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一位央视主持人在采访梁启超的孙子梁从诫时,好奇地问道:“您家的家风是什么?您的爷爷梁启超,有哪些育儿之道,能让子女都如此优秀,甚至一门三院士?”
梁从诫看了看主持人,眼中闪过一丝凝重,回答道:“我们梁家三代人,都是失败者。”
这话一出,主持人愣住了,心想:这不是在凡尔赛吧?
1 / subtitle
小
标
题
梁从诫的爷爷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他引入西学,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学贯中西,十分博学。
他的《少年中国说》中,“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这句话,曾激励了无数少年,也一直是中学课本的必学内容。
除了学术成就,梁启超在培养子女方面也很有一套。
他共有九个子女,个个才华横溢,其中还培养出了三位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
而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则是环保专家,同样成就斐然。
在外人眼中,这个家族无疑是高门大户、名门望族,每个孩子都成就非凡。
然而,为何孙子梁从诫还会说“三代都是失败者”呢?
先来看祖父梁启超。
他是维新运动的领导者之一,曾组织戊戌变法。
然而,这场维新派与守旧派的大战,仅在103天后便宣告失败。
1898年,25岁的梁启超孤身一人,从天津乘船逃亡日本,当时他尚未从戊戌变法失败的悲痛中走出。
用梁从诫的话说,那时的梁启超,除了热血,一无所有。
这件事,一直是梁启超心中的一道坎。
为了保存力量,他与戊戌变法的另一位领导者康有为,都选择了逃亡,而没有像谭嗣同那样,以“流血唤醒国人”为由,与其他五人成为“戊戌六君子”。
在北京菜市口,戊戌变法以斩首告终。
梁启超选择逃跑,这是否是他的耻辱?
答案并非绝对。
即便梁启超当时选择留下,与六君子一同牺牲,也无法扭转变法失败的命运。
1912年,梁启超在离开14年后重返北京。
此时,清朝已灭亡,昔日的追杀令已成废纸。
他重新投身于,各地的新运动中。
然而,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梁启超的努力,与他的理想仍有较大差距。
他曾是“维新者”,但后来与胡适等人相比,甚至被冠以“保守派”的称号。
梁从诫曾说:“直到爷爷去世,他心中的中国与所见的中国仍有差距。”
2 / subtitle
小
标
题
再来看,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
1928年,28岁的梁思成,从哈佛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而他的妻子、25岁的林徽因,则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系。
两人学业有成,准备回国。
梁启超建议他们:“不必急于回京,可先去欧洲旅行,考察古建筑,特别是法国和意大利。”
梁启超年轻时留学日本,深知学习西方对中国变革的重要性,而建筑学习和开阔眼界更是必不可少。
这次欧洲之旅,让梁思成和林徽因深入了解了欧洲古建筑,并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回国后,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中,在北京、山西、河北、云南等地进行了大量测绘工作,发现了众多唐代、辽代、宋代的古建筑。
1936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北京继续考察古建筑,并很快成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
他们共同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国人自己编写的建筑史著作。
然而,到了50年代,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
一些人希望,将北京打造成一个具有新时代感的新城市。
而梁思成和林徽因,则坚决反对拆除古建筑。
这使他们两人被称为“守旧派”。
梁思成性格耿直,常坚决反对某些观点,言辞直接。
因此,他们的意见并未被采纳。
1958年,当北京城墙正被拆除时,梁思成趴在城墙上痛哭,不断重复:“50年后你们会后悔的!”
同时,建筑界内还存在另一派——创新派。
他们认为,梁思成过分沉迷于古建筑,将其视为完美无缺,并将其固化,还总结出各种“法式”。
这相当于,在设计时给自己设定了许多限制(即“法式”),限制了创造力,使建筑设计的道路越走越窄。
创新派认为,古建筑属于古代,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求。
在设计城市高层建筑时,梁思成自己也表示:“困难突出,常是设计时最大的苦恼。”
尽管,如今梁思成被视为中国建筑领域的传奇人物,是中国建筑学的奠基者。
但在当时,他确实面临许多无奈。
梁从诫在《薪火四代•前言》中提到:“他(梁思成)在中年后,相继失去了健康、妻子林徽因以及治学的锐气。”
3 / subtitle
小
标
题
再来看梁从诫,子承父业是中国的传统。
梁从诫的名字中的“诫”字,取自北宋著名建筑学家李诫,后者撰写了我国第一本建筑工程著作《营造法式》。
这本书,被誉为古代建筑从业者的宝典。
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眼中,李诫是建筑师的鼻祖。
梁从诫的名字,寓意“遵从李诫”,既表达了对古建筑的敬意,也寄托了对儿子的厚望。
希望他能继承父业,继续保护并发扬中国古建筑。
然而,事情并未如愿。
1950年,梁从诫因2分之差,未能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而当时梁思成正是该系的主任,但他并未给予儿子特殊照顾。
对梁从诫而言,这反而让他如释重负,心中暗自窃喜。
原来,林徽因在复核考卷时,发现儿子在卷子上写道:“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这让她十分惊讶,但她还是尊重了儿子的选择,于是梁从诫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如果继续沿着历史这条道路前行,梁从诫可能会成为一名历史学家,像他的父母那样致力于学术研究。
然而,命运再次发生了转折。
一次偶然的机会,梁从诫接触到了环保事业,从此他的人生方向发生了改变。
他开始到各地考察,目睹了树木被砍伐、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于是大力倡导环保理念。
1994年,梁从诫创办了“自然之友”,这是我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
为了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他开设了教师训练班。
而培训场地,竟是一片荒地。
他诚恳地说:“这个国家是我们的,总得有人去清扫。”
但当时,人们更关心的是填饱肚子和过上富裕生活,环保意识远不如今天强烈。
环保之路的艰难,不仅体现在外部环境上。
对梁从诫个人而言,他性格直率、爱憎分明,这也让他得罪了不少人。
有一次,他去海南考察海滩环境,在沙滩上捡满了一袋垃圾。
在吃饭时,他将这袋垃圾专门带到了某领导面前,领导顿时脸色大变,现场气氛一度十分尴尬。
另一次,梁从诫去某企业演讲,他呼吁大家减缓对自然的索取,给土地一些修复的时间。
然而,结果可想而知,他并未得到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和爷爷梁启超、父亲梁思成一样,梁从诫常感到孤独,觉得自己的努力一次次付诸东流。
在清华园,梁从诫一直骑自行车以倡导环保。
他曾多次表示:“我们梁家三代人,都是失败者。我们三代人的最大悲剧,是面对的选择越来越小。”
在他看来,祖父梁启超在清朝末期坚持戊戌变法,试图为中国寻找出路,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而父亲梁思成,在建筑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北京城墙,有人曾奋力呼吁,但最终未能成功。
同样,他自己在环保事业上身体力行,却也成效甚微。
在他看来,祖父的视野是全国;父亲专注于古建筑保护;而他,则每日与垃圾打交道。
三代人的关注点,似乎越来越狭窄。
然而,他也提到,尽管祖孙三代曾感到孤独、无助,甚至遭受打击和嘲讽,但他们始终在坚持。
这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他进一步补充说:“在屡战屡败之后,我们仍愿意屡败屡战。”
如今看来,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
从古至今,无论朝代如何更迭,世事如何变迁,家风始终代代相传。
从梁从诫的角度来看,他或许认为“三代人都是失败者”。
但放在国家的大背景下,他们都心怀国家,是时代的持灯者。
所做的一切,均源于对民族和土地的深厚情感。
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持灯呐喊者!
------------------------------------------------------------
投稿 | 笔友
编辑 | 粽子工作室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点亮“ ”和小编说晚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