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北之战:战神徐达最惨败仗,朱元璋抱憾终身,迫使明朝改变国策

文摘   2024-11-21 07:01   安徽  

近日,探讨了朱元璋关于北伐的战略部署,明军遵循其计划,首先攻占山东,随后河南,并同时占据潼关。

尽管这一路线,在地图上显得曲折,却成功实现了战略意图,仅用十个月便攻克了大都。

值得注意的是,收复大都仅仅是北伐征途的起点,此前北伐军并未遭遇太多硬仗。

因为元军的主力,被阻挡在潼关之外,其中就包括被刘基誉为“真将才”,朱元璋则称其为“天下奇男子”的元朝名将王保保。

#1

subtitle

王保保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自然非同凡响。

他不仅是《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兄长,还是元末第一名将察罕帖木儿的养子。    

察罕帖木儿被刺后,王保保接管了其军队,成为朱元璋最强劲的对手。

在明军攻取大都的过程中,元顺帝仍拥有强大的兵力。

即使他北逃后,其实力与新兴的大明朝也相差无几,拥有“不下百万的弓箭手,数千里的归附部落,以及充足的武器装备和牲畜”。

然而,由于元军内部的派系斗争,驻守关中的王保保与李思齐、张良弼等名将之间无法协同作战,各自为战,难以深入中原,因此无法解救大都之危。

在拿下大都后,徐达转而进军西北,与元朝关中军团展开决战。

当李思齐、张良弼等人被逐个击败后,王保保却趁机收容了他们的残部,实力反而得到增强。

与此同时,北元也不断发起反扑,多次出兵南下,险些乘虚而入攻占北平。

为了消除这一威胁,朱元璋不得不持续发动北伐。

洪武三年,徐达和李文忠在应昌大败王保保,使其逃往和林。

但在1370年元顺帝去世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北元声势再次振作,呈现出卷土重来的势头。

这是因为,这位后来被尊为元昭宗的孛儿只斤,是一位立志中兴的君主,与他父亲晚年的颓废截然不同。    

他任命王保保为丞相,意图重振元朝。

明朝政局呈现新貌之际,元朝残余势力在明朝境内蠢蠢欲动,多地爆发叛乱。

面对这一局势,明朝君臣深感忧虑。

洪武五年(1372年),左丞相徐达提议再次北伐,计划直捣和林,旨在消灭北元势力,遏制蒙古复兴的势头。

鉴于之前的胜利,及将领们的强烈请战意愿,朱元璋决定顺水推舟,批准了这一提议。

他随即下令征调十五万大军,分三路出击。

其中,徐达担任中路军主帅,从雁门关出兵,作为决战的主力;西路和东路则分别由李文忠和冯胜统领,作为辅助部队,主要负责策应与迷惑敌人。

朱元璋对军事部署向来严谨,他特别叮嘱徐达,中路军应采取“虚张声势,缓行诱敌”的战术,即表面上大张旗鼓地宣称要直捣和林,实际上却故意放慢行军速度,以吸引元军主力王保保前来攻击,从而寻找战机。    

徐达因稳重有纪律,而备受朱元璋信赖,然而,正是这位沙场老将的中路军,在杭爱岭北遭遇了重大挫败,被迫狼狈撤退。

在撤退过程中,负责后卫的汤和又在断头山战败,明军再次受损,伤亡惨重。

与此同时,李文忠率领的东路军,因失去主力策应,在阿鲁河畔也遭到元军重创,多位开国名将及指挥使战死。

尽管冯胜的西路军,成功攻占甘肃并安全返回,但整体来看,这次北伐以彻底失败告终。

它既没有实现歼灭元军主力的目标,也没有在地图上进一步扩张领土,反而导致明军损失惨重。

二十五年后,朱元璋仍对这次大败耿耿于怀,他感叹道:

“我指挥军队一生,从未遭遇如此惨败,致使将士伤亡。我本欲养精蓄锐,观察胡人的动向。朝中大臣却日日奏请深入沙漠,起初我并未准许。但他们日日奏请,我便试着答应了。结果却在和林遭遇了兵败,这都是因为我轻信了那些无谋之人啊。”    

此次战役,导致数万伤亡,根源在于轻信且无周密策划的群体决策。

明朝因此蒙羞,相关历史记载尤为简略,例如《明太祖实录》对徐达中路军的挫败仅简述为:壬子日,大将军徐达率军抵达岭北,与敌军交战失利,后收拢兵力守卫边塞

#2

subtitle

深入探究多份史料,名将徐达此次溃败的主因,可归结为三点。

一、两年前,王保保虽遭重创逃往和林,但作为名将,其必有非凡之处,不会持续失利。

在岭北战役中,王保保采用的战术并不复杂,即诱敌深入。

鉴于明军远征塞外,补给艰难,战线过长极为不利,朱元璋曾告诫徐达需谨慎推进,诱使元军主动出击。

王保保同样明了此理,明军先锋蓝玉在野马川和土剌河接连获胜,实则均为王保保的诱敌策略。

蓝玉的胜利微不足道,未对敌军造成重大损失,却误导了明军的判断。

土剌河战后,王保保持续撤退,并散布诱饵继续吸引明军,旨在拉长中路军的补给线,同时消耗其体力。

二、王保保预设的决战地点为岭北,而元将贺宗哲早已率军在此等候,两军合流后与徐达展开决战。

元军准备充分,明军远道而来,措手不及,王保保占据绝对优势。

后世中,王保保的这一战术,被瓦剌太师也先借鉴,引发了规模更大的土木堡之变。

然而,徐达作为沙场老将,为何会轻易落入圈套?

徐达以常胜著称,岭北之战却成为其军事生涯的最大挫败。

这主要,归因于他的骄傲轻敌。

徐达与王保保并非首次交锋,此前未尝败绩,因此在心理上占据优势,同时也产生了对敌人的轻视。

徐达是坚定的主战派,北伐计划正是由他提出,他曾表示要鼓舞士气,彻底消灭敌人。

显然,他将王保保视为手下败将。

明军前锋,频繁取得小规模胜利,这一连串的胜利,在心理上似乎对主将徐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导。

徐达,这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忽略了明军步兵与骑兵混编带来的后勤难题,以及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持续追击元军,未遵循朱元璋的指示。

若此情景发生在明朝势力范围内,徐达的决策或许无可厚非。

即便是在敌占区,徐达基于其丰富的战场经验,做出如此判断,也应有其依据。

从军事力量对比来看,明朝三路大军分头行动,而元军主将王保保的兵力有限,难以兼顾各方。

即便王保保预先设伏,徐达仍有信心在正面交锋中将其击败,这体现了名将徐达的自信。

然而,长期在塞外作战,明军官兵的体能与意志每天都在经受严峻考验,战斗力已显著下滑。

三、在战争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中,明军虽士气高昂,但在地利上处于劣势,而天时则成为另一个关键因素。

古代战争中,天气条件对作战影响巨大,史书中不乏因风沙等天气因素,助力一方军队获胜的记载。

关于岭北之战的失败,明朝史料记载简略,留下诸多谜团。

可以肯定的是,除了王保保的战术运用和徐达的轻敌之外,天气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蒙古史料对此有更为详细的记录。

《蒙古黄金史纲》等文献提及,元军中有巫师“必力格图”施展法术,导致风雪降临,使明军士兵和马匹大量冻死。    

蒙古史书中,还记载了特大暴风雪导致明军自相践踏、损失惨重的情景,并因此产生了“汉军出了野狐岭,狐尾变成帽缨子”的歇后语。

尽管巫术属于迷信范畴,但暴风雪的存在是确凿无疑的。

草原天气多变,若无天气相助,元军仅凭实力难以大败明军,蒙古史料也不会特别强调这一点。

综上所述,王保保诱敌深入的战术、徐达的轻敌冒进以及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共同导致了岭北之战的结果。

#3

subtitle

明军的失败,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任何方面的缺失,都可能是导致惨败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的影响深远。

自吴元年至洪武五年间,朱元璋对元军的多次进攻,大多取得胜利,北元朝廷四处逃窜,似乎已濒临崩溃。

然而,岭北之战后,战局逆转,元军乘胜追击,频繁侵犯边境,并在两年内占领了一些州县。

在云南,原本孤立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重新与北元朝廷取得联系,同时,辽东的纳哈出也在东北响应。

这一系列行动,使北元的统治逐渐稳固,元主爱猷识理答腊甚至自信地宣称,因战乱迁往北方后,以扩廓帖木儿为相,国家几近中兴。

面对这一形势,朱元璋意识到明朝尚未统一,自身实力尚不足以迅速消灭北元,深入漠北风险极高。

因此,他调整了策略,从以军事打击为主,转向以招抚为主,采用怀柔政策,等待有利时机再发动决战。

在军事上,明军从主动出击转变为战略防御,因整体军事战略调整,不得不暂时撤离河西走廊。

此后,明军再次经营河西时,采取了谨慎推进的策略,洪武初期,数万大军迅速征服河西走廊的壮举不再重现。

朱元璋的决策确实明智,若不顾国力强行北伐,北元势力已起,再次失败将严重威胁明朝的安全。

历史上,隋炀帝强行三征高句丽,最终导致国破身亡,就是前车之鉴。

朱元璋不会重蹈覆辙,也不会放任北元势力壮大。

时机成熟时,他毫不犹豫地发动军事打击。

洪武二十年,云南、辽东相继收复,政局稳定后,王保保和爱猷识理答腊均已去世,朱元璋认为时机已到,次年派遣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北上,在捕鱼儿海大败北元,太尉蛮子等被杀,其部众投降,仅元主与太子天保奴等少数人逃脱。

至此,北元作为一个政权实际上已经消亡。

蒙古的威胁依旧存在,因此,明朝采取了“恩威并重、惠威并行”的策略来应对蒙古,这一政策随后被确立并延续为国家的基本对外方针。


投稿 | 笔友

编辑 | 徽米工作室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点亮“  ”和徽米君说晚安吧!   

山水文史
每日跟新不一样的文化潮点
 最新文章