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国央企要涨工资了

文摘   2024-10-24 07:02   湖南  

今早有人群里丢了一篇推文,标题是:“国企员工要加工资了”。

看到这个标题,博主虎躯一震赶忙点开一看,

原来是21号晚发布了一个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

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坚持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完善产业工人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


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创新创造、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


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为重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探索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股权激励等;


指导有条件的地区发布分职业(工种、岗位)、分技能等级的工资价位信息。

其中特别强调,要强化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国有企业带动作用。”

其实这个文件算是上个月底发布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的配套政策,

当时博主也在国庆放大招,国央企人迎来泼天富贵这篇文章中表示了欢欣鼓舞,

因为从以前的“大伙儿有钱,只要使劲刺激就会花钱、促消费”,到现在的“增收入、稳就业”思路的转变,显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说一说对于这两个文件的看法:

第一, 学历贬值,就业大分层时代来临。

其实这一变化早有端倪。

首先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

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1179万人,其中硕士毕业生105万人、博士毕业生12.58万人,

多所重点高校的在校研究生数量早已超过本科生数量。

其次是就业率的下滑:

根据智联招聘《就业力调查问卷》数据,

202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45.5%、硕博毕业生为44.4%,

相比2023年,分别下滑了2.1%、12.3%.

一边是人才端的供给过剩,另一边则是就业端的需求萎缩,

造就了诸如“985的快递小哥、211的外卖小弟”,“硕士三年,归来月薪仍是4500”、“耶鲁硕士回乡镇、麻省毕业进街道”之类学历贬值、跳水的故事。

相比白领的“就业蓄水池”见底,蓝领的需求缺口却在扩大:

据智联招聘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蓝领岗位招聘数量是2019年同期的3.8倍;

根据今年7月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2025年,中国制造业在十个关键领域内的人才总需求量预计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总缺口接近3000万,缺口率达48%;

据《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过去十年间,蓝领收入增长达225%,远超白领的30%。

一边是大量本科生、硕博毕业生不断涌入社会,高学历人才迅速贬值,

另一边是有技术的蓝领工人供不应求、收入快速增长,

虽然目前社会上的传统观念仍然是“宁可坐办公室拿四千一个月,也不愿下工厂拿八千一个月”,

但随着蓝领岗位收入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人口出生率降低带来的人力资源价格上涨,

未来这种就业需求错配的现象一定会得到改善,

这也是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蓝领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发展空间或将逐渐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与白领趋同甚至部分岗位超过白领,

此次《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也表明了这一趋势。

所以现在仍然在执着于卷学历、鸡娃的父母们或许也可以稍稍转换一下思路:

如果同质化的学历、同质化的精英进阶路线已经无法保证体面的生存,

那么是否放下学历枷锁、接纳人生的更多种可能性,会是一条更现实的路?

第二, 比“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更实际的问题是,涨工资的钱从哪里来?

以国央企为例,如果要涨工资,先得提高年度工资总额的批复数。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效益好的企业,国家可以通过减少利润上缴比例等方式来调节,

那么对于经营效益不好的企业呢,财政补贴么?还是说可以通过改善内部收入分配方式来调节?

如果说国央企毕竟是国家的产业,还比较好调节,么民企呢?

对于民企老板来说,给员工涨工资等于从自己口袋里往外掏钱,真金白银地提高自己的成本、减少自己的收入,

特别是现在很多企业自身经营也很艰难,他们会愿意么?

似乎没有什么办法强制性要求民企老板给员工涨工资。

所以涨工资也好、改善收入结构和分配机制也好,方向是非常好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至于怎么落实,还得好好探讨一下。

期待后续更多的配套措施和政策。


商务、咨询、入群加V:all-for-freedom1202

加知识星球,了解更多国央企规则与生存实操
(现在加入,送深度咨询一次)👇🏻


身在国企心在江湖
东坡小姐,十余年国央企工作+创业经历,专注分享国央企职场规则、生存进阶、副业/创业、个人成长经验。(商务、咨询:all-for-freedom12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