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师带来了一节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教学示范课。他以课内和课外的无色溶液鉴别为真实情境,从生活走向课堂,从简单两种走向复杂多种,从依靠人体感官到与化学实验的结合,从外选试剂到组内混合。课堂上,丰富活动设计让目标导向清晰、明确,注重情境设计与思维升阶的融合,强化内容整合与学习主体的结合。
授课结束后,田老师与观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他结合“宜昌市中学化学学科生动课堂评价标准”和本次授课设计与实施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引领老师们要从多维关注课堂活动设计的目标指向,整体布局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安排,用情境化问题群推动学生思维升阶,丰富活动与评价方式激发学习潜能。
观摩田老师的示范课,让我感受到,“生动课堂”就是要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收获感、成就感、满足感,要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这样才能唤醒学生化学学习潜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宜昌市外国语初级中学中南校区 余金霞
本文选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历史特写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课文讲述了英国人斯科特一行5人第二个到达南极极点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精神及人格的高度赞美。
廖老师以本课作为单元导引课,以“探险”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探险的内涵及意义,并感受探险者行走的姿态及精神的力量。廖老师巧妙借助篆文“险”的内涵提挈起本课教学:设置开放性论辩,激发学生主动性,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引导学生紧贴文本明确“探险”的意义;对语言文字有着极高敏锐感的廖老师,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入手,四两拨千斤,沉浸式感受“行走”的姿态;学习掌握文本特色鲜明的强力叙述写作手法,读写结合、明确评价纬度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廖老师的“生动课堂”呈现出评价鼓励的温度、思维训练的深度、语言运用的力度、以文化人的高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艺术性令人叹服。沐浴在这样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有高度的“生动课堂”,犹如品尝一道道美味佳肴,即便是家常小菜,也精致爽口,细嚼慢咽,回味悠长,既能抚胃又能热心,一次次燃点我语文教学的热情。
——伍家岗区实验初级中学 吴佩
本节课是一个集综合复习与主题式学习于一身的综合性话题。黄老师通过我国长江干流的实际长度与两端直线距离的比接近3,扩展到世界上所有河流总长之和与这些河流的直线距离之和的比值接近π,这一神奇结论,娓娓道出生活中π的无处不在,鼓励同学们有必要在已经学习的基础上再一次更全面、更深层理解它、运用它,特别是关联价值的挖掘与运用。
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协商讨论活动内容,形成该课时的主要任务(了解圆周率π的前世今生、挖掘关联价值并思考在当前备考、生活实际中的移植运用),随后小组自我分配任务,现场上网收集网络资源,完成各自收集或者探究任务,集中展示成果,分享评价。在丰富体系架构之后通过移植师生共同挖掘的关联价值在数学各版块、生活各方面的运用,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圆周率π的奇妙价值之所在。整节课很好地体现了生动课堂“教要‘生动’、学要‘深动’”的精髓。
黄老师智慧幽默,他的课导入新颖,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民主自治,学生自主搜寻、合作探究、小组展示,保障了学生主体;立意深远,关注知识的纵横关联、学科跨界、背后隐性思想与方法的深度挖掘。黄老师的课让我对“生动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
——金东方初级中学 武佳
本课围绕Dreams and Actions这一话题,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参与和探究主题意义的情境和空间,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成为意义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者。教师以三个问题What is your dream?Why do you have such a dream?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带领学生挖掘文本内涵,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树立目标和梦想完全基于个人兴趣和喜好吗?通过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在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于情境中立素养。本节课以职业规划为主题,以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对个人观点和态度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表达。通过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解决情境中的问题,理性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才能更好地促进了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于表达中触思维。张老师的课让我明白,我们只有深入解读教材文本、科学设置问题链、敏锐抓住课堂生成,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辨,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促进其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 宜昌市第六中学 陈琳
本节课是物理课标规定的跨学科实践内容,旨在通过对大国重器“三峡垂直升船机”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物理学对工程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
在教学中,杜老师通过有逻辑的问题驱动,让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利用所学知识去设计、计算,不断推翻原有设计,创新解决出现的问题,深化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充分体规了思维驱动的特点。通过介络泉州第11中学徐立轩同学关爱父母、学以致用的事迹,体现了教育价值联动的特点。
听了杜老师的课,我理解了生动课堂不一定是热闹的课堂,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思维。我学习到了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新情景,在新情景中才能跳出思维惯性;可以借助巧妙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前概念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以有结构的问题串驱动,给足学生思考时间,展现学生的不同思维,促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创新能力。
——宜昌市外国语初级中学北山校区 成卓
2022年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颁布实现了该学科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信息科技课程在走出“技能训练”的泥潭之后,开启探索科技并重的学科实践大门。
本节课是围绕课标中八年级物联网应用与创新内容模块要求,体现程序验证原理的常规课。本课聚焦物联网感知原理,马老师通过自制教具将声波感知过程可视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经历信息数字化猜想、对比分析、验证猜想的过程,明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生借助集成传感器实验设备掌控板,体验感应灯编程制作,进一步内化感应原理,体验信息数字化在生活中的作用,有效达成目标。
新课标强调了科学原理(科)和实践应用(技)的结合,马老师的课堂很好的印证了这一框架。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激发抽象建模思维,在体验感应灯制作的学生实验中渗透学生规划、优化能力的培养。马老师的课引导学生在验证科学原理的过程中,将实验目的、原理内化、计算思维融入整个教学,开展实验教学将成为今后我们信息科技教师课堂上的必然选择。
——宜昌市外国语初级中学北山校区 郑家财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支持、被接纳。本节课以“拥抱”这件“小”事儿为切入点,通过一个个环环相扣的体验活动,生动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对心灵的强大塑造和治愈作用。
黄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沉稳的、包容的,通过营造安全、开放的课堂氛围,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拥抱与被拥抱、看见与被看见、接纳与被接纳、爱与被爱的体验中,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幸福感。学生在团体的温暖与支持中接纳和疗愈自己,提升了个人幸福感和班级凝聚力。课堂前后的幸福感自测中,学生报告幸福指数均有明显上升也证实了这一点。
如何让心理课堂生动起来,《温暖的抱抱》给了我很好的示范和启发:
一是选题需要契合学生的需求,创设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二是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学生本身也是教育素材,围绕情境展开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成长。
——伍家岗区实验初级中学 徐小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