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坦诚跟业主聊聊

楼市   2024-09-29 18:01   广东  


曾经跟房东签下的租金年付,早该退场了!


前几天群内都在传一张图,是有关某知名房企旗下的品牌公寓,某个门店被业主方贴出催款函。


欠租属实,根据业主方贴出的催款函,公寓方所欠的租金超过1000万元。


但仔细看催款函内容,这笔租金是2024年7月30日至2025年7月29日,也就是包租方需要给业主方预付1年的底租。


这是包租方在2017年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底租支付模式是提前一年预付,如今看来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今天我们想探讨的是,承租方和业主方是在同一条船上的,双方是合作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市场行情出现变动,几年前签下的合同如何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17年是什么行情。


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


当时租房市场的火热从一组数据可见一斑。


据58集团当时发布的《调控下半场 租赁新时代——2017-2018中国住房租赁蓝皮书》,2017年全国租房需求较2016年增长57%,其中第四季度租房需求同比增长71%。随着租房需求量的上升,全国人均月租金也呈上涨趋势,2017年全国人均月租金价格同比上涨16.7%。


看看这两个数据,租房需求同比增长57%,月租金同比上涨16.7%。


2018年,链家地产研究院发布了一组数据,预计到 2030 年,租金交易将达到 4.6 万亿元,租赁人口达到 2.7 亿人,一线城市的租金交易额将超万亿元。


2018这一年,头部房企已经用实际行动来展示出对长租公寓的疯狂扩张之举。


碧桂园喊出“3年造100万间长租公寓”的豪言壮语;


万科长租公寓业务覆盖35个主要城市,虽然万村计划已被暂停,但并不耽误泊寓累计开业超过6万间;


冠寓则创下“平均每2.43天开1家门店”的纪录。


还记得那个口号“得房源者得天下”,市场行情好,个顶个的聪明人都不觉得“面粉比面包贵”有什么不合理的。


当时这几家头部房企,手上现金流依旧充裕,仍然有余钱在长租公寓赛道奔跑。


所以,文章开头提到的合同,品牌公寓选择的是提前预付一年的租金,这在当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都在抢房源,业主方有主导权。


不只是年付租金的方式,还有租金递增的情况,幅度不等,有每年递增5%,也有3年递增10%。


这是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包租方给到业主方满满的诚意。



但是,再看看当下,又是什么市场行情?


不同类型的房源涌入市场,有八百里加急进场的保租房,有持续拓展新房源的机构化品牌公寓,还有以租代售的二手房。


租金降级史诗大片正在上演,租客说被降薪裁员了工作变化了,选择租金更低的房子。


租金大跳水,而且持续多个月,噌噌噌往下掉。


所以,前文提到给业主方的底租选择按年度提前预付,就这样的市场行情,换谁受得了


市场下行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声,不仅仅是业主方、包租方、租客,所有在这个链条上的任何一方都躲不掉。


业主方也应该意识到,包租方跟业主方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双方是合作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包租方勇敢点,该去跟业主方调整支付底租的方式了。


相比遵守合同规定,遵守所谓的契约精神,及时调整跟业主签订的合同条款,这才是正事。


双方能坐下来好好协商,重新签订合同,这是最理想的办法。


不光是支付方式的问题,如果底租成本太高,该摊到台面上来谈降租就谈,大大方方谈,实在不行该解约就解约。


关掉亏损项目,及时止损,这是任何一家公司在持续经营的做法之一,太正常不过了。


企业要健康发展,这个过程必定会有所取舍,砍掉亏损项目,抑或是跟业主寻求新的合作模式,达到良性的共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维C公寓传媒立场。




维C公寓传媒
关注住房租赁产业发展动态,为行业发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