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七年(1374年)一月,大明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皇宫接到通报,广西行省左丞方国珍病危。
朱元璋对方国珍的境遇略感唏嘘,尽管方国珍年长他近十岁,但尚未达到六十岁。
是否因多年近似软禁的生活,使他失去了生存意志?
无论是为了收买人心,还是出于对这位老对手的复杂情绪,朱元璋选择随即采取行动,册封方国珍长子方礼为广洋卫指挥佥事,次子方完为虎贲卫千户所镇抚,并派遣太监前往方家慰问。
同年3月26日,元末首位义军领袖方国珍逝世,终年五十六岁,遗体被安葬在南京城东20公里外的玉山原野。
朱元璋还命翰林学士宋濂撰写神道碑铭,以示对方国珍的尊重。
朱元璋以严酷著称,那么,他为何能让对手方国珍得以善终?
#1
subtitle
提及元末大起义,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刘福通的红巾军。
然而,最早以武力反抗元朝统治的,其实是浙东的海盐商人方国珍。
方国珍,本名方珍,浙江黄岩人,家族世代以海上贩盐为生。
与有明确政治目标的刘福通不同,方国珍及其弟方国瑛、方国珉并无远大抱负,只求温饱。
然而,身处乱世,这样的基本需求也难以实现。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十一月,海盗蔡乱头在浙东海域肆虐,元廷计划将其捉拿归案。
此事本与方国珍无关,但方家的仇家,趁机诬告他们兄弟与蔡乱头勾结。
元廷历来采取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政策。
方氏兄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先除掉仇家,随后流亡海上,正式与元廷对抗。
台州方国珍聚众海上,掀起波澜。
据《元史卷四十一·本纪第四十二》记载,元朝廷命令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朵儿只班出征平叛。
此时,无论是蒙古军还是汉军,元军的勇猛与锐气已大不如开国初期。
朵儿只班,身为从二品高官,却更擅长吟诗作赋(福州乌山道山亭旁有其摩崖石刻为证),因此,在战斗中轻易被方国珍俘获。
通过朵儿只班的斡旋,方国珍被封为庆元定海尉,顺利成为朝廷官员。
#2
subtitle
此外,被江南文人推崇备至的刘伯温,也参与了对方国珍的围剿行动,但结果并不理想。
与宋江被朝廷玩弄不同,方国珍虽无文韬武略,却深知保持自身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元廷多次要求其交出军队,但方国珍从未答应,甚至时常因意见不合,而与元军发生冲突。
然而,元军战斗力低下,屡战屡败,这让方国珍更加看清了元廷的虚弱本质,从而更加肆无忌惮地寻求招安。
尽管方国珍未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清晰的认识。
面对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局面,他从未有过问鼎中原的野心,因为他深知自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当元朝失去江淮地区后,有人曾建议方国珍趁机扩张势力,成就霸业,但他却以一句“谢谢你一家门”简单回绝。
据《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记载,有张子善者,擅长权谋之术,曾劝说方国珍率军沿长江而上,攻占江东,再向北攻略青州、徐州及辽海地区。
然而,方国珍却表示:“我最初的志向,并未达到如此高度。”
于是,婉言谢绝了张子善的提议。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方国珍终于有了与日后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正面交锋的机会。
当时,朱元璋刚刚攻占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便派遣主簿蔡元刚等人前往交涉。
儒士陈显道,直接对方国珍提出了招降之意。
在朱元璋看来,方国珍作为降服高手,向谁投降并无太大区别。
彼时,方国珍刚被元廷任命为江浙行省左丞兼海道运粮万户,声势显赫。
然而,他却能谦逊地派遣使者,向朱元璋献上黄金五十斤、白银一百斤,表达归顺之意。
方国珍在信中写道,他早已仰慕朱元璋的威名,渴望归顺已久,但因道路阻隔,无法自行通报。
如今听说朱元璋亲自攻打婺城,安抚浙东,威德广被,人心归附。
他不愿放弃归顺的机会,恳请朱元璋教诲开导,使他得以重见天日。
这是方国珍一直以来的愿望,因此他派遣使者,恭敬地呈上书信,表达诚挚的归顺之意,并表示愿意听从指挥,效犬马之劳。
然而,方国珍虽然言辞恳切,实际上,却是在将朱元璋与元廷同等看待,试图从中谋取利益。
例如,当朱元璋任命他为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意图调离浙东时。方国珍虽然接受了平章印和诰命,却以年老为由拒绝前往福建。
对于朱元璋而言,方国珍是第一个正式表态归顺的诸侯。
只要方国珍不过分闹腾,朱元璋也不会主动对付他,甚至还赐予他衢国公的爵位。
毕竟,朱元璋的主要对手仍是陈友谅和张士诚。
此外,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发生的一桩事变,也让朱元璋看清了方国珍的实力。
当时,朱元璋的大将胡大海在金华被叛军杀害,而叛军首领蒋英、李福等人很快被援军击败,打算投奔方国珍。
然而,方国珍老谋深算,不愿接纳这些烫手山芋,甚至打算用他们的头颅作为投名状。
但蒋英等人不甘就擒,率部南下投奔福建的陈友定。
方国珍派弟弟方国璋领兵拦截,双方在仙居激战,结果方国璋兵败被杀,这一事件让方国珍颜面扫地。
后来,元末苗军降将蒋英、李福在金华叛变,刺杀了江南行省参政胡大海。
在由台州前往福建的途中,方国珍遭遇了台州守将国璋的阻击。
国璋在仙居率兵迎战,却不幸战败身亡,这一事件被记录在《明太祖实录卷八十八》中。
#3
subtitle
公元1366年,即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军攻陷杭州,张士诚在浙江的势力随之瓦解。
面对此局势,孤立无援的方国珍唯有选择彻底投降。
然而,或许是由于长期作为一方霸主,方国珍难以割舍手中的权力。
因此,他试图通过联合北方的王保保和南方的陈友定,来延续自己在浙东的统治。
公元1367年,即吴元年九月,张士诚的老巢平江(今江苏苏州)失守,他本人也被俘。
此时,朱元璋得以腾出手来对付态度暧昧的方国珍。
大将朱亮祖,奉命对浙东发起全面进攻,方国珍的防线迅速崩溃,他只能带领残余部队逃往海岛以图喘息。
随着汤和率领的援军抵达,方国珍的抵抗终于崩溃,他于十二月初九日亲自向汤和投降,结束了在浙东近二十年的统治。
这一投降的细节,包括人员、船只、粮食等物资的数量,均被记录在《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八上》。
公元1368年,即洪武元年正月初七日,方国珍一行抵达金陵(今江苏南京),觐见了新登基的朱元璋。
朱元璋虽然对方国珍过去的反复行为表示不满,但也理解这是乱世中的自保之举,并给予了宽容。
洪武二年十月,方国珍被封为广西行省左丞,但这只是一个虚职,他实际上只在京师领取俸禄。
在金陵,方国珍虽然物质上无忧,但精神上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当大汉皇帝陈友谅之子归德侯陈理等人也相继投降后。
洪武五年(1372年),大夏皇帝明玉珍之子归义侯明升被流放至高丽,这一事件或许会让方国珍心生共鸣,感同身受。
方国珍之所以能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得以善终,主要归因于三点。
首先,如前所述,方国珍是较早向朱元璋俯首称臣的割据势力之一,尽管过程中有所波折,但双方并未结下不解之仇。
其次,方国珍的势力相对薄弱,即便在其鼎盛时期,也未曾如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那般称帝。
因此,对朱元璋构不成实质性威胁。
既无威胁,朱元璋也就没有必要通过杀害他来背负恶名。
再者,明初时局动荡,北元政权尚存,云南也未归入大明疆域。
方国珍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统一战线的象征作用。
历史上对方国珍的评价是:
“地域狭小,力量微薄,不足以扩张国势;粮饷匮乏,援军断绝,难以抵御外敌。”
换言之,尽管方国珍是元末首批起义的领袖之一,但其发展潜力有限。
能在如此环境下享尽二十年的富贵,并最终获得善终,方国珍无疑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