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基本面分析-2024年凌通盛泰三季度报告(下)

财富   2024-10-20 20:08   北京  

大家好!

前言

本次报告针对基本面的分析,是由研究部李元刚、吴丹阳执笔完成的,我参加了讨论和论证过程。整个分析主要从大量的数据中寻找最根本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数据。凌通盛泰认为,当前银行一系列指标和数据中,最重要的关键指标是息差走向和资产质量变化。其他的指标至少在当前的时点上并不是特别重要,所以本次基本面分析抓住息差进行详细论述。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凌通盛泰得出结论息差已经见底。在写完本报告后,2024年9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还会降低一系列基准利率,包括LPR利率,但是潘功胜在记者大会上明确表示,接下来的下降是存、贷款利率的同步下降,对银行息差的影响是中性的。这个判断和我们用数据研究的结论几乎完全一致。以下是潘功胜在9月24日讲话内容:

“9月份下降20个点,从1.7%下调到1.5%,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下,政策利率的调整将会带动各类市场基准利率的调整。预计本次政策利率调整之后,将会带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调大概在0.3个百分点,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款利率等也将随之下行0.2到0.25个百分点。这次利率调整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总体保持中性。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将减少银行的利息收入,但也会减少客户的提前还款。央行降准相当于为银行直接提供低成本的、长期的资金运营,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中短期资金的主要方式,利率的下降也将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此外,刚才也讲到,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存款利率将会对称下行。前几次的存款利率,我们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存款利率下行形成的重新定价效果将会累计显现。因为存款利率重新定价要比贷款慢,所以前几次引导存款利率下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定价的效果会累计显现出来。所以在政策调整的方案设计中,人民银行的技术团队经过多轮认真地量化分析评估,这次利率调整对银行收益的影响是中性的,银行的净息差将保持基本稳定。谢谢!

在重点分析息差走向之外,研究部也对资产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数据清晰地显示,中国所有上市银行的对公不良率稳定的下降,零售不良率开始明显上升了。零售不良率上升是对中国社会整体经济下滑的反应,是就业率下降,以及预期悲观的反应。由于零售贷款在中国银行业的贷款占比整体不超过30%。目前银行业正处于高计提阶段,每年中国银行业所贡献出来的净利润是在史无前例的高计提情况下实现的,这种高计提主要是前期应对对公不良,目前对公不良已经稳定的下降,不需要大规模维持高计提,假如零售不良没有上升,这时利润就会大幅增长,但现在的零售不良上升只是把高计提的时间拖后一两年,本身不会制造出大的问题,零售的体量和对公的体量相比是相对较少的。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在过去一两年之内发生了明显的波动,这是大家都能切身体会和感受到的,银行是万业之母在社会经济波动的过程中,银行的零售不良上升了是必然。在中国最高决策当局已经发现问题,已经采取果断措施大力度的进行经济刺激的情况下,这个态势应该不会比现在继续恶化。所以综合看零售不良的上升整体上属于波动,不是大的战略趋势的恶化。波动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态,没有可能不波动!对于这种波动,只是波动而已。

另外还要说的是我们投资银行是在4毛买一块,该投资模式是不依赖于企业增长的,企业不增长乃至企业衰退百分之二三十都不影响。目前零售不良上升,不会使中国银行业的全行业利润小于零增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社会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零售不良上升包括息差虽然已经走向稳定的阶段,它也会波动,在整个这个情况下,凌通盛泰团队认为银行业,尤其是上市银行的整体净利润不会发生小于零增长的情况,目前到2024年二季度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是4%。从而四毛买一块盈利模式,估值修复基础条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董宝珍

目录

一、资产质量分析

(一) 指标概览

1、 关注率

2、 不良率

3、 拨备覆盖率

4、 偏离率

5、新增逾期

(二) 个贷(零售)不良率分析

1、个人房贷

2、个人经营贷

3、个人消费贷

4、信用卡

(三)对公业务不良率分析

(四)各家银行应对资产质量小幅恶化的措施:

二、息差分析

(一)指标概览

1、收入增速

2、利息净收入增速

3、净息差

(二)银行毛利润还原的讨论

(三)净息差拆解

(四)息差变化三阶段

1、 第一阶段:LPR缺陷导致过度挤压息差阶段

2、第二阶段:纠正LPR缺陷帮助维稳息差的阶段

3、第三阶段:LPR停止下降,重定价久期占据主导助力息差回升

(五)量化未来净息差走势

方案一:用存贷款重定价结构量化分析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对未来净息差的影响

方案二:从存贷款业务角度分析个人及对公业务特征对未来净息差的影响

2024年凌通盛泰三季度报告(下)

银行基本面分析

银行业基本面抽象到两个点:【息差看收入】+【资产质量看成本】

本文从这两个角度分析。

一、资产质量分析

(一)指标概览

1、关注率

整体结束了2022年之前单边下降的态势,底部略微抬升。

2、不良率

整体低位波动。

3、拨备覆盖率

整体见顶回落。

4、偏离率

同样出现底部抬升的态势。

上述四个指标,共同指向了一点,就是银行业再次感受到了资产质量的压力。

5、新增逾期

1)整体:

新增逾期率整体都在快速上升,非江浙城商行绝对值最高,增速也最快,困难地区潜在不良爆发风险最大;江浙城商行绝对值最低但增速较快,也是所有类银行中持续上升周期最长的,可能一:市场化经济程度越高,风险暴露越快。可能二:根据江苏银行电访猜测江浙地区可能是经营贷出问题拖累。

新增逾期率

非江浙城商银行

股份银行

国有银行

江浙城商银行

农商银行

42家平均

2022Q4

1.80%

1.34%

0.75%

0.55%

1.04%

1.22%

2023Q2

1.68%

1.29%

0.80%

0.60%

1.01%

1.19%

2023Q4

1.44%

1.32%

0.79%

0.72%

1.20%

1.18%

2024Q2

1.72%

1.44%

0.91%

0.88%

1.27%

1.34%

增幅

19.37%

8.53%

15.58%

22.24%

5.93%

13.36%

数据来源:上市银行财报计息    制作:凌通盛泰

2)国有行:

除农业银行外都在上升,邮储和中行超过平均更快速上升

新增逾期率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

邮储银行

中国银行

国有银行

2022Q4

0.75%

0.72%

0.84%

0.80%

0.69%

0.69%

0.75%

2023Q2

0.73%

0.81%

0.89%

0.73%

0.69%

0.97%

0.80%

2023Q4

0.80%

0.75%

0.96%

0.80%

0.67%

0.75%

0.79%

2024Q2

0.82%

0.86%

1.00%

0.79%

0.80%

1.21%

0.91%

增幅

2.60%

14.81%

3.83%

-1.92%

19.73%

60.23%

15.58%

数据来源:上市银行财报计息    制作:凌通盛泰

3)股份行:

华夏和平安下降,其它银行都在上升,浙商银行上升最猛。

华夏和平安逾期率为什么逆行业上升而下降?可能是由于周期性,差无可差时自然好转。

新增逾期率

华夏银行

平安银行

浦发银行

招商银行

浙商银行

中信银行

股份银行

2022Q4

1.07%

1.81%

1.59%

1.06%

1.47%

0.89%

1.34%

2023Q2

1.51%

1.64%

1.35%

0.96%

1.43%

0.88%

1.29%

2023Q4

1.39%

1.70%

1.42%

0.91%

1.23%

1.27%

1.32%

2024Q2

1.19%

1.64%

1.49%

1.08%

1.66%

1.50%

1.44%

增幅

-14.35%

-3.55%

4.79%

18.93%

35.25%

18.72%

8.53%

数据来源:上市银行财报计息    制作:凌通盛泰

4)江浙城商行:

南京银行和苏州银行增幅很大超过平均,潜在不良可能上升。

上海银行身处长三角,基础略好一些,逾期在低位波动。

长三角地区新增逾期率增幅较快。

新增逾期率

杭州银行

江苏银行

南京银行

上海银行

宁波银行

苏州银行

江浙城商行

2022Q4

0.29%

0.76%

0.71%

1.02%

0.63%

0.34%

0.62%

2023Q2

0.38%

0.76%

0.81%

1.08%

0.65%

0.41%

0.68%

2023Q4

0.52%

0.91%

0.92%

1.15%

0.77%

0.49%

0.80%

2024Q2

0.60%

1.00%

1.25%

1.04%

0.86%

0.71%

0.91%

增幅

14.37%

10.18%

36.43%

-10.06%

10.59%

44.95%

14.43%

数据来源:上市银行财报计息    制作:凌通盛泰

5)非江浙城商行:

西安出现大问题,逾期暴增。

其中业绩最好的成都银行连续多期明显上升,困难逐渐暴露。

下降的银行反而是著名的困难银行,重庆银行连续三期下降,与行业表现完全不同,但绝对值仍不算很低;兰州银行从很差的水平上,差到不能再差的基础上,开始好转,后文还将看到,兰州是在全行业息差快速下降的过程中,率先实现息差同比回升的银行。

这就很有趣了,最差的银行,过去是哪个方面都困难,资产质量差,存款成本高,但在本轮全国所有银行都下调存款利率的情况下,兰州却得以快速压降存款成本,因为它过去定期存款占比高,存款成本自然高,而降存款利率的过程中,降幅最大的就是定期存款,所以,过去的困难,变成现在的优势。这就是银行业周期性的最好诠释。

新增逾期率

成都银行

兰州银行

齐鲁银行

厦门银行

西安银行

重庆银行

非江浙城商

2022Q4

0.27%

4.46%

0.82%

0.85%

1.80%

2.61%

1.87%

2023Q2

0.35%

5.29%

0.72%

1.33%

1.36%

2.01%

1.74%

2023Q4

0.41%

3.13%

0.56%

0.85%

1.68%

1.49%

1.47%

2024Q2

0.56%

2.06%

0.64%

1.25%

4.21%

1.40%

1.78%

增幅

37.17%

-34.02%

15.04%

46.84%

151.00%

-5.57%

21.48%

数据来源:上市银行财报计息    制作:凌通盛泰

6)农商行:

观察新增逾期增幅较大的都是传统优质行,有降幅的都是传统劣质行,猜测原因也是周期性,过去经营差的银行,因为各种原因,经营户比发达地区更早地表现出困难,当前困难传导到发达地区,反而过去那些差的,已经差无可差了,人们该生活还是要生活,早期出险的客户,处置不了的也就核销完了,能处置的也就处置了,所以转折就这样发生了。

新增逾期率

常熟银行

沪农商行

青农商行

瑞丰银行

苏农银行

无锡银行

农商银行

2022Q4

0.84%

0.84%

2.57%

0.86%

0.62%

0.46%

1.04%

2023Q2

0.85%

0.97%

1.92%

0.73%

0.53%

0.41%

1.01%

2023Q4

1.06%

0.83%

3.10%

1.47%

0.64%

0.45%

1.20%

2024Q2

1.34%

1.00%

2.58%

1.42%

0.95%

0.61%

1.27%

增幅

26.66%

19.97%

-16.67%

-3.56%

47.12%

35.63%

5.93%

数据来源:上市银行财报计息    制作:凌通盛泰

(二)个贷(零售)不良率分析

从整体的个贷不良率来看,从2021年开始出现明显上升态势,零售开始恶化。细分来看:

1、个人房贷

个人房贷长期维持在低不良率水平,但2021年后开始快速上升,增了一倍左右,反映社会经济导致的个人收入快速下降。个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放弃还房贷,房产是中国亿万底层百姓最重要的家庭资产,当房贷出现大量不良时,表征的是亿万百姓的生活现金流出现群体性的困境,折射的是近年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阶段性困难。

2、个人经营贷

个人经营贷的不良率,与企业经营贷款性质类似,不良率走势也趋同,早期的下降更明显,近期的上升不明显,我们把近期走势放大得出下图:

近年个人经营贷不良率有小幅的趋势性上升。

3、个人消费贷

个人消费贷的不良率没有明显上升趋势。

4、信用卡

信用卡不良率出现明显的趋势性上升,拐点在2021年。

小结:不良率分析中,明显上升的是房贷和信用卡,小幅上升的是经营贷,平稳的是消费贷,没有明显好转的业务板块,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如下:

第一、信用卡不良率大幅上升,这主要是小额的,我们也找到了佐证数据:

这是一家上市银行披露的不良率明细,可以看出,这一轮风险主要来自于小客户。

资产质量出现个人中小经营者危机和恶化,也解释了江浙地区城商行逾期率上升,该区域私营经济发达,中小微企业发达,整体属于泛个人,这个态势深层原因是中国经济降速,消费动能弱。

第二、房贷是过去二十年银行业的好业务,也是百姓的基本底层资产,房贷不良率快速明显的上升,这是社会底层人民现金流明显出现问题的表征指标。

从银行的经营角度讲,这两部分业务的特点,一是规模小,即便是房贷,一家也就最多几套房子的贷款,总金额不会很大,抵押的房子变现之后也是能够解决还款问题的,信用卡困难只是短期的,拖延一段时间也就还清了。

这波资产质量小高峰,可理解为中国版次贷(总资产少的人群)危机,与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有本质不同,美国次贷是大量放贷给三无人员(无存款无工作无收入),完全是金融机构不负责任造成的,这种情况与当下的中国银行业完全不同。中国的银行监管很严格,银行工作人员放贷出了坏账,是会追查的,所以中国的银行不会大量放贷给信用资质差的人员。这些已经拿到贷款的银行客户,目前的困难,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收入减少导致的,是一种过程状态,这种状态会维持一段时间,但他会想办法,通过消费降级,重新找到工作以后,会在低位找到新的平衡,贷款的归还只是需要靠时间来磨,最终是能还上的,除非个人破产。

时间的长短还决定于中国经济当下这种困难的状态能不能快速转折,经济状态好转了,工作机会增加,次贷人群的收入才能增加,就能够归还银行贷款,解决当下困局。

这一波不良的总体特征是规模小,不像2016年那一波对公不良——规模巨大——十几万亿的体量,这一波明显小。所以银行的困难只是拖延时间,考验的是管理层解决问题的耐心。

个贷小结:经济下行,全民皆困,规模不大,风险可控,拖延时间,考验耐心

(三)对公业务不良率分析

凌通盛泰数据库中对公贷款入库数据总额为99万亿,占贷款总额166.71万亿的59.3%。

对公不良率持续下行,结论确凿无疑,这种不良率的下行,进入了正反馈循环,不良率越是低,更多的新增贷款会进入这个领域,企业的现金流充裕,就不会出不良,银行报表的不良率就越低,如此循环往复。

反过来,银行个贷端因为出险了,不会再有新增贷款接续,形成间接的挤兑,不良率就会越来越难看,进入负反馈。

我们把对公中的四个行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合并计算不良率,把它理解为政府贷款,这种理解不完全准确,但方便理解,可以看到政府贷款不良率持续向好,且不良率的水平很低。

四大行业贷款余额46.2万亿元,占比27.7%,是银行资产的大头,作为政府的钱袋子,是银行的好业务。

(四)各家银行应对资产质量小幅恶化的措施:

核销转出额

非江浙城商行

股份银行

国有银行

江浙城商行

农商银行

42家加和

2022Q4

-489

-4,065

-3,191

-280

-165

-8,190

2023Q2

-204

-2,077

-1,482

-138

-82

-3,982

2023Q4

-512

-4,526

-2,968

-355

-195

-8,556

2024Q2

-212

-2,282

-1,781

-269

-125

-4,670

半年核销增幅

3.88%

9.91%

20.20%

94.98%

53.26%

17.26%

计提信用减值

非江浙城商行

股份银行

国有银行

江浙城商行

农商银行

42家加和

2022Q4

794

4,819

6,822

516

240

13,191

2023Q2

344

2,477

4,363

237

100

7,521

2023Q4

711

4,505

6,129

440

205

11,991

2024Q2

346

2,238

4,004

229

112

6,930

半年计提增幅

0.52%

-9.65%

-8.21%

-3.38%

11.85%

-7.86%

银行处置问题资产的步骤:1、按贷款五级分类模型,划分每笔贷款,按比例对应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管理层分析还款可能性不大时,进行核销处置(坏账转好时转出已计提的准备金)。

上表看到今年中报最大变化特点是核销量暴增,但计提量的增速比较小。

江浙城商行整体加大了核销力度,增幅接近一倍。快速核销有利于银行稳定资产质量,减少呆账对银行资源的占用,同时银行也不会受太大的损失,“账销案存”,银行会继续追讨这笔已经核销的贷款,未来会计期间追回后计入营业外收入。

其它各组也都同样加大了核销力度,这是不良率整体稳定可控的原因。

上表可以看到,当期计提的增量远小于当期核销的量,这一方面是为保利润,保利润不同于粉饰报表,因为利润是银行再生产的源泉,是维持充足率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计提小于核销,使用了存量准备金,这是拨备覆盖率整体下降的原因。

当前各银行存量准备金还比较厚实,足以应付本轮的小的资产质量冲击波。

二、息差分析

(一)指标概览

1、收入增速

收入增速维持平稳的低增长。

2、利息净收入增速

利息净收入增速普遍降到零轴以下了,但是收入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多数银行录得收入正增长,这是为什么呢?

3、净息差

利息净收入全面负增长的原因,就是息差持续下行。

这是上市银行的数据,我们再看金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的息差情况:

时间

大行

股份行

城商行

民营行

农商行

外资行

净息差

2022Q2

1.94%

2.01%

1.73%

3.77%

2.06%

1.53%

1.94%

2022Q3

1.92%

2.01%

1.74%

3.82%

2.06%

1.55%

1.94%

2022Q4

1.90%

1.99%

1.67%

3.94%

2.10%

1.58%

1.91%

2023Q1

1.69%

1.83%

1.63%

4.11%

1.85%

1.66%

1.74%

2023Q2

1.67%

1.81%

1.63%

4.17%

1.89%

1.63%

1.74%

2023Q3

1.66%

1.81%

1.60%

4.21%

1.89%

1.61%

1.73%

2023Q4

1.62%

1.76%

1.57%

4.39%

1.90%

1.57%

1.69%

2024Q1

1.47%

1.62%

1.45%

4.32%

1.72%

1.47%

1.54%

2024Q2

1.46%

1.63%

1.45%

4.21%

1.72%

1.46%

1.54%

23半年降幅

-13.92%

-9.95%

-5.78%

10.61%

-8.25%

6.54%

-10.31%

24半年降幅

-12.57%

-9.94%

-11.04%

0.96%

-8.99%

-10.43%

-11.49%

数据来源:金监会官网    制作:凌通盛泰

整个商业银行净息差的降幅,2024年是超过2023年同期的。

那么收入的正增长是怎么来的呢?答案是来自于投资收益。

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留一扇窗。

(二)银行毛利润还原的讨论

银行业最大的两项资产,一是贷款,二是投资。其中投资又分为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由于会计政策的细节要求,贷款的收入与债权投资(包括其他债权投资)的收入算为利息净收入(持有至到期的部分,少部分会中间转卖,其利润计入投资收益),但交易性金融资产所产生的收入,可能由于其波动性等一些考虑,没有纳入利息净收入,而是归入了其它收入,又进行了两大细项的拆分,一是投资收益,二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实施了卖出(投资收益落袋)的,归为投资收益,没有卖出的,在账面显示为浮盈的,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进入利润表。

我们在分析时,认为当前这种计账方式,存在两大问题:

第一,息差持续下行过程中,利息净收入的增长很难看,但收入的增速其实还可以,这就造成了偏差,利息净收入作为银行占比8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对总收入增速的影响越来越小。打个比方,一家包子铺,它的增长情况,现在不能用卖包子的增量来衡量,反而要看卖小菜的增量来衡量,这完全是因为会计政策的分割性导致的;

第二,查看部分银行的息差计算表,会发现它的总资产小于总负债,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只是因为会计计量的分割,导致本应计入的资产,却没有计入;

基于以上两点,从合理性上分析,我们决定把利息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三项加和计算,加和后,其会计学意义是:扣除成本但未扣除费用的部分,我们把它命名为“毛利润”。

即:

毛利润=利息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还原后的毛利润增速,其特征就很像收入增速了,只有国有行和股份行是增速低于0的,其它四组都是正增长。

上述算法是凌通盛泰研究部在充分理解银行经营情况后,自己提出来的,投资界尚没有其他人提出这个想法。然而中报发布后,我们在一份中报里看到一个注解,印证了我们想法的合理性:他把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应的付息成本在利息支出中扣除,目的同样是为了消除记账方式带来的偏差。

对于我们的还原算法来说,由于我们无法从报告中准确获取其他债权投资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因此我们无法单独针对利息的收支进行调整,而除利息外的买卖价差以及公允价值变动同样属于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因此我们直接将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加回来,算作毛利润用来计算调整后的净息差。

我们计算了所有银行的还原净息差:如下图所示:

对应数据见下表:

数据对比可以分析出:

1、还原后息差也有一定幅度下降,但降幅相对小,降息对银行真实盈利能力的打击没有净息差变化得那么剧烈。

2、国有银行还原后几乎无变化,秉承了它一贯的风格“只要政策不强力让我做的,能不做就不做。”

3、江浙城商行从业务占比上看,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最高的一个大类,还原息差后效果也是最好的,可以得出江浙城商行普遍的金融管理能力较强。

(三)净息差拆解

对于净息差的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首先要了解影响净息差的变量及主要变量。

数据来源:上市银行财报

息差计算表中,量占比最大的是贷款和存款,利率有趋势性变化的也是它们两个,所以它们是主要变量。

而其它变量则对净息差的变化影响不大:

投资收益率:近年是处于下降通道的,如下图:

但经过我们的还原计算,它近期已经趋稳了:

生息资产端的同业存放,利率近几年是在微微上升的,是有利于净息差的;

计息负债端的拆入利率现在也已经稳定

因此息差计算表中的其它因素不是不重要,而是它的利率变化态势趋稳,近年使得银行息差快速变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就是2019年以来LPR持续下降,和2022年以来存款利率下降的影响,于是,分析息差向何处去的问题,归拢到对存款和贷款的变量分析上。

(四)息差变化三阶段

由存贷款利率变化所影响的银行业息差变化态势将按下图所示三阶段发展:

1、第一阶段:LPR缺陷导致过度挤压息差阶段

此阶段是已经发生的事实,LPR缺陷(见演讲《李元刚-LPR制度缺陷造成息差过度下跌》(https://weibo.com/tv/show/1034:4975880573747205))导致息差过度下降,对应的是下图标红区域,此阶段只有LPR单边下降,而存款基准利率却没有同步下降。

下表列示了LPR与存款基准利率变化的时间:


存款基准利率

LPR-1Y

LPR-5Y


3月

6月

1年

2年

3年

5年



2015.1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2019.08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4.25

4.85

2019.09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4.20

4.82

2019.11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4.15

4.80

2020.02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4.05

4.75

2020.04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3.85

4.65

2021.12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3.80

4.65

2022.01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3.70

4.60

2022.05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3.70

4.45

2022.08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3.65

4.30

2022.09

1.25

1.45

1.65

2.15

2.60

2.65

3.65

4.30

2023.06

1.25

1.45

1.65

2.05

2.45

2.50

3.55

4.20

2023.09

1.25

1.45

1.55

1.85

2.20

2.25

3.45

4.20

2023.12

1.15

1.35

1.45

1.65

1.95

2.00

3.45

4.20

2024.07

1.05

1.25

1.35

1.45

1.75

1.80

3.35

3.85

同时银行业又出现了存款定期化现象,使得存款利率呈现了上升的趋势,因此造成了银行业净息差的两头挤,单边快速过度下降的困难阶段。

2、第二阶段:纠正LPR缺陷帮助维稳息差的阶段

此时对应的是下图中标黄的阶段,LPR利率改革是在2019年8月开始的,随即出现连续下降,但由于利率市场的囚徒困境,存款利率迟迟压不下来,到2022年下半年,监管层看到息差过度下降已成事实,意识到了存贷款不对称降息的问题,才出手干预,强力压降存款挂牌利率。

在这一个阶段中,央行所做的措施就是在纠正LPR制度的缺陷,但这样的调整在银行报表中却没有立即展现,我们可以看到下图中标蓝的部分,就是第二阶段的前中期,在此过程中存款基准利率已经进行了多次大幅的向下调整,然而银行业的存款利率却仍旧维持在高位迟迟不下降。

直至2024年上半年,下图中标绿的部分,银行业的存款利率才开始下降,相比较基准利率的下调滞后了将近两年,也就造成了息差仍旧呈现下降的态势。

而这样的滞后性就是由于存贷款久期不同,或者说存款的重定价期限结构与贷款不同。

贷款的重定价时间多数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或合同签订日,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贷款每年都会进行重定价,也就像下图展示的贷款重定价结构一样,在年底的时间点来看,有近一半的贷款在3个月内重定价,另一半在一年内重定价,而超过一年的占比很小,所以当LPR下调时,贷款端就能较快速的在报表中展现出来。

反观存款的重定价日期是按照到期时间的,存款利率影响更大的是定期存款,而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定期存款中占比最大的期限是集中在一年到五年期,而且整体结构是重定价时间越长的占比越高,这样的结构就拉长了存款久期,再叠加存款定期化的影响,因此我们才看到存款利率的延迟下降。

如果存款能有和贷款一样的反应时间的话,则应该在2023年就出现明显下降,但事实我们看到存款利率并没有像贷款一样快速反应,而是又向后延迟了一年,在今年上半年才出现明显下降,有很强的滞后性。

当前,制度缺陷在逻辑上已经回归正确,而存贷款久期差异表现的滞后性也开始在报表中展现,因此可以判断当前正处于第二阶段的末期,准备向第三阶段过渡

3、第三阶段:LPR停止下降,重定价久期占据主导助力息差回升

第三阶段还未发生,但我们基于当前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情况及国新办的官方发言认为,LPR再降的空间已经微乎其微了,当前贷款利率是历史上最低利率,处于贷款利率下降的末端,下调影响已经弱了:

http://camlmac.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5450350/index.html

因此,接下来对息差影响的主要变量,就不再是价——LPR的变化的影响,而是转化为期——存贷款重定价周期不同带来的存款利率下降后滞的影响,这样的后置发力就会在价不再下调的情况下帮助净息差企稳回升

2024年银行业中报基本面情况总结:资产质量受到零售贷款不良率小幅上升的冲击,核销力度加大,同时息差还在下降,收入低增长,计提低增长,仍能维持利润的增长,保证银行经营平稳;与此同时,重点是,低估值仍在,投资价值更大了。

(五)量化未来净息差走势

方案一:用存贷款重定价结构量化分析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对未来净息差的影响

因此,基于前面提到的“期”作为未来净息差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我们就来通过它的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基于42家上市银行整体的存贷款重定价期限结构,对过去几次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下降,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实际反映进行不同时间的测算。

整体的测算逻辑为:确定不同重定价期限内的挂钩不同基准利率的存贷款的结构,根据基准利率下降前最近一期的重定价期限结构进行利率下降的测算,观察存贷款利率的变化特征以及对净息差的影响。因此在整个测算过程中,我们需要同时考虑1、基准利率下调的时间;2、基准利率下调的幅度;3、基准利率下调时的重定价期限结构。

1、对整个银行业的测算

在此次测算中,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几个假设:

假设一:将42家上市银行看作为一家银行,所有结构数据均是42家银行数据加总后再进行结构占比的计算,将此整合后的银行命名为“中国商业银行”;

假设二:中国商业银行实际存量重定价价格和增量价格的变化与LPR和存款基准利率的变化相同

假设三:存款端不考虑活期存款的影响,只计算定期存款

假设四:存量存贷款中各期限存贷款均匀分布(和几个大行确认后,对方认为可以按照均匀分布进行测算)

l存款端:

1)确定不同重定价期限内各类存款的占比

各期限存款均有对应的基准利率。

由于存款的重定价周期就是到期日,所以各类存款的分布可以根据假设四,在各重定价周期内均匀分布,可以得到下表:

不同期限的存款均可以在3个月内到期,所以各类存款按照17%均匀分布在3个月内重定价;不同期限的存款均可以在3个月-1年内到期,所以各类存款同样按照17%均匀分布;只有1-5年的存款可以再1-5年内重定价,因此它们分别占比25%;同理在1-5年的每一年中,也只有大于等于该期限的存款可以包含在其中,所以将1-5年里的4个25%同样平均到每一年,得到1-5年里每一年的占比。

用来计算基准利率降幅

存款期限

3月

6月

1年

2年

3年

5年

总计

对应存款基准利率

3月

6月

1年

2年

3年

5年


重定价期限

3个月内

17%

17%

17%

17%

17%

17%

100%

3月-1年内

17%

17%

17%

17%

17%

17%

100%

1-5年内



25%

25%

25%

25%

100%










1-5年间每年变化比例

存款期限



1年

2年

3年

5年

总计

重定价期限

1-2年



25%

13%

8%

6%

52%

2-3年




13%

8%

6%

27%

3-4年





8%

6%

15%

4-5年






6%

6%

2)确定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幅度及下调时间


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表

BP

3月

6月

1年

2年

3年

5年

2022.09

10

10

10

10

15

10

2023.06

0

0

0

10

15

15

2023.09

0

0

10

20

25

25

2023.12

10

10

10

20

25

25

2024.07

10

10

10

20

20

20

3)确定存款重定价期限结构

根据假设三,此表为去掉活期存款以及非计息存款,也就是计息定期存款的重定价结构,同时还包括一列定期存款占比的增幅。

%

存款重定价结构(去非计息)

年度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5年以上

%计息存款(去活期)

定期增幅

2021Q4

16.03%

17.35%

19.25%

0.07%

52.70%


2022Q4

17.42%

17.78%

20.38%

0.04%

55.61%

2.91%

2023Q2

15.72%

20.38%

22.16%

0.07%

58.34%

2.73%

2023Q4

17.32%

18.73%

23.83%

0.03%

59.92%

1.58%

2024Q2

14.50%

22.77%

24.15%

0.06%

61.48%

1.57%

4)根据以上三个表对每一次存款基准利率下调的影响进行测算

第一阶段降利率

2022.09

2022Q2结构为基准



存款基准利率降幅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幅

2022.09

10.83

10.83

11.25

-1.96%

定期存款重定价结构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幅

2021Q4结构替代

16.03%

17.35%

19.25%

2.91%

利率变化效果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加

2022Q4

1.74



(5.70)

2023Q1-Q3


1.88



2023Q4-2024Q3



1.13


2024Q4-2025Q3



0.59


2025Q4-2026Q3



0.32


2026Q4-2027Q3



0.14


*蓝色为已实现影响;黄色为正在表现影响;红色为待表现影响

第二阶段降利率

2023.06

2023Q2结构为基准



存款基准利率降幅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幅

2023.06

6.67

6.67

10.00

-1.89%

定期存款重定价结构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幅

2023Q2

15.72%

20.38%

22.16%

2.73%

利率变化效果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加

2023Q3

1.05



(5.16)

2023Q4-2024Q2


1.36



2024Q3-2025Q2



1.15


2025Q3-2026Q2



0.60


2026Q3-2027Q2



0.32


2027Q3-2028Q2



0.14


*蓝色为已实现影响;黄色为正在表现影响;红色为待表现影响

第三阶段降利率

2023.09

2023Q2结构为基准



存款基准利率降幅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幅

2023.09

13.33

13.33

20.00

-1.76%

定期存款重定价结构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幅

2023Q2

15.72%

20.38%

22.16%

1.58%

利率变化效果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加

2023Q4

2.10



(2.78)

2024Q1-2024Q3


2.72



2024Q4-2025Q3



2.48


2025Q4-2026Q3



1.29


2026Q4-2027Q3



0.70


2027Q4-2028Q3



0.30


*蓝色为已实现影响;黄色为正在表现影响;红色为待表现影响

第四阶段降利率

2023.12

2023Q4结构为基准



存款基准利率降幅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幅

2023.12

16.67

16.67

20.00

-1.59%

定期存款重定价结构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幅

2023Q4

17.32%

18.73%

23.83%

1.57%

利率变化效果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加

2024Q1

2.89



(2.49)

2024Q2-2024Q4


3.12



2025Q1-2025Q4



2.48


2026Q1-2026Q4



1.29


2027Q1-2027Q4



0.70


2028Q1-2028Q4



0.30


*蓝色为已实现影响;黄色为正在表现影响;红色为待表现影响

第五阶段降利率

2024.07

2024Q2结构为基准



存款基准利率降幅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幅

2024.07

15.00

15.00

17.50

-1.44%

定期存款重定价结构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幅

2024Q2

14.50%

22.77%

24.15%


利率变化效果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去活期)增加

2024Q3

2.18




2024Q4-2025Q2


3.12



2025Q3-2026Q2



2.20


2026Q3-2027Q2



1.14


2027Q3-2028Q2



0.62


2028Q3-2029Q2



0.26


*蓝色为已实现影响;黄色为正在表现影响;红色为待表现影响

存款端降息小结:

将各次基准利率下降的影响按照不同时间进行整合得到各阶段存款利率的降幅,然后再乘以一个系数,存款系数就是存款余额/生息资产,代表了存款对于净息差影响的权重,乘以这个权重以后就得到了对净息差的影响幅度。可以看到存款利率下降的滞后性,重点看从现在到2025年底,存款利率还能累计下降17.37BP,对净息差的正贡献为12BP。


基准利率下降影响

存款定期化影响

净存款利率

系数

对净息差影响

年份

降幅BP

降幅BP

降幅BP

存款余额/生息资产

增幅BP

2022Q4

1.74

(5.70)

(3.96)

0.7

(2.8)

2023Q2

1.25

(5.16)

(3.91)

0.7

(2.8)

2023Q4

4.50

(2.78)

1.73

0.7

1.3

2024Q2

7.21

(2.49)

4.72

0.7

3.4

2024Q4

7.93


7.93

0.7

5.5

2025Q2

5.63


5.63

0.7

3.9

2025Q4

3.81


3.81

0.7

2.7

2026

4.84


4.84

0.7

3.4

2027

2.50


2.50

0.7

1.8

2028

1.03


1.03

0.7

0.7

2029

0.13


0.13

0.7

0.1

*蓝色为已实现影响;黄色为正在表现影响;红色为待表现影响

l贷款端:

1)确定不同重定价期限内各类贷款的占比

一年内的短期贷款和1-5年的中长期贷款和LPR一年期挂钩,5年以上的长期贷款和LPR五年期挂钩。

贷款的重定价周期可以是到期日或重定价日,一般短期贷款采用到期日,中、长期贷款多为每年1月1日,所以在3个月内重定价周期中,各类贷款的分布也可以根据假设四的存量结构,在该重定价周期内均匀分布,分别占据33%;3个月-1年内重定价的贷款则为到期日或合同签订日,也按照33%均匀分布;只有1-5年的贷款可以再在1-5年内重定价,因此它们分别占比50%;同理在1-5年的每一年中,也只有大于等于该期限的存款可以包含在其中,所以将1-5年内重定价里的2个50%同样平均到每个期限的每一年,得到1-5年里每一年的占比。

用来计算基准利率降幅

贷款期限




3月-1年

1-5年

5年以上

总计




LPR基准挂钩

LPR1Y

LPR1Y

LPR5Y





重定价期限

3个月内

33%

33%

33%

100%




3月-1年内

33%

33%

33%

100%




1-5年内


50%

50%

100%




5年以上



100%

100%




1-5年间每年变化比例

贷款期限

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5年以上

总计

重定价期限

1-2年

10%

5%

3%

3%

3%

13%

36%

2-3年


5%

3%

3%

3%

13%

26%

3-4年



3%

3%

3%

13%

21%

4-5年




3%

3%

13%

18%

2)确定贷款LPR下调幅度及下调时间

贷款LPR降幅

%

LPR-1Y

LPR-5Y

2019.09

5

3

2019.11

5

2

2020.02

10

5

2020.04

20

10

2021.12

5

0

2022.01

10

5

2022.05

0

15

2022.08

5

15

2023.06

10

10

2023.09

10

0

2024.07

10

35

3)确定贷款重定价期限结构

年度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18Q4

61.58%

32.06%

3.91%

1.18%

2019Q4

57.45%

35.42%

3.96%

2.01%

2020Q4

46.18%

44.10%

6.36%

2.40%

2021Q4

44.84%

45.58%

6.60%

2.31%

2022Q4

41.32%

49.84%

6.33%

1.92%

2023Q4

44.22%

47.65%

5.95%

1.62%

4)根据以上三个表对LPR下调的影响进行测算

由于我们看到90%以上的贷款都能在一年内重定价,因此我们只计算2022年下半年之后的调整影响:

第八阶段降利率

2022.08

2021Q4结构为基准



LPR降幅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22.08

8.33

8.33

10.00

15.00

贷款重定价结构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18Q4

44.84%

45.58%

6.60%

2.31%

利率变化效果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22Q4

3.74




2023Q1-2023Q3


3.80



2023Q4-2024Q3



0.24


2024Q4-2025Q3



0.17


2025Q4-2026Q3



0.14


2026Q4-2027Q3



0.12


2027Q3以后




0.35

*蓝色为已实现影响;黄色为正在表现影响;红色为待表现影响

第九阶段降利率

2023.06

2022Q4结构为基准



LPR降幅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23.06

10.00

10.00

10.00

10.00

定期存款重定价结构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22Q4

44.22%

47.65%

5.95%

1.62%

利率变化效果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23Q3

4.42




2023Q4-2024Q2


4.77



2024Q3-2025Q2



0.21


2025Q3-2026Q2



0.15


2026Q3-2027Q2



0.12


2027Q3-2028Q2



0.10


2028Q2以后




0.16

*蓝色为已实现影响;黄色为正在表现影响;红色为待表现影响

第十阶段降利率

2023.09

2022Q4结构为基准



LPR降幅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23.09

6.67

6.67

5.00

0.00

定期存款重定价结构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22Q4

44.22%

47.65%

5.95%

1.62%

利率变化效果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23Q4

2.95




2024Q1-2024Q3


3.18



2024Q4-2025Q3



0.11


2025Q4-2026Q3



0.08


2026Q4-2027Q3



0.06


2027Q4-2028Q3



0.05


2028Q4以后




0.00

*蓝色为已实现影响;黄色为正在表现影响;红色为待表现影响

第十一阶段降利率

202407

2023Q4结构为基准



LPR降幅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24.07

18.33

18.33

22.50

35.00

定期存款重定价结构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23Q4

44.22%

47.65%

5.95%

1.62%

利率变化效果

%贷款<3月

%贷款3月-1年

%贷款1-5年

%贷款5年以上

2024Q3

8.11




2024Q4-2025Q2


8.74



2025Q3-2026Q2



0.48


2026Q3-2027Q2



0.35


2027Q3-2028Q2



0.28


2028Q3-2029Q2



0.23


2029Q2以后




0.57

贷款端降息小结:

将近两次LPR下降的影响按照不同时间进行整合,从现在到2025年底,贷款利率累计下降18.27BP,对净息差的负贡献为11BP。


LPR下降影响

系数

对净息差影响

年份

降幅BP

贷款余额/生息资产

降幅BP

2023Q4

4.60

0.6

2.8

2024Q2

5.41

0.6

3.3

2024Q4

12.31

0.6

7.4

2025Q2

6.07

0.6

3.6

2025Q4

0.44

0.6

0.3

2026

0.76

0.6

0.5

2027

0.57

0.6

0.3

2028

0.35

0.6

0.2

2029以后

0.68

0.6

0.4

存贷款合计影响:


贷款对净息差影响

存款对净息差影响

对净息差影响

年份

降幅BP

增幅BP

降幅BP

2024Q4

7.4

5.5

1.84

2025Q2

3.6

3.9

(0.30)

2025Q4

0.3

2.7

(2.40)

2026

0.5

3.4

(2.93)

2027

0.3

1.8

(1.41)

2028

0.2

0.7

(0.51)

2029以后

0.4

0.1

0.32

所以从整个银行业来看,结合存贷款两端已发生的基准利率下降对净息差的影响,在LPR和存款基准利率不再变化的情况下,息差在2025年初即会整体企稳。

l分类银行测算

其次对于几大类(国股城农)的测算对比中,我们还发现了不同类型银行的差异性,此处我们重点是去观察对比银行间的差异及产生原因,而非对具体数值下结论:

对于分类的测算,采用的假设与整个行业一致,只是将42家银行的数据替换成了各类银行的数据:

假设一:将四大类银行的每一类都看作为一家银行,所有结构数据均是各类银行数据加总后再进行结构占比的计算;

假设二:中国商业银行实际存量重定价价格和增量价格的变化与LPR和存款基准利率的变化相同

假设三:存款端不考虑活期存款的影响,只计算定期存款

假设四:存量存贷款中各期限存贷款均匀分布(和几个大行确认后,对方认为可以按照均匀分布进行测算)

经过测算后我们将四类银行对比观察发现:

在基准利率变化对净息差的影响表现上,降幅为负且绝对值越大的代表净息差回升的可能性越大,农商行表现最优,其次是城商行,然后是国有行,最后是股份行。

对净息差影响

国有行

股份行

城商行

农商行

年份

降幅BP

降幅BP

降幅BP

降幅BP

2023Q4

1.67

0.47

2.33

(0.07)

2024Q2

(0.23)

0.95

(0.59)

(1.88)

2024Q4

1.79

3.08

0.20

(0.48)

2025Q2

(0.16)

(0.26)

(1.16)

(2.68)

2025Q4

(2.66)

(1.86)

(2.60)

(3.54)

2026

(3.28)

(2.19)

(3.08)

(4.21)

2027

(1.62)

(0.97)

(1.37)

(1.91)

2028

(0.64)

(0.27)

(0.36)

(0.54)

2029以后

0.20

0.41

1.09

0.69

而出现这种不同的表现,就是由于在进行测算时的几个参数表现的不同,具体表现在:计息定期存款的占比高低差异、计息定期存款的久期长短差异、存贷款对净息差影响的权重(系数)差异,而这几项参数都是客观的实际的差异,并非假设引起的差异。

计息定期存款占比高低差异:

计息定存占比

国有行

股份行

城商行

农商行

2021Q4

51.26%

53.83%

59.81%

65.68%

2022Q4

53.81%

57.12%

64.90%

67.51%

2023Q2

57.82%

56.91%

64.46%

70.39%

2023Q4

59.47%

57.83%

67.23%

71.05%

2024Q2

60.87%

59.65%

68.90%

73.10%

从定期占比上来看,农商行占比最高,其次是城商行,然后是国有和股份,因为定期对存款利率的影响更大,所以定期占比越高,对存款利率和净息差的正影响就会越明显。

定期存款久期长短差异:

国有行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5年以上

平均久期

2021Q4

14.83%

17.15%

19.21%

0.07%

1.40

2022Q4

15.84%

17.82%

20.12%

0.03%

1.39

2023Q2

14.67%

21.33%

21.78%

0.04%

1.41

2023Q4

16.47%

19.18%

23.80%

0.02%

1.46

2024Q2

13.51%

23.31%

24.02%

0.03%

1.47

股份行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5年以上

平均久期

2021Q4

19.94%

16.76%

17.10%

0.03%

1.23

2022Q4

21.68%

16.14%

19.22%

0.09%

1.28

2023Q2

19.39%

15.67%

21.72%

0.13%

1.40

2023Q4

19.52%

16.43%

21.80%

0.07%

1.39

2024Q2

17.96%

20.17%

21.39%

0.13%

1.36

城商行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5年以上

平均久期

2021Q4

14.94%

20.32%

24.37%

0.18%

1.50

2022Q4

18.91%

21.83%

24.12%

0.03%

1.39

2023Q2

15.97%

22.87%

25.53%

0.09%

1.46

2023Q4

18.06%

20.52%

28.59%

0.06%

1.53

2024Q2

15.00%

22.35%

31.48%

0.06%

1.62

农商行

%存款<3月(去活期)

%存款3月-1年

%存款1-5年

%存款5年以上

平均久期

2021Q4

18.92%

20.21%

26.52%

0.02%

1.46

2022Q4

20.24%

18.88%

28.38%

0.00%

1.50

2023Q2

12.84%

28.31%

28.56%

0.67%

1.55

2023Q4

22.05%

20.17%

28.82%

0.00%

1.46

2024Q2

11.79%

32.72%

28.34%

0.25%

1.48

平均久期

国有行

股份行

城商行

农商行

2021Q4

1.40

1.23

1.50

1.46

2022Q4

1.39

1.28

1.39

1.50

2023Q2

1.41

1.40

1.46

1.55

2023Q4

1.46

1.39

1.53

1.46

2024Q2

1.47

1.36

1.62

1.48

平均值

1.43

1.33

1.50

1.49

从定期存款的久期上来看,同样也是平均久期更长的的有更好的表现,因为存款基准利率是期限越长的降幅越大,所以期限更长的存款占比越大,存款久期越长,对于存款利率及净息差的正影响也就越明显。

存贷款对净息差的权重(系数)差异:

存款系数

国有行

股份行

城商行

农商行

2021Q4

0.75

0.63

0.66

0.67

2022Q4

0.75

0.65

0.65

0.82

2023Q2

0.76

0.66

0.66

0.90

2023Q4

0.75

0.66

0.66

0.84

2024Q2

0.74

0.64

0.67

0.92

贷款系数

国有行

股份行

城商行

农商行

2021Q4

0.61

0.63

0.53

0.53

2022Q4

0.61

0.63

0.55

0.64

2023Q2

0.61

0.63

0.56

0.68

2023Q4

0.61

0.62

0.56

0.65

2024Q2

0.62

0.63

0.57

0.70

存贷款系数差

国有行

股份行

城商行

农商行

2021Q4

0.14

(0.00)

0.12

0.14

2022Q4

0.13

0.02

0.10

0.18

2023Q2

0.14

0.03

0.11

0.22

2023Q4

0.14

0.03

0.10

0.19

2024Q2

0.12

0.01

0.09

0.22

平均值

0.14

0.02

0.11

0.19

对于存贷款的权重来说,存款权重越大、贷款权重越小,二者之间的系数差越大的自然对净息差的正影响就越大。

小结:

因此我们从三个计算参数的表现上可以看到,定期存款占比越高、存款久期越长、存贷款系数差(权重)越大的银行净息差会更快的出现回升。

*由于所有测算都是基于前面的几个假设,所以假设的变化会对测算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且越精确到个体,个体的差异性使得假设存在的误差也就会越大,因此在对重定价期限结构的测算中,只对银行业整体进行测算数据值上的分析判断;对大类银行只进行差异归因,不对数据值做结论;且不对任何个体进行测算。大家也可以自由根据自己认为更合理的假设进行调整测算。

但整体的大逻辑就是存款利率的下降会滞后于贷款利率,所以会出现收益端明显下降但成本端不反应导致净息差快速下降的情况,且不同的细分结构带来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而当存款端的滞后效应展现出以后,则会对冲掉贷款端的利率下降,让基准利率下降对净息差的影响由负影响转为中性,从而帮助净息差企稳。

方案二:从存贷款业务角度分析个人及对公业务特征对未来净息差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通过对今年上半年表现出企稳的两家银行的分析中发现了另一个对净息差未来走势判断的方法和思路。

首先我们先来看这两家真正实现了净息差回升的银行,是怎么实现净息差回升的:

(1)交通银行

第一家是交通银行,2024中报净息差1.29%,高于去年底息差1.28%,实现环比回升。

它的贷款利率下降34BP,相较同业下降不是特别多;存款端,下降14BP,同行业对比是比较多的,由此实现了息差回升。

2021年到2024年中,个贷利率下降的量,超过对公贷款利率下降的量,前文也讲到了,个贷的不良率上升,对公不良率下降,所以这些数据都再次验证了凌通盛泰在2023年报中做出的“对公是蓝海,零售入泥潭”的判断。

零售业务本轮遭遇的是利率更快速度下降,不良率上升的双重打击。

交通银行的资产结构,个贷占比较少,贷款利率下降就少,因为现在是个贷利率下降得比对公贷款利率下降得多;存款端,定期存款占比较多,这过去是不利因素,去年开始的多轮次下调存款利率,受益最多的恰恰是定期存款多的银行,因为下调利率调整的主要是定期存款。

2)兰州银行

兰州银行更厉害,率先实现息差同比回升,存款成本大幅下降38BP,贷款利率下降36BP。

这是存款利率的变化态势,个人存款近年下降得较快,非江浙城商行的个人存款利率下降较快,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城商行过去存款利率较高,过去是不利因素,本轮降存款利率的变化的过程中,成了主要受益因素。

对公存款利率则有所反复,应该是对公业务受到各家银行的争抢,出现了存款利率不降反升的情况。受益最大的也是非江浙城商行。

这种变化最好的诠释了银行经营的周期性特征,过去不好的,转身之后,变为好。

兰州银行个贷占比低,贷款利率下降得少,个人定期存款占比高,存款利率下降得多。由此,兰州银行实现了息差回升的突破。

总体来讲,贷款利率方面,个人贷款利率下降更快,所以个人贷款占比高的,总体贷款利率下降更快,反之,个贷占比少的,贷款利率降得慢;

存款利率调整主要是定期存款,所以定期存款占比高的,存款利率下降得快,尤其是个人存款占比高的,下降得会更明显。

因此我们基于这个角度和思路,对银行业净息差做出测算,详解计算过程:

简单理解就是加权平均计算,算法如下:

存贷息差=【(个人贷款占总资产比率*个人贷款利率)+(对公贷款占总资产比率*对公贷款利率)】-【(个人定期存款占总资产比率*个人定期存款利率)+(个人活期存款占总资产比率*个人活期存款利率)+(对公定期存款占总资产比率*对公定期存款利率)+(对公活期存款占总资产比率*对公活期存款利率)】

取用数据说明1:息差计算表中,所有的项目,贷款,存款,生息资产,计息负债,全部都是“平均余额”,就是全年平均的日均余额,这组数据,大多数银行都披露,但也有少数银行不披露,所以为了取数统一,我们不采用“平均余额”,而是用“期末余额”,这组数据更易得,它与现行的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相对应,所有银行都披露期末的对公贷款余额,个人贷款余额,四种存款(个定、个活、公定、公活)的期末余额,与之相对应的,加权计算的总权重使用总资产这一期末余额数。

备注:“平均余额”与“期末余额”每年都有差异,但差异并不大,一般不超过5%,可以作为合理误差不考虑其影响。

取用数据说明2:各种利率,都是“平均余额”对应的利率,不披露数据的银行,则无法用算法进行准确计算。这些银行,可以用本文分析的结论,看它的存贷款资产占比分析其未来变化。

有了以上这些数据,就可以计算出过往各期的存贷息差。

存贷息差与报表息差之间有个差异,这个差异是由存贷款以外的其它变量产生的,我们把这个差命名为“基差”。基差越大的,存贷款对息差的影响越小,其它因素对息差影响越大,反之,基差越小的,存贷款对息差的影响越大,其它因素对息差影响越小。

基差合理大小的推算:通过数据计算,基差平均取值是60~90之间;从合理性上分析,息差计算表中,除存贷款之外,第二重要因素是投资,它的量占比大致在20%~30%之间,利率对应3%左右,这样算下来,也就是60~90之间,所以基差在这个区间是很正常的。基差太大的,存贷息差对息差的影响较小了,预测值几乎无意义了;基差太小的,存贷息差对息差的影响过大,预测值的预定假设造成的误差超过了偏差水平,预测性同样不准。所以预测值主要适用于基差正常范围内的银行。

预测未来,则需要几个重要假设:

假设1:所有资产占比不变

假设2:个贷利率每期(半年)下降10BP

假设3:公贷利率每期(半年)下降5BP

假设4:存款个人定期利率每期(半年)下降10BP

假设5:存款对公定期利率每期(半年)下降5BP

假设6:两个存款活期利率不变

以上6个假设,是按当前利率下降态势,综合分析后,进行线性外推,以减少变量的不确定性,公平对待所有银行。

以兰州银行为测算样例:

总资产占比

兰州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9.03%

39.60%

38.73%

6.18%

3.04%

22.81%

2019Q4

9.18%

43.17%

42.61%

6.31%

3.37%

21.22%

2020Q4

13.49%

40.12%

43.47%

7.04%

2.48%

18.96%

2021Q4

15.28%

38.72%

42.13%

6.01%

2.27%

18.22%

2022Q4

13.07%

38.90%

41.25%

7.01%

2.90%

17.38%

2023Q2

13.14%

34.74%

41.33%

6.48%

2.36%

17.70%

2023Q4

12.94%

41.13%

42.70%

7.17%

2.73%

16.60%

2024Q2

11.79%

42.04%

43.52%

6.61%

2.78%

17.01%

2024Q4F

11.79%

42.04%

43.52%

6.61%

2.78%

17.01%

2025Q2F

11.79%

42.04%

43.52%

6.61%

2.78%

17.01%

2025Q4F

11.79%

42.04%

43.52%

6.61%

2.78%

17.01%

利率

兰州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6.52%

4.82%

2.96%

0.30%

3.05%

0.66%

2019Q4

6.77%

4.94%

3.17%

0.27%

3.22%

0.67%

2020Q4

6.44%

4.66%

3.29%

0.30%

2.90%

0.76%

2021Q4

5.79%

4.41%

3.33%

0.30%

2.69%

0.84%

2022Q4

5.55%

4.23%

3.22%

0.27%

2.68%

0.87%

2023Q2

5.45%

4.17%

2.94%

0.22%

2.75%

0.92%

2023Q4

5.35%

4.09%

2.88%

0.21%

2.71%

0.97%

2024Q2

5.01%

3.67%

2.69%

0.20%

2.59%

0.92%

2024Q4F

4.91%

3.62%

2.59%

0.20%

2.54%

0.92%

2025Q2F

4.81%

3.57%

2.49%

0.20%

2.49%

0.92%

2025Q4F

4.71%

3.52%

2.39%

0.20%

2.44%

0.92%

存贷款息差对比

兰州银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BP)

2018Q4

1.09%

2.36%

127

2019Q4

1.14%

2.12%

98

2020Q4

1.07%

1.72%

65

2021Q4

0.96%

1.72%

76

2022Q4

0.79%

1.58%

79

2023Q2

0.71%

1.51%

80

2023Q4

0.90%

1.46%

56

2024Q2

0.72%

1.59%

87

2024Q4F

0.73%



2025Q2F

0.75%



2025Q4F

0.76%



对于假设的合理性:根据存贷款利率的历史(见下表)变化态势估计,之所以给所有银行赋予相同的假设变量,从未来事实的角度看,所有银行的利率变化不可能相同,这样做是因为所有银行受到同一个LPR利率影响,也是受同一套基准存款利率影响,现实中的不同,是因为现实中的业务结构,各家各不相同,但如果我们在设定假设条件时,想要去贴近这种现实情况,那将陷入“不可知”,所有银行赋予相同假设,就简化了模型,只留下大的结构(两个贷款占比+四个存款占比)的影响,使预测有一定的可信性。

有了以上这些假设,就可以计算出未来各期的存贷息差。存贷息差是银行报表息差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我们主要是看存贷息差过去的变化态势,及其未来三期的预测值,综合分析未来息差走势。

这样可以通过计算出来的存贷息差,与基差两组数据,综合研判坏未来息差的可能变化态势。

我们先来分析样例中展示的兰州银行:1、基差水平正常,不用考虑。2、息差实现同比回升,同步的存贷息差也不再走低,见底回升,两者作用方向相同。3、未来存贷息差趋于回升。结论:息差回升可能性大。

原因分析:存款个定占比大,43%,是很高的水平,过去分析存款利率不下降,讲存款定期化,主要讲的就是个定占比高,个定利率是最高的,所以个定占比高是过去存款利率居高不下的主因,而2022年开启的存款利率下降大潮中,最主要作用在个定上面,个定利率下降成为存款综合利率下降的主力军,所以像兰州银行这样的个定占比高的银行,首先受益;

贷款利率方面,个贷利率的下降速度快于对公贷款利率,所以个贷量占比少的银行,更有利于息差回升,兰州恰恰是个贷占比只有11%,很少的水平。

这样,存贷两个方面都有利于兰州银行息差回升,所以兰州成为了第一个息差回升的银行。

来看非江浙城商行的平均水平:

总资产占比

非江浙城商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11.20%

27.78%

15.47%

6.10%

14.74%

23.63%

2019Q4

13.11%

29.22%

17.25%

5.59%

15.27%

20.75%

2020Q4

13.68%

30.25%

18.55%

5.75%

15.71%

19.24%

2021Q4

14.29%

32.09%

20.13%

5.89%

15.63%

18.33%

2022Q4

13.54%

34.04%

22.66%

6.23%

15.65%

16.24%

2023Q2

13.07%

34.97%

24.43%

5.56%

14.66%

16.10%

2023Q4

12.89%

35.85%

25.32%

5.50%

14.39%

14.95%

2024Q2

12.20%

37.34%

26.59%

5.26%

14.63%

14.08%

2024Q4F

12.20%

37.34%

26.59%

5.26%

14.63%

14.08%

2025Q2F

12.20%

37.34%

26.59%

5.26%

14.63%

14.08%

2025Q4F

12.20%

37.34%

26.59%

5.26%

14.63%

14.08%

利率

非江浙城商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5.57%

5.37%

3.19%

0.44%

3.14%

0.67%

2019Q4

5.77%

5.48%

3.44%

0.47%

3.33%

0.73%

2020Q4

6.01%

5.48%

3.65%

0.50%

3.18%

0.80%

2021Q4

5.60%

5.23%

3.64%

0.51%

3.03%

0.87%

2022Q4

5.47%

5.03%

3.44%

0.39%

2.96%

0.93%

2023Q2

5.20%

4.92%

3.27%

0.30%

2.82%

0.94%

2023Q4

5.09%

4.85%

3.22%

0.28%

2.78%

0.98%

2024Q2

4.59%

4.56%

2.98%

0.24%

2.61%

0.94%

2024Q4F

4.49%

4.51%

2.88%

0.24%

2.56%

0.94%

2025Q2F

4.39%

4.46%

2.78%

0.24%

2.51%

0.94%

2025Q4F

4.29%

4.41%

2.68%

0.24%

2.46%

0.94%

非江浙城商行,个贷占比略下降,12%的水平是很低的水平,存款方面,个定占比持续上升,这些指标,过去是差的表现,现在对息差回升有利。

存贷款息差对比

非江浙城商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

2018Q4

0.93%

2.06%

113

2019Q4

1.05%

2.16%

110

2020Q4

1.12%

2.19%

107

2021Q4

1.10%

2.15%

105

2022Q4

1.06%

2.08%

102

2023Q2

1.05%

1.99%

95

2023Q4

1.04%

1.94%

90

2024Q2

0.96%

1.79%

83

2024Q4F

0.96%



2025Q2F

0.97%



2025Q4F

0.97%



存贷息差与息差,先同步上升,后同步下降,这种一致性,一方面说明这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计算出来的存贷息差相对于报表息差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在预测未来时,如果存贷息差能够回升,则息差更容易回升,两者有正比例关系。

基差从100以上,慢慢降到83的水平,说明早期非江浙城商行的投资占比较高,后期回落到正常水平,存贷息差对息差的影响更加明显了。

计算的未来三期存贷息差的变化,预期会回升,息差也会慢慢回升。

总资产占比

郑州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9.42%

23.14%

12.91%

4.19%

17.90%

17.72%

2019Q4

11.91%

24.89%

14.44%

4.66%

17.41%

15.84%

2020Q4

12.29%

28.65%

14.12%

5.55%

18.62%

13.44%

2021Q4

13.24%

34.75%

14.85%

6.31%

13.07%

15.34%

2022Q4

13.75%

39.35%

17.69%

6.15%

12.65%

14.24%

2023Q2

13.38%

40.26%

20.06%

5.93%

11.76%

13.68%

2023Q4

13.34%

40.19%

21.66%

5.08%

11.40%

13.58%

2024Q2

13.38%

41.57%

25.15%

5.76%

12.73%

11.64%

2024Q4F

13.38%

41.57%

25.15%

5.76%

12.73%

11.64%

2025Q2F

13.38%

41.57%

25.15%

5.76%

12.73%

11.64%

2025Q4F

13.38%

41.57%

25.15%

5.76%

12.73%

11.64%

利率

郑州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6.00%

5.77%

3.14%

0.56%

4.37%

0.53%

2019Q4

5.81%

5.92%

3.35%

0.75%

4.53%

0.55%

2020Q4

5.55%

5.99%

3.98%

0.91%

3.49%

0.59%

2021Q4

5.11%

5.81%

3.82%

0.92%

3.43%

0.67%

2022Q4

4.77%

5.51%

3.87%

0.66%

3.21%

0.84%

2023Q2

4.28%

5.33%

3.77%

0.42%

2.72%

0.69%

2023Q4

4.27%

5.16%

3.64%

0.41%

2.68%

0.76%

2024Q2

3.59%

4.70%

3.17%

0.36%

2.25%

0.84%

2024Q4F

3.49%

4.65%

3.07%

0.36%

2.20%

0.84%

2025Q2F

3.39%

4.60%

2.97%

0.36%

2.15%

0.84%

2025Q4F

3.29%

4.55%

2.87%

0.36%

2.10%

0.84%

郑州银行个贷占比低,个定占比在持续上升,近期处于中等水平,有利条件只有一个。

个贷利率从高于行业平均降到低于行业平均,从分行业数据上看到,消费贷占比先快速下降后又回升,这部分利率应该是大幅下降的,个人房贷占比持续快速下降,这部分利率下降应该同步于行业,经过深层结构调整之后,后续个贷利率下降应该趋于平稳了;公贷利率下降前后始终高于行业,可能有较大的下行要求。

存贷款息差对比

郑州银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BP)

2018Q4

0.60%

1.70%

110

2019Q4

0.77%

2.16%

139

2020Q4

1.06%

2.40%

134

2021Q4

1.52%

2.31%

79

2022Q4

1.57%

2.27%

70

2023Q2

1.52%

2.13%

61

2023Q4

1.43%

2.08%

65

2024Q2

1.23%

1.80%

57

2024Q4F

1.23%



2025Q2F

1.23%



2025Q4F

1.22%



郑州银行存贷息差处于加速下降态势中,可能是深层次的结构调整还没有完成,计算得到的预测值也还在下行,息差短期应该不会见底。

总资产占比

长沙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13.52%

24.26%

10.44%

9.09%

17.97%

26.10%

2019Q4

16.94%

23.90%

12.49%

9.94%

16.41%

24.44%

2020Q4

18.37%

24.30%

14.67%

9.93%

15.76%

23.01%

2021Q4

19.07%

25.37%

17.05%

9.60%

14.39%

21.17%

2022Q4

19.02%

26.64%

20.12%

9.93%

13.54%

18.06%

2023Q2

18.14%

28.15%

21.65%

8.85%

12.21%

17.05%

2023Q4

18.11%

28.47%

23.87%

9.08%

11.05%

17.50%

2024Q2

17.16%

30.98%

24.35%

8.45%

10.35%

16.70%

2024Q4F

17.16%

30.98%

24.35%

8.45%

10.35%

16.70%

2025Q2F

17.16%

30.98%

24.35%

8.45%

10.35%

16.70%

2025Q4F

17.16%

30.98%

24.35%

8.45%

10.35%

16.70%

利率

长沙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5.21%

5.99%

2.97%

0.87%

3.12%

0.57%

2019Q4

6.03%

6.00%

3.44%

1.04%

3.44%

0.62%

2020Q4

7.09%

5.75%

3.51%

1.04%

3.59%

0.69%

2021Q4

6.58%

5.65%

3.49%

0.62%

3.40%

0.74%

2022Q4

6.69%

5.56%

3.31%

0.46%

3.30%

0.76%

2023Q2

6.53%

5.32%

3.10%

0.35%

3.07%

0.77%

2023Q4

6.52%

5.29%

3.06%

0.33%

2.99%

0.79%

2024Q2

5.77%

5.06%

2.85%

0.30%

2.70%

0.72%

2024Q4F

5.67%

5.01%

2.75%

0.30%

2.65%

0.72%

2025Q2F

5.57%

4.96%

2.65%

0.30%

2.60%

0.72%

2025Q4F

5.47%

4.91%

2.55%

0.30%

2.55%

0.72%

长沙银行贷款结构明显不同于行业,个贷占比高一些,公贷占比低一些。

个贷利率高出行业均值较多,公贷利率也是高于行业,差值没有个贷那么大,两个利率应该都有加速下行的压力。

对公活期存款量高于行业,这是经营好的表现,说明活跃对公客户多,但这当前时点上,对公活期占比高,不利于存款综合利率下降。

存贷款息差对比

长沙银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BP)

2018Q4

1.06%

2.45%

139

2019Q4

1.21%

2.42%

121

2020Q4

1.36%

2.58%

122

2021Q4

1.39%

2.40%

101

2022Q4

1.46%

2.41%

95

2023Q2

1.47%

2.34%

87

2023Q4

1.46%

2.31%

85

2024Q2

1.44%

2.12%

68

2024Q4F

1.44%



2025Q2F

1.43%



2025Q4F

1.43%



基差快速下降,存贷息差的影响越来越大。

长沙银行过去五年贷款总量翻倍以上增长,增速明显快于存款增速,这是存贷息差这条线超常上升的原因,贷款增速最快的方向一是个人消费贷,二是政府贷款,这两个方向近期应该都有较大的降利率的压力,长沙这条存贷息差线,在别人都大幅下降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它才刚开始下降,后续应该有较大的风险释放空间,计算值也是下降的,短期困难较大。

总资产占比

齐鲁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21Q4

14.63%

32.76%

22.26%

6.47%

19.39%

19.48%

2022Q4

14.78%

34.11%

24.62%

7.61%

18.56%

18.31%

2023Q2

14.83%

34.92%

27.37%

5.91%

18.89%

18.31%

2023Q4

13.84%

34.39%

26.46%

5.75%

18.14%

15.46%

2024Q2

13.38%

35.60%

26.68%

5.31%

18.64%

14.71%

2024Q4F

13.38%

35.60%

26.68%

5.31%

18.64%

14.71%

2025Q2F

13.38%

35.60%

26.68%

5.31%

18.64%

14.71%

2025Q4F

13.38%

35.60%

26.68%

5.31%

18.64%

14.71%

利率

齐鲁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21Q4

5.61%

5.12%

3.42%

1.00%

2.74%

0.71%

2022Q4

5.46%

4.87%

3.27%

0.47%

2.54%

0.82%

2023Q2

5.08%

4.65%

3.10%

0.32%

2.45%

0.85%

2023Q4

4.91%

4.58%

3.04%

0.30%

2.42%

0.90%

2024Q2

4.50%

4.30%

2.83%

0.27%

2.24%

0.97%

2024Q4F

4.40%

4.25%

2.73%

0.27%

2.19%

0.97%

2025Q2F

4.30%

4.20%

2.63%

0.27%

2.14%

0.97%

2025Q4F

4.20%

4.15%

2.53%

0.27%

2.09%

0.97%

资产配置中性(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对公贷款利率低于非江浙城商行,接近银行业平均水平,未来下降空间相对小。

存贷款息差对比

齐鲁银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BP)

2021Q4

1.00%

2.02%

102

2022Q4

1.01%

1.96%

95

2023Q2

0.89%

1.86%

97

2023Q4

0.86%

1.74%

88

2024Q2

0.80%

1.54%

74

2024Q4F

0.81%



2025Q2F

0.81%



2025Q4F

0.82%



存贷息差经历下降阶段,风险大幅释放,后续偏乐观,预测值也在回升,息差近期应该会企稳,成为第二批息差回升的银行。

重庆银行:

总资产占比

重庆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15.27%

28.63%





2019Q4

18.11%

28.09%

17.56%

2.55%

17.74%

13.82%

2020Q4

17.19%

29.32%

18.84%

2.85%

18.58%

13.23%

2021Q4

16.45%

30.04%

19.82%

2.78%

17.60%

11.50%

2022Q4

13.81%

30.49%

21.54%

2.88%

19.41%

8.83%

2023Q2

12.94%

32.37%

23.34%

2.65%

17.64%

9.09%

2023Q4

12.50%

32.95%

23.72%

2.72%

17.07%

8.44%

2024Q2

11.85%

36.28%

26.29%

2.48%

17.12%

6.95%

2024Q4F

11.85%

36.28%

26.29%

2.48%

17.12%

6.95%

2025Q2F

11.85%

36.28%

26.29%

2.48%

17.12%

6.95%

2025Q4F

11.85%

36.28%

26.29%

2.48%

17.12%

6.95%

利率

重庆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3.81%

0.39%

3.36%

0.80%

2019Q4



4.02%

0.39%

3.61%

0.94%

2020Q4

6.55%

6.16%

3.94%

0.39%

3.66%

0.99%

2021Q4

6.02%

5.57%

3.92%

0.40%

3.42%

1.10%

2022Q4

5.75%

5.40%

3.80%

0.34%

3.33%

1.16%

2023Q2

5.35%

5.36%

3.58%

0.28%

3.10%

1.23%

2023Q4

5.14%

5.24%

3.53%

0.25%

3.04%

1.20%

2024Q2

4.61%

4.99%

3.24%

0.20%

2.92%

1.02%

2024Q4F

4.51%

4.94%

3.14%

0.20%

2.87%

1.02%

2025Q2F

4.41%

4.89%

3.04%

0.20%

2.82%

1.02%

2025Q4F

4.31%

4.84%

2.94%

0.20%

2.77%

1.02%

存贷款息差对比

重庆银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BP)

2020Q4

1.37%



2021Q4

1.15%

2.94%

179

2022Q4

0.86%

2.85%

199

2023Q2

0.93%

2.75%

182

2023Q4

0.90%

2.74%

184

2024Q2

0.93%

2.65%

172

2024Q4F

0.93%



2025Q2F

0.94%



2025Q4F

0.94%



重庆银行的情况属于比较特殊的,基差过大,存贷息差对息差影响偏小,所以它历史上的息差下降幅度也是行业中较小的。本计算过程对它的预测性较小。

非江浙城商行,过去一个阶段,多数经营较困难,此轮周期反转之后,它们将产生首批大类好转的群体。

股份制银行:

总资产占比

股份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22.45%

30.39%

6.09%

5.18%

23.31%

19.91%

2019Q4

23.75%

29.62%

7.86%

5.18%

24.43%

19.10%

2020Q4

24.25%

29.75%

8.03%

5.29%

23.59%

19.91%

2021Q4

25.04%

29.36%

7.80%

5.31%

22.42%

20.85%

2022Q4

24.41%

29.50%

9.93%

5.68%

23.28%

19.13%

2023Q2

23.68%

30.33%

11.29%

5.44%

21.80%

19.56%

2023Q4

23.28%

30.00%

11.85%

5.10%

21.82%

18.60%

2024Q2

22.63%

32.05%

11.98%

5.79%

22.51%

16.09%

2024Q4F

22.63%

32.05%

11.98%

5.79%

22.51%

16.09%

2025Q2F

22.63%

32.05%

11.98%

5.79%

22.51%

16.09%

2025Q4F

22.63%

32.05%

11.98%

5.79%

22.51%

16.09%

利率

股份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5.50%

4.89%

3.24%

0.44%

2.94%

0.81%

2019Q4

5.90%

4.98%

3.45%

0.49%

3.05%

0.90%

2020Q4

6.48%

4.61%

3.40%

0.46%

2.92%

0.99%

2021Q4

6.22%

4.33%

3.25%

0.47%

2.71%

1.11%

2022Q4

6.03%

4.22%

3.09%

0.34%

2.73%

1.23%

2023Q2

5.76%

4.15%

2.94%

0.30%

2.79%

1.31%

2023Q4

5.60%

4.14%

2.93%

0.28%

2.76%

1.31%

2024Q2

5.21%

3.91%

2.84%

0.24%

2.69%

1.16%

2024Q4F

5.11%

3.86%

2.74%

0.24%

2.64%

1.16%

2025Q2F

5.01%

3.81%

2.64%

0.24%

2.59%

1.16%

2025Q4F

4.91%

3.76%

2.54%

0.24%

2.54%

1.16%

股份行过去是创新的代表,先行先试,个贷量占比较高,明显高于前面的非江浙城商行,而本轮降利率最多的就是个贷,所以股份行近期的困难大一些。

存款结构方面,个定和个活占比都不高,反倒是公定最多,占比达22%,其次是公活,说明说明股份行是各类企业们最喜欢用的银行。服务好,收费低。但是近期有个争夺对公客户的小趋势,造成对公存款利率下降很少。

股份行存在于资产结构中的困难比较大,整体来看,息差较难于近期回升。

存贷款息差对比

股份银行

存贷息差

息差

基差

2018Q4

1.70%

2.00%

29

2019Q4

1.71%

2.30%

59

2020Q4

1.78%

2.36%

58

2021Q4

1.74%

2.24%

50

2022Q4

1.55%

2.10%

55

2023Q2

1.42%

1.94%

52

2023Q4

1.35%

1.87%

52

2024Q2

1.29%

1.71%

42

2024Q4F

1.28%



2025Q2F

1.26%



2025Q4F

1.25%



股份行的基差处于最低的区间,存贷比持续是行业最高,存贷息差对息差影响最显著。

存贷息差没有见底迹象,预测值继续下行,息差困难仍在。

总资产占比

中信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24.47%

31.01%

7.41%

4.33%

22.78%

25.08%

2019Q4

25.64%

28.97%

8.93%

4.08%

22.01%

24.81%

2020Q4

25.19%

28.90%

8.14%

4.35%

22.30%

25.50%

2021Q4

25.54%

29.05%

8.23%

3.86%

22.26%

24.55%

2022Q4

24.77%

29.53%

11.03%

4.08%

21.71%

22.83%

2023Q2

25.03%

31.02%

12.45%

3.97%

20.93%

25.31%

2023Q4

25.23%

29.79%

12.43%

3.76%

19.28%

24.16%

2024Q2

25.58%

32.05%

12.32%

4.89%

19.56%

23.80%

2024Q4F

25.58%

32.05%

12.32%

4.89%

19.56%

23.80%

2025Q2F

25.58%

32.05%

12.32%

4.89%

19.56%

23.80%

2025Q4F

25.58%

32.05%

12.32%

4.89%

19.56%

23.80%

利率

中信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4.58%

5.07%

2.89%

0.28%

2.95%

0.89%

2019Q4

5.22%

5.19%

3.26%

0.31%

3.04%

1.06%

2020Q4

6.38%

4.84%

3.26%

0.28%

2.90%

1.18%

2021Q4

5.93%

4.56%

2.97%

0.26%

2.67%

1.30%

2022Q4

5.78%

4.48%

2.90%

0.28%

2.74%

1.36%

2023Q2

5.51%

4.46%

2.90%

0.33%

2.86%

1.42%

2023Q4

5.34%

4.43%

2.93%

0.30%

2.80%

1.43%

2024Q2

5.02%

4.22%

2.93%

0.27%

2.70%

1.23%

2024Q4F

4.92%

4.17%

2.83%

0.27%

2.65%

1.23%

2025Q2F

4.82%

4.12%

2.73%

0.27%

2.60%

1.23%

2025Q4F

4.72%

4.07%

2.63%

0.27%

2.55%

1.23%

中信银行资产配置中性,个贷利率低于同业,对公利率高于同业,未来利率下降压力应该会小于初始假设值。

存贷款息差对比

中信银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BP)

2018Q4

1.57%

1.94%

37

2019Q4

1.61%

2.12%

51

2020Q4

1.78%

2.26%

48

2021Q4

1.67%

2.05%

38

2022Q4

1.52%

1.97%

45

2023Q2

1.43%

1.85%

42

2023Q4

1.41%

1.78%

37

2024Q2

1.44%

1.77%

33

2024Q4F

1.42%



2025Q2F

1.40%



2025Q4F

1.38%



基差极低,存贷息差影响大。

存贷息差已经走出回升态势,但预测值仍在走低,息差应该会趋稳,甚至回升,困难期不会太久。

总资产占比

招商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29.79%

25.88%

7.46%

15.71%

15.15%

26.91%

2019Q4

31.85%

25.05%

8.56%

15.79%

18.15%

22.81%

2020Q4

32.07%

23.51%

7.56%

16.75%

15.42%

27.58%

2021Q4

32.30%

22.57%

7.90%

16.84%

15.20%

28.68%

2022Q4

31.18%

22.39%

11.05%

19.56%

16.46%

27.25%

2023Q2

31.00%

23.99%

13.14%

17.72%

17.86%

26.05%

2023Q4

31.17%

22.45%

15.10%

16.59%

18.28%

23.98%

2024Q2

30.59%

23.95%

17.15%

15.72%

18.80%

23.17%

2024Q4F

30.59%

23.95%

17.15%

15.72%

18.80%

23.17%

2025Q2F

30.59%

23.95%

17.15%

15.72%

18.80%

23.17%

2025Q4F

30.59%

23.95%

17.15%

15.72%

18.80%

23.17%

利率

招商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6.03%

4.24%

2.69%

0.33%

2.75%

0.81%

2019Q4

6.07%

4.34%

2.96%

0.37%

2.85%

0.82%

2020Q4

5.89%

3.98%

2.92%

0.35%

2.86%

0.87%

2021Q4

5.55%

3.84%

2.74%

0.35%

2.68%

0.91%

2022Q4

5.44%

3.85%

2.77%

0.37%

2.66%

1.05%

2023Q2

5.16%

3.80%

2.74%

0.43%

2.70%

1.13%

2023Q4

5.02%

3.75%

2.77%

0.40%

2.67%

1.09%

2024Q2

4.71%

3.49%

2.71%

0.30%

2.55%

0.90%

2024Q4F

4.61%

3.44%

2.61%

0.30%

2.50%

0.90%

2025Q2F

4.51%

3.39%

2.51%

0.30%

2.45%

0.90%

2025Q4F

4.41%

3.34%

2.41%

0.30%

2.40%

0.90%

招行零售贷款占比高,不利,存款个活占比高于行业,使得存款利率基数很低,但利率没有下降动力,对公存款占比接近同业。

存贷款息差对比

招商银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BP)

2018Q4

2.01%

2.57%

56

2019Q4

2.00%

2.59%

59

2020Q4

1.86%

2.49%

63

2021Q4

1.72%

2.48%

76

2022Q4

1.46%

2.40%

94

2023Q2

1.30%

2.23%

93

2023Q4

1.17%

2.15%

98

2024Q2

1.08%

2.00%

92

2024Q4F

1.06%



2025Q2F

1.04%



2025Q4F

1.03%



基差在拉大,不同于行业,近期加大了投资占比,调整早于同业

存贷息差明显没有见底,预测值也在下降,招行的调整期远未完成。

总资产占比

平安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33.76%

23.45%

7.70%

5.07%

26.43%

15.61%

2019Q4

34.46%

22.11%

9.21%

5.08%

26.20%

15.11%

2020Q4

35.92%

21.23%

9.18%

4.68%

27.54%

14.94%

2021Q4

38.82%

20.29%

9.70%

4.52%

25.83%

16.65%

2022Q4

38.47%

20.37%

11.90%

4.44%

27.27%

16.61%

2023Q2

37.56%

21.19%

15.61%

5.25%

22.88%

17.73%

2023Q4

35.40%

21.75%

16.42%

5.20%

23.21%

16.16%

2024Q2

31.65%

24.53%

15.65%

6.77%

25.18%

14.45%

2024Q4F

31.65%

24.53%

15.65%

6.77%

25.18%

14.45%

2025Q2F

31.65%

24.53%

15.65%

6.77%

25.18%

14.45%

2025Q4F

31.65%

24.53%

15.65%

6.77%

25.18%

14.45%

利率

平安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7.86%

4.73%

3.88%

0.30%

3.25%

0.63%

2019Q4

7.74%

4.79%

3.71%

0.30%

3.38%

0.63%

2020Q4

7.23%

4.28%

3.49%

0.30%

3.05%

0.64%

2021Q4

7.49%

4.02%

3.24%

0.29%

2.80%

0.65%

2022Q4

7.38%

3.90%

3.10%

0.27%

2.67%

0.90%

2023Q2

6.91%

4.05%

2.95%

0.22%

2.81%

1.15%

2023Q4

6.58%

4.00%

2.93%

0.21%

2.82%

1.13%

2024Q2

5.90%

3.70%

2.87%

0.20%

2.85%

1.01%

2024Q4F

5.80%

3.65%

2.77%

0.20%

2.80%

1.01%

2025Q2F

5.70%

3.60%

2.67%

0.20%

2.75%

1.01%

2025Q4F

5.60%

3.55%

2.57%

0.20%

2.70%

1.01%

平安听信了“零售银行”相关介绍,深以为好,躬身入局,做得最绝,不给自己留退路,这一轮的调整最为深重和惨烈。从零售贷款占比的剧烈下降可见一斑。

个贷利率经过剧烈调整后,仍高于同业,还有下行空间。

存贷款息差对比

平安银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BP)

2018Q4

2.49%

2.35%

-14

2019Q4

2.39%

2.62%

23

2020Q4

2.24%

2.88%

64

2021Q4

2.56%

2.79%

23

2022Q4

2.38%

2.75%

37

2023Q2

2.13%

2.55%

42

2023Q4

1.87%

2.38%

51

2024Q2

1.45%

1.96%

51

2024Q4F

1.43%



2025Q2F

1.42%



2025Q4F

1.40%



2018年基差为负,全力投入贷款业务,当前又在向反向调整。

喜欢放高利贷,把坏事做绝,息差调整远未见底。

股份行由于资产结构存在明显的问题,整体息差仍处于困难期,只有少数会于短期内企稳。

国有大行:

由于邮储的资产结构和利率同时存在明显异于行业的情况,我们将其剔除,看五大行。

总资产占比

国有五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20.95%

32.46%

17.06%

14.56%

15.71%

21.40%

2019Q4

21.72%

32.36%

17.34%

14.98%

15.29%

20.73%

2020Q4

22.32%

33.14%

17.99%

15.02%

14.82%

20.59%

2021Q4

23.18%

34.41%

18.97%

14.47%

14.87%

19.77%

2022Q4

21.44%

34.62%

20.66%

13.95%

15.55%

17.92%

2023Q2

20.24%

36.48%

22.11%

12.81%

16.93%

17.15%

2023Q4

20.04%

36.11%

22.42%

12.55%

16.96%

15.84%

2024Q2

19.81%

37.69%

23.01%

12.41%

16.51%

14.58%

2024Q4F

19.81%

37.69%

23.01%

12.41%

16.51%

14.58%

2025Q2F

19.81%

37.69%

23.01%

12.41%

16.51%

14.58%

2025Q4F

19.81%

37.69%

23.01%

12.41%

16.51%

14.58%

利率

国有五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4.71%

4.46%

2.49%

0.46%

2.49%

0.69%

2019Q4

4.83%

4.49%

2.75%

0.64%

2.61%

0.77%

2020Q4

4.93%

4.23%

3.00%

0.47%

2.65%

0.83%

2021Q4

4.80%

4.06%

3.02%

0.38%

2.64%

0.87%

2022Q4

4.78%

3.91%

2.93%

0.30%

2.72%

0.96%

2023Q2

4.54%

3.69%

2.80%

0.25%

2.79%

1.04%

2023Q4

4.36%

3.60%

2.74%

0.24%

2.74%

1.07%

2024Q2

3.97%

3.39%

2.55%

0.23%

2.61%

1.00%

2024Q4F

3.87%

3.34%

2.45%

0.23%

2.56%

1.00%

2025Q2F

3.77%

3.29%

2.35%

0.23%

2.51%

1.00%

2025Q4F

3.67%

3.24%

2.25%

0.23%

2.46%

1.00%

国有银行有个贷占比居中,高于非江浙城商行,低于股份行;存款四项较为均衡,快速快速下降的个定存款利率对应的量,也是行业中游水平。

国有行在早期,十年前个人贷款利率是低于对公贷款利率的,后来个人按揭贷款进入加价时贷,国有行的个人业务主要是房贷,所以个贷超越了对公贷款利率,近期两轮调降房贷利率,目的就是让个贷利率再次回到低于对公贷款利率,这样才是合理的,个贷是给民众的,应该比对公优惠。

所以国有行普遍的还有个贷利率快速下降的需求。

存贷款息差对比

国有五银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

2018Q4

1.40%

2.10%

81

2019Q4

1.35%

2.02%

78

2020Q4

1.33%

1.99%

66

2021Q4

1.32%

1.93%

62

2022Q4

1.14%

1.81%

67

2023Q2

0.96%

1.63%

67

2023Q4

0.90%

1.56%

66

2024Q2

0.87%

1.43%

56

2024Q4F

0.86%



2025Q2F

0.86%



2025Q4F

0.85%



存贷息差没有见底,息差短期难以见底。

建设银行:

总资产占比

建设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25.65%

32.20%

19.38%

14.09%

12.11%

25.21%

2019Q4

25.76%

31.23%

18.11%

16.12%

11.85%

23.30%

2020Q4

25.99%

32.62%

19.62%

16.58%

12.17%

22.30%

2021Q4

26.37%

34.40%

21.17%

16.11%

12.53%

21.65%

2022Q4

23.81%

31.85%

22.16%

15.63%

12.88%

19.20%

2023Q2

22.29%

36.01%

23.51%

14.49%

13.78%

18.20%

2023Q4

22.64%

34.51%

24.30%

14.49%

14.06%

16.89%

2024Q2

21.73%

36.44%

24.96%

14.45%

13.60%

15.76%

2024Q4F

21.73%

36.44%

24.96%

14.45%

13.60%

15.76%

2025Q2F

21.73%

36.44%

24.96%

14.45%

13.60%

15.76%

2025Q4F

21.73%

36.44%

24.96%

14.45%

13.60%

15.76%

利率

建设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4.58%

4.33%

2.36%

0.30%

2.34%

0.70%

2019Q4

4.73%

4.41%

2.77%

0.30%

2.56%

0.78%

2020Q4

4.92%

4.12%

2.97%

0.31%

2.49%

0.83%

2021Q4

4.81%

3.99%

3.02%

0.31%

2.60%

0.87%

2022Q4

4.86%

3.91%

2.88%

0.29%

2.76%

0.93%

2023Q2

4.59%

3.56%

2.71%

0.25%

2.71%

0.95%

2023Q4

4.39%

3.48%

2.65%

0.24%

2.62%

0.98%

2024Q2

4.00%

3.28%

2.45%

0.24%

2.56%

0.94%

2024Q4F

3.90%

3.23%

2.35%

0.24%

2.51%

0.94%

2025Q2F

3.80%

3.18%

2.25%

0.24%

2.46%

0.94%

2025Q4F

3.70%

3.13%

2.15%

0.24%

2.41%

0.94%

建行的个贷占比略高于同业,存款个定占比也略高于同业,两相抵消,息差变化同步行业。

存贷款息差对比

建设银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BP)

2018Q4

1.61%

2.31%

70

2019Q4

1.56%

2.26%

70

2020Q4

1.50%

2.19%

69

2021Q4

1.44%

2.13%

69

2022Q4

1.18%

2.01%

83

2023Q2

1.09%

1.79%

70

2023Q4

0.98%

1.70%

72

2024Q2

0.92%

1.54%

62

2024Q4F

0.91%



2025Q2F

0.91%



2025Q4F

0.90%



存贷息差趋势未见底,预测值在下降,短期息差仍承压。

小结:国有大行息差,整体上短期承压。

江浙城商行:

总资产占比

江浙城商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12.66%

26.95%

10.39%

3.87%

22.93%

18.70%

2019Q4

14.31%

27.27%

11.76%

3.89%

23.57%

18.54%

2020Q4

15.03%

28.20%

12.06%

4.05%

23.36%

17.83%

2021Q4

15.43%

28.12%

12.08%

4.00%

23.65%

16.57%

2022Q4

15.35%

28.49%

13.95%

4.32%

23.50%

14.72%

2023Q2

14.91%

28.20%

16.33%

3.76%

22.95%

15.48%

2023Q4

15.28%

29.88%

17.05%

3.66%

23.29%

13.79%

2024Q2

14.03%

31.15%

17.66%

3.56%

24.06%

13.50%

2024Q4F

14.03%

31.15%

17.66%

3.56%

24.06%

13.50%

2025Q2F

14.03%

31.15%

17.66%

3.56%

24.06%

13.50%

2025Q4F

14.03%

31.15%

17.66%

3.56%

24.06%

13.50%

利率

江浙城商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6.61%

5.11%

3.19%

0.47%

2.80%

0.91%

2019Q4

6.76%

5.30%

3.40%

0.48%

3.04%

0.85%

2020Q4

6.75%

4.98%

3.46%

0.44%

2.92%

0.87%

2021Q4

6.31%

4.67%

3.55%

0.35%

2.73%

0.86%

2022Q4

6.16%

4.41%

3.28%

0.30%

2.69%

0.85%

2023Q2

5.95%

4.31%

3.07%

0.26%

2.71%

0.92%

2023Q4

5.85%

4.24%

3.04%

0.24%

2.66%

0.93%

2024Q2

5.48%

4.02%

2.88%

0.21%

2.52%

0.90%

2024Q4F

5.38%

3.97%

2.78%

0.21%

2.47%

0.90%

2025Q2F

5.28%

3.92%

2.68%

0.21%

2.42%

0.90%

2025Q4F

5.18%

3.87%

2.58%

0.21%

2.37%

0.90%

个贷占比处于低水平,有利,但对应利率明显高于全行业,仅略低于平安银行的水平,预计有较大的下降需求。存款占比最大的是对公定期,利率下降空间不大。

存贷款息差对比

江浙城商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

2018Q4

0.95%

1.93%

98

2019Q4

1.10%

1.87%

77

2020Q4

1.14%

2.15%

101

2021Q4

1.06%

2.03%

96

2022Q4

0.98%

1.91%

92

2023Q2

0.83%

1.82%

99

2023Q4

0.88%

1.74%

86

2024Q2

0.77%

1.63%

86

2024Q4F

0.77%



2025Q2F

0.77%



2025Q4F

0.77%



基差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投资占比稳定在高位。

江浙城商行的个贷利率普遍处于高位,有较大的下降需求,存款端对冲的能力又有限,短期息差承压。

上海银行:

总资产占比

上海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13.65%

26.35%

8.20%

3.15%

19.41%

16.58%

2019Q4

14.38%

26.10%

9.85%

3.19%

19.58%

16.48%

2020Q4

14.17%

26.99%

9.49%

3.31%

22.18%

15.14%

2021Q4

14.70%

27.66%

10.83%

3.68%

23.08%

17.07%

2022Q4

14.44%

26.77%

12.83%

4.37%

22.01%

15.38%

2023Q2

13.68%

27.43%

13.79%

3.85%

19.44%

16.86%

2023Q4

13.83%

26.95%

14.40%

3.73%

19.75%

15.28%

2024Q2

12.90%

27.06%

14.45%

3.58%

21.64%

14.63%

2024Q4F

12.90%

27.06%

14.45%

3.58%

21.64%

14.63%

2025Q2F

12.90%

27.06%

14.45%

3.58%

21.64%

14.63%

2025Q4F

12.90%

27.06%

14.45%

3.58%

21.64%

14.63%

利率

上海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6.52%

4.82%

2.96%

0.30%

3.05%

0.66%

2019Q4

6.77%

4.94%

3.17%

0.27%

3.22%

0.67%

2020Q4

6.44%

4.66%

3.29%

0.30%

2.90%

0.76%

2021Q4

5.79%

4.41%

3.33%

0.30%

2.69%

0.84%

2022Q4

5.55%

4.23%

3.22%

0.27%

2.68%

0.87%

2023Q2

5.45%

4.17%

2.94%

0.22%

2.75%

0.92%

2023Q4

5.35%

4.09%

2.88%

0.21%

2.71%

0.97%

2024Q2

5.01%

3.67%

2.69%

0.20%

2.59%

0.92%

2024Q4F

4.91%

3.62%

2.59%

0.20%

2.54%

0.92%

2025Q2F

4.81%

3.57%

2.49%

0.20%

2.49%

0.92%

2025Q4F

4.71%

3.52%

2.39%

0.20%

2.44%

0.92%

上海银行资产结构中性,个贷利率明显低于同业,较为安全,但较整个银行业仍略高,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存贷款息差对比

上海银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BP)

2018Q4

1.21%

1.76%

55

2019Q4

1.20%

1.71%

51

2020Q4

1.09%

1.82%

73

2021Q4

0.93%

1.74%

81

2022Q4

0.79%

1.54%

75

2023Q2

0.79%

1.40%

61

2023Q4

0.74%

1.34%

60

2024Q2

0.55%

1.19%

64

2024Q4F

0.55%



2025Q2F

0.55%



2025Q4F

0.55%



上海银行是过去几年各方面对比中都较差的江浙城商行,可以看到它的净息差是1.19%,已经很低了,虽然从存贷息差的计算结果来看,还未出现回升走势,但相信离见底也不会太远,预测值已经走平,期待近期能够息差企稳。

这一波息差企稳回升,主打概念就是“周期反转”。过去的差,变为好,过去的好,变为差。

农商行:

总资产占比

农商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14.94%

29.37%

27.59%

8.27%

10.99%

19.59%

2019Q4

17.63%

30.32%

29.45%

8.58%

11.35%

18.73%

2020Q4

19.77%

30.46%

29.66%

8.44%

10.61%

18.64%

2021Q4

22.38%

31.28%

32.18%

8.12%

11.44%

16.76%

2022Q4

21.68%

32.39%

36.01%

8.51%

10.30%

15.26%

2023Q2

20.39%

33.13%

38.74%

7.26%

10.03%

14.55%

2023Q4

19.97%

33.01%

39.38%

7.42%

9.82%

13.31%

2024Q2

18.93%

33.47%

41.70%

7.06%

8.86%

12.66%

2024Q4F

18.93%

33.47%

41.70%

7.06%

8.86%

12.66%

2025Q2F

18.93%

33.47%

41.70%

7.06%

8.86%

12.66%

2025Q4F

18.93%

33.47%

41.70%

7.06%

8.86%

12.66%

利率

农商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5.68%

5.35%

2.92%

0.33%

2.39%

0.70%

2019Q4

5.96%

5.37%

3.08%

0.36%

2.74%

0.70%

2020Q4

5.89%

5.15%

3.16%

0.37%

2.68%

0.71%

2021Q4

5.71%

4.88%

3.12%

0.37%

2.72%

0.79%

2022Q4

5.67%

4.71%

3.04%

0.31%

2.66%

0.81%

2023Q2

5.43%

4.54%

2.91%

0.23%

2.66%

0.86%

2023Q4

5.25%

4.44%

2.85%

0.21%

2.60%

0.86%

2024Q2

4.97%

4.20%

2.66%

0.20%

2.56%

0.84%

2024Q4F

4.87%

4.15%

2.56%

0.20%

2.51%

0.84%

2025Q2F

4.77%

4.10%

2.46%

0.20%

2.46%

0.84%

2025Q4F

4.67%

4.05%

2.36%

0.20%

2.41%

0.84%

农商行的贷款占比接近国有行,影响中性,存款方面个定占比最大,达到41%,超越非江浙城商行,处于全行业最高水平。这种结构有利于息差回升。

业内有个观察规律,说农商行从来不缺个人定期存款,原因是爱存钱的多是郊区的中老年人,而城里的年轻人,存款意愿偏少,这应该是农商行个定占比高的主要原因。

存贷款息差对比

农商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

2018Q4

1.38%

2.46%

108

2019Q4

1.39%

2.45%

106

2020Q4

1.37%

2.36%

99

2021Q4

1.39%

2.20%

81

2022Q4

1.27%

2.09%

82

2023Q2

1.12%

1.90%

79

2023Q4

1.01%

1.84%

83

2024Q2

0.92%

1.72%

80

2024Q4F

0.93%



2025Q2F

0.94%



2025Q4F

0.95%



农商行基差偏高一些,投资占比较大,有利于息差企稳。

计算的存贷息差持续下行,没有出现见底回升的态势,但从资产负债结构分析,个定是本轮降存款利率的主力军,农商行的优势得天独厚,但贷款方面没有相对优势,农商行可能成为继非江浙城商行之后的第二个息差回升的银行大类。

苏农银行:

总资产占比

苏农银行

个人贷款

对公贷款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9.24%

38.49%

19.48%

8.23%

11.17%

27.00%

2019Q4

11.41%

37.25%

21.32%

7.83%

13.40%

26.92%

2020Q4

13.44%

35.59%

22.46%

7.72%

11.30%

28.28%

2021Q4

15.37%

36.24%

25.31%

8.22%

11.73%

25.03%

2022Q4

15.29%

36.32%

29.89%

8.38%

11.43%

20.93%

2023Q2

14.67%

37.14%

34.97%

6.86%

10.39%

19.24%

2023Q4

14.28%

37.15%

35.84%

7.26%

9.87%

18.51%

2024Q2

13.42%

39.35%

38.81%

6.67%

9.31%

16.69%

2024Q4F

13.42%

39.35%

38.81%

6.67%

9.31%

16.69%

2025Q2F

13.42%

39.35%

38.81%

6.67%

9.31%

16.69%

2025Q4F

13.42%

39.35%

38.81%

6.67%

9.31%

16.69%

利率

苏农银行

个贷利率

公贷利率

存款个定

存款个活

存款公定

存款公活

2018Q4

5.64%

5.62%

2.95%

0.34%

2.09%

0.78%

2019Q4

6.03%

5.40%

3.06%

0.30%

2.71%

0.73%

2020Q4

5.94%

5.28%

3.33%

0.31%

2.79%

0.73%

2021Q4

5.47%

4.94%

3.29%

0.30%

2.84%

0.74%

2022Q4

5.40%

4.55%

3.21%

0.29%

2.74%

0.71%

2023Q2

5.05%

4.26%

3.06%

0.20%

2.70%

0.64%

2023Q4

4.87%

4.11%

3.05%

0.17%

2.68%

0.63%

2024Q2

4.49%

3.82%

2.80%

0.10%

2.60%

0.58%

2024Q4F

4.39%

3.77%

2.70%

0.10%

2.55%

0.58%

2025Q2F

4.29%

3.72%

2.60%

0.10%

2.50%

0.58%

2025Q4F

4.19%

3.67%

2.50%

0.10%

2.45%

0.58%

个贷占比低,存款个定占比高,资产负债结构有利于息差回升。

两个贷款利率低于同业,下降压力小,存款个定利率高于同业,下降空间大。

存贷款息差对比

苏农银行

存贷息差

净息差

基差(BP)

2018Q4

1.64%

2.67%

103

2019Q4

1.46%

2.71%

125

2020Q4

1.38%

2.50%

112

2021Q4

1.26%

2.24%

98

2022Q4

1.03%

2.04%

101

2023Q2

0.84%

1.73%

89

2023Q4

0.74%

1.74%

100

2024Q2

0.67%

1.53%

86

2024Q4F

0.68%



2025Q2F

0.69%



2025Q4F

0.70%



存贷息差经过连续下降,利率风险已经大部分释放完毕,趋于稳定,对净息差的压力逐渐减少,接近回升期;预测存贷息差出现回升,预计净息差即将回升。

小结:息差变化的三阶段的划分,是由存贷款利率的变化引发的,这是大逻辑,大逻辑下面还有小逻辑,就是各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不同,这个小逻辑是各家银行谁先进入第三阶段,谁后进入,这个时序的不同决定于小逻辑。


凌通价值投资
凌通价值投资是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