮游动物种群演变和建立长期海洋陆架生态监测网项目的首席和责任科学家等,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海洋基金会海平面上升对未来风暴增水过程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布朗大学-麻省大学-吾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新一代海洋酸化地球化学与生态模型研发的首席科学家,还是美国东北部六所大学近岸飓风与东北气旋波流耦合风暴潮与陆地浸水预报模型区域系统网联合研发团队的首席科学家之一,并担任美国海洋大气局近岸海洋预报系统的顾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