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肢体创意绘出心灵的色彩”艺术治疗工作坊
活动介绍
2024年9月22日上午,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与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共享价值”2024艺术治疗师大会-院校单元“促进健康与福祉”高校艺术治疗师联合工作坊第一场于中央美术学院顺利举行,由副教授张璇担任学术主持。
高校艺术治疗师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推动者,亦是治疗实务工作的践行者。2024艺术治疗师大会“院校单元”以“促进健康与福祉”为主题,邀请在在京高校中从事艺术治疗科研和教学,并具备艺术治疗实务经验的专家学者,涵盖艺术治疗的多元领域,充分体现艺术治疗的学术性与专业性。本单元以“高校艺术治疗师联合工作坊”为主要形式,提供集学术、专业和实践于一体的交流与对话平台,高校艺术治疗师们将结合实操体验与理论讲解,围绕视觉、舞动、音乐、戏剧等艺术治疗领域的技术与方法展开,展示高校艺术治疗师在教学、研究与实务中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
“院校单元”强调高校艺术治疗师的共同信念与价值观,推动艺术治疗领域的知识共享与应用,实践艺术治疗服务社会的途径与方式,突出艺术治疗在促进心理健康与福祉、提高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方面的积极影响,聚焦艺术治疗在社会和环境中所承担的责任义务,体现高校艺术治疗师在学术创新与价值倡导方面的引领作用。
本次活动主题为“用肢体创意绘出心灵的色彩”,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聘教授曹晓乔带领下,20多位参与者用两个半小时进行了此次舞动疗愈的课程体验,通过几种方式的舞动与绘画,参与者深刻感受到了舞动疗愈的力量。
“用肢体创意绘出心灵的色彩”
肢体是经历的信息库;动作是大脑的建筑师;舞蹈是艺术的母亲。本讲座介绍了舞动治疗的肢体节律、动觉共情及象征符号表达的基本理念。通过五节奏动作、镜像和弦、五行之舞的具身化学习,加之以绘画反射个人体验的过程,参与者经历身心的释放与整合,彼此的沟通与支持,精神的审美与升华。
活动流程
# 01
# 引入
艺术家迈克尔·唐斯从达芬奇的这幅画中感受到了舞动与绘画的连接,“我的画一直在增长,直到我再也无法伸展双臂。它们变成了一幅‘人体大小的画’,完美地与另一个重要的人,一个会在自己的身体里感受到我的表达的陌生人联系在一起。”
# 02
# 内容
进入活动,曹老师向观众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大体流程,围绕着舞动治疗的三个基本理念展开:肢体节律、动觉共情和象征符号。
# 舞动治疗理念①:肢体节律
节律是生命的能量波浪,舞动是能量的传递、转化、升华。
#实践:罗斯的五节奏动作
参与者可以选择任何方式,或躺或坐,或站或动,在流动、断奏、混乱、抒情、静止的节奏动作中清空大脑,让肢体讲故事,达到在狂喜中,在消失中,只是舞蹈 !
舞动完毕后,参与者将内心的经历不限形式的画在纸上并给大家进行了分享。
# 舞动治疗理念②:动觉共情
在动作中体验理解、信任,在情感的连接中建立治疗性动作关系。
#实践:和弦舞蹈
和弦(Attunement)建立在共享肌肉紧张的特质和造型流动调节的基础上,使用相似的呼吸模式和身体造型,非语言地向同感和信任齐步迈进。
参与者两人一组,通过动作的动作镜像和动作的绘画镜像两种方式来体验和弦舞蹈的动觉共情。
# 舞动治疗理念③:象征符号
动作——心理动态的象征性符号
舞蹈——在象征符号的审美创意中疗愈身心
#实践:五行之舞
以金、木、水、火、土为意象
舞出自我的确认、尊严、格调、智慧、潜能
舞蹈结束后,参与者五人一组,以五行的意象,轮转合作绘画。并给自己的绘画命名,随后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作品。
活动小结
通过五节奏动作、镜像和弦、五行之舞的具身化学习,加之以绘画反射个人体验的过程,参与者经历了身心的释放与整合,彼此的沟通与支持,精神的审美与升华,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与众不同的疗愈效果。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学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治疗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
学术主持:张璇
执行团队:李中皇、宿子依、欧阳秋月、姚睿琳、彭逸舒、孙薪贺、冯筱雅、丁雨菲、高羽晴、高迎翔、陈万程、周袁玉琢、白子纯、韩香盈、王雨茜、吴涛炀
主编:赵力
审核:宿子依
编辑:陈万程
艺术治疗工作室 (Art Therapy Studio)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治疗工作室由赵力教授主持,是为了满足社会对艺术心理学与艺术治疗的需求,是为了艺术机构、艺术教育和艺术治疗行业培养人才,而成立的专业工作室。其教学宗旨,顺应艺术治疗发展的新形势,针对发展中的新问题,根据专业结构及学术要求,使学生在掌握艺术学、心理学、艺术治疗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艺术疗愈功能与艺术治疗机制,通过系统性教学培养,使学生具备高度的专业能力,拥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与社会服务意识,能够在艺术管理、美术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医疗、灾后心理干预以及精神疾病辅助治疗等领域发挥作用,发挥“艺术治疗”的专业特色和社会意义。为服务教学实践和保障就业,工作室将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积极与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文博系统、医疗机构、公司企业等展开合作,提倡合作教学,夯实考察实践,尤其在实习就业等方面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