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血压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时间、不同情形下,血压的变化幅度很大。前一秒你平躺着,身体状况稳定,每个小山峰波峰和波谷的高度就基本一样。但只要你稍微一改变,比如坐起来了、心跳加快了、开始吃饭了、睡着了,血压都会跟着改变。
即便在同一时间,我们身体各处的血压也各不相同。事实上,从我们的主动脉到我们手指头毛细血管的末端,血压能衰减70%。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形、不同血管位置,我们的血压是不一样的。
影响血压的关键因素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在正常情况下,每一次跳动,心脏泵出的血液总量就是4—5L,除非发生心脏衰竭或者严重脱水等极端情况,否则这个量基本恒定。你每天少喝1 升水,或者多喝1升水,只要肾脏功能是好的,身体就会通过少排尿或者多排尿,保证我们的血容量相对固定。所以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流量不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
那是什么呢?是血液流动的阻力,而影响就是血管的管径,也就是你血管的粗细。血管的粗细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你的体温、睡眠、情绪、年龄、血管里的斑块、弹性,甚至你的呼吸,都会影响它的粗细。这才是血压最大的变量系统。
为什么高血压患者那么多?
人类的血压有两套调节机制:一套是长期稳定的升高,满足了人体直立,乃至直立后奔跑、狩猎、思考的能量需求;另一套是短期内快速而精准的调节,把能量快速而精确的分配,保证人类能完成各种复杂活动。
在漫长的进化中,人类的血压一直是以升高为主线的,降低血压只是维持系统稳定的配套存在。而与此同时,那些重要的、优先供血的器官——比如大脑、心脏、肾脏,是血压最容易升高的地方,顺理成章的也就成了最容易被高血压摧残的器官。我们带着这样的血压调节机制出生,自然就更容易患高血压。
只不过,年轻的时候,我们的血压调节机制还很灵敏,很快能调节回来。但是,我们一生中遇到的各种外界环境,比如高盐的食物、肥胖、压力、紧张等,都会不断刺激这套系统,让它变得迟钝。结果,血压的调节就进入了正反馈,在升高的路上一路狂奔,随着年纪的增长,高血压就变得不可避免。
高血压是不是一种病?
如果把一个东西看作疾病,自然就应该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就像新冠一样,做个核酸检测就知道是不是被感染了,标准非常清晰。照着这个思路,我们自然就会问: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换句话说,血压升到多少是高血压呢?是140/90,还是130/80mmHg 呢?
在1980年之前,我们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血压确诊标准都是160/95mmHg。但是在1991 年之后,全球的医学指南大都调低了标准,换成了140/90 mmHg。近年来,随着医学证据不断补充,医学专家又发现,140/90 mmHg 的标准可能还是高了,血压好像是130/80 mmHg 更好,甚至120/80 mmHg 比130/80 mmHg还要好。
这些年,类似的研究越来越多。以至于在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中,全球的诊断标准出现了分歧 。现在,美国的标准是130/80mmHg,而欧洲和中国沿用了140/90mmHg的标准。所以,高血压和常规疾病的诊断标准不一样。它的诊断标准完全是人为规定的,而且一直在变,不同国家的规定可能还不一样。
按照《2020年全球高血压指南》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居家测量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一不小心,测得就不准。没关系,还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是当下诊断高血压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全世界公认的更精准、更可靠的方法。
这个监测有三个最重要的数值:一是全天的平均血压,一般超过130/8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二是白天的平均血压,超过135/85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三是夜间平均血压,超过120/70mmHg就可以确诊。三个标准任何一个达到了,都算高血压。
怎么让高血压来得晚一些?
高血压本质上是一种非稳态环境,从正常血压到高血压前期,到高血压,再到触发各种并发症,需要很长的时间。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思路,并不是彻底消灭敌人,而是用终局思维打持久战,尽可能拖住敌人就行。只要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血压升高的幅度有限,没有对身体产生巨大危害,就算预防成功。
END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