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遗址到音乐、文化、艺术
及戏剧的展演发生地的十年蜕变
东郊记忆实景图
东郊记忆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栋外侧,占地282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项目包括超过20个展演场馆,36栋商业及办公楼宇,超5万平米的室外空间组成。
东郊记忆规划后的效果图
该项目的前身为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建造于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支批量生产的黑白显像管便是诞生于此,见证了成都工业崛起的辉煌历史。随着成都工业外迁,2009年成都市政府及成华区政府将厂址交由成都传媒集团,旨在将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打造”成都东区音乐公园”。该园区于2011年开业,届时引入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希望以产业带动园区发展,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音乐正是在东郊记忆诞生。除了无线音乐基地,园区还引入艺术和音乐工作室,落地电视台演播中心,举办过米兰时装周、香奈儿发布会、世界科幻大会、成都双年展,也曾获得“国家优秀音乐产业项目”、“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至此音乐元素也嵌入东郊记忆的基因里。
在2012年到2019年的运营过程中,园区得出音乐业态过于单一缺乏消费粘性的结论。在总体定位不变的情况下,引入了美术、戏剧和摄影主题的空间及业态,升级成为多元文化园区,并于2019年正式改名为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2019年中,园区又引入了二次元的亚文化元素,除了动漫周边店铺和主题餐厅的开设,还经常举办国际或区域性的动漫展、Cosplay大赛、电竞比赛、二次元音乐会等活动,强化了其在二次元文化圈层的影响力。
园区内举办的漫展活动
从产业导入到成体系的商业化运作
由成都传媒集团主导的园区确实通过频繁举办潮流文化活动赚取了市场好评,然而在没有活动的时期商户的业绩却不达预期。2019年至2021年成都传媒集团开始研究项目升级转型的方案,并最终决定以整体租赁的方式引入新的商业运营方,为的是给到其更多的自主权,从而使用更成体系的商业运作,把园区带到新的高度。
2021年7月,东郊记忆项目在西南联交所公开挂牌。在招标时,成都传媒集团没有采取传统的“价高者得”的竞价模式,而是制定了一套综合评价方案,其中经济指标(即交易额)只占20%,剩余80%关注社会效益和品质提升。成都传媒不再参与具体经营,运营方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力去探索和发展。虽然成都传媒集团不参与日常经营,但是对运营方制定了详细的考核体系,具体指标超过200项,比如要引进的知名品牌数量、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和展览次数、提升城市营销效应程度、完成政府交办的公益性任务等。最终,在一众大型房企例如万科和融创等的激烈竞争中,成都传媒集团别出心裁,将运营交给了专业的文创园区运营机构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1年接过接力棒的东方正火迅速进入角色,依旧瞄准年轻人为消费主力, 对项目的业态分区重新梳理,同时开始深度打造青年文化内容和消费新场景,成功引入例如国潮汉服、日式古着中古、跨界餐饮体验和夜生活娱乐等更贴合市场的潮流业态,并与超过280家主理人潮牌深度对话后共创,招商与运营融为一体,让园区俨然成为了一个可持续的有机商业复合体。
东郊记忆规划后的效果图
1甄选将潮流文化做到极致的在地品牌合作打造圈层。
潮流业态中的1807,正是国潮品牌的典范。品牌创始人Chris,受21世纪初中国第一波hip hop风潮的影响,成为说唱艺术和球鞋文化的忠实爱好者,并于2015年在一栋居民楼里,创立了主打街头风的1807。
2023年,他们将全新总部空间1807 CORP落户在东郊记忆,在旧厂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既尊重原有工业风格,又结合了品牌审美。最初,品牌与东方正火团队在店面设计上共同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及与本地文化结合方式。后又在各种活动上紧密共创,如品牌音乐节、球鞋分享会等,通过深度内容增强与年轻消费者的互动与联系,这些活动都深刻展示了品牌与场地文化的完美融合,一起打造出了当下青年潮流氛围。正是这种交融,吸引了来东郊记忆举办演出的艺人们,再后来各位Rapper们也纷纷自成一派,开出了自己的球鞋服饰及买手店,越来越强化东郊记忆在潮流文化和音乐圈的影响力。
东郊记忆1807 Corp店
2复合空间叠加文化活动市集的运营策略。
除了本土品牌的崛起,另一个来自广州的复古未来主义品牌 SOARIN 也在东郊记忆找到了最佳的场域表达自己。品牌位于项目东门入口处,一栋旧的工业厂房。水泥红砖的外墙里包裹着精心装饰的美式复古双层空间,巴洛克风格的栏杆和胡桃木雕琢的门框与其外立面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家店既是咖啡厅,酒吧和服饰店,更是一个精致复古风格的展厅,每个房间都风格迥异邀请着游客去探索,让人仿佛置身于某部维多利亚时期的美剧,又或是西部牛仔部落格。品牌与园区也合作举办很多活动,例如复古市集和舞蹈会,为的是营造社交感,暂时撇开“以消费为目的”的想法,真正想带着客人玩起来。也因此品牌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为其的本土化经营打造了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东郊记忆SOARIN复合空间
3展演与粉丝经济打通的同时为园区注入活力。
在传统的零售业态之外,东郊记忆还引进了创新业态,例如女子偶像组合CGT48星梦剧院。CGT48是SHN48的官方姊妹团,后者与TF Boys同一时期出道。 尽管选秀节目被叫停,内娱偶像产业逐渐没落,但是CGT48所属的丝芭传媒却一路披荆斩棘,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思路和商业逻辑。通过在一线城市开设星梦剧院,开办各类展演及活动,加强其旗下艺人与粉丝的互动,并建立社群经济,进一步实现其从线下到线上搭建起一个属于偶像产业的新时代内容消费社区的目标。东郊记忆坚定不移青年文化定位,对音乐、文化和艺术多个元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和星梦剧院所代表的潮流文化起到了奇妙的作用,给园区带来了生命力,也为园区的商家带来了流量和生意。
CGT48星梦剧院
4助力推广小众音乐,奠定项目宏观基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IP是中国首个获得巴赫国际音乐大赛室内乐金奖的成都圆周率乐团。作为西南地区首支以演奏巴洛克时期音乐为主的室内乐团,因为东郊记忆聚集的资源和浓厚的氛围,选择入驻项目。作为小众的音乐流派,乐团与运营方一起,对项目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园区各个室内和户外的空间进行演出,如超级音乐现场、成都墙下等,让古典音乐、巴洛克音乐走出音乐厅,走向广场和街角,以更亲民的方式传递着其文化和思想,丰富着成都人们的精神世界。
星梦剧圆周率乐团在成都墙下的现象级表演
保留动线简洁的背后
是对用户体验的深度理解
招商运营的完美配合之外,东郊记忆在项目的空间布局,人流动线及外立面的设计风格也进行了精心的规划。项目保留原址的简洁动线,为的是让游客能最快找到目的地。两条主干道及其他小路垂直分部的鱼骨布局,将项目分成了:成都舞台潮流组团、高街时尚组团、科技展演团、赛博朋克娱乐组团、东山、7#创意集盒和北街美食组团 7个组团。
项目两条主干道及其他小路垂直分部的鱼骨布局
7大组团
整个项目最让人有记忆点的就是项目团队对两个广场的打造。面向东郊记忆南路的火车头广场,保留了工业时代的火车头装置,同时作为落客点之一,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到达和集合点的感觉。这与火车站迎来送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的功能性呼应。
火车头广场
另一个广场则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既视感,那就是被项目叫做成都舞台的空间。
成都舞台由2800㎡户外广场、225㎡室外舞台,以及多栋围合式建筑构成。项目团队对空间、舞台、硬件等做了全面升级改造,将其打造为新时尚秀场。场地可容纳1000到3000人的活动,对于诸多品牌来说,这个尺度或许刚刚好,并非为了招揽更多的人流,恰是将其体量控制在一个适宜的尺度,使这个“城市公共舞台”能够以不远不近的距离、不挤不空的感受与人相连接。每当夜幕降临,霓虹灯被点亮,音乐从四面八分飘来,舞池空间瞬间就被激活。
成都舞台由户外广场, 室外舞台,以及多栋围合式建筑构成
周边商业的有机共生
最后,是东郊记忆与同在城东杉板桥商圈的万科天荟和龙湖滨江天街所形成的有机共生体。
最直观的表现是仅仅一街之隔就有两家1807品牌,一家在天荟,一家在东郊记忆;前者做的是针对商场标准店的设计与选品,而后者给到品牌更多的叙事空间;也有更多的空间做社群活动与消费者互动。
1807 万科天荟店
天荟和天街两个兄弟项目的定位都是潮流生活方式,却各自做出了更细分的品类。
万科天荟商业体量7万平米,是半开放式的”天井院落”,于2019年9月29日开业。开业初期的品牌虽然不多但是却都自带流量,包括国潮品牌服饰店1807,潮鞋限量发售的DEAL和YET等。慢慢地更多的本土潮牌例如WHOOSIS,STAHOOD和抖音主播寇克船长的买手店oarism也参与进来,这里更像是本土潮流主理人品牌商业运作的孵化器。
餐饮方面,万科团队招来了重庆咖啡圈一霸Ugly monkey CAFE首店,星巴克首家社区甄选及宠物友好店和”书籍+咖啡+生活文化美学延伸品”新山书屋等等,娱乐业态方面更引进了中国第一音乐现场Mao livehouse。
现阶段天荟有超过60个品牌,物业也升级改造成为了骑行和宠物友好街区,与时下潮流生活方式接轨。龙湖滨江天街则是一个体量为14万方的盒子式全品类购物中心,于同年12月31日开业。天街拥有相对齐全的快时尚品牌、潮流运动品牌、珠宝配饰、数码、儿童及超市业态,诸如Uniqlo、Gap、Nike、Adidas、周大福、B.Duck、大疆和Sephora等,更多的服务到了项目周边的家庭客群,给他们带来更国际化的生活方式。
最简单的逻辑也可以是经营时间的错位。在天荟和天街纷纷结束营业时间后,身后的东郊记忆才逐渐华灯初上,人声鼎沸。
这三个兄弟项目在商业定位和差异化经营可谓是城市片区商业发展的典范,让城东商业的影响力在成都乃至西南地区的范围内不容小觑,成为了众多品牌入川后春熙路商圈的另一个选项。
三个项目将城东的商业氛围一起打造起来
紧邻的天街,天荟和东郊记忆三个项目
结语:通过观察东郊记忆近三年的成功,是不能忽视该园区过去十年的产业导入与沉淀,这为其在疫情后爆发取得了先机;也正是这十年工业园区转音乐,文化和艺术活动的场域的量变,才有了近三年的质变。在那之后,是园区业主成都传媒集团对运营方东方正火团队专业度的信任与尊重。作为专业的文创园区运营方,东方正火将招商与运营两块业务一体化,为场内的租户提供了更全面的服务,使项目做到了对空间尺度的精准把握,对创新业态的绝对开放,对小众文化的包容与扶持。东郊记忆与周围的项目共同营造的和谐氛围,也让人窥见其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生存逻辑。最后,回归到用户的角度,所有业态、品牌、内容和空间的设计,运营方无非是遵循了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即服务人的需求,打造符合当下消费心理的商业内容。这才是真正创造了价值。
更多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干货,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