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小
传
杜婷,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文博高中教师。
邹志华,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西省级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级骨干教师,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名教师,深圳市、龙岗区两级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江西教育》《教学考试》等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近百篇,涉及教育观察、德育工作、课题研究、教师发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材解读、复习备考、试卷命制、考试评价等主题
本文已刊载于《教学考试》杂志(高考语文)2024年第6期。
写作指导
考场写作试题侧重考查逻辑思维、思辨能力已成为高中语文业界的共识。高考写作试题从能否聚焦情境任务,以及能否形成恰当观点、合理推理、严谨论证、准确表达等多方面对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考查。比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材料给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的情境,抛出“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的问题;2024年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结合现代文阅读Ⅰ中人类太空之旅的事实,引发了“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的思考;2024年全国甲卷写作试题针对“与他人相处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的现象,提出“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的建议。这三道试题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观点,需要学生调动联想、迁移、实证、推理等能力,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形成观点、展开论证。
对此,学生应如何应对?笔者认为,运用思维的工具,在思维的精准度、广度、深度、流畅度等方面积极练习,以期熟能生巧。聚焦题目中的核心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无论是“答案—问题”“探索—未知”“交流—相遇”都是如此。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对写作试题情境任务中的核心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与阐释,以便精准地聚焦;剖析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为论证的有序展开做好铺垫;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现象—原因(本质)—影响—对策、批驳—树立—论证等思维支架横纵展开论证,用一分为二、抓住主要矛盾的思维方法,让思维有条理、有广度、有深度地展开。
写作试题
(2024年7月广东省深圳市高二年级期末统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越来越甜的水果,是时代对我们的一次精准的“投其所好”。这固然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满足,但也带来新的问题:口味单一减少饮食乐趣,糖分过多增加健康风险……
这样的“投其所好”还有很多:越来越“火爆”的网文,越来越“好看”的短视频,越来越“懂你”的算法……对此,我们要作出正确的选择。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
这是一道材料关联型作文题,关联试卷语言文字语用中的相关材料。作文材料直接引入了主
题———“越来越甜的水果”作为时代“投其所好”的一个具体例证,巧妙地引出了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和深层次的思考。
试题的核心议题围绕“投其所好”展开,但需特别强调的是,这里的“投其所好”并非简单的人际交往策略,而是指“时代”这一宏观力量如何精准地迎合“我们”的喜好与需求。关键在于理解以下几点:
1.指向明确
材料讨论的主体是“时代”,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时代”涵盖了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提升等多方面因素,这些进步直接作用于“我们”———即当代社会的个体与群体。
2.时代特征
特指当代社会因科技发展、资源丰富而展现出的高度定制化与个性化服务能力。这种能力使得时代能够精准地“投”我们之所“好”。
3.“好”得双重性
一方面,“好”指的是个体内心真实的欲望与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物质享受、精神愉悦等;另一方面,这种“好”的满足往往伴随着潜在的负面效应,如选择过度导致的迷茫、健康风险增加、“信息茧房”效应等。
4.满足与问题并存
“更多的满足”是“投其所好”带来的直接结果;而“新的问题”则是这一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副作用”,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并及时应对。
5.全面审视
在探讨“投其所好”时,应避免片面化理解,既要看到其带来的便利与舒适,也要正视其引发的挑战与问题。
写作中,学生需基于上述对“投其所好”的深入思辨理解,展开广泛的联想,思考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等多个层面的具体表现与影响。同时,结合自身经验与社会观察,形成独到的见解。
引导语要求文章应以议论文的形式呈现,明确表达作者对“投其所好”现象的看法、分析以及相应的选择与行动建议。
高分立意
①识“投其所好”,做正确选择;
②在“投其所好”的时代,坚守自我选择;
③莫让“投其所好”遮蔽了选择;
④“投其所好”当适可而止。
高分素材
1.理论素材
①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庄子
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柳宗元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④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托马斯·莫尔
⑤许多的痛苦是你自己选择的。———纪伯伦
2.事实素材
①随着大数据算法的日益精进,各类社交平台的推送也愈发精准,由此催生了各类“大爆”的网文、“好看”的短视频和“精美”的微博。这些能精准捕捉人们喜好的时代产物令人兴奋惊叹的同时也容易陷入其中,一头扎进虚拟世界的海洋无法自拔。为此,我们既要控制“冲浪”时长,多在现实中感受世界,也应奉行“拿来主义”,仔细辨别“投”来之物的好与坏、真与假,营造一个健康的精神家园,避免遭到“投其所好”的精神洗脑与伤害。
②以今日头条、微博等社交媒体为例,它们通过算法分析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习惯,为用户推送定制化的新闻和资讯。然而,这种推送方式往往导致用户只接收到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信息,从而加剧了认知偏见和群体极化现象。因此,我们应该主动跳出算法构建的“茧房”,通过搜索、订阅等方式获取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以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③电影制作公司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观众
喜好来策划和制作电影项目。近年来,随着观众对科幻、动作等类型电影的喜爱度提升,许多电影公司都加大了对这些类型电影的投入和制作力度。综艺节目也会根据观众的喜好和需求来设置节目内容和形式。例如,一些综艺节目会邀请观众喜爱的明星嘉宾参与节目录制,或者设置观众投票、互动等环节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行文指导
写作时,先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投其所好”,结合材料在文中界定诠释“投其所好”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投其所好”是时代根据人们的爱好而精准推送的事物。“投其所好”的主体是时代,客体是时代中的人们,投送的事物本质上是需要人们用精力(注意力)和金钱买单的商品。
然后,分析时代给我们“投其所好”的原因———让人们得到满足,从而达到获得人们精力(注意力)和金钱的回报。接着多维分析长期的“投其所好”将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人们身心得到满足,身心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提出对策:面对“投其所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选择,就像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主义”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层层递进,富有逻辑。当然,写作时也可以重点论述面对时代的“投其所好”,我们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高分佳作
作者 | 杜婷,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文博高中;邹志华,广东省深圳市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
编辑排版 | 李容易
转载请联系微信 540858691.以上内容,仅供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