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小
传
辛月,山东肥城第六高级中学一级教师,获得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泰安市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微课二等奖等,荣获肥城市优秀教师、肥城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泰安市教学新星、泰安市读书人物等荣誉称号。参与原创命制县级语文统考、模考试题数套;为多个杂志命制考前押题卷数套;为《五三》杂志社编写高考解析数套;参与编写多本教辅资料;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篇。
王长宏,山东肥城第六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中文教育硕士。主编《高中语文读本》三册,主持原创命制地市级语文统考、模考试题数十套,为《教学考试》等杂志命制考前押题卷十余套,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5篇.
本文已刊载于《教学考试》杂志(高考语文)2024年第6期。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在选材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考试内容的深化与拓展,也揭示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新要求。下面,本文主要从文言文阅读选材变化出发,探讨其背后的教育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选材变化与特色凸显
纵观2020—2024年新课标(或全国新高考)Ⅰ卷的文言文阅读选材,呈现出以下特点:
1.选材范围扩大,历史深度增加
在2020年及以往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在选材上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二十四史”中的史传类文本为主。从2021年开始,文言文阅读的选材时间范围拉长,引入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如2022年节选自《战国策·魏第三》,2023年节选自《韩非子·难一》,将文言文学习的历史深度向前推进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这一变化使学生能够跨越更长的历史时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选材的来源更加丰富,如2021年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2022年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2023年节选自《韩非子·难一》《孔丛子·答问》,选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更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与往年相比,2024年新高考Ⅰ卷的文言文阅读选材依然延续近四年的传统,不再限于单一的经典古籍或史书,而是从《资治通鉴·汉纪》和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卷三)中节选,实现了史论结合的选材方式。这种跨越书籍、史论结合的选材策略,使文言文阅读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2.文本形式创新,复合文本引领
2023年之前,高考文言文阅读取材于单一文本,而2023年从《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中节选,整合成复合文本。2024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依旧采用了复合文本的形式,材料一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材料二节选自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卷三),文本之间相互阐释。这种形式不仅增加了阅读量,还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系统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同时理解和分析两个不同来源、不同风格的文本。
3.文体多样发展,记叙议论并重
文体类型不再局限于纪传体(2020年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纪事本末体(2021年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等传统记叙文,从2023年开始,议论文也开始进入考查范围。
2024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的选材,综合记叙、议论等文体,《资治通鉴》作为编年体史书,以叙述为主,而《读通鉴论》则以议论为主。两者在内容上深度关联,共同展现了对李陵这一特定历史人物的评说。这种史论结合的方式,既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议论能力。
总体而言,与往年相比,2024年的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选材更具深度和广度,不再局限于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或人物形象的刻画,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解读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和命运。
选材变化背后的教育要求
文言文阅读材料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知识信息,通过这些材料,高考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鉴赏等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由此,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材变化给我们带来哪些方面的启示呢?
1.课标导向:立德树人,深化思维发展
(1)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培育家国情怀
《课程标准》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核心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其中,“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考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要求。
2024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一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详细记录了李陵请命抗击匈奴、战败后投降的经过。这一叙述为学生提供了历史事件的基本框架,使学生能够客观了解李陵的生平事迹。通过这一叙述,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李陵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勇气和决心,也看到他必须面对自己最终投降的事实,从而引发对国家忠诚与个人生死抉择的思考。材料中提到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内容:司马迁认为李陵事亲孝、与士信,且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有国士之风。这一评论体现了司马迁对李陵个人品质的认可和对国家忠诚的强调。司马迁的辩护不仅展现了他对李陵的同情和支持,也引导学生思考在复杂历史背景下个人行为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王夫之从叛逆之罪的角度对李陵进行了批判,认为李陵的投降是大节已失,无法掩饰。王夫之的评论为学生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来看待李陵的投降行为,即强调个人行为对国家荣誉和忠诚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行为必须受到严格的道德和法律约束。
总体而言,2024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材料对李陵的多视角评论,在培养国家情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评论不仅展示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国家、忠诚、责任等核心问题,深化了对国家情怀的理解和认同。
(2)批判思维:引导多视角思考与评估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在“学科素养指标体系”中要求:“运用开放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组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注重独立性、批判性、发散性的思考。”
2024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结合,展现了不同的评价视角:一方面,材料一详细描述了李陵的英勇抗敌和最终投降的经过,为学生提供了事实基础;另一方面,材料二则通过王夫之的评论,提出了对李陵投降行为的严厉批评。这种多元视角的呈现,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事件的表面现象,还要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结果。
试题中的问题设计具有很强的引导性,特别是第14题:“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这一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准确理解王夫之的观点,还要能从材料一中找出支持这一观点的具体事实。这种设计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归纳,从而培养其思辨性思维。
试题通过引导学生对李陵之降进行多元评判,旨在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学生要跳出单一视角,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既要看到李陵的英勇和无奈,也要认识到其投降行为的严重性和不可辩白性。这种全方位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全面、客观和深刻的观点。
2.教考衔接:探究与质疑并行
2024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通过提供多视角的评论材料,不仅引导学生综合不同史料和观点,对李陵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也引导学生客观公允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很好地呼应了新教材的要求。
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
此任务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人物与事件,对史书记载进行深入思考与合理质疑。
又如,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的“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这一单元学习目标,以及单元学习任务“本单元的两篇史论,分别探讨秦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他们的论证是否有可商榷之处?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短文,对两篇文章提出疑问或进行辩驳”,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学生要对史家的观点和论证进行质疑和评估,不能简单地接受或拒绝作者的观点,而需要深入思考,评估其合理性、全面性和逻辑性。
2024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选材在引导学生对李陵等历史人物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过程中,有效地呼应了新教材的要求,并深入贯彻了教考衔接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学习策略与备考指引
高考文言文阅读备考的应对策略,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准备和提升:
1.掌握议论文写法,提升论证能力
随着议论文体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出现,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并掌握其独特的写法特点:
2.强化多文本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
面对多文本阅读,特别是观点各异、选材不同的文言文材料,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尤为重要。
3.重视单元学习任务,拓宽阅读视野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要重视单元任务的学习。根据学习任务,多方搜集资料,广泛阅读其他历史文献、经典古文等,拓宽阅读视野,增加知识储备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不仅要理解文本的字面意义,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思想内涵、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同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思考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跨时代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学生要通过大量阅读和实践,提高文言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质疑评估等批判性思维训练,提升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能力。
在全面剖析了2020—2024年新课标(或全国新高考)Ⅰ卷文言文阅读的选材变化之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考文言文阅读正逐步走向一个更加多元化、深层次和综合性的方向。通过选材范围的扩大、文本形式的创新以及文体类型的多样化,文言文阅读不仅考查学生对古代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更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因此,面对不断变化的文言文试题,高中生备考时不仅要扎实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广泛阅读、深入思考、积极探讨和实践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以致用·文言文阅读】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中书舍人王涯上疏A论之B言C居易所犯D状E迹F不宜治G郡H追诏I授江州司马。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当面,名词作状语,与《石钟山记》“舟行适临汝”的“舟”用法相同。
B.见,表被动,相当于“被”,与《陈情表》“慈父见背”的“见”用法相同。
C.素,一向,向来,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素”字意思相同。
D.伏,俯伏,与屈原《离骚》中“伏清白以死直兮”的“伏”字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绛认为白居易之所以不避死亡的惩罚,不论事情大小都要进谏,正是为了报答皇帝的大力提拔,不应该阻拦白居易直言进谏。
B.宰相武元衡被盗贼刺杀后,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抓紧捕贼。平时就厌恶白居易的人,批评白居易作为宫官,不该议论政事。
C.李绛认为皇帝广开言路,听取谏言,接受善言,臣子才敢于极力论述得失,如果臣子顺从皇帝或害怕触怒皇帝,那就没人敢发表言论了。
D.魏征认为,君主享有位居四海最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有过失,古人认为就像日月的亏蚀一样,人们都看得见,像皇帝所应当谨慎戒备的那样。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色庄而罢,令翰林使密宣承旨李绛对。
(2)朕则四海之主,出一言失所,亏损岂同匹夫者邪?
5.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李绛为白居易辩护的理由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学以致用·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BFH【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整理并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包括实词的理解、虚词的把握、句式的运用,以及事理的连贯性、流畅性。“论之”是“上疏”的内容的起始,也是“上疏”的连动结构,表明王涯开始论述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故B处需断开;“言居易所犯状迹”是一个完整的动宾结构,表明白居易所犯的具体罪状或情形,而“不宜治郡”是对这一罪状的评价或建议,故F处需断开;“追诏”是皇帝改变原先决定并发出新命令的起始,与前面的“不宜治郡”在语义上形成了因果关系,故H处需断开。
2.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关键词语、特殊用法的能力。B项错误,“慈父见背”的“见”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3.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B项“平时就厌恶白居易的人,批评白居易”错误,“批评白居易作为宫官,不该议论政事”的是宰相,而不是那些“平时就厌恶白居易的人”。
4.(1)皇帝神色庄重地结束了讨论,命令翰林使密宣承旨李绛前来应对。
(2)我作为四海之主,说一句话缺乏依据,损失岂能与普通百姓一样呢?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综合把握能力、翻译能力。(1)中关键词“色”“庄”“对”,(2)中关键词“出”“所”“匹夫”。
5.①材料一中,李绛为白居易的辩护理由是白居易的直言是因感激皇帝的提拔,而非轻率发言。②材料二中,李绛的辩护理由则是白居易的直言是出于对皇帝的忠诚和国家利益,如果因此被斥退,会让众人误以为皇帝不喜欢听直言,这不利于发扬皇上的圣德和纳谏的形象。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综合理解能力以及信息筛选能力、观点归纳能力。作答时,先理解两则材料中李绛为白居易辩护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并比较两者的不同点。材料一,李绛指出,白居易之所以直言不讳,“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是因感激皇上对他的提拔和重用。这种感激之情促使他无论事情大小,都敢于向皇上提出自己的意见,而“非轻言也”。材料二,李绛强调,白居易的直言“志在裨益,言虽太直,事涉不私”,是出于对皇上的忠诚,也是为国家利益考虑。如果因为直言而被斥退,那么会让众人误以为皇上不喜欢听直言,这不利于发扬皇上的圣德和纳谏的形象。然后梳理整合信息,分条作答即可。
【文言译文】
作者 | 辛月,王长宏,山东省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编辑排版 | 李容易
转载请联系微信 540858691.以上内容,仅供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